sentio hero

2016 年 2 月 10 日,21:35

P 隨筆

這兩天看南部地震的新聞攝影,端傳媒上一位叫林亦非的人所拍的,印象最深。再看緊接著的香港攤販街頭事件,幾張最引人注目的照片,也是林亦非所拍。
去搜尋一下,發現這是一位獨立攝影師,這裡有一篇他如何走上這條路的故事。

場邊故事

「很想去看他們的生活,聽他們的故事,拍下給人忽視的他們,讓人看到跟自己生活不同的人。」就這樣,林亦非辭別香港主流傳媒,選擇做自由人,走去溫州蒲歧拍獵鯊;偷渡緬甸拍難民;潛入烏坎村紀錄維權…林亦非曾在緬甸軍政府嚴密監視下,訪問被軟禁的昂山素姬;又曾闖越日本防核人員重重關卡,目睹地震後一片肅殺的福島。至於香港,在反國教科集會中,他拍下場邊故事曾刊出的孩子的鐵屋吶喊,以及絕食者的堅定眼神;在南丫島船難中,他紀錄了迥蕩於漆黑海面上死亡的呼喚。

 

星期日蘋果日報有一個不定期的專欄,叫「蘋果側影」。刋登過的照片有:薩拉熱窩五月飛霜的墓地、敘利亞自由軍一起翻越圍牆、江南Style大熱下被遺忘的貧民窟…這種高門檻的題材,在香港這個以消費者主導的媒體市場十分罕見。這些作品的攝影師林亦非,每次都是藉作品⋯⋯

更多

2016 年 2 月 9 日,21:32

P 隨筆

2月7日和9日,馬總統兩次表示「公安消防有進步 沒想到地震來破壞」之類的意思。如果發生的是雪災,他說「沒想到」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說沒想到地震的可能,則不當。
在台灣,不預防地震,和不預防颱風沒什麼不同。

所以也該注意李鴻源在一則報導裡所說的話:
「僵住的台灣,每個環節都出了問題,而地震只是讓我們看見冰山一角。我們看見所有單位在災區很辛苦卻像無頭蒼蠅,沒有節奏地在作戰,因為沒有後方支援。
「我們沒有『防災的頭腦』,沒有專責單位,沒有一次災害是知道該怎麼辦的。政府把防災分工出去,沒有協調、沒有整合、也就沒有人才,造成沒有一個專責部門有能力整合資源,面對災害。」

我去年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訪問李鴻源,談政府跨部會聯繫功能的失靈問題該如何改善,以及最緊迫的事是什麼。當時李鴻源就說是成立國家防災中心或總署。他認為:一方面,這是台灣實際就緊迫需要;另一方面,一個國家級防災中心的運作,也可以從實務面上當作改善政府跨部會聯繫功能失靈問題的操練。

馬總統一直說他在卸任前不要當看守政府。在此刻,他做別的事情會不免爭議,但是如果他真要亡羊補牢,現在就劍及履及著手國家防災中心或總署的準備,這大概不會有人說話。畢竟,沒有人能保證未來三個多月地震一定不會再發生。並且這才是真正可以彌補他歉疚之道。

當然,沒上任的蔡總統如果現在就聲明她要把此當作優先施政事項,也會是一件受歡迎的事。

相關閱讀:

僵住的台灣 李鴻源:我們沒有「防災的頭腦」
bit.ly/1V0uCMJ

地震公安待加強 馬總統:我感到相當歉疚
http://bit.ly/1SFLxa3

南台強震! 馬總統”公安消防有進步 沒想到地震來破壞 ”
http://bit.ly/1XfM3KI

2016 年 2 月 8 日,20:20

P 隨筆

今天看到舞蹈家瑪莎·葛蘭姆一篇《給艾妮絲·狄米爾的信》(A Letter to Agnes De Mille),覺得很美,就去網上查尋背景。
我原以為是瑪莎·葛蘭姆寫給對方的,但是看艾妮絲·狄米爾的自述,卻發現原來那是一席話。

艾妮絲·狄米爾年紀比瑪莎·葛蘭姆小十歲,也是以終身編舞、講舞而著名。但她編舞主要是為百老匯、好萊塢而作,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1943年的《奧克拉荷瑪!》 (Oklahoma!)她在其中編了一段女主角十五鐘的獨舞,重點不在表現舞藝而在表現內心感情的掙扎,被譽為劃時代之作。

暴得大名之後,艾妮絲覺得很惶恐。因為過去多年她自認為的精心之作沒有人理會,而這部她心中的中等之作卻受到如此歡迎,所以那年三十八歲的艾妮絲感到自己的價值體系都混亂了。她去找瑪莎·葛蘭姆,約了在一家連鎖店餐廳見面。艾妮絲跟瑪莎·葛蘭姆坦承自己渴望更上層樓但卻沒有信心。艾妮絲說,她喝著一杯汽水,聽瑪莎·葛蘭姆跟她講了一段話。

在進入猴年的第一天,我試著翻譯了這段話,或是說這封信,請大家參考。瑪莎·葛蘭姆講的雖然是藝術,我相信對任何其他領域也通。新年快樂。

There is a vitality,
a life force,
an energy,
a quickening that is translated through you into action,
and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of you in all of time,
this expression is unique.

存在之力,
生命之力,
能量之力,
茁莊之力,因你而轉化為行動。
又因為你之於亙古為唯一,
這種轉化也無二。

And if you block it, it will never exist through any other medium and it will be lost.
The world will not have it.
It is not your business to determine how good it is
nor how valuable
nor how it compares with other expressions.

如果你封閉這種轉化,
這種力量就會消失,永遠無法透過任何其他媒介而存在 。
這個世界就無從體㑹。
如何評判這種轉化有多好,
多有價值,
或者和其他的表現該如何比較,
都和你不相干。

It is your business to keep it yours clearly and directly,
to keep the channel open.
You do not even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or your work.
You have to keep yourself open and aware to the urges that motivate you.

和你相干的是,保持轉化的通道開放,
使之成為你自己做的轉化,清楚明白也直接了當。
你甚至不需要相信自己,也不需要相信自己的作品。
你只要讓自己保持開放,對驅動你的力量有所覺察。

Keep the channel open… No artist is pleased.
[There is] no satisfaction whatever at any time.
There is only a queer divine dissatisfaction,
a blessed unrest that keeps us marching
and makes us more alive than the others.

保持轉化的通道開放……藝術家沒有取悅可言。
任何時刻都沒有任何滿足。
有的只是天外飛來、無以名狀的不滿足。
這是一種被祝福的騷動不安,
讓我們保持前進,
也讓我們比其他人活得更真實。

2016 年 2 月 7 日,23:26

P 隨筆

我家有八隻猴子。
兩隻很愛讀書,手不釋卷。
三隻很愛思考,隨時在練習不語、不聞、不視。
一隻神通廣大,看來可以七百二十變。
一隻破壞性比較大,經常一巴掌打翻東西走開。
還有這隻體積最魁梧,可是最安靜的。
我趕稿的時候,他常常靜靜地坐在一旁陪我。
新年到了,我問他有什麼新願望。
他說:「我好想念媽媽。」
猴年,祝願大家團圓安康,平順如意。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