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5 月 22 日
P 隨筆
東海大學發給全校師生的這封信令人感到溫暖與希望。如果是由校長具名發表,就更好了。
引其中一段:「…鄭捷同學不僅是一位去年暑假轉入環工系的大二學生,一夜之間我們都發現了在東海的每一個人,無論憂喜勝敗,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愛著他們,卻也不夠愛他們。
「因為是家人,所以我們除了遺憾鄭捷同學的錯誤行為,更對社會深感不安,及對無辜的受害人與家屬表達慰問之意…….
「而昨日突然出現的脫序與犯罪行為,更讓我們深深了解,其實我們都可以成為每一位東海人身邊的天使,除了可以預防遺憾,更能讓這個校園充滿彼此的關係,流動著我們的故事。」
http://www.peoplenews.tw/…/e1c6fbaf-9ab5-4bc1-81e2-3d38dbeb…

2014 年 5 月 21 日
P 隨筆
杜威的《民主與教育》,是1916年出版的,我們則在八年前出版了一個版本。這個月誠品的經典共讀計劃選了這本書,做了個特別版的外衣。
一百年後重讀這本書,還是感動與震撼。隨手都是金句與警句:
「民主並不只是一種治理形態;主要乃是一種共同生活的模式,一種協同溝通的經驗。」
「民主社會的生活形態之中有不同利益的彼此交融,而且重視進步發展(或重新適應的過程),實現這種社會生活使得民主的社群比其他社群更需要注重審慎而有系統的教育。」
「自古以來人類的首要職業乃是生活——是智能與道德上的成長。⋯⋯(在太過功利的社會裡)如果預先決定未來的職業,再把受教育完全當作為就業做準備,這會妨礙現在的智能發展,從而使為未來就業做的準備大打折扣。」
「應避免誤以為職業的分配是排他的,一個人只能做一種職業。⋯⋯其實每個人必然都有多件不同他想投入的事,也該在他做的每種事上發揮智能。⋯⋯他愈是只有單一面向的生活,就愈不像一個完整的人,也愈像一個怪物。」
和這兩天十二年國教的紛擾相比,尤其是應該讀這本書的時候。
本周六,五月二十四日晚上七點半,在誠品敦南店 B2 視聽室,他們邀我講一場「一百年後看《民主與教育》」,也歡迎大家參加。
2014 年 5 月 15 日
P 隨筆
王健壯終於在風傳媒上開了專欄。引一段他結尾的話:
「太陽花學運後,國民黨政權早已搖搖欲墜,而罪魁禍首的藍營立委,非但不知痛加悔改,反而把矛頭轉向中研院,公然與學者為敵,這是自暴自棄,更是自尋死路。
「但對藍委如此妖言孽行,馬總統惦惦,馬主席也無聲,這是默許,還是縱容?馬英九總該給個答案。」
我看是不會有答案,一如對張慶忠那三十秒的行為,馬總統和馬主席也都不曾給過一個說法。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