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上第四道閱讀階梯的原因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8.10.03 中國時報
如上回所言,如果一個社會的閱讀文化分為七道階梯,其中第四道階梯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關鍵。閱讀文化的七道階梯,也可以看成是形成一座金字塔的七個層次。
第一道,閱讀為了使自己如何更美好,更富有,更上進,像是金字塔的最底層。在社會裡的基數最大,需求的人最多。
第二道,閱讀為了家庭,以及擴己及人,與人溝通的美好,是金字塔基數次大的一層。
第三道,閱讀以欣賞藝術等抽象的美好;第四道,閱讀為了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以及制度之下可以並存的多元行為之美好;第五道,懂得欣賞多元知識相互激盪之美好;第六道,體會站在巨人肩膀上創作之美好;第七道,體會知識的終極之美,則像是金字塔一層層上去,愈是上層,需求的人數愈少,但是這樣的一層層拾級而上,卻造就了穩固又壯麗的金字塔。
之所以說第四道極為關鍵,在於任何一個社會裡,前兩道閱讀需求都幾乎是必然存在的,或者說,人都很清楚自己有這種需求。第三道,溫飽問題解決的社會,也不難形成。金字塔之是否能有其形狀,要看第四道是否能確立,然後從這個基礎上再成長出第五、六、七道。
因此,第四道閱讀文化的階梯,「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以及制度之下可以並存的多元行為之美好」,是真正決定一個社會的閱讀文化是否穩固,是否有向上成長的空間,是否有一個完整光譜的關鍵。而台灣社會目前的閱讀文化的問題,正是在這第四道階梯上產生了問題。
回顧一下台灣從解嚴,到大約一九九○年代中半之前的社會情況吧。當時政治與社會的禁忌被打破,經濟起飛的力道還在,整個社會的閱讀文化,也站上了第四道階梯,有過很多元發展的一段時間。
我們迎接《資本論》,也迎接許許多多新馬的作品;《荒人手記》問世,《鱷魚手記》也受到注目;德希達、羅蘭巴特、傅柯的思想成為熱門話題,來自大陸的蘇曉康、來自香港的張五常,也都可以成為大家的焦點。美國保羅.甘乃迪的《強權的興衰》熱暢,本土政治人物許信良寫一部《新興民族》,照樣催動大家的神經。至於輕鬆一點的讀物,從《腦筋急轉彎》到《酸甜苦辣留言板》的受歡迎,更可以反映出大家就是不以固定與傳統為尚,想要讓各種不同的思路找到出口。
對照今天的情況,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在二○○八年的現在,台灣的暢銷書,絲毫不缺如何讓你健康的,美麗的,懂得理財的,掌握成功祕密的。但,主要也就是這些了。今天哪有什麼探討哲學、政治制度、經濟體系的書籍可以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至於政治人物,或是在政治上支持了什麼人的作家,或是在大陸與台灣話題上表達了什麼立場的作家,就更要經常以犧牲台灣另一半讀者當代價了。
這個現象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我們曾經有過的一種閱讀文化與氛圍,都消失了?我不認為用簡單一句「時代不同」,或者把責任推給網路出現,「分眾時代來臨」就足以解釋。要由我來解釋,我就說,是一九九○年代之後燃燒得愈來愈熱的政治熱,把我們好不容易站上的閱讀的第四道階梯,又給破壞了。
在一個任由「政治熱」燃燒的社會裡,政治人物不去思考「解嚴」之後應該給社會建立新的制度與體系,而只想以種種政治與意識主張來激起社會的對立,掩護自己的行為之後,產生了許多連鎖反應。
一旦我們任由政治人物長期歇斯底里地呼喊他的口號,電視媒體上的名嘴借由這些口號又日以繼夜地展開口水戰之後,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容易陷入「黨同伐異」的習慣。而一旦「黨同伐異」的習慣影響到很多人連穿衣出門都要思考藍綠顏色的時候,這個社會怎麼可能建立「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與多元行為之美好」的閱讀需求?
甚至,我們對羶色腥新聞的追求與需求會愈來愈刺激,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只有愈是直接刺激感官的新聞,才愈容易成為彼此對立,價值觀又水火不容的社會裡的共同話題,以及興趣。
1 Comment
事實上,馬斯洛需求層級 (Maslow Needs Hierarchy Theory) 已足堪說明此現象。郝先生所編著《他們說》一書中,張隆溪教授對於「品味」的討論正好可做為另一註腳:
「品味的本質,就在把一些事情和行為,做出非常細緻,精緻的層次與區分。就算你到不了某個層次,起碼你會承認有那個層次,而自己心嚮往之。這就是品味的意義與作用。」
重點在「就算你到不了某個層次,起碼你會承認有那個層次」,我們的問題正是不僅忽視「那個層次」的存在,甚至會將其它妖魔化以作為支持自身行為的基礎。這一切的原因都源於對「品味」一詞的認知過度狹隘,以為藝術之類的層次才能搬上檯面,殊不知「品味」其實可以單純地視為一種「向上追求」的力量。當然,什麼東西叫「上」還有待討論。
「民主的選舉制度,為了爭取選票,也容易造成民粹主義。……第二,民粹主義就是會為了拉攏人而取悅低俗,不惜犧牲自己的一些價值觀。」
這一段談話就更是顯而易見了,一旦按開電視,每天上演的戲碼大抵不會超過這幾十個字的敘述。
哲學討論不斷地尋求各種「替代解釋」,其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對於「較佳解釋」的持續追求。何謂「較佳」?向上也。如伴之以「持續」,則品味不求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