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12 月 20 日,18:31

P 隨筆

【麥叔叔的生命動能和泉源…..】

麥叔叔,就是麥仁杰。

這位射手座A型的漫畫家,本人就深有漫畫造型,令人一見不忘。

他的創作橫跨漫畫、動畫、電影、電玩、時尚各界。漫畫裡,又有《黑色大書》、《天才超人頑皮鬼》、《狎客行》等各種風格截然不同的創作。豐沛的創作動能,是台灣漫畫界的寶。

這次南方故事講座,請來這位渾身是寶的麥仁杰,談他新出版的作品,談他的狎客人生。

我們同事的介紹文案這麼寫著:

「當全世界都厭世,
幸好還有麥叔叔給我們的生命帶來高潮!」

確實如此,認識麥叔叔快三十年了,他的確是永遠High High 前進!

歡迎大家來聽他的生命能量和泉源!

【南方故事Vol.13】麥叔叔的狎客人生
講者│麥人杰(《現代狎客行》作者)
與談│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X 李瑾倫(插畫家)X 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

時間:12月22日(周五)下午 7:30
地點│台鋁MLD Reading Forum(高雄市前鎮區忠勤路8號)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2017 年 12 月 19 日,21:06

P 隨筆

【如果還沒有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

張慧慈接受風傳媒這篇採訪,又像她在《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裡一樣,處處警句。她真是一位犀利的體會者也是觀察者。

我摘錄一段:

『人生的起跑點從一開始都就不可能公平了,張慧慈說,就算起跑線真能相同,窮人身上也背了30公斤重的東西,跑不快,而政府能做的,就是借一台滑板車,讓跑在後面的人能衝快一點。即便借了滑板車也只能衝到前面那人的起跑點,「不管怎樣,已經比他原本的狀況好很多」。

『所謂「滑板車」是什麼?張慧慈舉例,自己在大學舉辦營隊時就曾提案,不只要讓低收入戶免費來參加營隊,還要付他們薪水;參加大學營隊能為弱勢拓展視野,但對需要錢的孩子來說,「這幾天不給他薪水,對他來說就是虧錢」,唯有提供弱勢真正需要的,他們才可能來,才有機會改變。

『說起自己一路爬上來的心情,張慧慈以手機遊戲為喻,說明窮人翻身多需要運氣。有些人可以當「台幣戰士」,直接投現金買點裝,但窮人就只能累積每天領免費的登入獎勵金,等到能購買最關鍵通關道具的那天…..』

推薦大家讀全文,以及她寫的書 http://bit.ly/2CE8Xqo

窮人想靠「努力」翻身有多難?1988年出生於新莊工人家庭、以「清寒家庭力爭上游」之姿闖進台大窄門的年輕作家張慧慈,便深深感嘆:「…
STORM.MG

2017 年 12 月 18 日,20:26

P 隨筆

今天早上吃了兩個肉包,一直到晚上都很飽。
剛才找出照片來看,不知怎麼聯想到「翠玉白菜」的感覺。

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2017 年 12 月 18 日,13:07

P 隨筆

【當上帝要和心臟醫師算總帳的時候…..】
(更正時間,重新貼的)

1.
有兩個近的理由讓我很期待魏崢大夫所寫的《知心》這本書。

第一,是今年連續有朋友因為心肌梗塞而離世。上半年有鄭問,快年底有翁嘉銘。尤其天氣一冷,新聞上不少因為心臟出了問題而死亡的人。怎麼想,都覺得要對心臟多些了解。

第二,是前一陣子王唯工教授去世,我讀他的《氣的樂章》,從他說的血液循環的共振原理,讓我對心臟增加了好奇。想從另一個角度多知道心臟。

2.
也有一個遠的理由。

就是實在期待很久了。從五年前我們主編劉鈴慧開始邀魏大夫寫這本書,很早就等待這本書面世。
魏大夫是醫治心臟的專業權威,由他來寫一本幫助一般人了解心臟的書,不作第二人想。

但是一如他醫治心臟時講究的精細與深入,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也是如此。還不只寫作,對插畫如何才能做完整的表達,以及最後的圖文版面如何搭配才方便讀者領會,魏大夫都親自注意到每一個細節。
所以現在能在五年後出版這本書,已經是很令人開心的事了。

3.
魏大夫在序裡寫他為什麼會同意寫這本書的理由:

「在行醫的過程裡,我確實也感受到民眾對於醫學常識的不足。比如說,醫師為了治療便秘,開立每天兩顆的軟便劑,下次患者來主訴是拉肚子,他們壓根沒想到那是藥物造成的。……

「固然病人要遵從醫囑,但是自己也應具備醫學常識,否則不多做了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甚至被醫療所害。雖然我們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是我覺得為了自己,基本的醫學知識是必要的,也因此答應出這本書。」

因此,他說他寫書的理由,其實也就是讀者為什麼應該讀這本書的理由。

確實,「鋼筋水泥鑄造的房子平均也只能使用 50 年,而人體的引擎心臟,每分每秒不停止地工作、沒有一例一休,從不喊過勞,更不會罷工,每天高高興興地輸出大約七公噸的血液到全身,那是何等奇妙的器官?」

但顯然,大部份人都沒有好好認識自己身上形同總開關的這個器官:「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公佈的資料顯示,心臟血管疾病仍是造成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全球大約 1,710 萬人因此而死亡,占全球總死亡人數 31%。」

也因此,魏崢說:「人雖然沒辦法違逆春榮、秋枯、老、病的自然現象,但若能即早發現問題,做正確的診治,還是可以遠離病痛的折磨,保有健康與好品質的生活。」

4.
《知心》這本書有許多篇章。有些是認識心臟的,有些是認識心臟疾病的,有些是了解如何治療及術後保養的,有些是預防和健檢,以及如何和平共處、自我評量的。這本書可以全盤認識,也可以挑自己特別關注的篇章閱讀。

魏大夫治療了這麼多心臟,回顧起來,他這麼說:「心臟醫學的發展,在醫學範疇中算是較稚齡的一門學科,過去說到心臟手術,是不可能、而且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地」,但是最近「短短數十年裡面,由於器材與藥物不斷地進步,讓心臟醫學的發展,締造了無數的里程碑」。

也因此,他說:「醫學常常違背上帝的意旨,把該到天堂去的人又留了下來,心臟壞了可以修補,修補不了的再加個機械馬達,再不行,就換個其他人身體不需要、但也堪用的心臟續命。我擔心,我們醫師到了天堂的時候,上帝會跟我們算總帳。」

這麼說,我就又看到他說了一句話:「為了避免心臟成為我們的心頭大患,不妨先從瞭解它、與它成為『知心』朋友做起,不要把所有違背大自然的責任都讓醫師承擔。」

12月20日(星期三)早上十點,在振興醫院的行政區 第一會議室,有一場《知心》的新書發表會,歡迎大家參加。

振興醫院:台北市北投區振興街 45 號

(昨晚貼的那一則錯把 12月20日寫成 周二,應該是周三。所以重新另貼一則在這裡。)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文字

 

2017 年 12 月 16 日,22:23

P 隨筆

【該喝一杯的晚上】

今天忙了大半天。下午去出席一場新書發表會,離開後再去找兩位作者談了一個構思良久的計畫,終於開心地有了共識。

吃晚飯的時候,看到了今天投票的結果。等回到家,就趕快倒了一杯威士忌,一方面是為了驅寒,一方面是紀念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