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11 月 12 日,22:16

P 隨筆

【因為愛情而開始的舞蹈故事】

打開《有女飛天:潔兮・舞想》讀的時候,有兩秒鐘先想了一下。

因為這本是舞蹈家樊潔兮第一本自傳體的著作,本來預期會從她童年對舞蹈的接觸談起。但是整本書分三章,第一章是先談她和柯錫杰的愛情,第三章才是她「舞的姿態」。

不過,讀下去之後,就知道這個安排很合理。樊潔兮雖然從很小就愛上了舞蹈,也出國留學學舞,但是她說直到三十一歲才真正摸索到自己的方向,以敦煌的舞蹈而聞名於世。而她之找到這個方向,正和她與柯錫杰的愛情以及婚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柯錫杰不只鼓勵、協助她探索舞蹈的方向,甚至有方法上的啟發。

昨天她講柯錫杰影響她很大的一句話,我自己也聽得很有收穫。大意是:舞蹈的美感,就是在上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之間聯接的那個地方,是不動的。

大塊之前出版柯錫杰作品的時候,發表會上樊潔兮都只是陪伴不語的時候較多。昨天星期六晚上我們辦樊潔兮的新書發表會,她這才光芒四射。談比她大二十多歲的柯錫杰怎麼影響她,也談現在她如何陪伴上了年紀的柯錫杰。

她在書中,和現場,都強調:她是先喜歡柯錫杰的藝術創作,再喜歡他這個人。當年她家人反對她和柯錫杰交往的時候,她也是帶母親去看柯錫杰的一幅攝影作品:〈樹與牆〉。結果她母親不但說了能拍出這種作品的人應該不會是壞人,甚至後來在她和柯錫杰分手後還倒過頭來幫兩人破鏡重圓。

至於柯錫杰對樊潔兮最著迷的,顯然是她的雙手。不論是從他的攝影,還是從昨天現場的觀察,那的確都是充滿魅力的手。

樊潔兮說,對於想要走上舞蹈這條路的人,她想講的話是:沒有想清楚,還是最好不要走這條路。因為舞蹈是要用全身來表現,必須長期不間斷地讓自己的身心保持最好的狀態。只要稍一懈怠,想要再彌補回來,就得花更大的功夫。她說自己到現在還是保持「勤練」,然後示範了一下雙手的練習動作。

我在新書發表會上儘量不自己問作者問題,把機會留給現場讀者。但昨天聽到一位讀者的發問後,最後忍耐不住也請樊潔兮細部再示範一下如何做手部的練習。這一段錄影可以看這裡:http://bit.ly/2miwBpg

《有女飛天:潔兮・舞想》是一本愛情故事,愛情如何啟發了舞蹈的故事。

@博客來 https://goo.gl/bh2K4B
@誠品 https://goo.gl/gav3u1
@金石堂 https://goo.gl/TXUXJm
@讀冊 https://goo.gl/Ty21o8
@大塊 http://smarturl.it/1111MA136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特寫

圖像裡可能有樹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大家在跳舞、大家坐著、鞋子和鬍鬚

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大家坐著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6 個人、大家坐著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2017 年 11 月 11 日,22:52

P 隨筆

晚上錯過了吃飯時間,只好去夜市。從韓國來的兩位對這麼晚能吃到份量、價格、口味三者兼顧的台灣小吃讚不絕口。
我本來對「小吃」之説早已麻木,剛才忽然又有種與有榮焉之感。

2017 年 11 月 11 日,12:23

P 隨筆

【人性的幽微】

十多年前,陪同家人在生死門前有過一次掙扎後,有天我和朋友說起一個感觸:「人生是幸福的,只要不必進醫院。」他回了我一句:「也要不必進法院。」

讀著邱顯智寫的新書,這句話不時閃過。

我是兩年前在推動「年輕的力量進國會」的時候,因為訪問邱顯智而和他第一次見面。在見他之前,就因為看他的臉書,發現雖然也是許多競選活動的訊息,但是經常會看到超出那之外,洋溢著熱情又有些讓人笑起來的筆觸。見到他,更因為近距離的感受,相信他如果能把自己曾經和那麼多弱勢者並肩奮鬥過的歷程寫下來,會是很有意義的事。

《我袂放你一個人》,就是他兩年後寫成的書。而看書的過程中,許多曾經是新聞熱點的故事,譬如關廠工人或洪仲秋、鄭性澤案的背景或幕後,固然是我原先所不知道的,但起碼已經預期會在他書中可以看到;但還有更多的故事,完全不在我期待之內。不只是因為情節,也因為一些人性的幽微。

譬如,有一位跛腳樂師,因為欠友人錢二十幾萬沒有還清,「友人一氣之下竟然將該債權轉讓給討債集團」,結果造成高達千萬元的債務,法院核發支付命令並因為無人異議之後,害他們父子走投無路。除了這債權是怎麼轉移的之外,那友人到底是如何在「一氣之下」做這件事的呢?我一直在想。

又譬如一個女人半夜一點從后豐橋上跳下自殺,她男友阻攔不及,橋下五十公尺以外的河灘上有證人說看到有個黑影掉下來但不知怎麼掉下來。可是兩年之後證人改變證詞,成了男友和他的同行友人一起威脅女人不得分手,然後合力把她丟下橋。儘管同行的友人有不在場證明,法醫也證明證人敘述的過程「天方夜譚」,兩人還是分別被處十五年及十二年半的有期徒刑定讞。除了法院到底是怎麼判的之外,那位證人兩年前後的證詞如何差異這麼大?我一直在想。

是這些人性的幽微,加上我們司法體系仍然有那麼多不透明之處,把法院形成一個巨大的黒洞,令人視為畏途。弱勢者更幾無掙扎之力。

《我袂放你一個人》是邱顯智從他經手過的案件中挑出來寫的十九個故事。他說這些故事的辯護結果,許多是以失敗告終。但他說自己相信一句話:「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不論辯護結果的成敗,他堅持的是自己所相信的。而書名,他說是從陳為廷那裡聽來的靈感,「我袂放你一個人」其實只講了一半,還有還有對應的下半句「你也別放我一個人」。

新書發表會的時候,黃益中則以這本書的英文書名「Stand by You」說他的看法。黃益中從這句話想到小叮噹電影「Stand by Me」。他認為對許多弱勢無依者而言,邱顯智,以及他所尋找到其他願意共同參與的律師朋友,像曾威凱等人,就是那個神奇的小叮噹。

不論是為了關心許多和我們切身相關的社會議題,還是想了解司法體系的一些面貌,還是像讀一些曲折離奇的推理故事,都值得讀這一本《我袂放你一個人》。

人世是很奇異的。

@博客來 https://goo.gl/6yJYx9
@誠品 https://goo.gl/KD2amJ
@金石堂 https://goo.gl/WtN4Ji
@讀冊 https://goo.gl/2K3TcH
@大塊 http://smarturl.it/1111MA131

新書發表會: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1743482355685962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文字和特寫

 

2017 年 11 月 11 日,10:42

P 隨筆

昨天 邱顯智 的新書辦《我袂放你一個人》記者會,會後 Fang-Ming Chen 陳芳明 貼了一則。其中他說:「(邱顯智和鄭性澤)這兩位都是我第一次見面,不知道為什麼,竟然一見如故。」其實,他昨天在致詞時說得很清楚了。

芳明兄說:他會和邱顯智昨天雖然第一次見面,但卻能「相識」已久,固然有偶然,但也有必然。必然就是他們共同對人權及社會上弱勢者的關心。昨天聽他從自己曾經十八年無法回台灣的遭遇,如何從政治的人權一路擴大認識並關注其他人權議題,也因而注意到邱顯智和其他共同努力的律師所做的事情,真情動人。

兩年前邀顯智寫這本書,多謝他終於把這麼多為弱勢者進行法律辯護的經歷,並且他說是失敗居大多的經歷寫了出來。他說書名《我袂放你一個人》其實只是上半句,還有下半句「你也別放我一個人」。不論結果如何,一路上最重要的是大家互相支持、相挺。

也感謝昨天與會的各位。芳明兄之外,還有黃益中、洪慈庸、鄭性澤,曾威凱,陳為廷各位講了他們和邱顯智的因緣。不論是這本書還是大家的發言,如芳明兄所寫,讓人「心情始終停留在飽滿的狀態」。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坐下

2017 年 11 月 9 日,20:12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9百萬勞工被放生到勞資競技場】

苗博雅這一篇寫這次勞基法修法的問題,寫得很犀利。摘錄一段:

『現在的修法草案一次放行所有行業,用「勞資談判」代替政府「核定公告特定行業」的把關責任,工時規範全面退守,9百萬勞工被放生到勞資競技場。這符合蔡總統的競選政見嗎?………

『台灣勞工的年總工時長期在世界名列前茅,比企業最愛比較的韓國還長,《勞基法》的問題從來不是「彈性不夠」。而是懂得玩法的大企業花招百出把弱勢勞工榨乾,再大呼彈性還不夠;但大多數不擅長法規遵循的中小企業不懂得運用合法的空間,因而不斷呼應財團要求政府開放彈性。這兩個問題不解決,盲目追求更多彈性,其實是頭痛醫腳。』

自去年《勞基法》修法後,不斷出現「欠缺彈性,無法適用各行各業,對企業綁手綁腳,阻礙產業發展」的聲音。賴神上任後拍板修法五支箭「例假大挪…
TW.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