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6 年 10 月 29 日,13:04

P 隨筆

朴槿惠與八仙女

這幾天朴槿惠任由崔順實弄權的內幕曝露越來越多,今天朴槿惠要求她的幕僚總辭了,但是看來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問題顯然與她的幕僚無關,而是在她自己身上。

朴槿惠對崔順實的信任,是由她父親崔太敏開始的。崔太敏在很多新聞裡被稱為「牧師」,但是韓國很多報導都稱其為「神棍」、「妖僧」。因為崔太敏號稱把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天道教四教合一而自稱「永世教」(영세교)教主。1974年朴正熙夫人陸英修中槍死亡之後,朴槿惠因為喪母受刺激太大,精神虛耗。次年崔太敏寫信給朴槿惠,說陸英修託夢給他,請他好好照顧朴槿惠。

兩人因而結緣,並且顯然朴槿惠相信了這套說法,當時就很信任崔太敏。後來傳出崔太敏在外招搖,經由韓國中央情報局上報到朴正熙那裡,朴正熙火大,親自提問崔太敏,但因為朴槿惠力保而不了了之。這樣等朴正熙再遇刺之後,更加孤苦無倚的朴槿惠就更倚賴崔太敏及其一家。因此說崔順實是朴槿惠的「閨蜜」並不貼切,她們根本就成了姐妹。

韓國東亞日報翻出1990年的一則新聞。當時朴槿惠是「育英基金會」的理事長,也是「朴正熙大統領與陸英修女史事業會」的會長。新聞講的是當年青瓦台接到了一封來自朴槿惠妹妹和弟弟的請願信。妹妹朴槿暎和弟弟朴志晚在信中表示: 他們的姐姐完全被騙子崔太敏矇騙包圍,所以請盧泰愚政府基於照顧國家元首的遺族把朴槿惠救出來,並嚴懲崔太敏。

照當時他們所披露的情況,朴槿惠所負責的基金會和事業會的大小事,都要先交崔太敏同意之後,她才批示。但是這件事情仍然因為朴槿惠完全站在崔太敏一家這一邊而又不了了之。因而連朴志晚都感嘆說「可真有比血還濃的水呀!」

這樣看,這次所暴露的朴槿惠把許多文告在發表前先給崔順實看、1800億韓幣的文化預算交給崔順實編,其來有自。2014年一名被撤換的青瓦台行政官接受檢方調查的時候說,韓國的權力排名次序是崔順實第一、鄭潤會(崔順實前夫)第二,朴槿惠只不過老三,也就可以想像是怎麼回事。

崔順實還不只讓她家人擅權,這幾天韓國新聞版面上的熱門詞是「八仙女」。崔順實另有七名非貴即富的女性朋友,形成一個集團。看報導裡一些手機通訊截圖,至少崔順實真的是要求屬下直接稱其為「仙女」。

朴槿惠上台時,曾經以她無夫、無子的背景,保證她沒有家人會弄權搞錢。但沒有想到雖然無夫無子,但是卻有「仙女」。

朴槿惠當年能渡過種種橫禍、打擊,走出心理的低潮,應該受仙女一家協助很大,但是今天鬧到被要求下台這個地步,也是因為仙女一家。只能感嘆造化弄人。

최순실 씨를 비롯한 최씨 일가가 국정을 농단했다는 의혹이 정국을 흔들고 있는 가운데, 25년 전 보도된 판박이 같은 기사 한편이 눈길을 끈다. 박근혜…
NEWS.DONGA.COM

2016 年 10 月 28 日,15:45

P 隨筆

對諾貝爾獎沉默的意義

鮑布・狄倫對諾貝爾獎一直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他的官網上一度貼出了相關新聞又馬上被刪掉。前兩天瑞典皇家學院已經有人批評他「不懂禮貌又傲慢」,接著昨天在紐約時報上看到這篇文章,寫得很有意思。

文章開頭以1964年沙特拒領諾貝爾文學獎來對照,引用沙特的話來強調一個作家必須拒絕被拱成一座殿堂(refuse to allow himself to be transformed into an institution), 再榮耀的殿堂也不行。

文章中段有些揶揄諾貝爾文學獎從1993年頒給Toni Morrison之後就沒怎麼瞧得起美國的作家。

最後的結尾最犀利。直指諾貝爾獎是一小群瑞典文學評論家混充上帝的聲音,一般大眾也假信得主就是文昌星降臨。「所有這些混充和假信都正好和文學的真正精神背道而馳: 文學只存在於讀者與作者的私密相會之間。狄倫先生也許還是會領那個獎,但是起碼到目前他不把瑞典皇家學會的權威放在眼裡,這本身就難得地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藝術與思想自由是怎麼回事。」

Intentionally or not, he is showing us the true spirit of literature.
NYTIMES.COM|由 ADAM KIRSCH 上傳

2016 年 10 月 28 日,07:33

P 隨筆

我的選票比上帝還多

今天和一位建築界朋友聊天。她講最近為一個太太設計家裡裝潢,光廚房就花了一百多萬美元。有個地方發生不同意見,那位太太就揚揚頭,說了一句: I am richer than God. (我的鈔票比上帝還多。)

民進黨昨天又把國會的程序正義給公然破壞一次,還這麼講話,看來他們真正在講的是: 我的選票比上帝還多。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謝立聖插畫

恭喜在野黨,執政黨歡樂大送票唷~♡

#這個屌

2016 年 10 月 27 日,10:03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下次蔡英文可以問張忠謀的問題

蔡英文回應了張忠謀前天的發言。其實這只是她該有的基本動作。我建議她下次遇見張忠謀,不妨多問他一個問題。

張忠謀講蔡英文政府重視的「創新、就業、分配」政策有「主軸矛盾」。

看新聞,張忠謀發言的重點有二: 第一,「創新就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 第二,在「沒有成長」的前提下將難以解決「就業及分配問題」,所以「不能忘了半導體等過去所推動的產業,否則即使新產業未來通通成功,也補償不了舊產業的衰退。」

張忠謀的說法有些奇怪。

說「創新就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可台積電30年前也是靠著「創新」起家的,那麼張忠謀是承認台積電就是造成台灣今天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還是說當年台積電的創新沒有問題,今天創新的人就都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

說「即使新產業未來通通成功,也補償不了舊產業的衰退」,那是說只要舊產業不衰退,台灣新產業通通失敗也沒關係?還是說台灣的經濟成長、就業和分配永遠只能靠舊產業?

台積電不是對台灣沒貢獻、不重要,半導體產業不是對台灣沒貢獻、不重要,但他們的問題是三十年來一直獨佔政府的三千寵愛。寵愛了三十年之後,我們政府的問題是一直拿不出其他新的產業政策。如果經濟發展像接力賽跑,台灣從輕工業、石化工業,跑到半導體和電子業的這一棒,就再也沒有可以交棒的新產業了。

個人可以在企業裡一直當老英雄,國家可沒法一直倚賴單一的舊產業當支柱。跑了三十年,台灣的經濟成長還是只倚靠半導體和電子業來當僅有的明星產業,不但是過去政府的失策,也是台灣整體要面對的巨大風險。現在政府遲來的覺醒要提新產業、提創新,張忠謀應該以過來人的立場多分享心得,多提建議。否則,政府講新產業講創新都還結巴、蹣跚之際,像他這樣三十年來享盡各種政策好處的人就馬上說「創新就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可能有失身分。

如果張忠謀當真覺得台積電當年的創新也和台灣今天的分配問題相關,有很多彌補的事可以做。

不說別的,別再一直向政府抱怨電不夠用。

台積電享受了那麼多年租稅的好處、便宜水電的好處,賺那麼錢,別光是讓百分之八十都進了外資股東的口袋,也該想想怎麼回饋培養他們的台灣本土。

最起碼的一步,台積電應該自己設電廠自發自用。這是不必等電業法修法就可以做的事。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說張忠謀跟他問過自己發電的可行性,朱文成也說可以提供一切協助、搞定,不知為什麼不做?

更何況,台積電是台灣指標型的世界級企業。世界級企業就該跟上世界級的潮流。去Apple的網站看看,會發現他們多麼自豪於和他們合作的夥伴在世界各地使用自己的再生能源。未來兩年內,鴻海在鄭州生產iPhone 手機的工廠要建0.4 GW的太陽能機組就是一例。台積電用電量那麼大,每年光買2億度綠電是不夠的,怎麼不問問鴻海為什麼要這麼做?怎麼做的?

所以我建議蔡英文下次遇見張忠謀,就提醒他一下政府要推動綠能,問台積電要不要自發自用。

參考閱讀
小英以創新是世界趨勢 回應張忠謀「主軸矛盾」/ 上報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6375

核電,以及工商大老應該做的事
http://opentaipower.net/?p=412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