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6 年 9 月 19 日,09:13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林全要面對經濟部的問題

去年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第一章就談「救世主改善不了的行政崩壞」。

行政崩壞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政務官頻繁更動,造成有心作怪的官僚為所欲為。新長官摸不清狀況,他可以胡弄你;你要管他,還不知道誰的位子坐得久。

最近做「開放台電」的研究計劃,看經濟部的例子很明顯。

六月初,林全院長表示,有鑒於5月31日台電就供電吃緊,準備重啟核一廠一號機,造成軒然大波。所以「開放台電」進行後,我們始終想了解:5月31日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林院長做這個決定?

兩個月後,我們結案報告出來,發現長期以來台電喊「缺電」的根源在於有十項管理上的問題,我們簡稱為「缺電十匹狼」。至於5月31日那天供電緊張,是因為台電安排大量機組去歲修,佔了當天最高供電能力將近百分之十。

八月底,林院長回應我們三個重點。其中第二點特別強調「要求台電注意歲修時間的安排,因應氣候劇烈變化,不應該將歲修時間排在用電尖峰的月份。」而台電也同意明年提早完成歲修,避開高用電量時間,避免同樣情況再次發生。

然而,一個星期後,經濟部長李世光接受電台訪問的說法,很特別。他先說是因為今年遇到多年來最熱的5月,才導致31日當天供電緊張,並說那天有10%的機組進行維修,「10%哪有奇怪?還算少耶,這個一點也不奇怪。」最後,李世光說他當時出國開會,建議林全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不是他。

李部長講了這形同對林院長打臉的話之後,經濟部很快地又發了個「澄清說明」,雖然遲來地肯定了「開放台電」的發現和林院長的指示,但仍然以5月31日當天高溫來強辯。

事實上,多年來,台電早就一再被質疑為什麼大量的歲修不避開5月到9月的熱季,並且去年鄧振中在經濟部長任內就已經同意要考慮要避開這段時間。這個多年來的老問題,哪是什麼今年突然高溫,措手不及?

何況,當天危機之解除,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說是因為他推行的「需量競價」搶回來 0.4 GW ,「救了半條命」。而台電當天大修的10% 機組是總共 3.14 GW。只要少排 1 GW 的大修,就可以避免危機的發生,但台電卻不為,所以我說這根本就是「明知故犯」的狼在作怪。
李部長前不知鄧部長已經面對過這個問題,上不知林院長已經發現問題,下不知台電自己也承認要改善問題,自己跳出來講些站不住腳的話,除了他自己認識不清之外,想必有被手下官僚所胡弄的因素。

問題不只如此。
一個月前,李世光說:為了舒解明年高用電量期的供電壓力,經濟部編列90億預算,向國外租借「緊急發電」機組,預計增加 0.4 GW到 0.6 GW 裝置容量。

這值得嗎?以今年5月31日台電大修機組是3.14 GW來看,如果明年真的避開高用電量期歲修,哪需要花90億元再租 0.4 GW到 0.6 GW 的機組?何況,台電還有許多其他改善供電能力的地方?
為什麼經濟部不認真督導台電改革,卻要捨本逐末?浪費公帑?

其實,經濟部談到「缺電」就要花 90 億去租國外緊急發電設備,和談到「缺電」就想要重啟核一,是同一種原因:逃避自己身為台電主管單位應有的督導責任。

林院長回應說要杜絕台電與核電的不當利益群帶聯系,很令人期待。但是真要做到此點,經濟部要先正本清源。否則,難免扶了東牆倒西牆。

林院長支持「開放台電」,由民間協同尋找政府自己看不到的問題根源,值得肯定。但是現在答案都出來了,是他應該改善問題的時候,否則不只是為德不卒的問題。

要打破官僚系統的因循苟且,莫過於治理要賞罰分明。所以林院長至少可以做兩件事。

首先,5月31日的供電緊張,既然是原來只需要檢討歲修計劃就可以改善的事,為什麼一路誇大為非啟動核一廠一號機不可的巨大風波?誰該為此事負責?這個責任應該追究。

經濟部說要花90億來租的那0. 4 GW到 0.6 GW 機組,如何透過台電管理的改善來達到目的,省下這筆預算?其中應該有個激勵辦法。

林院長需要面對經濟部的問題。這不只和改善缺電的問題有關,也涉及他的內閣是否有基本的治理能力。

((本文發表於9月19日自由時報,9月19日自由時報電子報版本鏈結在此。其中少了各引文的鏈結。)

 

http://opentaipower.net/?p=499#more-499

 

2016 年 9 月 19 日,08:56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林全直球對決核電幫


(本文發表於9月5日蘋果日報)

8月31日林全院長對「開放台電」結案報告做了三點回應。其中前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第一,林院長說,「對於『開放台電』研究團隊所揭露,各界質疑經濟部、能源局,與中興顧問社、中興工程、吉興工程的從屬關係,以及監督者承攬被監督者業務之不當,」他們已經在8月19日(換下原董事長施顏祥)任命中興顧問社新任董事長曾參寶,並「要求他必需重新檢討過去中興工程顧問社及其子公司與台電之間在核電資源利益分配上的從屬關係,杜絕不當利益群帶聯系。同時,我也要求經濟部應全盤檢討此類財團法人股權結構,思考其轉型之路,進行能源轉型正義改革。」

這是一個里程碑的宣示。林院長亮出與核電幫直球對決的立場。
台電種種爭議重大的行為,經濟部和原能會這兩個主管單位難辭其咎。監督台電業務的經濟部,和監督台電核能安全的原能會,各自縱容屬下的單位來承包台電的核電業務,自毀立場,破壞政府治理原則,讓台電有恃無恐,也給了核電利益集團上下其手的空間。

四十年來,終於有行政院長承認「監督者承攬被監督者業務之不當」,並且要「杜絕不當利益群帶聯系」,意義重大。
但是,任何既得利益集團,都不會輕易退下。事實上,就在9月2日,媒體又爆出今年4月「核研所球員兼裁判  台電標案未得標先轉包國民黨營事業獲暴利」

所以林院長應該知道:要杜絕台電與核電之間的不當利益群帶聯系,光是換一個中興顧問社董事長是不夠的。由本身就該被檢討的經濟部來支援也不行。那他要調動哪些政府單位共同參與?如何進行?有什麼時間表?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說明。

林院長又說,「第二,針對今年5月31日供電吃緊的情況,我也特別要求台電注意歲修時間的安排,因應氣候劇烈變化,不應該將歲修時間排在用電尖峰的月份。台電也表示明年提早至5月20日完成歲修,避開高用電量時間,避免造成今年5月31日供電吃緊的情形再次發生。」

5月31日那天,台電供電吃緊,所以和其上級單位建議林院長重新啟動核一廠一號機組,引發軒然大波,也激發「開放台電」計劃,想要解開「缺電」之謎。

我們問過林院長為何做此決定。林院長回答台電等人給他看過四張圖表。林院長一度想讓我們研究這四張圖表,但因為其他人說是機密資料,所以我們沒看。
但是最終我們還是發現了主因:5月31日那天,台電那天安排大量的機組去歲修,佔了當天最高供電能力將近百分之十。是這個原因造成了當天供電的緊張。(詳見結案報告,以及「5月31日發生的事 -為什麼林全要重啟核一廠一號機?」 )

我們很高興林院長終於知道了這個事實,並且台電也承認明年要把維修時間「避開高用電量時間,避免造成今年5月31日供電吃緊的情形再次發生。」

但是,一件本來只需要檢討歲修計劃如何改善的事,為什麼一路被誇大為非啟動核一廠一號機不可的缺電危機?誰該為此事負責?林院長略過沒談。我們期待他是在準備追查,而不是在迴避。

如我們結案報告裡所言,可能製造台電缺電危機的共有十匹狼。今年5月31日的缺電虛驚風波,就是其中一匹叫作「明知故犯」的狼在作怪。
如果政府任由這十匹狼繼續橫行,那可以說,未來我們不但還是會發生缺電危機,並且台電根本就是一個製造缺電危機的機制。相對地,政府如果清理了這十匹狼,不但可以不缺電,還可以提前實現非核家園。

林院長和核電幫的直球對決宣示,究竟是改革的開始,還是會僅止於宣示,不僅關係他個人施政的評價,也關係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是否能實現,尤其,是否能經濟而有效地實現。

蔡總統需要支持林院長把直球對決繼續下去。立法院的立委,則應該持續監督。

(9月5日蘋果日報紙本版鏈結在此,當天電子報版本鏈結在此。紙本版第一段文字內容比較少一些,紙本版裡「群帶聯系(應為裙帶聯繫)」一句話,為報紙編輯自行加上的。)

 

林全直球對決核電幫


2016 年 9 月 18 日,20:18

P 隨筆

<殭屍在搭上去釜山的火車之前>

以前,韓國的影視,台灣很買電視的帳,從冬季戀歌開始,大長今、來自星星的你等,一路紅極一時,但是對電影則不然。韓國很多精彩的電影,票房很好的電影,在台灣也吃不開。

我自己則一直對韓國電視不感興趣(原因另談),對電影則努力搜看。

從《屍速列車》開始,顯然情勢改觀了。韓國電影的賣座冠軍,終於也橫掃台北了。
其實我看《屍速列車》,並沒有那麼喜歡。不過就是可看而已。但是昨晚在網上無意間看到它的卡通版前傳,倒有出乎意料的迴盪之感,並對韓國電影有了新的體會。

《屍速列車》的韓文片名是《釜山行》(부산행),同一班子的導演及製片隊伍所做的卡通版前傳,片名是《首爾驛》(서울역)。由於去釜山的火車是從首爾出發,所以《首爾驛》講的就是《釜山行》開場時的那些彊屍是怎麼出現的。

在韓國,《釜山行》是7月20日上片,《首爾驛》是8月18日上片,但事實上是《首爾驛》早於《釜山行》開拍並完成。

看韓國的賣座,《首爾驛》沒有《釜山行》好。昨晚我看的影片畫質也沒有很好。但是卻感到餘味盪漾,感觸很多。一來是故事把人的「孤獨」刻畫得更深,也比《釜山行》更能感受到人之可怕比殭屍更甚。二來是被製作團隊同時開拍兩部作品,一電影一卡通,兩部作品相聯又不同的企圖所刺激。

卡通的畫面不是很繁複很細膩,甚至許多街景或背景人物都顯單調、呆板,但是主角及前景人物都做到十分生動。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包括搓手求饒等,絕對就是韓國人的動作和表情。完全區隔和日本卡通的不同。真厲害。

今天看youtube上的鏈接已經被切斷,看不到了。我只找到韓文的《首爾驛》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d6GoEvY0o&feature=youtu.be

相關的介紹資料可以看這裡:
https://namu.wiki/w/%EC%84%9C%EC%9A%B8%EC%97%AD(%EC%95%A0%E…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和一或多人

2016 年 9 月 17 日,14:34

P 隨筆

又是政府落伍造成的「人禍」:

「在本次高雄港重創後,在預期未來颱風會不斷增強、侵襲,且超過14000TEU 級的巨型貨櫃輪可能在高雄港靠泊裝卸的狀況下,航港局與港務公司都必須嚴正面對災害防救計畫,平時即應進行規劃與演練,而非待出事時措手不及。

「另外,台灣的海事法規環境,在幾次海事事件後已凸顯其闕漏,不僅是《交通及建設部航港局組織法》仍處於草案階段,未完成立法程序;對海上交通管理、規劃海上航路、維護交通秩序及保障航行安全的基本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從1990年擬定草案後,亦未出行政院。若台灣未來希望能發展海運與相關產業,完善海事法規體系,將會是必要且急迫的任務。」--杜貞儀

就是這篇毀了我的中秋節!

昨天特別把工作排空,早上帶豆豆跟波波(我妹的大女兒)出門吃早餐,享受難得悠閒,結果忽然接到之前在北海漏油案結識的丁漢利領港(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電話,憂心忡忡地跟我描述,這次高雄港風明輪撞毀「高雄港最先進的碼頭」,造成「高雄港史無前例的災情」。初步他提到想寫點東西,去談這場「天災」背後的「人禍」與制度問題;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答應循上例協助他補筆潤稿。

稍後收到行政院長的行程通知,下午林全要去高雄港勘災,間接印證嚴重性。

下午我先聯繫 滔滔 Ocean says創辦人、台大海洋所博士生杜貞儀(Crystal Tu)討論,才又發現她原來出身於航海家族,對過去幾個類似案件眉角如數家珍,也相當程度呼應早上丁領港的看法。

隨後我再次去電丁領港,得知他人在高雄港現場勘查,要到晚上才能回家。我擔心時間耽擱,便在徵得丁領港同意,改找貞儀協助撰文。貞儀臨危受託,也慨然應允。我並從先前跟丁杜兩人的討論,規劃了文章大綱跟要回答的核心問題。

貞儀下午三點開始起草,四點半再請她跟丁領港通電話,釐清現場狀況、責任歸屬,替文章定調。晚上九點請丁領港協助確認內容,同時我接手編輯核稿,逐一釐清確認每一行觀點。等到最後請貞儀確認編後稿,已過午夜。

這篇文章,是三個人犧牲假期換來的。因為我們都相信,這個問題的重要。
__

忙中疏漏的是,我沒先跟攝影組溝通好;等到午夜過後上稿,才發現配圖是這張「貨櫃被吹翻」的圖,趕緊去訊問能否有六櫃災區的現場照片。但夜已深,同事們大概也睡了,只能等等今天稍晚能否換圖。(更新:照片已換)

這次風明輪脫纜撞上高雄港碼頭意外,是高雄港自1977年賽洛瑪颱風以來,最嚴重的災情。
THEINITIUM.COM

2016 年 9 月 16 日,19:49

P 隨筆

<先「幹」一聲,才有「喂」一聲>

今年二月,我第一次見張修維。「大家都叫我修修,你也叫我修修吧。」他說。

修修給我看的書稿,是他一個「帶著電玩哲學全球大亂走」計劃的成品。這句話的前半,當然是因為他愛打電玩。我和他愛打的電玩,有那麼一點點的交集,他說中學時候最紅的「太空戰士五」,正是我最後淺嘗即止的遊戲。

修修的人生觀,顯然受電玩的影響很大。因為他經常用「打怪」來比喻人生旅程的冒險。而他的人生規劃,就是先多打小怪,賺取「經驗值」,擴展視野、語言和能力,再去挑戰難度更高的任務,打更大的怪。

所以他研究所畢業後,放棄薪水不錯的國防役,先跑去當兵。退伍後,他把沒說過英文的自己丟到澳洲待兩個月,磨練到至少敢開口。回台灣後,他進了華碩,領先時代地去「南向」,派駐到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南亞諸國。兩年後,他覺得自己升級了,就去挑戰高薪工作,進了聯發科到中國去賣IC。

那,剛才那句話的後半「全球大亂走」又是什麼來由呢?

修修在書裡這麼自問自答:「過四年,我忽然發現:我停在同一個地方,打同樣的怪打太久了,雖然我的 『金錢』數字越來越大,但是『經驗值』卻停止增加了,更糟的是『智力』和『體力』還呈現下滑趨勢。 大家如果玩遊戲時,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呢?是留在原地繼續欺負小怪史萊姆,還是走向地圖上尚未被探索的部分,去接受新的挑戰呢?」

然後他說:「『出海吧!』身為一個阿宅,我的選擇再簡單不過了。於是我辭了工作,再次背上吉他,交通工具換成了腳踏車,花了兩年時間,走向亞、歐、非三個大陸,尋找屬於自己的大祕寶。」

順當又有高薪可領的日子不過,偏要去「全球大亂走」,已經夠怪,他要撇下女朋友就更怪。因為當時修修的感情空窗期已經長達九年,他半年前才碰到一個自己知道錯過就要等下輩子的女朋友交往了半年,還在熱戀期,卻就要決定離開她兩年,這不怪嗎?

不過,這也可以證明他想要挑戰自己,讓自己升級的動力有多強。而這也就是最後定名為《1082萬次轉動》的這本書的由來。英文書名是 10,820,000 Revolutions, 正好說明他腳踏車每「轉動」一次,都是他內心的一次革命。

「《1082萬次轉動》不是一部遊記,它記錄的是思緒的激盪、文化的衝擊以及對人 性的省思,在裡面我讀到的是修修內心世界的整理和反芻。」幫他寫序的台灣雲豹總經理徐正能這麼說。

另一位寫序的Teach for Taiwan負責人劉安婷,則是被修修萍水相逢的義氣相助所感,說他「一個足夠豐盛的人,才能與這世界平等對望。」

而我自己看他這本書,覺得最足以講出全書精神的,是這一段:

「就這樣折騰了快四小時,我才前進不到二十公里,途中超過玉山的海拔高度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時還停下來拍個照做紀念,但心裡完全沒有超越極限的喜悅。雨繼續下個不停,我又餓又累又冷,存糧已經全部吃完,全身痠痛又四肢無力,停在路邊動彈不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忽然想到,背包裡好像還有一顆蘋果!伸手一探,果不其然,在背包底部讓我翻出這一顆宛如救命仙丹的蘋果。我顧不得髒了,馬上就大咬個兩口,眼淚差點奪眶而出──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蘋果!正當我要再咬一口時,戴著厚重手套的手一滑,大半顆蘋果就這樣掉到泥巴裡。

「我忽然感覺腦子裡好像有條東西斷了,我大吸一口氣,然後用盡丹田之力,大喊了一聲:

『幹!!!!!!』

「那聲勢之大,整座山谷為之震動,一群鳥兒從樹林裡受驚飛起,頓時把半片天空遮住。我發洩完,比較冷靜了,自己都覺得好笑,竟然拿出相機來拍了那顆蘋果當作紀念,這以後應該會是個好故事,我心裡想。正在考慮該拿這顆蘋果怎麼辦時,我聽到『喂』的一聲。

「見鬼了,這四千多公尺的深山裡,應該不會有人吧?但隨即又聽到一聲『喂!小伙!』我順著聲音看過去,一位老先生和老婆婆站在不遠處的山坡上,更高處有一座冒著炊煙的帳篷,老先生向我招手示意我過去。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把車隨便丟在路邊,爬上了布滿碎石的山坡,跟著老先生進了帳篷。一陣暖意迎面撲來,我的眼鏡瞬間起霧。老先生示意我坐下,我發抖著把濕透的手套取下,不住地搓著手,已經麻木冰冷的雙手才開始有感覺。

「老先生倒了一碗湯給我,我接過來喝了一口,帶點鹹味又充滿奶油的香味,啊, 這是酥油嗎,這是藏族招待客人的上品啊。隨著滾燙的湯液滑入喉嚨,到達胃部,我的身體總算開始有暖意,身體也慢慢止住發抖了。」

人生,就是這樣,你走進絕境,只有當你不得不大「幹!」一聲的時候,才會聽到援軍「喂」的一聲回應。

感謝張修維讓我們有機會出版這一本《1082萬次轉動》。

大 塊:http://smarturl.it/iblcka
誠 品:http://smarturl.it/lja6x0
讀 冊:http://smarturl.it/jcauc7
博客來:http://smarturl.it/syk4fz
金石堂:http://smarturl.it/yv9z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