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那一百零八天
E 人生回顧
那一年,這座城市東邊一點的黑夜,還是寂靜的。
你剛在正常的上班時間後,再工作了七個小時,疲累地撐著拐杖,進了十一樓的屋子。
Keep reading
去過2005年9月北京國際書展的人,會注意到,中國大陸內地出版社的規模與特色,雖然與往年相當,但是國際區卻有很大的成長。
尤其,他們今年第一次辦國家館,以法國為主賓國,佔了850平方米的展位面積,十分顯著。
我好奇地觀察這些現象。北京國際書展一個9平方米的展位,定價是1990美元,比台北國際書展的1300美元貴了五成。一個尚未開放的出版市場,能以這麼貴的展位價格吸引這麼多國際參展者,真的純粹是展場外面的商機如此之大了嗎?
Keep reading
我剛參加完法蘭克福書展回台灣。幾天沒看中文報紙,一上回程飛機,就看到說是韓國正在申請「韓醫」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新聞。
上網看了一下進一步資料及各方反應,其中,有一則報導說:「對此,韓國媒體表示,“中國方面的反應太過敏感,我們將申報的是‘韓國的傳統醫書’,又不是中醫!” 」
的確,韓國準備申請的,不是「中醫」,不是「漢醫」,甚至也不是「韓醫」,而是一本有韓國醫聖之稱的許浚所著的醫書《東醫寶鑑》 。到2013年,《東醫寶鑑》將屆出版四百週年紀念,因此韓國打算把這本書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既然是韓國在申請他們自己的「傳統醫書」,中國人對這件事情還有沒有要注意的必要?
我不懂醫學。但是我在韓國居住過十八年,懂一些韓文,所以,想就我所知道的韓國人如何看待「漢醫」與「韓醫」這個問題,以及他們 申報《東醫寶鑑》的背景,做點介紹,以請各方參考。
Keep reading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