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23:16

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今晚我也包場請同事和朋友看《造山者》。
結束後大家鼓掌,都說很感動
我說:蕭菊貞為了保持這部電影的中立性,沒有接受任何政黨補助,有科技公司要贊助,也都平均分散。所以要包場支持。
2.
今天看第二遍,更深刻感受用影像來記這段臺灣半導體發展過程,不同於文字的魅力。
至少兩位參與當年計劃的人接受採訪時候哽咽落淚的場景,讓人直感當年他們的壓力、決心,也是只有影像媒體才能傳達的感受。
菊貞的文字功力深厚,但是她一直拍紀錄片,甚至最近的七、八年間還同時拍兩部(另一部是《南方,寂寞鐵道》),也是這個理由吧。
3.
蕭菊貞臉書上寫她知道張忠謀自行去電影院看《造山者》的時候,有興奮也有失落的複雜心情。
電影訪問了諸多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和重要人物,但是她努力了一兩年想要訪問張忠謀,卻終究沒能成功。
還好她趁著張忠謀去李國鼎獎頒獎典禮現場,拍下他的身影和說話,剪輯進紀錄片。
不能不說蕭菊貞剪輯得非常好,都剛好在點上,尤其電影快結尾的那一段。
4.
首映場結束後,有一位參與者講了這麼一段話。
他說當年(1976)他們出發去美國RCA取經的時候,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而那壓力來自於我們退出聯合國後,臺灣像是國際上沒有人要的棄兒。
而今天臺灣又承擔著巨大的壓力,而壓力的來源正好相反,是來自於國際上各方勢力都想要爭搶臺灣。
他說得沒錯。也因為如此,我們就接受一個現實吧:不論如何,臺灣都得承擔巨大的壓力。我們就冷靜地前行吧。
5.
《造山者》很好看,謝謝菊貞。
包場已經超過400場,請大家繼續包場支持。

Comments

Previous
2025年7月21日23:56
Next
2025年7月24日09:11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