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J 核電與能源

2016 年 9 月 20 日,07:26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台電公布的52項資料:編號與名稱對照表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announcement/ann01-8.aspx

台電公布的52項資料,有些文件名稱和編號和原來有差別,所以我們另外整理了一個對照清單,請看這裡: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bfvLw3GMm7si43Az_pOqEycZCyPM233zFZ8NdBoAE1E/edit?usp=sharing

 

台電公布的52項資料:編號與名稱對照表

2016 年 9 月 19 日,09:58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今天發表在《自由時報》的文章,摘要如下:

『一個星期後,經濟部長李世光接受電台訪問的說法,很特別。他先說是因為今年遇到多年來最熱的5月,才導致31日當天供電緊張,並說那天有10%的機組進行維修,「10%哪有奇怪?還算少耶,這個一點也不奇怪。」最後,李世光說他當時出國開會,建議林全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不是他。

『李部長講了這形同對林院長打臉的話之後,經濟部很快地又發了個「澄清說明」,雖然遲來地肯定了「開放台電」的發現和林院長的指示,但仍然以5月31日當天高溫來強辯。

『事實上,多年來,台電早就一再被質疑為什麼大量的歲修不避開5月到9月的熱季,並且去年鄧振中在經濟部長任內就已經同意要考慮要避開這段時間。這個多年來的老問題,哪是什麼今年突然高溫,措手不及?

『何況,當天危機之解除,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說是因為他推行的「需量競價」搶回來 0.4 GW ,「救了半條命」。而台電當天大修的10% 機組是總共 3.14 GW。只要少排 1 GW 的大修,就可以避免危機的發生,但台電卻不為,所以我說這根本就是「明知故犯」的狼在作怪。

『李部長前不知鄧部長已經面對過這個問題,上不知林院長已經發現問題,下不知台電自己也承認要改善問題,自己跳出來講些站不住腳的話,除了他自己認識不清之外,想必有被手下官僚所胡弄的因素。

『問題不只如此。
一個月前,李世光說:為了舒解明年高用電量期的供電壓力,經濟部編列90億預算,向國外租借「緊急發電」機組,預計增加 0.4 GW到 0.6 GW 裝置容量。

『這值得嗎?以今年5月31日台電大修機組是3.14 GW來看,如果明年真的避開高用電量期歲修,哪需要花90億元再租 0.4 GW到 0.6 GW 的機組?何況,台電還有許多其他改善供電能力的地方?
『為什麼經濟部不認真督導台電改革,卻要捨本逐末?浪費公帑?』

最後的結語是:『林院長需要面對經濟部的問題。這不只和改善缺電的問題有關,也涉及他的內閣是否有基本的治理能力。』

(本文發表於9月19日自由時報) 去年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第一章就談「救世主改善不了的行政崩壞」。…
OPENTAIPOWER.NET

2016 年 9 月 19 日,09:13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林全要面對經濟部的問題

去年我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第一章就談「救世主改善不了的行政崩壞」。

行政崩壞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政務官頻繁更動,造成有心作怪的官僚為所欲為。新長官摸不清狀況,他可以胡弄你;你要管他,還不知道誰的位子坐得久。

最近做「開放台電」的研究計劃,看經濟部的例子很明顯。

六月初,林全院長表示,有鑒於5月31日台電就供電吃緊,準備重啟核一廠一號機,造成軒然大波。所以「開放台電」進行後,我們始終想了解:5月31日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林院長做這個決定?

兩個月後,我們結案報告出來,發現長期以來台電喊「缺電」的根源在於有十項管理上的問題,我們簡稱為「缺電十匹狼」。至於5月31日那天供電緊張,是因為台電安排大量機組去歲修,佔了當天最高供電能力將近百分之十。

八月底,林院長回應我們三個重點。其中第二點特別強調「要求台電注意歲修時間的安排,因應氣候劇烈變化,不應該將歲修時間排在用電尖峰的月份。」而台電也同意明年提早完成歲修,避開高用電量時間,避免同樣情況再次發生。

然而,一個星期後,經濟部長李世光接受電台訪問的說法,很特別。他先說是因為今年遇到多年來最熱的5月,才導致31日當天供電緊張,並說那天有10%的機組進行維修,「10%哪有奇怪?還算少耶,這個一點也不奇怪。」最後,李世光說他當時出國開會,建議林全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不是他。

李部長講了這形同對林院長打臉的話之後,經濟部很快地又發了個「澄清說明」,雖然遲來地肯定了「開放台電」的發現和林院長的指示,但仍然以5月31日當天高溫來強辯。

事實上,多年來,台電早就一再被質疑為什麼大量的歲修不避開5月到9月的熱季,並且去年鄧振中在經濟部長任內就已經同意要考慮要避開這段時間。這個多年來的老問題,哪是什麼今年突然高溫,措手不及?

何況,當天危機之解除,台電董事長朱文成說是因為他推行的「需量競價」搶回來 0.4 GW ,「救了半條命」。而台電當天大修的10% 機組是總共 3.14 GW。只要少排 1 GW 的大修,就可以避免危機的發生,但台電卻不為,所以我說這根本就是「明知故犯」的狼在作怪。
李部長前不知鄧部長已經面對過這個問題,上不知林院長已經發現問題,下不知台電自己也承認要改善問題,自己跳出來講些站不住腳的話,除了他自己認識不清之外,想必有被手下官僚所胡弄的因素。

問題不只如此。
一個月前,李世光說:為了舒解明年高用電量期的供電壓力,經濟部編列90億預算,向國外租借「緊急發電」機組,預計增加 0.4 GW到 0.6 GW 裝置容量。

這值得嗎?以今年5月31日台電大修機組是3.14 GW來看,如果明年真的避開高用電量期歲修,哪需要花90億元再租 0.4 GW到 0.6 GW 的機組?何況,台電還有許多其他改善供電能力的地方?
為什麼經濟部不認真督導台電改革,卻要捨本逐末?浪費公帑?

其實,經濟部談到「缺電」就要花 90 億去租國外緊急發電設備,和談到「缺電」就想要重啟核一,是同一種原因:逃避自己身為台電主管單位應有的督導責任。

林院長回應說要杜絕台電與核電的不當利益群帶聯系,很令人期待。但是真要做到此點,經濟部要先正本清源。否則,難免扶了東牆倒西牆。

林院長支持「開放台電」,由民間協同尋找政府自己看不到的問題根源,值得肯定。但是現在答案都出來了,是他應該改善問題的時候,否則不只是為德不卒的問題。

要打破官僚系統的因循苟且,莫過於治理要賞罰分明。所以林院長至少可以做兩件事。

首先,5月31日的供電緊張,既然是原來只需要檢討歲修計劃就可以改善的事,為什麼一路誇大為非啟動核一廠一號機不可的巨大風波?誰該為此事負責?這個責任應該追究。

經濟部說要花90億來租的那0. 4 GW到 0.6 GW 機組,如何透過台電管理的改善來達到目的,省下這筆預算?其中應該有個激勵辦法。

林院長需要面對經濟部的問題。這不只和改善缺電的問題有關,也涉及他的內閣是否有基本的治理能力。

((本文發表於9月19日自由時報,9月19日自由時報電子報版本鏈結在此。其中少了各引文的鏈結。)

 

http://opentaipower.net/?p=499#more-499

 

2016 年 9 月 19 日,08:56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林全直球對決核電幫


(本文發表於9月5日蘋果日報)

8月31日林全院長對「開放台電」結案報告做了三點回應。其中前兩點特別值得注意。

第一,林院長說,「對於『開放台電』研究團隊所揭露,各界質疑經濟部、能源局,與中興顧問社、中興工程、吉興工程的從屬關係,以及監督者承攬被監督者業務之不當,」他們已經在8月19日(換下原董事長施顏祥)任命中興顧問社新任董事長曾參寶,並「要求他必需重新檢討過去中興工程顧問社及其子公司與台電之間在核電資源利益分配上的從屬關係,杜絕不當利益群帶聯系。同時,我也要求經濟部應全盤檢討此類財團法人股權結構,思考其轉型之路,進行能源轉型正義改革。」

這是一個里程碑的宣示。林院長亮出與核電幫直球對決的立場。
台電種種爭議重大的行為,經濟部和原能會這兩個主管單位難辭其咎。監督台電業務的經濟部,和監督台電核能安全的原能會,各自縱容屬下的單位來承包台電的核電業務,自毀立場,破壞政府治理原則,讓台電有恃無恐,也給了核電利益集團上下其手的空間。

四十年來,終於有行政院長承認「監督者承攬被監督者業務之不當」,並且要「杜絕不當利益群帶聯系」,意義重大。
但是,任何既得利益集團,都不會輕易退下。事實上,就在9月2日,媒體又爆出今年4月「核研所球員兼裁判  台電標案未得標先轉包國民黨營事業獲暴利」

所以林院長應該知道:要杜絕台電與核電之間的不當利益群帶聯系,光是換一個中興顧問社董事長是不夠的。由本身就該被檢討的經濟部來支援也不行。那他要調動哪些政府單位共同參與?如何進行?有什麼時間表?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說明。

林院長又說,「第二,針對今年5月31日供電吃緊的情況,我也特別要求台電注意歲修時間的安排,因應氣候劇烈變化,不應該將歲修時間排在用電尖峰的月份。台電也表示明年提早至5月20日完成歲修,避開高用電量時間,避免造成今年5月31日供電吃緊的情形再次發生。」

5月31日那天,台電供電吃緊,所以和其上級單位建議林院長重新啟動核一廠一號機組,引發軒然大波,也激發「開放台電」計劃,想要解開「缺電」之謎。

我們問過林院長為何做此決定。林院長回答台電等人給他看過四張圖表。林院長一度想讓我們研究這四張圖表,但因為其他人說是機密資料,所以我們沒看。
但是最終我們還是發現了主因:5月31日那天,台電那天安排大量的機組去歲修,佔了當天最高供電能力將近百分之十。是這個原因造成了當天供電的緊張。(詳見結案報告,以及「5月31日發生的事 -為什麼林全要重啟核一廠一號機?」 )

我們很高興林院長終於知道了這個事實,並且台電也承認明年要把維修時間「避開高用電量時間,避免造成今年5月31日供電吃緊的情形再次發生。」

但是,一件本來只需要檢討歲修計劃如何改善的事,為什麼一路被誇大為非啟動核一廠一號機不可的缺電危機?誰該為此事負責?林院長略過沒談。我們期待他是在準備追查,而不是在迴避。

如我們結案報告裡所言,可能製造台電缺電危機的共有十匹狼。今年5月31日的缺電虛驚風波,就是其中一匹叫作「明知故犯」的狼在作怪。
如果政府任由這十匹狼繼續橫行,那可以說,未來我們不但還是會發生缺電危機,並且台電根本就是一個製造缺電危機的機制。相對地,政府如果清理了這十匹狼,不但可以不缺電,還可以提前實現非核家園。

林院長和核電幫的直球對決宣示,究竟是改革的開始,還是會僅止於宣示,不僅關係他個人施政的評價,也關係民進黨政府「非核家園」是否能實現,尤其,是否能經濟而有效地實現。

蔡總統需要支持林院長把直球對決繼續下去。立法院的立委,則應該持續監督。

(9月5日蘋果日報紙本版鏈結在此,當天電子報版本鏈結在此。紙本版第一段文字內容比較少一些,紙本版裡「群帶聯系(應為裙帶聯繫)」一句話,為報紙編輯自行加上的。)

 

林全直球對決核電幫


2016 年 9 月 1 日,13:53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P 隨筆

<給台電同仁的一封信>

大家好。

打擾各位,我是郝明義。兩個星期前,「開放台電」的研究小組發表了結案報告,昨天林全院長對我們報告做了回應(請見附件)。

今天我們開記者會,除了就後續事項做些說明之外,我想到要寫一封信給各位,提兩個建議,請大家參考。

第一個建議,是請你們保護現在仍然在核電廠裡工作的同仁,讓他們得以光榮而安全地退役。

會有這個想法,是從去年開始的。當時我為了了解核一廠儲存使用過燃料束的水池(濕式儲存)情況,去訪問過兩次。

第一次訪問中,我要使用洗手間。但因為沒有無障礙洗手間,輪椅連一般洗手間也進不去,所以只好去台電同仁所使用的一個大洗手間。

我看到牆邊排了一大排儲物櫃。櫃子佈滿鏽跡蝕㾗,連帶使整個大洗手間都顯得老舊破爛。

訪問過程裡,黃清順副廠長有一段話也讓我難忘。他說:三十年前,他們來核電廠工作,自覺得代表的是先進,為國家開發能源的前沿,所以十分自豪。但是之後每況愈下,反核聲浪持續高漲,政府的風向也轉變,現在他們被批評得一無是處,結果不但自己不知為何而戰,出門也有過街老鼠之感。

黃副廠長的話,加上那一排鏽蝕斑斑的鐵櫃,還有核一廠重重禁地中彼此以「弟兄」相稱的那些人,在我腦海中就留下一個烙印:那是一群困守孤島、裝配不足、等不到救援、士氣低落的人。但偏偏是這一群人,在為我們運轉濕式儲存已經爆滿、外界已經在抨擊極為危險的核電廠。

讓這個情況,太不合理,也太殘忍了。對所有認為核電廠危險,應該及早除役的人來說固然如此,對困守在裡面的那些工作人員,更是如此。

他們要在如此孤獨,如此巨大的精神壓力下操作或是因為老舊,或是因為爆滿而充滿危險的核電儀器設備,所為何來?

過去,兩蔣總統對核電有特別期許的時代,過去了。各位敬重的孫老總代表的電力專業時代,過去了。現在,是經過福島事件之後反核意識高漲的時代,是以非核家園為政策的新政府執政的時代。

現在,不但核四沒有了,核一廠一號機因為問題而停機、核二廠二號機因為避雷器爆炸而停機,核二廠一號機和核一廠二號機也都面臨雖然還不到除役年齡,但因為儲存使用過燃料束的水池爆滿,所以不得不提前停機的問題。

儘管已經是這種現實,但我們仍然看到有一些人不死心,在極力企圖延長這些核電廠的存在,以便繼續壓榨其中的利益。他們還是在盡一切方法為核電打旗號,甚至連新政府執政後都能製造5月31日的虛驚來恐嚇行政院長重新啟動核一廠一號機。

昨天,林院長回應我們結案報告而做的宣布,有重大的意義。
林院長說他已經任命中興顧問社新董事長曾參寶,來「重新檢討過去中興工程顧問社及其子公司與台電之間在核電資源利益分配上的從屬關係,杜絕不當利益群帶聯系」,以及「監督者承攬被監督者業務之不當」。

四十年來,第一次有行政院長承認台電與核電有「不當的利益群帶聯系」,並宣布要從經濟部的相關單位著手杜絕。

他這個決心雖然令我感到鼓舞,認為是台灣能源政策轉型正義的劃時代一步,但也令我想到以黃清順副廠長為代表的那些仍然在核電廠裡工作的同仁。

他們心情是否更為沉重?接下來是否更不知為何而戰?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困守、苦守,出錯出危險的可能豈不更大?我們監督團成員陳謨星博士參與五月底核二廠二號機避雷器爆炸事件的調查。他跟我說,就他目前所看到的資料,這次爆炸幸好是發生在避雷器,否則不堪設想。

我回應林全院長的信裡說,他要杜絕台電與核電有「不當的利益群帶聯系」雖然是劃時代的一步,但並不表示能源政策的轉型正義就能順利展開,「因為任何既得利益集團,都不會輕易退下。此後必定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謹慎、艱辛地處理。」

我們已經知道,有人在努力要再改裝核二廠一號機的裝載水池,以便可以再多些空間來塞一些使用過的燃料束,企圖延長使用這個機組。

但是看今年5月31日的資料就知道,核二廠一號機的發電量不過佔總發電量的3%。反核的人已經在集結,在問:「為了佔發電量3%的一個機組,讓台灣冒這種險值得嗎?」

我今天寫給各位,則是問各位一個問題:「為了佔發電量3%的一個機組,讓各位在那裡工作的同仁、弟兄冒這種險值得嗎?」

他們不是為兩蔣總統的特殊任務繼續困守在那個險地;他們不是為證明孫老總時代的專業而困守在那裡。

如果台電把自己當企業來看,那麼員工沒有理由為企業做如此危險的事;如果台電把自己當政府單位來看,那麼新政府已經揭示「非核家園」的政策,昨天行政院長也宣布了他要杜絕台電與核電「不當的利益群帶聯系」的決心, 那麼公務員沒有理由違反行政首長的決策。

他們都是各位的同仁,各位的弟兄,為什麼讓他們繼續冒這個險?讓他們不過是為了一群與核電有「不當利益群帶聯系」的人困守險地,為了這些人的利益而可能成為犧牲品?

換個角度想,為什麼不及早因應核電要退出台灣歷史舞台的事實,讓你們在這些核電廠裡的弟兄可以光榮而安全地退役?讓他們可以及時也及早地從容準備轉型?

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人能代你們回答。所以我也只能寫信給各位,請你們三思。

第二個建議,是有關《電業法》的修法。

從「開放台電」計劃一開始,就有謠言說我是林全院長的好友,有特權才能來進行這個計劃。謠言又說,我們表面上是來「開放台電」,私下目的就是要呼應《電業法》修法,把台電給分割,讓新的利益集團來趁火打刧。

我一向的原則是:不回應謠言。所以我從沒就這些講過一句話。

但今天我可以說:第一,我和林全院長在這次「開放台電」計劃開始之前,只通過一次電話。因為這個計劃而開的第一個會,我才第一次見到他。

第二,「開放台電」研究小組對與行政院剛提出的《電業法》修法版本,有不同的意見。基本上,我們是認為不該這麼急著提出的。

8月15日的結案報告裡,我們對《電業法》修法相關的各方,有這麼一段話:

「我們認為台電需要自由化,也認為《電業法》需要趕快修。但我們也認為不能急中生錯,需要謹慎以對,不論就能源政策、中央及地方的參與、台電本身適當的處理,需要更透明而完整的討論。」

當天我們沒有把話說得更多,有兩個原因。主要是我們的研究重點在「缺電」,不在「電業法」,所以不能輕重倒置;此外,我們對《電業法》該怎麼修,也沒有足夠的研究和建議。

可我們還是有些比較直觀的感覺和看法。這些看法也是到最後寫結案報告那幾天才比較明朗。

我們認為行政院不要急於提出《電業法》修法版本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 我們對一些官員回答為什麼要急著修《電業法》的理由,覺得沒法被說服。

更重要的是,能源政策的轉型正義還沒進行,新的能源政策及主管單位也都不清楚,光憑我們在研究過程裡看到舊有許多問題的那些人和方法來擬這個《電業法》的修法版本,主觀上我們就打一個問號。

2. 台電的積累問題很多(請參考我在結案報告裡整理畫出來的圖)。但是台電幾十年來獨家壟斷電力產業,積累的資源、人才和實力也仍然極為雄厚。

要讓台電自由化雖然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這個過程裡如何進行適當的分割是重大的課題。

我們研究小組裡的李宗黎會計師,和許多上市公司打過交道。李會計師說:很多上市公司的例子,是公司的負責人仗著擁有資訊的優勢,把一些不起眼但獲利豐厚的部門,或是雖然小但是公司未來之星的部門分割、獨立出去,由自己來掌控新的金雞母,任憑原有的公司萎縮。

所以,我們都認為在台電的財務及管理都更透明化之前,就要把台電進行分割的話,可能有很大的風險。

就好像一個生病的人,對病症還沒有清楚的診斷之前,就貿然開刀動手術的危險一樣。

更別說,如同過去核電利益集團想要把台電把持為禁臠從中謀利,現在我們也不能排斥有人想急於把台電拆解,從兵慌馬亂中掌握自己的好處。

總之,我們對如何修《電業法》並沒有建議,但是對目前這個體制所擬出的版本感到不安,所以才說「需要謹慎以對,不論就能源政策、中央及地方的參與、台電本身適當的處理,需要更透明而完整的討論。」

但可惜行政院的版本正好在我們結案報告出來後的第二天已經送出去了。有不同意見的各方,只好在立法院再奮鬥。

目前的局勢,確實很混沌。雖然同樣說是《電業法》修法需要謹慎,但很多人立場不同。

我們看到一些有核電利益背景的人也這麼說,不能不懷疑他們根本是想借此繼續把持自己原有的利益。

同樣的,我們看到一些打著讓台電自由化旗幟而加速推動《電業法》修法的人,也從他們模糊台電和其他電業者立足點的不同,而不能不懷疑他們是否師心自用,另有企圖。

對於這些,《電業法》現在既然進了立法院,就我們已經解散的研究小組而言,主要期待立法委員做好他們該做的事。

但是對各位而言,你們是這部《電業法》修法過程的主角,也是利害人,也是會影響我們用電利害的人。我們不能不建議請特別注意、謹慎以待,但同時也像我們在結案報告中所說,在這個過程中,「對台電應有的改革,以及《電業法》的修法不需要排斥,勿須被有心阻隢改革者所利用。」

到底要怎麼「特別注意」、「謹慎以待」?

我只能提醒大家注意李會計師所說的那種情況:不要讓公司的高層主管或特定一群人,仗著擁有資訊的優勢,結合外來的力量,把一些不起眼但獲利豐厚的部門,或是雖然小但是公司未來之星的部門分割、獨立出去,由自己來掌控新的金雞母,任憑原有的公司萎縮。

李宗黎認為:在台電自由化的過程裡,台電如果需要分割,那台電的員工也要注意如何防範這種風險。譬如,需要對各種發電的實際成本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至於有什麼方法做到這些?

我只能想到一個原則: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讓一切參與討論、參與其事,都徹底公開、透明,所有討論的資料都公布上網,所有談話都錄音,公布上網;同時,任何有利害關係的人,都需要事先做利益揭露。

這樣,一方面可以興利,讓更多的人擁有資訊可以參與討論;一方面可以防弊,別有居心的人難以閃躲,也算一時不察,造成了什麼傷害,將來也有責任可以追訴。

這是我們過去兩個月裡一直堅守的工作原則。台電已經有很多同仁和我們有過這種工作經驗,請你們參考。

這段時間,我個人經由和台電同仁的討論、工作,大長見識。我們研究小組的李宗黎會計師、林薏真教授、陳季芳先生,也都如此認為。

這是一次我們難忘的經驗。


台電自由化順利
各位安康如意

郝明義 謹啟
2016年9月1日

http://opentaipower.net/?p=448

#郝明義快 ㄉㄚˇ台電系列之十,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