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K 健康/醫療/社會

2020 年 4 月 17 日,21:27

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去年12/31,時任疾管署發言人、副署長羅一鈞凌晨因為睡不著,在網路論壇PPT上看見中國新冠肺炎相關資訊,及時讓疾管署提高警覺,才能展開一系列超前部屬的計畫……

「當初發文的PTT網友nomorepipe身分也曝光,童綜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呂謹亨出面表示,發文者是他的妹妹,也謝謝鄉民們關心。」

謝謝羅一鈞+nomorepipe。

CTWANT.COM
今天台灣又是零確診!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只單看本土案例,實際上已經連續4天零確診,顯見台灣疫情控制似乎愈來愈穩定,這不禁更讓人覺得幸好去年12/31,時任疾管署發言人、副署長羅一鈞凌晨因…

2020 年 4 月 16 日,21:42

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早在去年12月底之前,已有至少9例不明肺炎武漢病例樣本完成基因組測序,顯示為「類SARS冠狀病毒」,但因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衛健委)1月3日下發「三號文」要求銷毀已有樣本,還下令不得擅自對外透露訊息,因此錯失了防疫的黃金時間。

STORM.MG|作者:風傳媒
新冠肺炎疫情釀成全球大災難,全球已有逾200萬人確診、13萬4千多人死亡。早在去年12月底之前,已有至少9例不明肺炎武漢病例樣本完成基因組測序,顯示為「類SARS冠狀病毒」,但因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衛健委)1月3…

2020 年 4 月 15 日,07:27

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圖像語意 ——

「1.
WHO三字使用世衛官方字形,主標問句選用世衛標準色藍,將其隱喻提供閱聽人解鎖。

「2.「WHO can help? 」下方洞口圖像:
隱喻世衛於流行疫情爆發時刻,因反應遲緩與外在政治干擾,所引致的防疫缺口,以及全球深陷的棘手難題。

「3.「Taiwan」下方出入口圖像:
相對於世衛坐困的視角向度,台灣正積極建立一個通道、一個出口、一個方法學,對外提供最大的幫助。儘管長期以來我們被孤立於國際組織外,台灣官方及民間正持續以實際行動,對全球提供防疫經驗、實際支援與紓解。

「Taiwan can help,這件事沒有人能孤立。」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聶永真 Aaron Nieh

紙媒只是起點。

四月八日,WHO 秘書長譚德塞於正式場合,公開針對台灣發表長達三分鐘的不實發言,此事件引起台灣民眾高度關注。發起團隊決定透過嘖嘖群眾集資平台,集資刊登紐約時報廣告,希望透過大眾的支持,以贊助者共同名義,向世界發出一個訊息: “Who can help? Taiwan.”

台灣希望幫助世界的心,⋯⋯

更多

2020 年 4 月 13 日,10:29

F 文化相關K 健康/醫療/社會P 隨筆

烏克蘭的防疫美學

「當中的名畫有:
。Leonardo da Vinci —《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及《抱銀鼠的女子 (Lady with an Ermine)》
。Michelangelo —《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
。Rene Magritte —《人子(The Son of A Man)》
。Giovanni Battista Salvi —《禱告的聖母(Praying Madonna)》
。Jacques Louis David —《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Raphael —《穿紅衣的年輕男子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in Red)》
。Frederic Leighton —《奧斐斯與尤莉迪絲(Orpheus and Eurydice)》」

美紙

【DESIGN】烏克蘭的防疫宣傳

每一個政府的宣傳品味不盡相同,而烏克蘭政府便選擇使用經典名畫,加入此時此刻的元素,帶藝術性地警剔市民做好防疫措施。

當中的名畫有:
。Leonardo da Vinci —《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及《抱銀鼠的女子 (Lady with an Ermine)》
。Michelangelo —《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
。Rene Magritte —《人子(The Son of A Man)》
。Giovanni Battista Salvi —《禱告的聖母(Praying Madonna)》
。Jacques Louis David —《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Raphael —《穿紅衣的年輕男子 (Portrait of a Young Man in Red)》
。Frederic Leighton —《奧斐斯與尤莉迪絲(Orpheus and Eurydice)》

巧妙地運用耳熟能詳的名畫,加入審時度勢的宣傳語句及圖象,簡單清晰的讓市民一目了然,確是一次成功的宣傳設計。

—————————————
Follow us on :
www.instagram.com/artandpiecehk

#美紙 #美紙DESIGN #Ukraine #ArtOfQuarantine

2020 年 4 月 9 日,12:58

K 健康/醫療/社會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首先,以時間點來看,三個月前(1月9日)台灣的焦點應該還放在總統大選吧(當天的凱達格蘭大道還有大型造勢晚會呢),而且台灣第一例武漢肺炎確診案例是在1月21日才發現的,JW第一次批評WHO「反應太慢」,至少已經是二月份的事了。台灣如何能在三個月之前就未卜先知譚德塞處理疫情的態度,甚至對他做出其指控的「人身攻擊」?

「再來,批評WHO在這次疫情失能表現的聲音各國都有,獨獨把台灣挑出來罵,所以現在意思是台灣有能力操控全世界的輿論了嗎?(JW透過唐phone控制全世界?)還是,中國有能力操控國際組織,讓國際組織祕書長的發言聽起來像是中國外交部?

「二選一,答案應該很明顯了吧?」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文字

US Taiwan Watch: 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

【WHO祕書長指控台灣發起歧視黑人的人身攻擊】
世界衛生組織(WHO)祕書長譚德塞於4月8日(台灣時間9日清晨)的記者會上,被問到許多國家領導者批評WHO,他回應說自己絕不搞政治,專注在人道救援以及防疫。他強硬回擊各家媒體對他的批評,並且愈說愈激動,指出說有許多人針對非洲裔黑人做出種族主義式的歧視和攻擊,還說:「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