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19 年 1 月 30 日,21:00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Manara + 松本大洋+蝙蝠俠】

安古蘭有幾個大展,我找時間去看,也幸運的是,意外遇見Manara !

那天我先去看松本大洋的展,然後去樓上看Richard Corben的展。逛著逛著,注意到有位白髮老先生,同行的朋友說,那不就是Manara 嗎?我當然趕快上去自我介紹,也跟他要了簽名。:)最後我問他是否願意來台灣一趟,他問我飛行時間之後,微笑著說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然後去看Manara的展。
松本的展固然人潮很多,Manara的更多。他陪著一代代歐洲人成長,大家對他的熱愛,那是不必說了。他的展是立體的,有原稿,有他的創作工具,有他和費里尼合作電影的音樂….

第二天,我又很幸運地有機會和松本大洋合照。這要感謝小毛。她這次念茲在茲地要訪問松本大洋,終於經由大會的安排得償所願,我也沾光,去和松本會了一面。松本一直戴著個毛線帽,和我拍照時拿了下來,我看他戴著帽子的時候確實比較「頑童」一些。

松本的展也確實動人。《竹光侍》的原畫,尤其令人流連忘返。(我跟松本說,我最喜歡他的作品就是竹光侍。)

蝙蝠俠八十年大展,據說是安古蘭今年投資最大的一個展。有漫畫、電影、科技的綜合。但是起碼對我來說沒有另兩個展那麼迷人。

 

Manara 給我的簽名。

 

和Manara 在看 Richard Corben展的時候巧遇。

 

Manara自己展的入口。

 

松本的展固然人潮很多,Manara的更多。那天現場的觀眾年齡層都比較大,也很合理,戰後他陪著一代代歐洲人成長….

 

有他各個時期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

 

他早期的封面插畫。

 

他的畫筆及工作用具。

 

黑白的..

 

彩繪的….

 

他為費里尼作品 The Voice of the Moon 畫的海報

 

有一個房間裡展出的作品,註明兒童不宜。:)

 

和松本大洋。我手上應該拿《竹光侍》才對。:)

 

竹光侍!

 

這個畫面太厲害了。

 

風起雲湧之勢。

 

這張海報今年在安古蘭到處都可以看到。

 

蝙蝠俠八十周年展。

 

展館也特地設在一個地下室。

 

展場之一

 

展場之二

 

展場之三

 

展場之四

 

突破口—-在2019安古蘭談鄭問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突破口】

今年我們在安古蘭有一場有關鄭問作品的對談,正式列進大會官方活動,在最後一天中午十二點十五分舉行。我們結束之後是最後一場松本大洋的對談。

和鄭植羽跟我對談的人是 Didier Pasamonik. Pasamonik 是法國重要的網路漫畫雜誌ActuaBD負責人。他來過台灣,和我也是認識二十多年。我們為了讓法國讀者認識鄭問,從1980年台灣漫畫的風雲突起開始談起,並且用三幅畫來介紹了鄭問永無止息嘗試推展繪畫境界的努力。

這次我也邀了Glenat 的老闆Jacques Glenat來看台灣館和鄭問作品。Glenat 今年正好慶祝五十周年,有很大的活動。

另外也接受了漫畫評論人 Laurent Melikian 的訪問,等他整理後刊出。

鄭問作品裡,我們另外抽印了阿鼻劍一個單元的法文翻譯本,現場索取一空。

 

大會在 Manga City的節目活動表。鄭問作品的對談在27日中午十二點十五分。

 

對談現場之一。

 

有一位聽眾全程一面聽一面畫我們。我的左手邊是對談人 Pasamonik. 我的右手邊是植羽。植羽旁邊是法文翻譯。

 

現場之二。

 

安古蘭漫畫節藝術總監 Stéphane Beaujean

 

Jacques Glenat. Glenat是法國幾大漫畫出版社之一。他創辦Glenat今年滿五十周年。

 

我們對談結束後,一家藝廊老闆來洽談鄭問作品的展覽。

 

漫畫評論家 Laurent Melikian. 他訪問我有關鄭問的作品,會在整理後刊出。

 

阿鼻劍法文抽印本,現場索取一空。

 

2019 年 1 月 29 日,16:08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意外的台灣漫畫狂想曲之牆】

安古蘭實在很用心。
今年在會場 Manga City的大會活動區,立著一面空白的牆板。前兩天空在那裡,我挺好奇要做什麼用。

第三天早上十三位漫畫家聯手創作「台灣漫畫狂想曲」完成後,他們工作人員來,才發現原來那是他們得知會有這幅長卷圖之後,特地留這面牆把我們漫畫家的作品展示在那裡。

所以後頭兩天那面牆就成為一個景點,很多人來拍照。台灣漫畫家聯手創作的畫,也陪伴後面兩天所有的活動。包括最後一天壓軸的松本大洋的活動。

這是我們這次設計長卷聯作的時候,沒預料到的效果。

後來我跟同事 Joy 提起這個感想,她說是她去找他們建議的,而漫畫節當局一聽就從善如流,馬上同意。

感謝安古蘭對漫畫創作者的尊重,以及Joy的細心。

相關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2325350744165784

 

這面空白牆立在那裡,前兩天我挺好奇的。 26日早上台灣漫畫家的聯手長卷創作一完成,他們工作人員過來,才知道是要把這幅長卷展示在那裡。

 

漫畫家聯作狂想曲的時候,用了一首背景音樂。照片最右是提供音樂的阿中。阿中也是漫畫迷,這次因而也來看漫畫展。 他旁邊的,是這次我們工作同仁居住地方的房東 Cécile Bezada。 Cécile 很會拉手風琴,知道我們是台灣來的,就學了首《流浪到淡水》。   當天聯作結束,她的手風琴和阿中的吉他,加上漫畫家陳繭當主唱,一起乎乾拉。我唱了最後一句。   所以我們手上有一杯啤酒。 中間的兩位小朋友,是我們在當地的工作同仁薇萍的寶貝。

 

後來這面牆也成了景點。

 

台灣漫畫狂想曲的牆,陪伴後兩天所有活動。 這是壓軸的松本大洋的對談。

 

2019 年 1 月 25 日,07:30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安古蘭2019台灣館】

2019安古蘭台灣館開幕了。如我們的設計,今年主題是《台灣漫畫三重奏》。我們就很快地網上導覽一下。

歡迎參觀。

相關貼文:

【台灣漫畫的三重奏】
http://rexhow.com/works/?p=5871

【十二位漫畫家去安古蘭】
http://bit.ly/2DuTKeF

 

台灣漫畫三重奏之一的主牆面是「經典」,以鄭問為主,並陳列台灣同期代表漫畫家的作品。我們在手冊之之外還特別印了一份年表資料。一面是鄭問作品的介紹,另一面是透過台灣的漫畫來了解台灣的歷史。 鄭問畫的這幅始皇,雖然是複製畫,但看的人都以為是原跡。

 

很快地,參觀的人從一早就開始湧入。

 

經典區的另一景。

 

經典區的另一景。

 

三重奏之二的「當代」區,展出目前當紅的眾作家的作品。德國慕尼黑漫畫節的人來,和李隆杰與黃健和在洽談。

 

一早進來看當代區的人。

 

三重奏的「另類」區。主要展出zine作家+熱帶季風和ACC創作者相關作品。

 

中午尚未開幕前,廣下嘉的現場示範。

 

全體漫畫家在台灣漫畫三重奏的一面牆板之前的合影。

 

台灣館開幕時間,和安古蘭官方代表與台灣巴文中心的古公使、連主任等人一起合照。今天那個時段還正好有法國四位政府部長來參觀安古蘭漫畫節。

 

開幕儀式的高潮是眾漫畫家一起合作完成這個集體創作。

 

安古蘭作家中心主任(右)和她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