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當代藝術新聞:告別過去 台灣的新價值觀即將誕生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孫曉彤/台北專訪(刊登於《CANS當代藝術新聞》2008.05 No.40 

今年的二月底,也就是台灣總統大選的前30天,台灣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發起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活動--「我們的希望地圖HOPEMAP.net」(hopemap.net),在這個台灣人民面對未來方向的選擇關鍵時間點,以「希望」之名作為號召(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站或是固定的蒐集點發表自己的希望),預計匯集300萬個希望,拼成全球第一幅web2.0的網路拼圖,並將根據群眾所提出的「希望」編輯出版成一本《希望之書》,提供給即將上任的新總統做為參考,「這是一場預告台灣新價值觀即將來臨的選舉,而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這個過程。」郝明義說道。 Keep reading

希望地圖報11:用一個新的方法和總統溝通

H 我們的希望地圖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希望地圖報
11號  2008320

  

用一個新的方法和總統溝通

──「我們的希望地圖」的整理,與接下來的做法

親愛的朋友:

今天下午兩點半我們有一個記者會,要在選前公佈希望地圖開站以來的綜合分析。

一早上忙了諸多準備事情之後,要出門之前,匆匆看了一眼一位連名字都沒署的讀者來信。信末有這麼一句話: 

「我們的希望地圖」自229日起開站以來,在不到三個星期的時間裡,在網路、實體世界都引起廣大迴響。網路上,目前已有150個規模不一的網站及部落格加入串連。為了方便不上網的網友也提出自己的希望,有十三個縣市共61個地點設置希望張貼板。到320日早上,共匯聚了8,828個希望。

這些希望,已經可以呈現出一群過去不願發聲或不能發聲的人的聲音了。如果兩位總統候選人願意挪出一些時間,聆聽這些聲音,會聽到很不同於他們從主流媒體所看到,聽到的聲音。

對於希望地圖上這一群串連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各方注目的聲音而言,他們在選前兩天公佈這份希望的排名,到底可以產生什麼作用?還是如那位讀者來信所問:「只是讓我們表達而不會實現的夢想嗎?」 我想不是。我就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也請教了許多人的意見,最後想,這件事情應該分兩階段進行。

Keep reading

7.29(日)郝明義談浩瀚書海裡的越讀者

B 閱讀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小小書房週年慶,最後一場書友會)

時間:7.29(日)3:30pm~5:00pm
講者:郝明義
活動費用:一百五十元(可獲抵當次飲料折價券50元1張,書籍折價券50元1張,限本人使用)
人數限制:18人為限,額滿為止;現場開放5名名額。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永和市竹林路179巷20號1F
電話:8925-1920   
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 

Keep reading

Cheers雜誌:這樣思考就對了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Cheers雜誌2007年6月號專訪郝明義的照片《Cheers雜誌》2007年6月號   

沒有人會懷疑,「思考型工作者」的時代已經降臨,但你是否經常覺得腦袋渾沌,思緒枯竭?

看看「出版界金頭腦」郝明義與新科世界棋王周俊勳,如何透過不同方式,建立靈動充沛的思考力。

文︱盧智芳      攝影︱王竹君

大塊文化董事長  郝明義
用懷疑+閱讀打通任督二脈

總是在出版界創造驚奇的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最近又寫下一項個人紀錄:他剛完成的新書《越讀者》,雖然醞釀7年,但神奇地只花了8天就完成初稿。「沒有越界不成閱讀,」面對洶湧而來的資訊流,郝明義大膽預告一個「越讀者時代」的來臨。

郝明義8年前出版的《工作DNA》,字字珠璣睿智,至今仍對許多人影響深遠。然而,郝明義的思考效率顯然更令人咋舌。

對郝明義來說,思考的本質是什麼?

「沒有任何人比笛卡爾講得更好。『我思故我在』的『思』,指的是懷疑,」郝明義解釋。對任何習以為常的觀念、行為方式,都應該保持懷疑,懷疑不是唯一、最適的解答,轉而搜尋其他的可能。

「好奇——懷疑——求解」的過程,霸佔了郝明義人生極長的時間,而且他駐足思考處,也真的就是一般人覺得理所當然,根本沒什麼需要多想的地方。

Keep reading

數位時代:「郝Style」的出版私房經驗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The Secret of Imaginative Publishing

「郝Style」的出版私房經驗

數位時代第153期(2007.5.1~15)P.138~143
整理=李欣岳,
人物攝影=李美玲

《風格的技術》對談專欄

 

 

郝明義(右)1956年出生於韓國,台大商學系國際貿易組畢業,畢業後進入出版業工作。1988年擔任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1996年離職並創立大塊文化,1997年到1999年擔任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著有《工作DNA》、《故事》、《那一百零八天》、《他們說》,譯著有《如何閱讀一本書》、《二○○一太空漫遊》。

詹偉雄(左)現為《數位時代雙週》總編輯、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作者。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