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24 年 2 月 17 日,10:41

G 政府與政治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寶貝,一個個城市、機場的起降訊號燈、藍色的暴風雪、還有千里之路隔離了我們。但是我每一秒都覺得你就在我身邊。我全身全意地愛你。」
2月14日情人節,俄羅斯最有聲望的反對派領袖,也是普丁頭號政敵的納瓦尼(Alexei Navalny),在流放北極的監獄中寫給他太太的信。
2月16日,俄羅斯當局宣布他在獄中散步後突然意識不清,很快就死亡。儘管15日一段他在獄中和法官對話的影片,顯示他狀態和精神都很好,還開了法官玩笑。
這不會是納瓦尼沒有意料到的事。
早在2018年,他就被人潑了化學物,一眼80%失明。2020年,他在俄羅斯境內被下毒,緊急離境去德國搶救才從鬼門關回來。身為和普丁政權對抗的代表人物,納瓦尼在從政過程中遭到的其他種種騷擾、打擊就更不在話下。
在一個極權國家對抗獨裁,你遭到這種種就是要你命的威脅下,一般人想到最好的選擇應該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趁著在國外救回一命,就留在海外繼續發聲。何況當時納瓦尼才45歲。
但納瓦尼選擇了回國。而下機後就遭到逮捕,輾轉各地監獄,最後流放到北極古拉格監獄。
而當時他在回國飛機上就有記者問他:如果他被殺了,會有什麼話要留給俄羅斯人民?
他說很簡單:「不要放棄。」
“My message for the situation if I am killed is very simple: don’t give up.”
這是一趟必死之行。有著明瞭一切之準備,堅持絕不屈服,保持微笑。
納瓦尼是勇者。

2024 年 2 月 16 日,22:42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2024年臺北書展,大塊文化的活動一覽表。
我先把逐日的活動統整貼在這裡,方便大家過目。開展後每天會另把第二天活動個別提醒。
感謝所有講者的熱情參與和分享!
先請大家看要來參加哪些場次,期待和大家相見!
(大塊沙龍是在我們自己的展位上 B910。其他地點請查書展現場導覽)
2/20(二)
▍在教室裡和學生一起練覺察,
POWER教師潘如玲三十二年教與學誠實心法
▧時間|14:15-15:15
▧地點|紅沙龍
▧講者|潘如玲(本書作者)
▍談性說愛 ——《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分享擁抱會
▧時間|16:30-17: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者|梁秀眉(本書作者)
▍真實與虛幻之間——《雪棉》創作分享會
▧時間|16:45-17:45
▧地點|國際沙龍
▧講者|平凡(本書插畫家)、馬利(本書編劇 )
▍讓我寫這高貴遺書
▧時間|16:45-17:45
▧地點|紅沙龍
▧講者|陳偉霖(香港生命鬥士)、追奇(作家)
【獨立出版聯盟主辦】
====================

Keep reading

2024 年 2 月 16 日,12:27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平凡以畫人著稱,與插畫家妻子陳淑芬共同出版過多本人物畫集,也時常受邀為言情小說繪製封面,替遊戲做人物設定。筆下寫實又唯美的男女角色,總能吸引讀者、玩家目光。
只是甫出版的繪本《雪棉》,不但封面沒有人物,全書更甚少出現角色面孔。 「其實最初的構想,是不要畫人。」平凡笑說是馬利的建議,「我一直以來都畫人物,如果整本書都不畫,應該很有趣,但後來還是畫一些。」
我怎麼敢要平凡放棄他最拿手的人物,是平凡自己要另走一條不同的路。但他畫的三張都可看出功力之深厚。
請看鏡週刊報導。
鏡週刊關於雪棉的報導出刊了
【插畫大師新畫風1】成名30載首試膠彩畫 平凡攜手馬利打造繪本《雪棉》
【插畫大師新畫風2】礦物顏料邊畫邊掉色 他用科技輔助找創作手感
【插畫大師新畫風3】寫漫畫劇情「腦海有分鏡」 繪本呈現畫家決定權更大
【插畫大師新畫風4】首次畫漫畫拍上千照片取景 「這原因」婉拒日本連載邀約
【插畫大師新畫風5】舊作重版逼近原稿質感 膠彩畫規格特殊印刷成本增

Keep reading

2024 年 2 月 15 日,22:31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這一切就好像一群海怪在我們看不見的深海裡爭鬥,只有表面的泡泡會告訴我們海底有著激烈的爭鬥,但我們不知道他們在爭什麼。」
以上是《中國任務》書裡引用作家白修德(Theodore White) 在1960年代說的一段話。他是在感嘆那個年代外國記者不論多麼想了解中國發生的事情卻不得其門而入。
這種挑戰當然不只是存在於那時。
不過,近八十年來各國報導中國新聞的記者固然因為這種挑戰產生了挫折與沮喪,但是也激發了他們巨大的好奇與熱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寫下了他們對中國發展的註腳。甚至,也有些註腳推動了歷史的進展。
《中國任務》整理了從1945年起,一百三十多位各國駐華記者,以及與他們互動的外交官、學者及相關人員所形成的這些註腳。並且為這些註腳提供註腳。
2.
編寫《中國任務》的人是齊邁可(Mike Chinoy)。
看過1989年天安門事件前後新聞報導的人,對這位當時CNN派駐北京,持續在關鍵場面站在鏡頭前面的記者,應該都不陌生。
從2008年起,齊邁可參與南加州大學十二集《中國任務》系列紀錄片的製作,再整理出這本書。
由於時間軸橫跨將近八十年,相關人物眾多,交叉談論的主題又多,從國共內戰時期,到乒乓外交、開革開放、六四、南巡,再到近期的習近平時代、新疆、疫情,不小心會寫得非常龐雜,但是齊邁可卻寫出一道道層次豐富而容易進入的門戶,吸引人不停地穿梭其中。
就我個人來說,閱讀到至少三個層次的門戶。 Keep reading

2024 年 2 月 7 日,21:27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從去年開始,「生成」成了熱門詞,但都和 AI 相連結。
2024年台北國際書展,我們以「生成」為主題,但希望聚焦在人類自己本身,每個人自己本身的「生成」。
AI 可以生成什麼固然厲害,但更根本也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可以生成什麼。
是因為愛、創意、視野、想像、幸福,我們才生成為人。所以我們身為人,也更要生成愛、創意、視野、想像、幸福。
只重視 AI 的生成而忘了人的生成,那是本末倒置。
同樣的,在各種數位載具、影像媒介的相互激盪下,內容的生成千變萬化,但是我們也不該忘記珍惜紙本書籍這個生成內容的根本。
最近我們出版了韓國繪本創作者,也拿過國際安徒生大獎的Suzy Lee的一本書:《Suzy Lee 的創作秘密》。
這本書雖然主要談的是繪本、圖畫書的創作,以及如何閱讀,但是她也講出了不只於此,完全適用於所有其他文字書的一段話:
「如果有一種藝術形式『可以講述故事、形成親密的連結、 容易親近、直接、好攜帶、可複製、大量生產並具有普遍性,』 還有什麼比它更好的呢?我是這麼想的。而以上這些就是一本 『紙本印刷書』具有的美好特質。」
這是《Suzy Lee 的創作秘密》書裡,她敘述一本紙本印刷的繪本、圖畫書的美好之處。而這句話其實也完全適用於一切其他文字書。
書籍一直在為人間生成美好。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