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2024 年 1 月 21 日,23:22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請大家看這本書91頁的時候,務必要先仔細看第90頁。」
星期六梁秀眉在談《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這本書的時候,特別提醒大家。
第91頁內文只有一句話:「一個健康男性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能勃起。」
而旁邊的90頁內文寫著:
『男人硬起來第一條自救手則,就是打破迷思
『請用身邊隨手能拿到的任何一隻筆,把下一頁的「一個健康男性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能勃起。」
『打個大xx,或是用塗鴨填滿整個頁面。』
秀眉會提醒這件事,是因為她看到有讀者只單獨貼傳第91頁的照片,也就是只在轉傳「一個健康男性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能勃起。」這句話。
這和她寫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正好相反。
2.
梁秀眉說:「性自制」對有些男人來說,很難;對屌而言,當然更難。
而難以自制的一個原因,就是男人有太多習以為常的聯想所制約。
她說:男人的屌,就像巴夫洛夫的狗,被制約了一輩子。像常見的例子:「這女人穿得這麼性感,就是來誘惑我的。」很容易啟動「有刺激就要硬,硬了就要插,插了就要射」的模式……
也因此,她說的男人硬起來第五條自救守則是:容許陰莖放假,來個無屌休閒日。
「男人太把『屌』當一回事,以為屌是世界的中心,地球是圍繞著屌轉的,於是硬不硬、行不行,是件無比重要的事,反而容易造成陽痿。每個女人都應該教會男人緩慢性愛,發揮想像力,來一場無屌的性愛,讓女性內心感受到被愛與尊重。就用想像力與創造力來減輕陰莖的重擔吧!」

Keep reading

2024 年 1 月 21 日,21:12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星期六晚上在金石堂汀州店的《雪棉》和《夏日之後30周年版》分享會,充分顯示平凡和陳淑芬粉絲的忠誠。
有人帶來二十年前合拍的照片。
有人帶來多年前發行的各式卡片。
有人帶來只有在日本才買得到的特殊贈品。
有人帶來他們畫的電玩產品。
還有一位鄭問的死忠鐵粉,沒想到也是平凡和淑芬的鐵粉,把他收集到的雙方作品海報及封面粘貼在一張大看板上,引來許多其他鐵粉的觀摩。
感謝昨天出席的所有讀者。
感謝平凡和淑芬。
淑芬上了台和台下判若兩人,說話會提點,會串場,會搞笑,會吸睛。和平凡真是天作之合。
接下來還有三場活動,請不要錯過:
1/28 (日)4:00 pm 台中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雪棉》創作及畫展分享會
2/20(四)4:45 台北國際書展國際沙龍
真實與虛幻之間——《雪棉》創作分享會
2/24(六)3:45 pm 台北國際書展大塊沙龍
當我們訴說九〇末期的台北愛情故事——《夏日之後》作品分享會

2024 年 1 月 18 日,21:55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選舉結束,大家生活回歸正常。本周末異常忙碌,我們在台北和台中共有五場活動。我要和馬利出席其中三場。歡迎大家參加。
1月20日(六)台北
▍《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新書發表暨擁抱簽書會
梁秀眉協助男人平復他們憂傷的能力和經驗,非比尋常。不論你是否也有憂傷,都值得來聽聽這些水溫暖的故事。
▨時 間|1/20 (六) 14:00-16:00
▨報 名|https://pse.is/5jhust
▨地 點|無論如河書店
▨講 者| 梁秀眉(性心理治療師,本書作者)
▨特別來賓|倪家珍 (心理師)郝明義 (大塊文化董事長 )
▍《雪棉》、《夏日之後》新書分享會
平凡三十年前畫出比擬照相版的《夏日之後》,驚動武林。三十年後,他嘗試用膠彩畫法畫出《雪棉》,又立下里程碑。
▨時 間:1/20 (周六) 19:00~21:00
▨報 名:https://pse.is/5jmxzs
▨地 點:金石堂汀州店
▨講 者: 平凡(本書插畫家)、馬利(本書編劇 )

2024 年 1 月 15 日,23:10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晚尾牙,沒有請外賓,只有同事。看大家辛苦一年,逐漸開懷吃喝唱歌,最後我也唱一首歌。
一首韓國歌,《阿里郎》。
《阿里郎》不只是歌聲悠美的民謠,也是生命力很強的歌。在韓國各個地方有不同版本的歌詞。我看過中國一位鮮族作家一篇文章說,唱《阿里郎》,最好是喝著燒酒,啃著狗腿,帶著破鑼嗓子,這才能唱出這首歌的滄桑感。
我今天晚上唱給大家聽,一來是想試試不同唱法,二來是我很喜歡有一個版本的第二段歌詞。
《阿里郎》最常見的一段歌詞是:
阿里郎,阿里郎,
阿拉里喲,
就要過阿里郎這個山坡了。
拋棄我遠離的負心人,
走不了十里路腳病就要犯了。
而我很喜歡的一個版本的第二段歌詞是:
阿里郎,阿里郎,
阿拉里喲,
就要過阿里郎這個山坡了。
藍藍的天上有這麼多星星,
我們的心中有這麼多夢想。
這一段,我覺得不論用什麼嗓子唱都可以。
藍藍的天上有這麼多星星,
我們的心中有這麼多夢想。
祝大家新年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2024 年 1 月 9 日,22:53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從去年十月《臺灣的未來在海洋》出版之後,我安排了將近三個月的巡迴分享會,前後各個書店公開的有18場,另有兩場非公開的,合計 20 場,涵蓋了東西南北各地。
最後一場在恆春的紅氣球書屋告一段落。
2.
來臺灣了五十年,我來過恆春不只一次。但很令我自己訝異的是:直到這一次才意識到原來恆春沒有火車站,這裡是鐵路到不了的地方。
夫妻創業的郭德慧跟她先生林彥廷跟我說,「我們是孤島裡的孤島。」
他們本來是臺北的上班族,因為想過另一種生活而來恆春開民宿。但是墾丁的民宿登記有案的有五百家,沒登記的他們說有五千家。
德慧說,因而他們決定經營不只是民宿的書屋。
3.
星期天下午兩點半的活動,到兩點十五分的時候店裡還只有我和同事在跟老闆在聊天。我也沒看到準備什麼投影設備。
然而,就在開場五分鐘前,突然所有的設備都就位,不知從哪裡來的讀者也陸續進入書店,各就各位。
紅氣球靈活地經營了七年,現在還另外擴展了三家書店,果然有原因。
我尤其為會後讀者的提問和互動感到開心。
在墾丁國家公園工作的林小姐說日據時代屏東捕獵鯨魚的主要基地應該是南灣而不是香蕉灣。
大光國小的謝校長則回應我前一天在高市圖聽說的老師上課問題。
感謝他們,以及現場其他讀者。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