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 隨筆

認識重隆栗田嗎?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認識重隆栗田嗎?】
讀《世界文字圖解簡史》有四重享受。
一是舖陳的幅度夠大。譬如「字母的起源」,把腓尼基字母到希臘字母到拉丁字母,還有其旁支發展,從亞拉姆語到希伯萊文、敘利亞文和納巴泰文,再從納巴泰文又到阿拉伯文等等等等,真是琳琅滿目。而「字母的起源」只是全書四十個單元之一。
二是用圖像表達起來,脈絡清楚又容易理解。
像上述我寫的八種文字,純用文字來表達,不太好記又佔篇幅。但是用漫畫來表現,可以並且只以兩頁的篇幅就能容納——容納大約五倍。「字母的起源」那兩頁裡,談了四十一種文字。
三,是大脈絡之下,有趣的小知識多。
今天早上用到這個符號。而這本書就有解釋:「牛津 英文 辭典, 是英語世界最重要的一部辭典……在2015年選出😂(喜極而泣) 「表情符號」作為年度代表字。 」而表情符號的發明者是日本人,叫「重隆栗田」。
四,讀來開心。
像是談到中文的發明人倉頡先生的時候,看他的模樣多傳神啊!
不論看不看漫畫的人,都推薦這本《世界文字圖解簡史》。
不論研不研究文字學、語言學的人,都推薦這本《世界文字圖解簡史》。
作者維達利·康士坦提諾夫(Vitali Konstantinov)於1963年出生於蘇聯時期奧德薩(Odessa)附近,現為自由藝術家、插畫家、漫畫家和作家。
第二個單元。
看作者把「愛」拆分為「爪」+「屋頂」+「心」的象形圖,不外行。(並且沒有用簡體字。) 底下還看得到重隆栗田的樣子。
東亞書寫系統裡的中國部份。
倉頡的樣貌真好啊。
這兩頁裡談了四十一種文字和它們的關係。
整本書有四十個單元。 Kapitel 1 說─畫─寫 寫 編碼 書寫系統 語音-語言 文字起源 石器時代-革命 Kapitel 2 世界第一批文字 楔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僧侶體-世俗體 東亞書寫系統 中國-日本-華南少數民族 中美洲書寫系統 多瑙文字、歐洲青銅器時代 西臺文及魯維文、米諾斯文 字母的起源 希伯來文 希臘字母 拉丁字母 盧恩文、古匈牙利字母 愛爾蘭文、德文 衣索比亞文 阿拉伯文、塔納字母 印度文 印度文:印度支那 印度文:東南亞麥士蒂索 Kapitel 3 字型-創造者 高加索字母 斯拉夫字母 蒙古字母 韓文 阿迪瓦希文 高山族的新文字 非洲文字 米克馬克聖書體 58 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 切羅基音節文字、哇-札-嘖字母 大洋洲:艾弗利文 古彼爾姆文 安布爾文 布塔庫奇耶文 虛構文字 中土世界文字 星際爭霸戰
《世界文字圖解簡史》博客來 https://bit.ly/3m6wUgW   誠 品 https://bit.ly/2TmzYsI  金石堂 https://bit.ly/3mh3Gfw  讀 冊 https://bit.ly/2TfUtHE  大 塊 https://bit.ly/2HsY5Dw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3792863574081153

1.5 公斤的來源

P 隨筆
【1.5 公斤的來源】
今早起來量體重,真是大驚失色。一天之間,增加了1.5公斤。
仔細回想,昨天早上的早餐會議,因為那家飯店的東西太難吃,根本沒吃什麼。中午只吃了沙拉,加一點點義大利麵。晚上的約會,也只喝了茶。
檢討起來,疑凶只有下午吃了不到一個的綠豆椪,加午餐後的半球冰淇淋。所以,甜食對體重的殺傷力實在太大了。

2020 年 11 月 6 日,23:13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第十屆吳大猷科普獎賀 得獎及入圍】
很開心。周末愉快!
🔹翻譯類/金籤獎
 #規模的規律和祕密 / 傑弗里‧魏斯特
🔹青少年科普特別推薦獎/決選入圍
 #看見聲音 / 羅馬娜‧洛瑪尼新、安德瑞‧雷西夫
 #大開眼界 / 羅馬娜‧洛瑪尼新、安德瑞‧雷西夫

2020 年 11 月 5 日,21:56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那個夏天,我夢到寫作。
「白天,寫不出一個字,我很害怕自己文思枯竭。晚上,靈感倒是源源不絕,如此洶 湧,連筆都趕不上。在夢中,我用手寫作,寫在一疊沒有畫線的黃色紙上。我慣常坐在桌前,寫滿一頁又一頁。我做著夢,但人分成兩半:一半的我在動,被寫字的動作占領;另一半的我則靜靜的,知道自己正在夢中,逼迫自己記住所有。這樣醒來後我只需要拿起筆,如實抄錄夢中已經寫下的一切。就像找到全世界作家都想要的,靈感的祕密,利用我的雙重存在:那個睡夢中瘋狂寫作的我,那個清醒後忠實聽寫的我。
「天氣很熱。我睡在靠近家中屋頂的小閣樓。那裡夏天的溫度讓人難以忍受。
「某個夜晚時分,我躁動難眠,然後下樓。試著睡在沙發上,但布料貼著皮膚的感覺好似蓋著羊毛毯。我帶著怒氣,躺在地板上,終於得到解脫:地板的磁磚又涼又舒服。 我拿了枕頭,睡意瞬間降臨。
「我閉上眼睛,那晚,我夢到我寫了一個夢游者的故事。」
這是《夢游者》的開頭。
兩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懂義大利文,當然不知道有這樣的開場。
只是,光看圖像,就被創作者拉進了一個幽幽盪盪的世界。
看了故事,幽盪就更遠了。
那是夢中在寫夢游者的故事。夢中的對望與離別,以及再也分不清「誰是身誰是影, 誰在鏡前誰被倒映,誰發聲誰共鳴。」
繪圖的人是瑪拉.齊麗(Mara Cerri ),她的圖畫散發著神祕的色彩,靜謐、安定、詩意的迷人氛圍,讓看畫的人宛如沉浸在虛實交錯的輕柔夢境之中。
文字作者則是保羅.康涅提(Paolo Cognetti ),他長期致力於社會、政治和文學紀錄片的製作,擅長處理新世代面對青春和成長的不適與不安。
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了《漢塞爾和葛麗特》之後,再介紹這本《夢游者》。
《漢塞爾和葛麗特》像是扣人心弦的小說。
《夢游者》像是和意識一起浮動的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