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 隨筆

2015 年 9 月 24 日

P 隨筆

今天下午在誠品信義店的新書分享會,有人提了個問題給我:「318之後,雖然參與公民行動的人很多,但也有人因為一直看不到政府的回應而沮喪,甚至再也不想參加類似行動的後遺症。」

我回答:「參加了社會運動或公民行動,就想馬上看到情形改善,幾乎和買了彩券就想中獎差不了多少。我們只能從長、短期都著手。長期就是一路顧好自己原有的職業或專業的同時,也能夠持續不斷地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公民行動。短期就是設定一個清楚而能夠吸引許多人來參加的目標,儘量動員眾人之力來共同完成。」

郝明義Rex How 的相片。

2015 年 9 月 20 日

P 隨筆

對於日本通過新安保法

這兩年,因為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尤其進入今年,看著安倍去美國表態,看著越南、緬甸也紛紛與美國走近,很多人感受到因為中國的強勢崛起,台灣在新的國際形勢之下,有新的槓桿可用。
這兩年的新形勢固然有變,但我覺得台灣其實從來都不必小看自己。我們一直都在一個關鍵位置上。

台灣應該善知自己的位置與價值。擔心與對岸實力懸殊而覺得不如及早投降固然不足取,只想讓自己成為美國的保護國,也是自毀身價。

不論中國大陸是否要向外擴張,也不論以美國與日本為首的太平洋其他國家是否要圍堵,台灣從來都處在一個關鍵樞紐上,應該善用自己關鍵樞紐的機會。….

當然,有人會說這種關鍵樞紐好危險。但這就是我們的位置,我們應該接受這種挑戰,欣然地。平衡,是這個位置上最核心的觀念與心態。平衡,也是我們唯一能倚賴的工具和方法。

想要急統,讓台灣成為突破這整個東亞島鏈的缺口;想要急獨,讓台灣成為永遠在太平洋上封阻中國的城垛,都是不切實際,並且會給我們自己帶來毀滅性的危險。

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讓自己成為幾方勢力激盪中的平衡點。颱風中,唯有颱風眼是平靜的。東亞風雲激盪中,台灣唯有站在平衡點才能安全。
而所有的平衡,都是動態的平衡。一如有人蒙眼持平衡桿而能走兩棟高樓間的鋼索。

--摘自「第二道靈魂的試煉:位置」《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

至於蒙眼持平衡桿而走高樓間鋼索的世界紀錄,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CKTUWM2GZU

 

2015 年 9 月 13 日 – 之 2

P 隨筆

經濟部針對我在《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裡談到的「服貿的未爆彈」有了回應。因為回應得太草率,又有許多違反事實之言,我本來在臉書上寫不再理會。

但是今天我聽一位朋友談到媒體上有太多虛假新聞,她們為了澄清這些假新聞的奔波之苦後,決定還是不要姑息由政府領頭來製造假訊息之風。

我之所以說經濟部的回應是製造假訊息,以他們所說的這一段文字為代表:「為保障弱勢者權益,我國老人及身障機構依照我國法規僅能以非營利型態經營,未來開放陸資來台亦然,沒有商業化及營利賺錢的問題。」

是嗎?看一下服貿協議就知道,我們政府對陸資開放這項服務的時候,所同意的是讓他們「以合夥形式設立小型老人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經濟部能指出中華民國法律哪一條講「合夥」代表的是「非營利型態經營」、「沒有商業化及營利賺錢的問題」?…..

http://rexhow.com/…/%E5%8F%88%E4%B8%80%E5%80%8B%E8%A1%8C%E…/

本文全文發表於 自由時報 自由開講
另有一短版文發表於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