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21:01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1.
缺工潮,是近幾年許多媒體的報導焦點。
不論製造業、服務業,各行各業的經營者,都在感嘆即使工資不斷提高,仍然找不到人。
「之前大家喜歡當上工作穩定的店長,但現在會寧可辭職找一個兼職的工作,再多加幾個斜槓。」有一位老闆跟我說。
營利事業如此,非營利事業也是。
對我這樣的五年級生來說,這真是難解之謎。
幸好藍白拖寫了《百工計劃》,可以讓我有機會偷窺一下謎底。
 
 

 
 
2.
長久以來,我們社會相信「全職才是正經事,兼職打工不可靠」。
藍白拖,之前就不迷信這個說法,他寧可相信「證照才是一技之長的證明」,所以斜槓考了六張證照。但沒有一張派上用場過。
兩年前,他下了一個新的決心,走另一條更激進、徹底的路。這次,他選在自己的壯年出外打工,並且專門找各式各樣的短工來打。
這真是一次壯遊。有多壯呢?
他要在兩年之內打一百個工作。換句話說,他要從一百個工作的各個一技之「嘗」裡,看出如何培養一技之長。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藍白拖的兩年人生壯遊的風景了。
 
 
 
 
3.
我很感謝藍白拖在開場不久,就先讓我們看到他內心的掙扎。
「一個月內換了四份工作後,粉專上有人留言寫下:這種年紀還在打工,也太慘了吧?你 只是為了寫書題材才四處換工作吧?只有失敗者才會一直換工作。
「我乖乖坐在電腦前,享受著被網友洗臉,但另一方也在思考什麼叫『失敗者』?又什麼叫『成功者』?這些標籤真有一套標準答案嗎?」
他也清楚地寫下回答:
「這世界有太多人對『工作』的價值抱持僵化標準,把『穩定』視為唯一的光榮,把『變動』視為一種失敗。彷彿沒在同一家公司待上五年,就沒資格談努力;沒有升遷,就不配說自己有價值。…….
「但我想,急著貼標籤的人,說不定是患了心理上的『青光眼』,因眼壓過高,視神經慢 慢萎縮,導致視野狹窄。他們只能看見『穩定』與『升遷』這條單線道路,卻看不見,人生其實還有很多種走法。」
 
 
 
 
4.
藍白拖嘗試過的工作真是大開人眼界:「演唱會排椅子」、「市集撤攤」、「大學新生寢具搬運」、「講座聽眾」、「車流流量統計」……也遇上了各式各樣的人:一直找陌生人代班的奇才保全、要員工記得去滑手機的老闆、溫暖人心的臨時演員、工作到原地昏倒的同事、買下三間房的百貨人偶…….
而像是「共享機車清潔」的工作,真是完全出乎我的人生想像。只能讚嘆。
有人說他「這樣又學不到什麼專業技能」。
但真正走過一百個職場、遇過一百種雇主、看見一百種同事,藍白拖想告訴大家一件事: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能超越所有技能的神祕能力——「適應力」。
 
 
 
 
5.
這是一個店家大缺工時代,也是派遣的黃金時代。而藍白拖的《百工計畫》,濃縮了這個時代各種職場所發生的一百種幽默、荒謬、勵志、悲傷與溫暖。
讀這本書,像是在看他的行為藝術;也像是一場奇妙的「人性需求田野調查」報告;可以有助於了解這個社會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不再視「全職」、「穩定」的工作是人生唯一之途;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你對人生的新想像!
還有他隨處的自我對話。
譬如,他打完餐廳洗碗工之後的這一段:
「洗著洗著,突然感到一種被隔離的孤獨,沒人說話,也看不到客人,只有熱氣、水聲與嘶嘶作響的洗碗機,我好像不是在工作,而是被流放到某個無光的角落。……
「洗完最後一批碗,我看著廚房牆上的時鐘,突然有一種解脫的輕盈感。可我知道,這不該是結束,而應該是反省的開始。
「過去的我,把『有趣』視為工作的最高原則,定義是:沒做過的行業、陌生的職業、新鮮的地點。但現實是,這三個條件很難長期同時存在,再加上時間限制、家庭考量與生活成本,堅持『絕對有趣』其實是奢侈的。
我開始思考,是否該放寬原則,重新定義『有趣』?
「對某些人來說,『有趣的工作』是能不斷學習與解決挑戰;對另一些人,是能與人互動, 建立關係;還有一些人,覺得能獨處、安靜做完一件事就是幸福。
「所以,是工作激發熱情,還是熱情激發工作?」
就讓我們跟著藍白拖一起觀察、思考吧。
謝謝藍白拖。
 
 

Comments

Previous
2025年11月17日23:06
Next
2025年11月19日20:34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