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 閱讀

2025年6月15日22:28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新人作家 하오밍이 報到!
我第一本用韓文寫的書 찬란한불편 出版了!
1.
今天飛到首爾,섬드레 Seomdre出版社老闆阿瑞和她先生嚴相進先生一起來接機。他們帶了剛出爐的新書和捧花,讓我享受到澎湃的熱情。
2.
阿瑞中文很流利,是很資深的版權經紀,三年前開始創立出版社。她說之前賣了很多韓國繪本版權給臺灣出版界,所以等她做出版之後,覺得應該回報一下多出版臺灣圖像創作者的書。因此陸續出版了黃一文、林小杯、于小鷺、陳沛珛等許多臺灣創作者的繪本。
去年我送她一本二十多年前寫的《故事》。《故事》裡有兩個部份。一個部份寫我在韓國時期的成長,一個部份寫我深受啟發的池復榮老師。阿瑞看了之後,希望我用韓文另寫一本以我為主的書。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我接受了。所以就重新編輯、改寫、新寫,完成了찬란한불편 。
3.
찬란한불편直譯的中文意思是「燦爛的不便」。
和阿瑞一起工作,讓我看到她身為編輯和出版人的各種專業和體貼的面向。
我改稿後,還前後三校。每個過程都彼此充分討論。有些地方我會聽她的,有些地方我會說明為什麼我希望如此。身為作者,我充分享受和編輯工作的樂趣。
以書名的誕生來說,就是我們彼此再三激盪後出來的。
4.
今天下機後,就接受阿瑞安排的한겨레韓民族日報記者具乧來訪問。
她已經看過書稿,所以已經對我很了解。因此訪問的絕大部份反而是在談書以外的事情。
快結束的時候她說,在韓國,像我這樣的人寫這樣一本書,一般來說會很強調自己如何達到了哪些成就,但是看我的書,雖然也知道我各種經歷,但並沒有那麼突顯自己的成就。所以她問我這本書主要想給哪些人看。
我的回答是:我不是想寫一本誇獎自己的書。就像書裡說的,我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弱點,掉入過黑洞七、八年。我主要是想寫給那些想要思考自己人生是怎麼回事,遭遇障礙的人,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經驗。祝福大家成為更好的自己、發現更好的自己。
5.
記者訪問後,吃過晚餐,我幫阿瑞簽了150本書。
她問我會不會累,我說越多越好。
首爾國際書展期間,찬란한불편(燦爛的不便)的活動有
6/19 (四) 早上10:30-11:30 책만남홀2, 和Suzy Lee 對談
6/19 (四) 早上11:30-12:00 섬드레 Seomdre 展位簽書( Hall B R8)
6/21 (六) 下午 3:30-4:00 섬드레 Seomdre 展位簽書( Hall B R8)
歡迎大家參加,或轉告朋友。
 

2025年6月11日00:04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首爾國際書展即將在6月18日開幕,臺灣身為今年主題國,今早開了行前記者會。
在文化部長李遠和主辦單位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致詞後,我也以承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以及從去年起個人以策展顧問參與的身分致詞。
2.
我從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參加首爾國際書展,到大約七、八年前,印象最深的是許多童書和直銷出版社。
但是近年來,卻眼看著這個書展蛻變為一個大量年輕獨立出版人參展,(去年)觀眾更是百分之八十都是二十到四十歲年輕女性的書展。過去的許多童書出版社隱沒,因而也促成去年十一月另有釜山國際兒童書展的登場(也是主辦首爾國際書展的單位策劃的)。
也因此,繼逐年參觀人數都大增之後,我聽說今年網上開放購票之後,第一天銷售票數就是去年一個星期的銷量。而他們為了控制現場觀展品質,網上售票結束之後,現場就不再售票。
這實在是一個里程碑。
我相信這次臺灣主題國館也立下了另一個里程碑。
過去首爾國際書展臺灣館的參展出版社大約在10家左右,今年有25家,從臺灣去的人數過去大約不會超過一百人,今年則高達300人。
3.
感謝文化部和文策院在去年就接受了我建議的「臺灣感性대만감성」主題。
會想到這個主題,是借用대만감성在韓國社群媒體上這個熱門詞。
用這個詞在IG上找一下,會看到大量韓國人拍下他們眼裡的臺灣情景,也就是他們對臺灣的印象。
這些情景和印象,大致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很日常、很巷弄、很溫暖,但又不是懷舊。
而這些印象又和他們很多人認為臺灣是亞洲最安全的地方、有禮貌的地方、有美食的地方相聯結。
大致來說,這就是대만감성這句話的意思。
我想我們應該借力使力,善用這句話,但,不要被這句話所束縛。並且,希望這次書展能讓韓國人看到一般觀光客所看不到臺灣其他感性的層面。
因此建議這次主題國館的「臺灣感性대만감성」是由六個不同面向的感性共同融合出來的。
也就是
文學的感性:文學與小說的力量
圖像的感性:繪本與漫畫的國際視野
生活風格的感性:多元且溫暖的臺灣生活
土地與旅行的感性:自然與人文的魅力並現
飲食與娛樂的感性:五感快樂加最接近現實的童話
歷史的感性:戰後八十年臺灣與韓國的歷史共感
我們希望透過這六個面向,幫助韓國觀眾既看到他們熟悉的대만감성,又看到他們不知道的대만감성的角度。
4.
今年文策院有20位參展作者的名額,一律採報名評選的辦法。入選者共有
文學類創作者
吳曉樂、阿潑、唐福睿、馬尼尼為、張嘉祥、陳思宏、陳雪、楊双子、鄧九雲、薛西斯、瀟湘神
圖像類創作者
Pam Pam Liu、PONY(廖軒毅)、周見信、林小杯、林廉恩、張筱琦、陳沛珛、黃一文、貓魚(蔣孟芸)。
此外,臺文館徵選三位文學類創作者:
平路、吳明益、夏曼.藍波安。
總共組成23位作家的空前陣容。
昨天我去看韓國Aladin 網路書店,他們已經做好很豐富的臺灣來參展作家的網頁。
5.
今年臺灣在首爾國際書展能成為主題國,還有個特別的意義。
台北書展基金會在2004年成立後,2005年第一次承辦台北國際書展時,就邀請了韓國當主題國。
現在在二十年之後,終於我們有機會去首爾國際書展當主題國,成為Guest of Honor .
今天記者會上有人問我這件事情怎麼會發生。
實在是太多人共同努力敲門,加上機緣匯聚,時機成熟。
二十年來文化部始終如一的支持。
文策院主事者從去年開始就積極的規劃。
台北書展基金會歷屆董事長與同仁和首爾國際書展建立的友誼,尤其最近一屆董事長吳韻儀的努力。
加上韓國人近幾年來對臺灣普遍日增的好感,還有國際氛圍的變化。
所以我希望這次臺灣主題國館不只是過去二十年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接下來臺灣「友韓」行動的新起點。
感謝臺文館的合作,Croter 為這次臺灣感性畫的主視覺,Bryan的禾育佶公司做展館設計,以及眾多協助、幫助的人和單位。
6.
在臺灣主題國館的入口處,有一段話再向觀眾說明什麼是「대만감성臺灣感性」。
대만감성은 자유로운 바람이다.
대만감성은 열린 품이다.
대만감성은 캠퍼스 안의 반얀나무다.
대만감성은 바닷속 고래와 돌고래다.
대만감성은 골목 안의 일상이다.
대만감성은 축제의 환희이다.
대만감성은 먹고 마시는 즐거움이다.
대만감성은 여행자의 자유다.
대만감성은 마이크로칩 속의 통찰이다.
대만감성은 글과 그림 속의 깊이와 찬란함이다.
대만감성은 이 세계를 연결하는 열정이다.
대만감성은 모든 사람의 독립과 존엄을 믿는 마음이다.
臺灣感性是自由的風。
臺灣感性是開放的懷抱。
臺灣感性是校園裡的榕樹。
臺灣感性是海洋裡的鯨豚。
臺灣感性是巷弄裡的日常。
臺灣感性是慶典裡的歡樂。
臺灣感性是飲食的愉悅。
臺灣感性是旅人的自在。
臺灣感性是晶片裡的前瞻。
臺灣感性是文字和圖像裡的深沉和絢麗。
臺灣感性是聯結這個世界的熱情。
臺灣感性是相信每個人的獨立與尊嚴。
我們一起出發。
互相加油,也一起歡迎韓國的讀者與觀眾。
這一張照片可以約略說明韓國人來臺灣看到的「臺灣感性 대만감성」的印象。
Croter 畫了三張圖。
印贈給韓國讀者和觀眾的主視覺海報正、背面。
23位作家:
文學類創作者
平路、吳明益、夏曼.藍波安、吳曉樂、阿潑、唐福睿、馬尼尼為、張嘉祥、陳思宏、陳雪、楊双子、鄧九雲、薛西斯、瀟湘神
圖像類創作者
Pam Pam Liu、PONY(廖軒毅)、周見信、林小杯、林廉恩、張筱琦、陳沛珛、黃一文、貓魚(蔣孟芸)。
韓國Aladin 網路書店,他們已經做好很豐富的臺灣來參展作家的網頁。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希望這是一次文化的造山者運動。
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這次臺灣館有來自85 家出版同業,共計 550 本以上的書。還有23位作家、20 位版權人,以及破紀錄超過300人參展。展期有超過 60 場精彩活動,包括1場台灣之夜。

2025年6月10日00:34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
1.
寫傳記寫得好,不容易。
寫總統的傳記寫得好,更不容易。因為不小心就會寫得像歷史參考書,或是好聽的話或難聽的話說得太多。
但是桃莉絲.基恩斯.古德溫(Doris Kearns Goodwin)不會。這位歷史學家寫起美國總統的故事,既有史實,又有言人不及言之觀點,又能把他們個人的故事、外表和內心世界都帶到讀者眼前。
她寫過三本書,以四位美國總統當過主角。其中寫林肯的那本《無敵》(Team of Rivals)得過普立茲獎,也成為史蒂芬.史匹柏拍林肯電影的重要根據之一。
那如果她寫起自己的故事,和她先生迪克的故事,以及他們回顧1960年代的美國的故事呢?
那就是她的新書《無盡之愛》(An Unfinished Story)。
2.
可以回憶1960年代美國的人當然很多,寫得精彩的人也很多。
而桃莉絲和迪克兩個人的回憶,最特別的在於他們兩人雖然一個讀的是歷史,一個是法律,兩個人也相差十幾歲,但他們兩人在各自二十幾歲的時候都在同一個地方工作過,為同一個職務的人服務過。那個地方是白宮。那個人是美國總統。只不過迪克服務的是甘迺迪,桃莉絲服務的是詹森。
所以你可以想像,當他們兩人回憶1960年代的美國時,不只有那時的時代背景,還有那個背景中活動的都是哪些人,或者說,他們看到哪些人構成那個背景。
3.
首先,這本書有一條主線,就是到底該怎麼看甘迺迪和詹森兩任總統對美國歷史的不同影響。
事實上,迪克從他年輕時候加入甘迺迪的核心圈子,輔佐過那位後來領導新世代的總統後,一生都景仰甘迺迪。桃莉絲從她年輕時候進詹森總統的白宮工作,並協助他寫回憶錄後,一直對詹森有著深切的同情與支持。
而甘迺迪從提名詹森當副總統起,雙方陣營就產生裂痕;到甘迺迪遇刺後,雙方更徹底決裂。所以從桃莉絲二十九歲的時候初識迪克到結婚數十年之後,兩個人會一直有不同的歷史詮釋觀點。桃莉絲會說,甘迺迪的國內政見與願景,大多是在詹森時代才得以實現;迪克則會說,是甘迺迪那充滿啟發性的領導,奠定美國整個六○年代的基調和精神象徵。
而書的開頭,就是他們在迪克八十多歲的時候,有一天決定打開他多年積累的三百多箱收藏品,從頭整理兩個人對歷史的回顧與對照。
那些箱子從他去油炸食物店打工,到讀大學和法學院時期,到白宮歲月乃至之後日子的所有資料。其中有信件、日記、生活點滴、紀念品,也有白宮備忘錄、總統及未來總統親自批註的無數演講草稿、剪報、報紙社論、舊雜誌、剪貼簿和照片。
4.
《無盡之愛》這兩位主角有趣的不只在於他們曾經和美國那兩位總統如此之近的距離、觀察及不同的歷史解讀角度,還在於他們來往的人包括小亞瑟.史列辛格、當時還是記者布拉德肖(Jon Bradshaw)女朋友的安娜.溫圖(Anna Wintour, 《穿著Prada的惡魔》主角) 、《滾石》雜誌的傳奇記者湯普森(Hunter Thompson)等這些人。
我讀到最驚奇的是,這位迪克原來就是電影《益智遊戲》(Quiz Show)裡的那位迪克。《益智遊戲》講的是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這位名門之後,英姿勃發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怎麼在美國50年代的電視益智節目裡配合製作單位作弊,把自己捧為螢幕明星,又摔下雲端的過程。
騙局之所以被拆穿,是因為美國國會發動的一項調查。國會會發動調查,是因為當時在國會立法監督小組委員會工作的一個助理提出的質疑。那個年輕的助理就是迪克。
後來,查理.范多倫決定去國會作證承認自己作弊。電影裡,他在去國會作證前夕和父親馬克.范多倫一起去找迪克,討論第二天程序的一幕,扣人心弦。連提出質疑的迪克在那個關鍵時刻也對查理.范多倫產生複雜不忍的心情。
而實際看迪克收藏的一封查理.范多倫事後寫給他的信,就更加令人低迴不已。范多倫是這麼寫的:
「獵人常言,雄鹿會愛上射殺牠的獵人……因此,牠流下的淚水,既是感激,亦是情深。此情並非虛妄,我明白,拉斯柯爾尼科夫(Raskolnikov) 也印證了這一點。
「我本該聽從您的勸告。
「您無須為此事感到愧疚。也許這麼說有些荒謬,但我總覺得您可能會。」
後來,范多倫身敗名裂,無處可去。幸好有莫提默‧艾德勒邀請他一起工作,還合寫了增訂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另成佳話。
果然,後來迪克承認范多倫說得對,之後每當聽到「范多倫」這個名字,他心中總會泛起一絲愧疚。
因為他說:「我從未真正挖掘出事情的根源,也沒抓到罪魁禍首─那些賺大錢的贊助商和電視公司。參賽者只是棋子,甘願被金錢、名聲,甚至是他們所合理化的『善意』利用。沒有人真的想追究事情的本質,更別提那些國會議員了。他們對贊助商和電視台高層畢恭畢敬的態度,讓我最為幻滅。他們不僅沒有深入追問,對待主導這場騙局的人反而像對待受害者一樣客氣。」
5.
迪克為他們夫妻為什麼要打開塵封幾十年的三百個箱子,重新回顧美國1960年代,寫過這麼一段話:
「回顧我國一路來的盛衰興廢,顯示出一件事:巨大、深遠的變革終將到來,且往往來得迅疾。這些變革能否帶來治癒與包容,則取決於我們自己。……屢次逼近滅亡危機的美國,實際上並不如表面顯示的那般脆弱。」
而桃莉絲在她先生去世之後完成的這本書,也在書的結尾寫了這麼一段話:
「林肯二十八歲時,曾在春田市青年文學會(Young Men’s Lyceum)發表演說,強烈主張必須講述美國革命的故事。當時,他對國家的氛圍深感不安─激情正在取代理性,暴民行動蔑視法律。他警告說,在如此動盪的時代,獨裁者可能會崛起。他擔憂,自美國獨立革命與憲法批准以來,已過去了約六十年,那段『活生生的歷史』,那曾經滲透於每個家庭、觸動人心的經歷,正隨著開國一代的凋零而漸漸淡去。為了喚起人們對美國民主的共同情感,他主張,必須不斷訴說、閱讀與傳頌美國革命與建國的歷程。
「林肯的話在我心中激起強烈的共鳴。我意識到,正如當年他所擔憂的,美國革命的『活歷史』隨著開國一代的凋零而淡去;如今,距離六○年代的變革與動盪已過去將近六十年,那些記憶開始模糊,被遺忘,甚至扭曲。我與迪克的計畫,也許能為這段歷史注入我們的聲音,將親歷者與見證人的回憶交織在一起,重現那個時代的「活歷史」。透過這樣的重構,我們可以重新審視:當年抓住了哪些機會,犯下了哪些錯誤,又錯過了哪些可能性,並試圖從中尋找指引,為這個破碎的時代帶來一絲光亮。」
6.
無盡的愛,寫的是兩個人對愛的信念,也是寫他們對國家和傳承的信念。
祝福美國。
也祝福每一個對愛、國家和傳承有信念的人。
無盡之愛
可能是 6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