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F 文化相關

2025年213日12:0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整理2/5 晚上的臺灣與義大利:圖像語言之夜的照片。
其實這是一次感謝之夜,感謝臺灣和義大利的圖像語言文化交流裡所有的人。
也感謝當晚所有與會的人士。當晚疏於招待之處,請見諒。
並祝福臺灣所有的創作者,祝大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月5日的開場。
從另一個義大利人郎世寧帶來的圖像語言開始。
馬托蒂。
感謝義大利現任駐台北辦事處代表Marco Lombard 對今年義大利主題國館的努力,與義大利出版協會的密切合作,得以邀來這麼多貴賓。
感謝義大利駐台辦事處前任代表Davide Giglio鍥而不捨的努力,在去年他離任之前促成了義大利是今年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國。
義大利出版協會國際部負責人Paola Seghi.
感謝故宮博物院蕭宗煌院長。蕭院長也歡迎義大利創作者使用故宮開放的圖檔進行創作。
介紹馬托蒂在黑白線條中可以呈現色彩。
他用彩色的時候就更不必說。
感謝這次翻譯皮諾丘的時候,義大利科洛迪國家基金會版本委員會主席 Daniela Marcheschi 提供的大力協助。
在整編馬托蒂三本書化為一個作品的過程中,突然明白他把楞嚴經裡的二十個字轉化為圖像了。
以是因緣,經千百刧,常在纏縛。
馬托蒂說第一次有人這樣介紹他的作品。
馬托蒂說看我選的書,知道我不是只知道賺錢。
介紹大衛.卡利。
很帥氣。
我們出版了他七本書。但…..
那只是他兩百本書裡的一小小部份。
介紹熱情擔任臺灣文化大使的 Grazia (當天投影片上漏打一個 r 字。……不好意思)
他笑得很開心。
介紹這一次來的另一位畫家 Beatrice Alemagna. 我們出版的 《再見了白雪公主》。
還有雖然沒來臺灣,但另一位大師 Milo Manara.
他的《玫瑰的名字》。
這次來的另一位繪本故事寫作者 Susanna Mattiangeli.
Manara的作品。
另一位沒有來台的畫家 Alessandro Sanna.
Alessandro Sanna的《白鯨記》高潮。
還有另一位剛過世的義大利重要故事作家 Sabina Colloredo. 《老師想起來了》是她最後一部作品。
也介紹了文化部的Books from Taiwan 計劃。
還有去年我們去波隆那介紹的臺灣漫畫家。
結束時我送他們兩位各一個盒子。請他們一起打開。
裡面是…..
他們作品的宇宙。做成小書集中在一起,方便他們帶去世界各地展示。
最後一個驚喜的節目是慶祝那天Davide的生日。他說完全沒想到。
結束後的party time.
那晚大家交流到超出時間很久。
也拍了張合照。
謝謝 Vick。
感謝双融藝的 Jasmine和 Fina 大力支持與協助。

2025年1月21日 09:55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如果你是圖像創作者、編輯,或版權人員~
臺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圖像創作受到國際注目,想要進軍國際的人也越來越多。
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我們請來兩位在國際享譽的圖像創作專家,來說明臺灣的圖像創作者如果要望向國際、拓展海外市場的時候有哪些要注意的事。
一位是大衞. 卡利(Davide Cali)。至2024年,大衛.卡利出版了超過200本書(含繪本、漫畫、圖像小說和小說),與全世界大約100位畫家合作,有最會說故事的人之稱。
一位是高瑞俠(Grazia Gotti)。她是波隆那兒童書展顧問兼Accademia Drosselmeier學會共同創辦人。有三十多年觀察並參與圖像作品國際化的經驗。
這場講座分兩部分:
Part1: 【給臺灣圖像創作者望向國際市場的建議】
這不只適合進行圖像創作,並且想進軍國際市場的創作者聽,也適合出版社編輯及版權人員聽。
對談以英文進行,會提供現場逐步口譯。
Part2: 【與臺灣圖像創作者的實戰討論】
這場專門為圖像創作者而開。報名並入選者,可以拿自己作品請他們一對一指點、討論。每人十分鐘,共有十二人可以入選,分兩組和兩位講者對談。
對談以英文進行,會提供現場逐步口譯。
請不要錯過機會!報名網址如下:
————————
給臺灣圖像創作者望向國際市場的建議+
與臺灣圖像創作者的實戰討論
上午10點 | 台北國際書展 2樓 會議室4
主講人 | 大衛·卡利(Davide Calì)、高瑞俠(Grazia Gotti)
主持人|郭怡慧(Michelle Kuo)
引言人|郝明義
報名 |
給臺灣圖像創作者望向國際市場的建議
與臺灣圖像創作者的實戰討論
主辦單位 | 文化部BFT 2.0、大塊文化
————————

2024年12月26日 19:17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L 人物

1.
今年九月,我們和劉振祥決定要出版他拍《戀戀風塵》的相關攝影作品之後,最重要的挑戰就是找誰來做美術設計。
要出版的這本書的重點,不只是《戀戀風塵》這部電影上市近四十年來從沒有完整披露過的劇照,還有阿祥拍攝大量電影畫面之外的人物和工作照。
就編輯的角度,我可以馬上想出劇照部份如何展現的調性,但是工作照如何編輯的調性是另一件事。尤其如何把這兩者融合得天衣無縫,需要非常細緻的拿捏。稍微處理不好,會把整本書的調性亂掉。
所以,我和阿祥討論找誰當美術設計的時候,就跟他說:那找劉開來做吧。
阿祥睜大了眼睛說:能找他出山來做,當然好!
2.
想到找劉開來做,不只是因為相信他有能力處理我想到的那些挑戰;相信他能給這本書的視覺帶來獨特的美感;也不只是因為想到劉開之前就和這部電影所有的那些淵源。(他和侯孝賢有過很多合作。)
也因為大致在《戀戀風塵》上演的1980年代中期,我也和劉開有兩年時間密切合作。
那時我在《生產力》雜誌工作,劉開在《中國時報》上班,幫我編的雜誌跨刀。每個月一次出刊前就到他和玫憶當時還在永和的家裡熬夜,出來看天色從魚肚白而轉亮的記憶,到現在還很鮮活。
不知是不是這些因素綜合發酵,讓我一下子想到劉開。而完全沒考慮到他已經隱退江湖多年。
3.
真正讓我確認是怎麼回事,是十月七日那一天。
當天劉開和協助他的蕭士淵來,我請他們和阿祥一起晚餐。
我們交換了初步工作方法後,談到另一個課題,就是書名。
劉振祥並不想這本書只是一本讓人想到那部電影的書。所以不希望直接用到電影的全名。
想書名是件有意思的事。
有的時候踏破鐵鞋也想不出來,有的時候就突然信手拈來。
那晚是後者。
我幾乎是不假思索地跟他們說,我想到了書名,並且連副標都想好了。
風塵前後:一部電影、一個攝影者、一個時代的風塵。
4.
侯孝賢拍這部電影又立下他導演工作,以及臺灣電影史的一個里程碑。
劉振祥以一個剛從軍中退伍,初出社會第一個工作的年輕人拍這部電影的劇照,就一鳴驚人,不只改寫臺灣電影劇照的定義,也為他自己以攝影記錄臺灣的人生開啟澎湃的序幕。
那是解嚴前後,從硬體到軟體,從政治到社會,從經濟到生活到娛樂,臺灣全面在變動的時刻。
大約那個時候有一個冬天的早上,我站在松山機場和民權東路交叉口等紅綠燈,覺得空氣中有什麼東西在微微震動得臉皮都有感覺。
真是風塵前後。
5.
因此出版這本書有很多希望。
希望能完整為劉振祥從沒完整公布的這部電影幕前幕後的作品,一次展現,讓讀者有一場視覺的饗宴。
希望這本書的美術、裝幀設計,以及精緻、到位的印製工法,能體現紙本書籍的美感與價值。
更希望大家透過劉振祥鏡頭裡記下的臺灣的那些時刻,書裡那些人所浮現的時代氛圍,重新不只回顧那個時代的臺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能思索我們可以給自己的未來發生些什麼。
畢竟,現在也是風塵前後。
6.
感謝所有參與那個時代的人。
感謝所有參與出版這本書的人。
#風塵前後
劉振祥

劉振祥對印出來的照片上的粒子很滿意。說那絕不是數位相機的感覺。
劉開重新出山的設計。
10月7日晚上的晚餐會後,和劉振祥和劉開。很高興那天想出「風塵前後」的書名。
侯孝賢拍這部電影又立下他導演工作,以及臺灣電影史的一個里程碑。
劉振祥以一個剛從軍中退伍,初出社會第一個工作的年輕人拍這部電影的劇照,就一鳴驚人,不只改寫臺灣電影劇照的定義,也為他自己以攝影記錄臺灣的人生開啟澎湃的序幕。
(照片取自劉振祥臉書)
要出版的這本書的重點,不只是《戀戀風塵》這部電影上市近四十年來從沒有完整披露過的劇照,還有阿祥拍攝大量電影畫面之外的人物和工作照。
(照片取自劉振祥臉書。)
那也是解嚴前後,從硬體到軟體,從政治到社會,從經濟到生活到娛樂,臺灣全面在變動的時刻。
(照片取自劉振祥臉書。)
因此出版這本書有很多希望。
希望能完整為劉振祥從沒完整公布的這部電影幕前幕後的作品,一次展現,讓讀者有一場視覺的饗宴。
希望這本書的美術、裝幀設計,以及精緻、到位的印製工法,能體現紙本書籍的美感與價值。
(照片取自劉振祥臉書)
更希望大家透過劉振祥鏡頭裡記下的臺灣的那些時刻,書裡那些人所浮現的時代氛圍,重新不只回顧那個時代的臺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也能思索我們可以給自己的未來發生些什麼。
畢竟,現在也是風塵前後。
(照片取自劉振祥臉書)
感謝劉開和玫憶,及蕭士淵,為這本書的設計定下許多高規格標準。感謝大製造的塗思真,沉著地完成印製上相對應的高規格執行。
也要感謝本書執行編輯陳秀娟完成高規格任務。
拿到書的第一天,正好阿祥來公司。耶!

 

2024年10月23日 17:21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G 政府與政治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今年法蘭克福書展義大利主題國館內容多元,連龐貝古物都來,當然精彩。
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Aldo Manuzio。他的展間裡,牆上寫著「書的革命」。
原來今天我們每個人所使用的標點符號裡的 逗點、頓點、分號、引號,以及義大利體字(斜體字)都是他的印刷廠所發明的。
天哪!,;、都是他發明的!真是偉大,可以和古騰堡並肩!我不能不去脫帽致敬。
到哪裡去都穿著「臺灣」T裇的Grazia Gotti, 幫我介紹這個人的事蹟,也介紹我認識了這個展間的策展人Umberto Vattani。
Umberto Vattani曾在義大利外交部做到高層。他看到我從臺灣來,馬上說:「你知道嗎?是我幫助臺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
他說當年他做了決定後,中國來找他抗議。他回答:「我知道了,你們因為臺灣有些藝術家來參展而感覺受到威脅,感受到危險。這確實是件很嚴重的事。請多告訴我一些受到威脅、感到危險的具體內容,我一定和部裡鄭重評估如何處理。」
中國沒再提供進一步資料。「所以臺灣從此就可以一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了!」他說。
非常希望明年台北國際書展義大利主題國,Umberto Vattani能帶這個展間來台北。
有Aldo Manuzio的印刷文物,還有精彩的多媒體威尼斯歷史。

2024年10月1日 22:10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L 人物

原來罵人也是有好處的。
1.
大家都知道,15世紀古騰堡在西方發明的活字印刷,給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產生了重大推力。
不管是他當時批判天主教廷贖罪券腐敗的檄文,還是他把《聖經》從希臘文譯為德文,都因為印刷術的出現而風傳普及。
但是馬丁・路德宗教革命的核心論述又是受到什麼推動的呢?
「由於是古代便祕代表患者(好像也沒有那麼驕傲),路德哥有許多時間都在馬桶上糾結度過。 結果,除了皮膚粗糙、常冒痘痘等副作用,1517 年某一天,當路德哥又卡在馬桶上咒罵肚子裡那 不爭氣的腸子,並思考《新約》聖經某個章節時, 或許是被路過的那隻蒼蠅引發靈感,他突然意識到救贖應該源自神的恩典,而非透過教會所販售 的贖罪券。意思是說:人與神應該直接溝通,毋須仰賴教會和神職人員。
「這下子,新教核心教義就在馬桶上誕生了。 雖然聽起來不是那麼聖靈高潔,但似乎是無法否 認的事實。這件事路德自己也曾提到,他那番 石破天驚的宗教頓悟是發生於萬般鬱悶的馬桶 (cloaca)時刻。」
2.
延續兩年前《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集幽默、美學、知識含金量於一身的風格,《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又上場了。
仍然摒棄傳統的編年史敘事方式,Junie Wang用輕鬆有趣的口吻結合藝術、歷史、文化與時尚,從各種不同角度探討名畫背後的人物與事件將藝術文化結合生活感,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藝術與文化的盛宴;將藝術帶入每個人的內心與日常。
佛羅倫斯第一女神――生前身後都制霸
法蘭西情婦――國王難過美人關
哈布斯堡小公主――婚姻是最值錢的交易
神聖羅馬公主――不只人生勝利組
王太子妃的時尚與哀愁――凡爾賽宮好太太好媳婦
祕戀童貞女王――少女情懷很要命,女王差點不女王
維梅爾的少女――懸浮珍珠超迷幻
……….
這次依然不走年代、不走畫派,不照規矩,Junie Wang用超過四十間博物館的寶物,以隨興、自由的方式「記藝」,跨越時空。
不論是否颱風天,這都是一天適合在床上讀的書。
「要是馬丁・路德天天順暢好心情,歷史該如何改寫?」
Junie Wang一路問著一路帶你聽她述說二十一篇關於美與名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