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G 政府與政治

2025年1月17日 09:57

G 政府與政治

要他們制衡政府,他們卻癱瘓政府
要他們聆聽民意,他們卻聆聽上意
要他們為台灣人的福利立法,他們卻為他國人的福利立法
對他們,請願、抗議是沒有用的,
不要讓「連署抗議」延緩「連署罷免」的決心
只能罷免。
讓他們知道人民意志的力量,
讓他們知道誰才是國家的主人。

2024年12月22日 11:27

G 政府與政治

1.
這次立法院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追星人。
那位講出「粉絲文化的核心之一,就是身份認同。……在任何的身份之前,我們是台灣人」的女孩子,清楚地說出這次為什麼連她們也站出來。
但是國民黨的人,不是說她們瘋了;就是說她們「不是追星族,只是些青鳥。」
從馬英九時代的國民黨就善長於把年輕世代逼到站在他們對立面,而這一次,又成功地把更年輕的追星人逼到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這是為什麼?
也是身份認同的原因。國民黨太多人是:比起認同自己是台灣人,更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比起認同台灣人要走出自己的路,更認同台灣要走仰賴中國的路。
所以他們會和台灣解嚴後出生的一代代年輕人越走越遠,越來越對立,是不可避免的。
2.
一個一直要和一代代年輕人站對立面的政黨,怎麼可能再取得執政機會?
國民黨嘴上不說,內心是很明白自己這個困境的。所以從去年總統大選,他們千方百計要綁定善於吸引小草的柯文哲。他們知道沒有柯文哲,光靠國民黨自己是吸引不到年輕人的票,不會有機會。
這次在立法院也是。國民黨立委只多民進黨一個席次,總得票也少於民進黨,沒有柯文哲的政黨幫他們撐腰,他們絕沒有興風作浪的本錢。
國民黨好不容易得到一次可以滿足許多選民不想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而希望立法院有制衡力量的時候,為什麼不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表現,卻反其道而行,再度激起這麼多人反感?為什麼他們只想逞一時之快,卻沒想到這可能是他們下次選舉的毒藥?
一來還是那個身份認同的問題。他們的身份認同,使他們只會做出這樣的事。
二來是他們的「末日感」。
3.
過去的國民黨,當他們還期待自己有機會重返執政的時候,即使在野,他們在立法院裡也會給自己留個後路。很多事情,他們還是要維持表面該有的形象,還要想想所謂中間選民的票。
但是近十幾年來,國民黨拱手把本土話語權讓給他人,越來越失去國政論述的能力,再加上和年輕世代越走越遠,他們自己也知道想再取得執政權是越來越不可能了。
這種末日感,使得他們不會再把一些政治的ABC放在心上。
當國民黨主席敢找一個犯罪坐牢的人,一個敢當眾性騷擾女性的人來領導立院黨團,任憑他為所欲為的時候,其實已經說明了一點:他們早就不顧任何基本顏面,內心也並不指望自己有機會重返執政。
也是同樣的末日感,使得國民黨立委在國會才不過多民進黨一席,總票數也輸人家,卻絲毫不知謙虛,只知利用和民眾黨結伙的機會,不斷地突破立法、修法上不該逾越的底線。
4.
今年五月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強行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法,已經是一次突破底線。
很遺憾的是:後來大法官釋憲,雖然說他們修法的內容不是違憲就是部份違憲;但是對破壞立法程序,藍白立委甚至敢講出「先立法,再說明」這種話,卻只是說:「立法程序很難說沒有瑕疵,但憲法法庭認為,表決方式的決定跟運作,屬於國會議事的自律範圍。………至於這樣的立法程序是否符合民意的要求跟期待?應該由選舉、罷免等程序進行判斷,並非憲法法庭的審查範圍。」
正因為大法官放過了藍白兩黨五月對破壞立法程序的違憲,使得他們敢以又在十二月有了更進一步突破底線的膽子。
十二月國民黨和民眾黨修法的亂象中,最關鍵的一幕是:國民黨和民眾黨修選罷法封鎖議場,不讓民進黨進場,自己逕自初審通過。
立法的過程,只要是按照立法程序走,中間的場面再混亂,都算是民主政治的一部份。
但是封鎖議場,不讓另一黨進場,把議案自審自過,是另一回事。這相當於根本不給另一方選票、沒收另一方的選票,這和「先立法,再說明」是同一種思維,是只有獨裁政權才會想到的招數。
他們連這種招數都敢出,後來會把立法條文的擬定變成現場個人作文本領作秀,也就不足為奇。
和他們在五月破壞的立法程序比起來,這是更進一步的毀滅性破壞。
5.
藍白兩黨很清楚他們在做的是什麼,他們也心虛。所以必須要把選罷法修法走到底之外,再把憲法訴訟法也修成對自己沒有威脅。
對於他們的作為,不必憤慨,更不必鬱卒。但必須把所有的警惕再加大兩倍。
借一句話,對於國民黨和民眾黨立委,我們必須在戰略上藐視,在戰術上重視。
在戰略上藐視他們的原因是,國民黨因為身分認同錯亂而必然和年輕世代站到對立面,是沒有前途的;民眾黨借著對小草的洗腦而有這次的席次,但是柯文哲信用破產,下次不消滅也會大幅萎縮。
戰術上更要重視他們的原因是,正因為他們都沒有出路,都有末日感,勢必會狗急跳牆、不擇手段。不要用傳統的想法看待這兩個黨的立法委員。
就算他們這次通過了給自己保護傘,免於立即遭到罷免的選罷法;就算他們這次修了憲法訴訟法,免於被大法官判決違憲的風險,難道他們沒想到下次立委選舉的時候仍然可能嘗到教訓?
他們當然會想到,也當然會怕。所以,他們的狗急跳牆、不擇手段,是會一不作,二不休的。
今年十二月這些事情,只會是他們的開始。
如果說今天他們很瘋狂,接下來他們會更瘋狂。
所以,在戰術上我們要非常非常重視他們,非常非常警惕他們。
我們千萬不能只是想像過去一樣想:「等下次選舉用選票教訓你們。」
到下次選舉之前,每個人都要仔細地思考、想像,這兩個黨還會有哪些一不休、二不休,甚至三不休、四不休?
或者說,他們兩黨繼續三不休、四不休,是會希望下次選舉發生哪些事呢?或者,是指望不發生哪些事呢?
再怎麼荒謬的劇本都不無可能。
沒有最小心,只有更小心。
6.
並且,我們也要立即做三件事。
一件事情,是聯絡我們認識的國民黨、民眾黨人士,請他們節制自己的立法委員。提醒他們:如果他們是想節制民進黨,那這些立法委員在做的事正好在反其道而行,只是在給民進黨下次選舉重新獲得完全執政的機會。
一件事情,是聯絡我們認識的民進黨人士,請他們千萬不要以為隨這兩個黨去玩就好,以為他們越胡搞就會給民進黨在下次選舉贏來更多的票。
看過去半年民進黨政府的表現,已經可以知道他們並沒有跟上藍白兩黨的思維,遑論超前布署。
民進黨政府有責任想出如何此刻此地,在2024年12月就擋下藍白兩黨這次發動的偷襲的對策。他們應該認清,這是 Now or Never的時刻。
第三件事情,就是聯絡我們所有的朋友,借用那位韓團粉絲的話:「說什麼追星歸追星,政治歸政治,他們是在PUA你。他們在騙你。」
我們要大聲地告訴那些藍白立委:「我們現在也要開始。」

2024年12月6日 10:25

G 政府與政治J 核電與能源K 健康/醫療/社會

致新北市民與北臺灣的朋友們:
大家好。
打擾大家,是因為有一件事現在唯一可能暫停它發生的人,就是各位了。
這件事就是今年十二月底台電核一廠的乾式貯存要啟用、核二廠乾式貯存要動工。
過去,當國民黨在中央執政的時候,民進黨曾經和反核團體一起反對核一廠的乾式貯存的啟用。
後來,八年前民進黨開始在中央執政,輪到國民黨籍的兩任新北市長反對其啟用。
反對的理由,朱立倫曾經指出兩點:
一是核安。台電拿出來的乾式貯存方案是室外而不是室內,位置有水土環境不安全的疑慮,卻又不按圖施工,也屢屢不照審查意見修正。
二是核廢料。乾式貯存只是「暫存」的方法,環評中必須載明未來永久的核廢去處,但台電卻是空白。這樣要在新北市放四十年,形同永遠。
到侯友宜接手後,也繼續堅持這個立場,他任內的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李清安接受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訪問時,說的一段話也很有代表性:
「新北的環境
它有山腳斷層
它有很多的坡地
它有很多的土石流
在極端氣候
這種狀況真的很危急
你要在我這塊土地
這麼危險暫時給你放
心驚膽跳的讓你放
但是請問你要放多久
你要不要告訴我
你如果不告訴我
我請問
暫時給你放 會不會變成永遠」
(請看留言區的影片 8’44” 到 9’13”)
然後,今年大選之後,前幾個月新北市卻終於放行了,所以到今年十二月底(再不到一個月),核一廠的乾式貯存就要啟用,核二廠的乾式貯存也要動工。
這到底是台電今年突然找出什麼樣的令人滿意的處理方法了?
起碼,就目前新聞所知,核一廠的乾式貯存仍然是在戶外。那怎麼會不論在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或在新北執政的國民黨對過去核一廠乾式貯存的質疑都消失了?
今年十月,山陀兒颱風來襲,給新北金山地區活生生上演前所未見的水患後,難道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那些山腳斷層、坡地、土石流在極端氣候下可能危急的因素,現在不是變得更危急了?
何況,台電的「暫時給你放 會不會變成永遠」?不是更需要有效、有實質內容的回答?
政治人物既然都不想直面這個問題,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請各位一起來呼籲請政府要求台電暫停現在這個核一廠乾式貯存的啟用,先經過充分的公聽會來討論。
我知道核一廠面臨法律上除役,實質上卻沒法除役的困境,需要就核廢料進行乾式貯存。但是我反對目前台電這種在山坡地的戶外,沒有任何掩蔽體的乾式貯存,遇到意外而外洩的危險太高;並且以現在的方案,等同永久貯存。
那有什麼解方?
我在2015年就去瑞士實地參觀過一個先進的室內核廢料乾式貯存場。他們也是一個小國,也沒有永久核廢料處理答案,但是他們在建乾式貯存的時候,把各種天災、戰爭、意外的考慮都納入,包括將來如何順暢運送到可能永久處理的地點,都有很清楚的處理方案。
核廢料是該進行乾式貯存,也可以進行安全的貯存。但是像台電這樣在戶外山坡地貯存,一旦貯存下去就難以運送出去,那是在給我們製造災難。
台灣這麼小,核一核二廠離台北這麼近,這件事不只影響北海岸的居民,影響新北市民、影響台北市民,也至少影響整個北台灣的人。事實上,一旦出事,是全台灣都逃不過的。
有關核一廠戶外乾式貯存危險的詳細原因,以及瑞士核廢料場對照的鏡子,我把九年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寫在圖說裡,也轉貼放在本文留言區。相關影片也放在留言區,請參考。
敬請大家一起發聲,分享給您北部的家人朋友及政治人物,請共同關注並呼籲暫停核一廠乾式貯存的啟用、核二廠乾式貯存的動工。公開討論與說明配套,給我們一個安全透明的核廢料貯存解方。

今年十月,山陀兒颱風來襲,給新北金山地區活生生上演前所未見的水患後,難道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那些山腳斷層、坡地、土石流在極端氣候下可能危急的因素,現在不是變得更危急了?
何況,台電的「暫時給你放 會不會變成永遠」?不是更需要有效、有實質內容的回答?
幾年前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李清安接受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訪問時,說的一段話也很有代表性:
「新北的環境
它有山腳斷層
它有很多的坡地
它有很多的土石流
在極端氣候
這種狀況真的很危急
你要在我這塊土地
這麼危險暫時給你放
心驚膽跳的讓你放
但是請問你要放多久
你要不要告訴我
你如果不告訴我
你要不要告訴我
我請問 暫時給你放 會不會變成永遠」 (請看留言區的影片 8’44” 到 9’13”)
2015年十月我去瑞士拜訪了一家專門處理核廢料的公司 Zwilag。他們的乾式貯存方式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台電的作法深感駭然。
台電核一或核二的乾式貯存桶都在露天的山坡下,但 Zwilag 的桶子都集中放在一棟地面的掩蔽體裡。
他們這麼做的理由是:第一防地震;第二防飛機或飛彈轟炸。台電的乾式貯存桶都在山坡下,質疑受地震或土石流影響的人很多;台灣遭受戰爭的危險,也不知道比瑞士大了多少。但人家能設想到的顧慮,我們卻統統沒有,令人不解。
第二,Zwilag 這些桶子放在室內的另一個理由,是裡面的燃料棒仍然需要散溫,所以周遭溫度需要控制在攝氏23度左右,最高不超過35度。又為了避免停電的影響,所以建築物完全不用空調設備,只使用空氣的對流及氣囪效果。
相形之下,台電的乾式貯存桶放在戶外,核能專家賀立維早就質疑過,北台灣夏天,光水泥地面溫度就可能在攝氏50度,而水泥桶表面達80度,更不說貯存桶裡面的溫度。
現場目擊他們為了防止停電,所以乾脆不用空調備,只用空氣對流及氣囪效果就能達到保持室內23度的溫效果,印象深刻。
並月,儘管他們乾式貯存桶有重重防漏保護,但是為防萬一,廠房的地板都上了一層特別的塗料,避免任何外洩物滲出,進入地下造成污染,也方便清理。相形之下,我們的乾式貯存桶就在戶外的水泥地上,完全慮不及此。
相形之下,我們的乾式貯存桶就在戶外的水泥地上,完全慮不及此。
第三,Zwilag的(使用過但未處理過燃料棒的)乾式貯存桶設計,有兩層特殊金屬材質護罩(各厚15及25公分),再加一層外有防爆(Anti Crash)並有特殊塗料的鋼筋混凝土(厚20公分),其中並有二十四小時監測輻射外漏的裝置,需要的時候可以打開,桶子重量總共118噸。(註1)
台電的乾式貯存桶,最裡層的不銹鋼桶大約17 噸,先用焊接方式封閉頂蓋,然後移送到戶外再套上混凝土及水泥兩層外箱,最後每個重約210噸。反核人士就質疑:乾式貯存桶本來就是暫存,需要再處理,可是像台電這樣把桶子重重封住,將來要處理,或者萬一有問題要打開的時候要怎麼辦?Zwilag的設計,可以對比出台電的設計有多不合理。
Zwilag的乾式貯存廠,為了緊急疏散,廠房外都隨時停放著特別設計的運送車。不論是桶子或車,都經過特別的運送承載測試。
相對地,台電在這方面做了什麼準備呢?以核一廠來說,台電在廠區內,把17噸的不銹鋼桶從冷池移送到戶外乾貯地點,是使用「多軸油壓板車」。這種車的行駛速度是每小時 400多公尺,那段1.6公里的路要開4個多小時。那請問加了混凝土和水泥護套之後,總重210噸的乾式貯存桶,如果要運送到廠外,又要使用什麼車輛,以什麼速度行駛在什麼樣的馬路上?許多反核人士抨擊台電的乾式貯存根本不是暫時貯存,而是企圖就地永久貯存,從這裡可以看出佐證。

2024年12月5日 22:48

G 政府與政治O 活動與新聞報導

「陳梅慧犧牲了大量的私人時間,無償投入協助詐欺被害人及各種的公益工作。她主動、自發地帶領我們認識這個無人能解的難題,並致力於提出可行的方法,讓遭詐騙的被害人看到希望。」
哀悼。紀念她最好的方式,是大家接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