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G 政府與政治

2017 年 8 月 7 日,16:14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如果繼續縱容台電及長期操控台電的這些人…..】

今天劉黎兒這一篇寫的都是重點,這裡摘一前一後兩段。的確,在管理台電這件事情上,這個政府完全沒有實現政黨輪替的意義與價值。

開頭的一段:

「和平電廠的蘇澳電塔倒塌,政府遂想出燒烤公務員對策,引起反彈,限電非因沒電,是台電管理出包,花大錢更新的機組未能如期啟動,英全政府卻一次也沒要台電說清楚,有人居然想動核電腦筋;電視評論節目,台電長年豢養的擁核打手連日登場,英全繼續縱容台電,不但會讓台灣加速釀出大核災,更摧毀民進黨政府存在的價值。

「台灣人每年夏天都要忍受台電恐嚇缺電的老歹戲上演,任台電予取予求,不斷加蓋電廠、採購機組,根本不需要的核四就是這樣騙來的;這次是輸配電出問題,民進黨歸罪馬政府,但英全上台,各界要求撤換台電人事,英全卻用原班人馬,自己也以馬政府舊思維運作,張景森今年還搞了《電業法》讓台電怪獸巨無霸化,有臉怪罪馬政府嗎?

「英全及張景森若繼續縱容台電,任憑擁核打手亂咬,台電終將用超老朽核電毀了台灣……」

結尾的一段:

「(六、)過度愛用台電及國民黨長年豢養的擁核打手,行政院核食會議或追究電力真相等時,讓打手進入,是讓打手說出自己不方便說的話嗎?台電不僅續編預算刊登擁核業配文,打手更連日散播台電說詞,英全自己被台電洗腦不算,還讓打手洗腦台灣人。

「英全上台後,追隨馬政府貼補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路線,智慧節電無進展,用電還增加,台灣平均用電居然排名全球12,僅次於產油國等,這樣還縱容台電惡搞,不改善輸配電,放任大電廠更新出包,動輒拿超老朽核電來威脅、勒索、蹂躪台灣人,坐等核災發生,這也是英全政府最大的自我摧殘! 」

和平電廠的蘇澳電塔倒塌,政府遂想出燒烤公務員對策,引起反彈,限電非因沒電,是台電管理出包,花大錢更新的機組未能如期啟動,英全政府卻一次也沒要…
APPLEDAILY.COM.TW|作者:蘋果日報

2017 年 7 月 25 日,07:43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價值錯亂、提油救火】

詮敘部準備修法開放公務員兼差賺外快, 林濁水 這篇文章把他認為其中價值和邏輯的錯亂程度「罄竹難書的問題」講了些重點。

我再補充一點: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公開鼓勵公務人員兼差?公務員要設法讓他們「養廉」都來不及,怎麼會開放他們兼差?

摘錄林濁水文章的兩個段落:
第一段:

『銓敘部準備修法開放公務員可以兼差賺外快。非上班時間兼職,工作時數不受限制,只要每月薪資不能超過基本工資新台幣2萬1009元就好;如果「必須」在上班時間兼職,也只要每個月不能超過8小時就可以。

『銓敘部可能認為這個計劃一舉兩得,既可以消減因為年改減少收入的公教的怒氣,也可以讓軍人對未來要進行的年改比較放心,減低現在成為陳抗主力的軍人的陳抗力道。

『然而,不管居心多麽良善,銓敘部這樣做等於正式承認年金改革實在砍太大了—這不是認錯嗎? …………

『既然認為政府錯了,豈不是更強化反年改陳抗的正當性?豈不是提油救火? 』

第二段:
『政府一例一休堅持到底,非執行不可,豈不是考慮到若讓勞工加太多班,影響勞工的健康和生活品質,很不應該,那麼公務員只要下班時間就可以兼職,而且「工作時數不受限制」?難道公務員不可以擁有像勞工一樣的健康和生活品質?同時一個人體力有限,努力兼差不會影響到他正職的工作品質嗎?再說,在失業率居高不下時,為什麼公務員還要去搶一般小老百姓的工作來做?這樣做怎樣可以面對利益迴避問題? 』

軍公教年金會成為大災難,放火的是考試院,現在又因為總統的用人政策,以致於考試院官僚一再地提出像1992年體制有其時代背景等的「論述」而成功地弱化了政府大幅改革的正當性,如今他們又再度領導他們的部長推動公務員…
MY-FORMOSA.COM

2017 年 7 月 24 日,16:58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到目前為止,我是把柯建銘當一個識字的人看待】

在美國快睡覺前,中央社來問我對柯建銘今天的說法有什麼回應。剛才看他們的新聞稿,標題應該是漏了「等一干人」四個字。此外,我給他們的三篇文章的聯結沒加上去,已請他們務必補上。摘要如下:

『郝明義、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瞿海源等人日前提出「請政府謹守民主法治國家的治理原則」等5點呼籲,認為「前瞻條例」沒有落日條款,盼立法院修法。

『柯建銘中午接受廣播電台專訪,主持人問到,郝明義與民間團體質疑,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有沒有落日條款,還是就是無限期授權?

『柯建銘說,「沒有資格的人常常在我們國家想要發號施令」,什麼事情都要管,電價、朝野協商機制、一例一休、前瞻等都要管,這些都是很專業的東西。主持人追問,這是在說誰,柯建銘說,很清楚是指郝明義等一干人等。……….

『對於柯建銘的質疑,郝明義回應表示,「到目前為止,我是把柯建銘當一個識字的人看待。請他自重。不要把這麼多人用文字整理寫出來回答他的話,像一個文盲一樣從來都不看,或者說看不懂」。

『郝明義也提供三個連結給柯建銘,包括最早提出前瞻條例沒有落日條款的教授劉靜怡;也認為柯建銘搬出「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1條解釋,前立委林濁水看了之後說是「在啼笑皆非之後竟然還不免生出了原來不必要的擔心了」,也請柯建銘好好讀一讀。

『另外郝明義也整理過一篇「柯總召是否得了失憶症?」拿柯建銘8年前講過的話和現在對照整理,請柯建銘詳讀。』

劉靜怡那篇文章的聯結:http://bit.ly/2tCO7rq

林濁水那篇文章的聯結:http://bit.ly/2tK2EAc

郝明義那篇文章的聯結:http://bit.ly/2tOycmK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鄭景雯台北24日電)民進…
CNA.COM.TW|作者: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2017 年 7 月 21 日,12:21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國發會對「全面檢視『前瞻計畫』」的來函及我的回函】

我出國的前一天,看到國發會寄來了一份公函。因為是紙本,我只好掃描了一份帶在旅途上看。台北時間7月21日早上我回他們一函如下。他們的來函,我也把掃描檔一起貼出來。其中畫紅線的,和我回他們的內容有關。
————————————————————————

致:國發會陳添枝主委
副本:行政院秘書長、唐鳳政務委員
自:郝明義
時間:中華民國106年7月21日
函號:RH1060721-1
密等:公開

主旨:回覆貴會7月14日 「發國字第1060020662號」函

說明:

1.貴會7月14日來函說明,針對「全面檢視『前瞻計畫』」於國發會網路平台所提各議題之個案內容,「後續將按前揭時程規劃內容於本 (106) 年7月15日前提供台端,同時公開於本平臺。」

來函附件資料中也有兩次提到「未來 (7月15日) 也將以第一期的個案計畫內容,作為資料提供標的,並進行後續處理」,以及7月15日將於平台「將行政院院會 (7/6) 通過擬送立法院之第一期預算編列情形及各部會補充相關評估審查資料等併同公開與提案人」。

但收到來函之後,一直到今天(7月21日)還沒看到以上說是要在7月15日公布的這些資料。到目前為止,貴會在本平台上的回應只有6月22日及7月13日兩次,如附件截圖。

2.來函提到有附件一與附件二,然而不但沒有註明何者為一何者為二,還另有來函中沒有特別標註的一份「本會初步回應」,不知這算是一份什麼文件?又,如果是貴會正式的「初步回應」,為何不公布在「全面檢視『前瞻計畫』」平台上?如果不是正式的「初步回應」,附在給我的公函裡算什麼意思?

3.不論貴會這份「初步回應」算是什麼文件,以目前所見,雖然說明文字較多,但仍然是輪廓性的描述,離我們原始提議要求政府就實際各個項目回應的內容,都相差甚遠。這裡,再說明一次我們要求的是什麼:

「請行政院編列前瞻計畫各項目的相關部會,就其所提各個計畫及預算的編列,詳細說明以下內容,並送立法院審議:
「1. 該計畫項目立案之原由及背景。該計畫項目如果由先前某計畫變更而來,說明其原由。
「2. 該計畫項目所需預算?錢從哪裡來?中央與地方分配之比例?
「3. 該計畫項目的目的及效益?
「4. 該計畫有否進行社會影響評估?
「5. 該計畫有沒有可以配合或替代的非工程手段?
「6. 該計畫有沒有過往類似的成功或失敗案例以供借鏡?
「7. 該計畫預期創造的就業機會」

現在既然行政院會已經把新版前瞻計畫的第一期預算已經送進立法院,並且已經都有各部會「相關評估審查資料」,那就請將各個計畫項目按以上我們提出的七個問題逐項回應。

4.來函提到8月1日以前,「視提案人回應結果,由相關部會內部進行研析及可行性評估是否有進一步再調整,必要時邀集利害關係人以協作會議方式徵詢意見」。

就這一點,請了解:基於尚未見到上述貴會應該在7月15日公布的資料,所以我們無法在8月1日前提出任何回應。
另,如果需要邀集協作會議徵詢意見,請事先說明會議主題、貴會及政府相關單位有哪些人出席,以便我們也了解該有哪些相關的人出席。

5.對於公函寫法,有些提醒。政府公函,理應以精準、便於理解為原則。除了前述來函附件連編號、性質都不註明,造成閱讀與理解之不便之外,文件中還有地方仍然把前瞻基礎建設稱之為「8年計畫」。這些問題出現在國發會這種單位發出的公函中,實在令人遺憾。

6.還有一個提醒:貴會7月14日這份公函只以紙本寄送,造成各種不便。因為是貴會是周五寄,隔了周末,到周一才寄到,我看到時已經是周二7月18日早上,再加上只有紙本,要閱讀與直接引用內容都不便。

長期以來,我寄信給政府單位,都是以電郵及掛號信並寄。現在政府應該不缺可以協助貴會公務數位化的專家。公函如果至少能同時寄一份PDF文件,可以加速大家的工作效率。

附件:(見附圖)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2017 年 7 月 19 日,09:35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Q 前瞻條例

【不能任憑指鹿為馬,混水摸魚下去】

在前瞻計畫上,如果說在野國民黨的精神錯亂或裝瘋賣傻到了一種奇異的程度,那民進黨政府的不知羞恥為何物也到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地步。

柯建銘總召,能把前瞻條例沒有落日條款的大紕漏硬扯為批評的人是「新民粹」,堪稱現代版的指鹿為馬。

林全院長,前瞻條例在立法院沒接受一句話的質詢,前瞻計畫同樣戲碼重演,又一直不肯接受民間或時代力量邀請的「討論」,準備把如此重大又充滿爭議的施政計畫就這樣雲淡風輕地帶過,是不折不扣的混水摸魚。

指鹿為馬加上混水摸魚,說民進黨政府是不知羞恥為物,不是苛評。

昨天有家媒體問我,現在前瞻計畫的質詢既然被國民黨這樣毫無章法地攪亂,林院長又不肯面對「討論」的邀請,報紙是否可能提出書面「質詢」,如果要問,可以問哪些問題。

我想了一下,覺得至少可以問1+11個問題。1是我自己的,11個是別人的。

林全院長為了前瞻條例接受報導者訪問的時候,有這麼一段問答:

問:關於前瞻計畫的決策過程,外界有一說是3個月完成,相較於國外重大建設長達多年的討論,顯得很倉促?

答:我不太清楚為什麼郝明義先生說3個月,他是從總統講話那天開始算,但是這計畫不可能是由總統發動,總統講的話一定是我跟他講,那之前已經醞釀很久,我們有把握的時候才對外說明。
至於什麼時候醞釀,這個也很難講,計劃裏面有很多是520之前已經在執行,陸陸續續不同時間點發生,有些早做,有些晚一點做。
http://bit.ly/2tdHEyO

所以我的問題是:既然之前八年八千億五個領域的舊版前瞻計畫說行政院準備了三個月太草率,他們不服氣,那請問現在這個四年四千億八個領域的前瞻計畫,新加了食安、少子化、人才培育三大領域之後,行政院怎麼只用了日曆時間也不到一個星期(算工作日更短)就端出來了?

舊版前瞻計畫那五個領域,行政院裝模作樣還辦了些公聽會,現在新加這三個領域,你們是辦了公聽會還是聆聽了民間什麼意見?
說三個月倉促,林院長不服氣,那現在這一個星期請問怎麼說呢?

至於11個問題,我指的是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的那些綜合評估的問題:http://bit.ly/2tbd3lE

這些問題,每個問題都值得緊盯行政院提出他們的回應。而我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是四、六、七、八條:

四、地方政府爭取前瞻基礎建設項目,允宜審酌財政狀況量力而為,並應遵守公債法自償性債務之規定,以維財政紀律

六、以特別預算辦理各部會部分延續性計畫,致計畫經費分列總預算及特別預算,難窺整體計畫之執行全貌及效益,允宜建立併同管考機制

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多為跨年度之重大投資計畫,允宜依預算法規定列明全部計畫內容、計畫期程、總經費及各年度分配額

八、為利政府整體資源得以妥善統籌分配運用,允宜謹慎評估規劃各項公共建設計畫,並應加強管控執行進度,以確保計畫如期完工

最重要的,這十一個問題可不是在野黨提的,不是民間提的,而是立法院的幕僚單位「預算中心」提出來的。

行政院沒有理由不回應。民進黨立委,加上蘇嘉全院長,沒理由不重視。

但媒體問的話,要先用點功。這11個問題往下探得深一點,有許多「殺著」,預算中心這個幕僚單位是不會明講的。媒體要追,只有把這些「殺著」都發掘出來,才不致於讓政府又矇混過去。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