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8 年 9 月 12 日,21:09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

很多極權國家也會養一些所謂的「在野黨」或「反對黨」,但當然那只是養著當花瓶,永遠養不大的。

台灣的「以核養電」也是一樣。其實這已經從國民黨執政時代就存在,以核電為尊,但又不能不敷衍一下民意,養一養綠能。所以台灣過去幾十年一直在「以核養綠」,那個「養」是高姿態施捨的養,最好養不大的養。

今天改為民進黨執政,政策上要推2025年非核家園,因此現在以馬英九為代表來號召的「以核養綠」,表面上換了個姿態講「養」。

但是不論哪個姿態,都呈現同樣一個本質:他們的「以核養綠」,重點都在「核」,不在「綠」。正因為重點在「核」不在「綠」,所以綠電在台灣幾十年來只能發展得像個侏儒。當然,只有把綠電養成侏儒,他們才能繼續說綠電不可靠,強調核電的高富帥—–至於這個高富帥的男人沒有屁眼,核廢料無處可去的危險,他們則視若無睹。看看馬英九的說話,就很清楚。

多少年來,「以核養綠」一路把「綠電」養成侏儒,結果會出現「核煤一家親」的結果不足為奇。

只是,以核養綠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

以台電在台灣的所作所為,要指望以核養綠,那相當於指望黃鼠狼養雞。

所以,要養綠,起碼在台灣,只能在廢核之後。

今天工作忙,先講到這裡。

明天我可能就來做一下【誠徵橫批】的初選,請大家有好的橫批繼續賜教。

相關貼文: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2018 年 9 月 11 日,21:08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核煤一家親】

主張「以核擁綠」的人又在打「以肺發電」的煤電導致空污牌,說得好像是有了核電,大家就可以少用煤碳發電。

可惜推動「以核養綠」最用力的馬英九前總統露了饀,他自己就證明了「核煤一家親」。今年6月27日,馬英九接受蘋果日報專訪的時候,講出了他理想中的2025年能源配比。

馬英九說,目前蔡政府規劃2025年綠能20%,核能0%、氣電50%、煤電30%,而他則主張綠能10%、核能20%、氣電30%、煤電40%。http://bit.ly/2x5JJA7

且不說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綠能則從20%減為10%,如此把綠能越養越小怎麼稱得上「以核養綠」。

最有意思的是:在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的同時,把煤電配比也從30%提高到40%。 換句話說,核電增加到20%,他們說是會增加空污的煤碳發電也不減反增。

所以啊,馬英九先生自己就證明:原來「核煤一家親」,原來核電增加,台灣人更需要「以肺發電」。

我在六月份也寫過一篇文章【誤導能源政策的六個迷障】回應馬前總統,大家可以參考。http://bit.ly/2NyFiIw

這篇文章裡,我說,從馬前總統所言,就知道,起碼在台灣:「所謂核電是煤電的替代選項,根本是謊言。這兩者不但不互相替代,還互相取暖、共生。他們共同的敵人就是再生能源。」

有空再多寫一些。目前,請大家先多幫忙想一下那幅對聯的橫批。相信大家已經讀到許多精彩的,再期待更多的。

如果想多了解一些相關背景,請參閱下列貼文:

【決選三名+誠徵設計+9月27日】(兼答一些留言)http://bit.ly/2xh1g9z

【初選 16 名橫批公布】http://bit.ly/2MCZTXu

【把綠電都養成侏儒了,還想怎麼養?】http://bit.ly/2NCfNFX

【核煤一家親】http://bit.ly/2oYVgNU

【誠徵橫批】http://bit.ly/2MeCNq1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今年6月27日,馬英九接受蘋果日報專訪的時候,講出了他理想中的2025年能源配比。

馬英九說,目前蔡政府規劃2025年綠能20%,核能0%、氣電50%、煤電30%,而他則主張綠能10%、核能20%、氣電30%、煤電40%。

http://bit.ly/2x5JJA7

且不說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綠能則從20%減為10%,如此把綠能越養越小怎麼稱得上「以核養綠」。

最有意思的是:在他把核能從0%增加為20%的同時,把煤電配比也從30%提高到40%。 換句話說,核電增加到20%,他們說是會增加空污的煤碳發電也不減反增。

所以啊,馬英九先生自己就證明:原來「核碳一家親」,原來核電增加,台灣人更需要「以肺發電」。

 

2018 年 9 月 10 日,21:09

G 政府與政治P 隨筆

【誠徵橫批】

前兩天 Tonyq Wang 發了篇貼文,說他對「以核養綠」的看法。底下留言樓堆得很高。http://bit.ly/2CzT5Kq

其中第一則留言 Ming-Han Tsai 的,我覺得最有意思。他/她回了一句:「以統養獨啦」。

之前我曾經說過:「以核養綠」相當於「以毒養生」,但看到這一句覺得更傳神。所以覺得這兩句可以成為對聯,然後誠徵橫批。

請大家一起完成這幅對聯。
也請讓我徵一個星期,前三名我來送一本書答謝。:)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8 年 9 月 9 日,21:02

P 隨筆

【哪裡可以買到黃帽子?】

因為太喜歡《黃黃的黃》這本書,我決定買一頂黃色帽子來戴。在台灣的購物網站逛逛,沒看到可以下手的東西。

到Amazon看看,比較中意的都至少一時拿不到。
我們21日和23日都有活動,很想在這兩天戴著黃黃的帽子去出席。如果有誰知道哪裡有選擇,請再告訴我。謝謝。

相關貼文:
【黃黃的黃:iMage3 影片之7 】
https://www.facebook.com/image3creative/videos/286511165279034/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看來這一支最接近黃黃的黃裡的樣式,不過要兩個月後才能寄到。

這是打板球用的。只要拆掉那些護具,樣式看來不錯。可惜印度 Amazon才有,而目前缺貨。

這一支不錯,是滑雪用的。並且有可以接手機播放音樂的耳罩。但可惜只有 S 尺寸。對我可能小了。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這一支樣式也算簡潔,不過顏色有點不夠黃。

 

圖像裡可能有帽子

這一支是目前有的最好選擇了。但我擔心重了一點。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短期就要戴的話,可能就是它了。

 

2018 年 9 月 8 日,20:53

P 隨筆
郝明義Rex How 分享了 1 則貼文

【我走在大街上,陽光灑下來】

看了《黃黃的黃》之後,就想到應該有個主題曲叫作<我走在大街上,陽光灑下來>。
昨天做好了曲子,今天把影片也做好了。

《黃黃的黃》,是一本很傳奇的書。這本書在美國的第一版出版於47年前,1971年。
當年《紐約時報》就給與很高的好評,說這本書每一頁都讓人探尋,Surprise all around. (驚奇無所不在) 。

其後這本書被遺忘了一段時間,直到2014年義大利重新出版,拿到當年PREMIO ANDERSEN 最佳圖書獎,突然又廣受注目,多種語文版本隨之出版。一本充滿時代精神的書,卻又能歷久彌新,足以稱之為經典。

故事講一個男孩有天在一間雜亂的倉庫(或是一座廢棄的工廠)裡發現了一頂黃色帽子,戴到自己頭上,這一刻,男孩臉上露出俏皮的微笑。

黃色帽子像是有魔法般可以有各種用途。男孩戴著它在城市裡行走,我們也跟著他看到城市、街道、人物像是魔鏡般展現出一幕幕令人驚嘆的景像。直到有一天帽子的主人出現,而男孩又有了新的旅程…….

青春的動感、勇氣和創意,盡在這個繪本之中。一頁頁滿載著幽默感、想像力、自由與希望。難怪能歷時四十年仍然令人驚奇。

「黃色」在書中具有的豐富的象徵意義:平凡又神奇、想像與喜悅、創造與改變、既活潑且鮮明。

請看看影片,聽一下音樂吧。

https://www.facebook.com/image3creative/videos/286511165279034/

1,071 次觀看
image3

【黃黃的黃—image3 影片之7】

image3 九月出版三本新書,呈現在「青春」的主題之下。
《黃黃的黃》是其中之一,現在先推出影片。

——

《黃黃的黃》(Yellow Yellow),是一本很傳奇的書。
這本書在美國的第一版出版於47年前,1971年。
當年《紐約時報》就給與很高的好評,說這本書每一頁都讓人探尋,Surprise all around. (驚奇無所不在) 。

其後這本書被遺忘了一段時間,直到2014年義大利重新出版,拿到當年PREMIO ANDERSEN 最佳圖書獎,突然又廣受注目,多種語文版本隨之出版。一本充滿時代精神的書,卻又能歷久彌新,足以稱之為經典。

故事講一個男孩有天在一間雜亂的倉庫(或是一座廢棄的工廠)裡發現了一頂黃色帽子,戴到自己頭上,這一刻,男孩臉上露出俏皮的微笑。
男孩戴著黃色帽子走上街。不認識的路人紛紛盯著他看,並且更樂於開口跟他說話:「喂,你在哪裡弄到那頂帽子呀?」男孩心裡想:這是一頂很棒的帽子!

黃色帽子像是有魔法般可以有各種用途。男孩戴著它在城市裡行走,我們也跟著他看到城市、街道、人物像是魔鏡般展現出一幕幕令人驚嘆的景像。直到有一天帽子的主人出現,而男孩又有了新的旅程…….

青春的動感、勇氣和創意,盡在這個繪本之中。一頁頁滿載著幽默感、想像力、自由與希望。難怪能歷時將近半世紀仍然令人驚奇。

「黃色」在書中具有的豐富的象徵意義:平凡又神奇、想像與喜悅、創造與改變、既活潑且鮮明。

——

作者介紹

作者:法蘭克・阿施奇(Frank Asch)
1946年8月6日生於紐澤西州薩默維爾。美國知名童書作家,以「月熊」(Moonbear)系列繪本聞名。於1968年出版個人第一本繪本,隔年,自柯柏聯盟學院(Cooper Union)畢業,在印度一所公立學校及美國一所蒙特梭利學校任教,並且主持許多兒童的創意學堂。已撰寫六十多本書。
個人網站 http://frankasch.com/

繪者:馬克・阿倫・斯塔馬提(Mark Alan Stamaty)
1947年生於布魯克林。出身藝術世家,與本書作者法蘭克・阿施奇同年進入紐約的柯柏聯盟學院就讀。自80年代起便是公認的美國連環漫畫巨匠,並創作許多政治漫畫、諷刺漫畫。作品出現在許多主流媒體上,包括《村聲》、《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時代雜誌》、《紐約客雜誌》等。
個人網站 http://www.stamaty.engelbachdesign.com/

譯者:粘耿嘉
台北人,淡大法文系、歐研所畢。曾於南法艾克斯—馬賽大學修讀碩士。譯有《藍色大樹》及《精靈少女》、《布拉格漫步》、《我的鄰居希特勒》等。

——

得獎紀錄

★Premio Andersen 2014 Miglior libro mai premiato 最佳圖書獎。

——

現在請看我們製作的影片。
九月新書,現已上市。

一頂彩帽力抗所有灰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