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 月 1 日,20:49

P 隨筆

從2015年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到去年寫《大航海時刻》,我想說的,不只是我們要認清自己置身在海洋中的事實,還有必須以海洋思維而不是陸地思維來面對今天的時代。

海洋思維和陸地思維有許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對於「安定」的感受和定義。

陸地思維,只要地震不發生,就是安定,所以把沒有變動當成是常態;海洋思維,只要船不翻覆,就是安定,所以把驚濤駭浪當成是常態。

剛進2016年的時候,可能有人還以為許多變動是異常情況,渴望日子可以回到過去自己習以為常的安定。

經過了2016年,看到台灣的諸多變動,以及全世界各個地區各個領域發生的前所未有的變動,大家應該相信我們已經進入所有過去視為當然、權威的規則、典範都被打破的時代。

所以就別再守著陸地思維了。
我們必須把洶湧的波濤視之泰然,就在波濤的顛簸與翻騰中前進。
海洋思維,就是在驚濤駭浪之中尋找不要翻覆的安定。

Happy New Year 2017!

圖說:去年八月去花蓮外海,拍了一張照片。烏雲、風浪,及其後其上的光亮,很有海洋的feel,就拿來當2017年的第一張照片和大家分享。

圖像裡可能有雲、天空、海洋、戶外、大自然和水

Comments

Previous
2017 年 1 月 1 日,15:13
Next
2017 年 1 月 2 日,20:45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