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2 月 10 日,21:29

P 隨筆

【當頭棒喝與易經】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對易經的體會主要來自明朝來知德的《易經集注》。幾年前,我接觸到高島吞象寫的《高島易斷》,一方面對大衍之術及怎麼閱讀《易經》有了新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新有了許多疑問,所以想到這必須要去請教劉君祖了。

我和君祖兄相識多年,之前都沒去吵他,因為覺得對《易經》的碰觸還太皮毛,不好意思麻煩人家。讀高島的書讓我上了個台階的同時也又碰上了過不去的門檻,這就不能不去打擾。

他除了給我些解說,也介紹了一些書給我,其中有高亨的著作,也有他自己這麼多年講解易經的著述。我都收集來拜讀,受益良多。

出版雖然也是商業活動,但這商業活動出發的根本是「分享」。因為你自己讀到一本書,覺得太好了,不能獨樂樂,也不敢獨享,所以就出版,讓更多人也能有同樣的體會和收穫。因為要讓這些分享進行得更有效率,所以就有商業活動。

我在兩年前決定出版劉君祖八本《易經密碼》,再加另外兩本書,共十本的《劉君祖易經世界》,正是這個出發點。君祖兄解讀《易經》,和高島有不同的視野,不只是因為他的文化底蘊以及以經解經的功力,也因為他對佛法的體會。有這些基礎,他來講「借易修行」的層次就更真切,也明白易懂。

《易經密碼》等十本書出版之後,成了我自己的案頭書也是床頭書。很開心的是,也達到了和許多讀者分享的初衷。 因此,兩年後,我們決定再出版他所寫的《易斷全書》。

《易經密碼》是全面解析六十四卦以及各爻的架構、位置、作用、意義,並且持續相互參差對照來說明各自和整體的關聯,以及各自彼此的關聯,談到使用的實例則只有一二。
《易斷全書》則雖然也逐卦逐爻解讀,但主要針對該卦該爻舉出大量的實例,以實際的情況來解說卜到該卦該爻可以如何判斷。
所以,這兩套書可以對照著讀。

劉君祖有說他當初之想到寫《易斷全書》,是因為《高島易斷》。高島吞象是日本明治革新時代的人,因為偶然機緣而精通易理,留下《高島易斷》一書。這本書,高島對各卦各爻都以他實際卜卦的結果來佐證,尤其是清日甲午戰爭前後他為各種情勢卜卦、斷卦的精準,膾炙人口。然而《高島易斷》也留下一個令人不解之處,就是所有斷卦的依據都是卦的本身或單爻動,對二爻或更多爻動的情況則沒有任何說明。

君祖兄因為不想讓高島專美於前,因此動手寫《易斷全書》,並且是在本卦、單爻動之外,對二爻、三爻乃至六爻全動的情況也都各以實例來佐證說明。

有趣的是:他在寫書的過程中,回顧近四十年研究、撰述易理,想要知道自己的歷史地位,就卜了一卦,占出蒙卦上九爻變,成師卦。因此君祖兄的歸納是:「看來我治易的風格已定,就是『嚴正擊蒙』,期以自正眾正。」

今天下午我們在國家圖書館舉辦《易斷全書》的新書發表會。我致詞的時候講了這一段,也加上了我自己看到他卜到蒙卦上九爻變時候的想法。

蒙卦的上九說:「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劉君祖在書中對「擊蒙」的解釋是:「上九為蒙卦之終,對蒙昧已極的學生嚴厲斥責,當頭棒喝,希望能夠使其警醒回頭。禪宗點化生徒有所謂殺人劍,『擊蒙』是也,金剛怒目,振聾發聵…….」

他對「不利為寇,利禦寇」的解釋是:「上九爻變,恰值宜變之位,而成師卦,確有強硬對治之象。然而,出師以正當防衛則可,挑釁侵略不宜,『禦寇有利,為寇不利』。擊蒙有其實施條件,不可輕易使用,因為殺傷性大,易有後遺症。同樣,嚴厲管教易傷到被擊者的自尊自信,必須慎之又慎。」

因此我對君祖兄卜到蒙卦上九爻變的體會是:他對易經的論述,對不懂易經的人是當頭棒喝,振聾發聵,但是在推廣過程中必須讓讀者覺得可以親近,千萬不能因為其論述的犀利反而讓讀者覺得高山仰止,反而嚇跑。

我致詞的時候有點好玩地這麼說。結束之後,倒越想越有道理,尤其推廣的工作在我們出版者身上啊。

那怎麼辦呢?

這麼說吧。我的建議是:

如果你從來沒碰過《易經》,但是想試試,那就先讀劉君祖所寫的《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
這本書是概略性地介紹應該如何接觸《易經》,了解他整理的相關基本觀念和知識,對六十四卦有一些輪廓的理解,因為只介紹各卦,不到各爻。

讀了這本書之後,或者如果比較飢渴的話,可以同時讀《易經密碼》(共八輯)。所謂同時讀,就是讀到哪一卦,就把兩部書拿來一起對照著讀。

如果對卜卦、斷卦特別感興趣,那就在讀《易經密碼》的之後或同時,讀《易斷全書》(共四輯)。
這兩套書都是逐卦逐爻地解讀,但《易經密碼》是使用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不斷地拉遠、推近、橫切、縱移,幫助讀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觀察各卦各爻是如何形成的,各自的作用、各自和整體的關聯,以及各自彼此的關聯,旁徵博引又以經解經,談到的實例很少,每卦只有一二。
《易斷全書》也是逐卦逐爻地解讀,但一來鏡頭聚焦於各卦各爻的本身,二來各卦各爻都列舉大量實證的例子,並且如前所述,不但斷本卦,斷單爻動,也斷二爻、三爻至六爻全動。因此讀者可以從更具體、更和現實世界與環境有關的實例,來體會他在《易經密碼》中的分析,並思考如何用來當作自己斷卦時候的參考。

至於他寫的另外一本《易經之歌—-易經繫辭傳》,則可以和第一本《天道驚險人驚艷—-易經的第一堂課》一起讀,也可以在讀《易經密碼》的時候一起讀。不必被「易經繫辭傳」這樣的名號嚇住,讀一讀《易經密碼》,自然而然就會發現需要讀這本書了,何況有劉君祖生動的導讀。

總之,希望大家一起來讀劉君祖所寫的這些和《易經》相關的書。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9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Comments

Previous
2017 年 12 月 10 日,20:01
Next
2017 年 12 月 11 日,21:21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