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0 月 18 日,09:54
B 閱讀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上個星期五,文華高中一年級203班同學來我們空間,我為他們導覽。
去年這種活動很多,但進了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直到前天才辦了第一場。
渡過了很愉快的一個下午。
我們那天設了一些主題,請同學選擇感興趣的分組,然後提供相關繪本,請大家閱讀後再討論。
他們柳品如班導師說,有許多同學很迴避「夢想」這個主題,覺得不知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所以最後我做結語的時候,特別跟他們說:我在他們這個年紀,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我是到四十歲才知道。所以不必操心,放輕鬆。
但是要閱讀,閱讀文字書,也要閱讀圖像書。文字和圖像,像是我們的兩條腿,可以幫我們行走、跋涉。有時候,我們沒有夢想,閱讀會幫我們在混沌不明中看到夢想;有時候,是我們有夢想,但不知如何達到,而閱讀會提供我們跋涉到目的地的資糧和能量。
聽說那天他們本來有游泳比賽,但同學都寧可選擇來我們空間,看他們很開心的樣子,應該沒失望。所以我也很開心。
正因為一直很開心,直到他們離開後,那天我才突然發現怎麼圍巾不在身上。:)
感謝謝鳳玲老師聯絡安排,柳品如班導師,以及劉宣妘老師。
其他學校的班級如果有興趣來,歡迎和我們聯絡。
Image3 非常圖像空間
image3
















2020 年 10 月 17 日,11:36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公元1519年,臨終的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房間。
公元15018年,人類最後的倖存者所搭乘的太空船「文藝復興號」」。
這兩個不同的時空,構成了《達文西二號》的故事。
人類為了逃脫外星人的追擊,唯一的希望是能夠複製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天才。
這個故事架構很有趣,但更有意思的是他們將如何複製。這和聯接到羅浮宮,成為羅浮宮系列創作有關。
『作者史蒂芬·樂瓦羅 Stéphane Levallois以達文西為原形汲取靈感,花了兩年的時間,沉溺在達文西的繪圖、油畫以及珍稀手稿,包括繪畫、雕塑、建築、 解剖學、工程、製圖、地質學和植物學等,塑造出故事中的人物、飛船,以及建築物之中,「我開始學習與達文西一起繪畫。」史蒂芬說。一點一滴的進入達文西的藝術世界,模仿左撇子達文西以左手處理線稿,一切都是為了最忠實的還原,一格格、一頁頁,直到全書。』
今天下午三點,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聽這場座談。
眾裡尋他千百度
P 隨筆
【眾裡尋他千百度】
昨天過了很緊凑、充實的一天。唯一縈繞在心頭的懊惱是:去台中之後,發現圍巾不見了。
我的圍巾很多,但今年幾乎只戴這一條。因為薄,天熱剛好;又很長,天冷就多繞兩圈。打自助禪七也一直圍這條。
所以不見了很可惜,也一直在回想掉在路上哪裡。
一定是因為一路搭車也一路在寫東西,加上我多穿了件外套,所以掉到哪裡也沒覺得。
高鐵車廂裡嗎?車站嗎?歌劇院樓上嗎?洗手間嗎?樓下嗎?台中計程車上嗎?
所有地方都找過,沒有。高鐵失物招領也說沒有。
抱著最後希望,看是否沒帶出門,晚上回家看,也沒有。
就死心,睡覺了。
今早起來,準備出門,打開客廳的燈,驀然看到圍巾就在一張椅子上。
眾裡尋他千百度。
我覺得是上天把圍巾送回來給我了。:)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