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6 年 3 月 31 日,08:03

P 隨筆

相信自己工作價值的信念+想要填補社會分工體系裡某一塊空缺的熱情+隨時享受自娛娛人的趣味+行動中實踐的道德原則。

早上整理這段話來提醒自己,也和大家說早安。

2016 年 3 月 29 日,21:16

P 隨筆

「我真的不想有人藉著我們的故事,討論支持死刑或廢除死刑,這一課我之前沒想透,現在我依然沒想透…..如果你同情我們,你可憐我們,你關心我們,請至少過個一週十天的,等我們處理完情緒,你們再去討論,好嗎?對我,這不是一個社會案件,對我,這只是『我的寶貝發生意外走了』,我真的想要好好的、靜靜的處理這些後事。」

http://www.peoplenews.tw/…/cc5b3f59-4f8c-415c-babd-e7625f79…

2016 年 3 月 27 日,21:59

P 隨筆

<亂葬崗的聯想>

報導者前一陣子有一篇談六張犁白色恐怖時期亂葬崗的報導。看著報導裡的照片,勾起了很多感觸。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缺點。要我來挑一個,我就說對墳墓的不尊重。這實在說來怪異,風水、陰宅之學,明明是中國文化所重視的一個強項,但可能正因為是強項,所以你要佔好的風水嘛,我就偏偏要破你的風水。結果你勝利的時候要修祖墳,你對手勝利的時候就要刨你的祖墳。不但刨墳,還要挫骨揚灰。

八年抗戰打贏了,蔣介石回南京動手最快的事之一,就是把汪精衛的墳給刨了。

我去法蘭克福書展,展後有時會去書展前主席衛浩世家裡坐坐。衛浩世家不遠處,就有一片歷史有幾百年的墓園。由於這裡曾經是德國和法國反覆交戰之處,墓園裡葬了大批兩國士兵。衛浩世告訴我,因為歷史悠久,所以二次大戰盟軍來轟炸法蘭克福的時候,特地避開這塊墓地的區域。而平日他有時候就進去走走,當作是公園一樣。

我們呢?不要說白色恐怖時期的亂葬崗沒有美學可言,現在又在為保存與否而爭議,即使一般人家的墳墓,也不經常看來和亂葬崗沒什麼不同?

希望有一天我們也有什麼公共墓地是可以讓大家願意當公園一樣進去走一走。

相關閱讀:歷史迷霧中的六張犂──白色恐怖時期亂葬崗保存爭議
https://www.twreporter.org/a/white-terror-liuzha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