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我們的黑暗與光明–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

C 出版

我們的黑暗與光明
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

作者:郝明義 (大塊文化董事長/網路與書發行人)

★歡迎傳閱、回應與討論。未來如果根據讀者的回應而有所調整,則皆發表於http://www.rexhow.com

★全文下載處:
http://www.rexhow.com/wp-content/uploads/dark-light.htm


 【目錄】前言

一,過去二十年,台灣出版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出版產業之發展,涉及五個環節
熠熠生輝的第一個階段:1987至2000 
由高原期而進入衰退期的第二個階段:2001至2006

二,未來十年的課題之一:接受四個黑暗的事實

三,未來十年的課題之二:變革中創造光明

對於上游出版業者的期待
對於中游經銷業者的期待
對於下游書店業者的期待

後記

<附件一:台灣1980年以來,歷年新書出版種數>
<附件二:日本出版社與書店的交易模式>
<附文三:台灣出版產業一次傲人的自律經驗>
<附件四:出版社的財務管理原則與方法>
<附件五:香港出版業者的建議與借鏡>
<附件六:日本北海道動物園的啟示> 

Keep reading

<修改版>出版社的十個財務管理原則──大塊文化的經驗

C 出版

2007年8月中旬,高談文化的許麗雯女士打電話來,希望一見。當時我正在忙於金石堂事件的報告,但因為是個可以和凌域經銷的出版社見面的機會,一方面可能有助於我了解凌域倒閉與金石堂影響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幫我思考,身為出版同業,對凌域旗下的這些出版社有什麼可以幫助的地方,所以赴會。

我那天聽她敘述了情況,也看了一些資料。雖然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但是從她所敘述的情況,以及從其他方面綜合得來的資訊,讓我後來在報告中得以寫出「凌域的週轉不靈、倒閉事件,自己本身有其長期累積的經營上的問題,以及由其往來出版社傳出來之種種其他問題,金石堂對凌域倒閉事件有其影響,但不應是唯一因素」。

9月,探索文化等四家出版社對凌域提出「詐欺」、「偽造文書」、「偽造有價證券」等告訴後,我和許麗雯及另一位劉秋鳳女士又見了一次面。

我要說的是,這兩次見面所聽到她們敘述的凌域的一些情況固然匪夷所思,但是對她們自己財務管理之「粗心」與「大意」,也深感震撼。所以,後來當她們說是要鼓起勇氣辦一個公開的說明會,讓這麼慘痛的經驗不致重演,其他同業不致重蹈覆轍,而邀我出席時,我接受了,也不揣冒昧,在會前整理了一些大塊文化的經驗,以便給有需要的人做點參考。

公開發表了之後的週末,想到應該把原先寫的七點原則增為十點,各點再加上一些引伸說明,因而有了這個修改版,並定名為<出版社的十個財務管理原則>。
這篇文章雖然是從一個出版社的立場寫的,但後來想想,覺得也許也可以為出版產業的其他環節所參考。一併記在這裡。

Keep reading

究極自我評量表 歐吉桑

F 文化相關

各位,你們一定看煩了最近我寫的嚴肅又沉重的文章(你們很快就會又看到一大篇),我也這麼想,所以就應《中國時報》的浮世繪版之邀寫了篇文章,今天登了出來。浮世繪因為篇幅的關係,刪了兩題,所以這裡刊登的才是全文版

————————————————————————-

究極自我評量表 歐吉桑

我第一次意識到「歐吉桑」這種「人」(或者說,這種現象)的存在,在大約二十年前。

那次,聽一位剛離婚的女士傾訴她的遭遇。她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奮力而為。印象最深的,是她親手漿燙先生所有的襯衫,每天睡前為他搭配好第二天的穿著,掛起來。早上準備當天的午餐飯盒等等,就更不在話下。她自己,又絕不是什麼黃臉婆,而是光鮮亮麗的上班族。

然而,她先生卻跟一個小女生跑掉了。她先生是一家大企業的中階主管,一直希望有機會更上層樓。等了多年,公司空出了一個高階職缺,可是在人事放榜的 時候,佈告欄裡的名字並不是他。就在這位先生自己強作無事,故作鎮靜的時候,現場一起看人事佈告的一位小女生同事,卻放聲大哭,為他打抱不平。

一個年輕女性的眼淚,沖洗了一個中年(或者更年期)男士對自己工作能力與生命的懷疑,但也沖潰了他和家庭、子女一切穩定而單調的栓綁,因而決定追求新的人生。

我從那個先生的身上,頭一次感受到「歐吉桑」的心理,以及「歐吉桑」的存在。在那之前,以及之後很長的時間,我都未曾把自己和「歐吉桑」做任何聯想。

Keep reading

大驚失色、大喜過望與大憾不已–記《韓非子集釋》與陳奇猷先生

B 閱讀E 人生回顧

1995年年底,一天早上我被凍醒,披著被子起來隨便找了一本書讀,卻解決了多年以來我對自己工作志趣的一個困惑,我曾經寫到《工作DNA》中的一篇文章<一個排斥了三十年的工作>。 

後來很多訪問都談到這一段,所以許多讀者知道我從書架拿下來的那本書,是《韓非子集釋》。 

不過,對《韓非子集釋》的編注者,我則談得不多,因為我自己也實在了解不多。只記得在我第一次買的那個華正書局的版本的序言裡,有一個印象是他是民初年間的人。後來,我在搬家過程裡遺失了這個版本的上集,又去設法找了一個世界書局的版本。不過,一直不很適應這個版本的字體(儘管所有文字內容是相同的),也就比較少翻閱。huazheng-cover.jpg

world-book-edition-cover.jpg

Keep reading

熊在草地上拉出來的花朵–給寶比的六封信之一

B 閱讀

上個星期,抽空為中時人間副刊上寫了每個月一篇的一個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8月28日發表第一篇。
————————————————–

寶比:前些日子因為感冒而不敢接近你,這一陣又忙出版界的一些公務,好久沒有跟你玩晚上的海盜船遊戲了。
所以,看著答應報紙副刊要寫的文章截稿日逼近,卻不知從何開始的時候,我想到你,卻有了答案。

副刊要求的題目和閱讀與教育有關。所以我決定寫六封信給你。你哥哥小時候,我這個不負責任的老爸疏忽而沒嚐試過的事情,希望能趁你童年的時候做個彌補。

寫出來,一方面是抒發一些感想,另一方面則是立此存證,拿掉日後對你打折的借口。
現在是二○○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早上凌晨三點十分。我開始寫第一封。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