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5年6月1日22:20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
1.
吳明益是個固執的人。
儘管他因為辨色力弱,小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說他的畫圖配色「不正常」、「不對」;儘管他用文字就可以講他任何想說的故事,但是他堅持要進行一部圖像創作,並且期許「至少要讓那個(圖像閱讀)領域的讀者覺得,你的作品有存在那個領域的充分理由。」
現在,吳明益的《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出版了。
他說自己是一個先有畫面,才有文字的作者。
所以,他《海風酒店》寫到小鷗進入「巨人之心」的那一 刻,就注定了小說裡的小鷗必然成為一個繪本作家。他也想要把小說裡提到的那本圖畫書畫出來。
而打開書,第一句話是他小說家筆寫下的:「在一個不是春天也不是夏天不是秋天也不是冬天的季節⋯⋯」
在那旁邊,是他畫家筆下波光粼粼的溪面。
2.
《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不只有他用文字、圖像二刀流說的故事,還有他一篇題目是「甜根子花謝的季節」的文章。
文章裡寫他如何同時受圖畫書和文字書餵養長大;如何嘗試向那些曾經影響過他的視覺作家(他對插畫家、漫畫家、繪本作家的統稱)致敬;如何從一個寫作者的桌子,變成一個畫圖者的桌子;如何一面失去信心,一面又激勵自己。
也寫了他為什麼要堅持對書的製作、行銷、定價的一些堅持,以及他把這本書的「初版版稅」全數捐出的心意。
他說:「因為這既是小說裡角色小鷗的心意,也是這些圖畫的心意、 故事的心意。我畫的每一筆都來自花蓮,理所當然應該成為花蓮海灘上一枚固執的卵石。」
也是因為這份固執,他怕水泥廠文化挪用後的巨人神話成為定論,所以決定「我得畫一個故事來挑戰、抵抗他們的故事,我得畫一個故事來挽回故事。」
3.
「如果你願意打開這本,不是小說作者,不是散文作者,不是課堂的 老師,而是圖畫書作者的我所創作的《三隻腳的食蟹獴與巨人》,我會感謝你們收容了我的新身分。」
謝謝吳明益由大塊文化來為讀者介紹了他的新身分。

2025年5月18日20:19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
1.
韓非的《韓非子》,是從東方的帝王學分析權力的「法」、「術」、「勢」。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是從西方宮廷政治談論君王對於「美德」和「惡行」該如何保持與一般人不同的觀點。
李宗吾的《厚黑學》,講的是成大事的人如何在「(臉皮)厚(心腸)黑上面,要糊上一層仁義道德。」
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是西方講歷史人物成敗故事的典範。
如果有人能秉持上面這四本書的精神,用橫跨東西(包括日本)的故事來分析案例,整理出權力的原則,再加上17世紀哲學家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和19世紀哲學家尼采的結語提點,他會寫出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那就是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所著的《權力的48法則》。
 
 
2.
《權力的48法則》從1998年出版之後,授權24種語言,光英語版就賣了120萬冊,不只登過《紐約時報》的暢銷榜首,到今天還在亞馬遜的暢銷榜上。
只是除了像流行音樂創作者 Jay Z 、Kanye West等直接把這本書寫進他們的作品裡,美國企業界和華盛頓政治圈裡很少有人公開承認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為什麼?
這本書從長達三千年的時間裡挑出各種案例,整理出觀察權力、擁有權力,以及防禦權力的48條法則。
而有關權力,正如「法則3 隱藏你的意圖」前言所說:
「不要輕易透露自身行為背後的目的,最好讓他 人摸不著頭腦,當他們不知道你想攻擊哪裡, 就不知道該如何防禦。要引導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要故布疑陣,等他們發現你的真實動機,一切都為時已晚。」
 
 

Keep reading

2025年5月17日23:22

G 政府與政治K 健康/醫療/社會
1.
我問ChatGPT,照「王得權」這個名字翻譯為「Get Right King」的思路,「郝明義」可以怎麼翻譯,GPT 想出了這個說法:
Hot Mini Yeast
(郝明義 → 熱的迷你酵母,有種莫名奇妙的可愛感)
2.
出版業不好經營,真的不是沒有原因。
這幾天雙北市政府辦世壯運鬧出來這麼多匪夷所思的新聞,大家忙著追劇都來不及了,還有空看書嗎?
3.
剛才看到世壯運的晚宴有那麼多人只能席地而坐還是覺得荒謬而已,可是等到看到一位選手發文說:
「每個置物櫃都有垃圾—我不信邪的開了好幾個櫃子:用過的衛生紙、口罩、吸管、免洗筷、竟然還有醫院發出的藥袋、櫃子深處都是神秘廢棄物。
然後,一張椅子也沒有,整間更衣室的女人光著身子搖搖晃晃穿內褲和褲子。….」
這真是台北攤到國際上的悲劇和驚悚劇了。
4.
以前不管中央或地方政府官員辦活動出紕漏,都總會有人出來道個歉。
這次到現在,有人聽見有任何人出面說一聲不好意思嗎?
5.
不是要講廉恥嗎?
羞恥的底限呢?
四邊包繩不打洞。
四方包庇不道歉。
實力深厚。

2025年5月16日22:00

P 隨筆
減重戒甜食,真不容易。
我從4月16日起斷了一個月的甜食。今天滿一個月,買了一球冰淇淋想犒賞自己。
可是太久沒吃,拿在手上好一段時間才決定吃第一口,都已經有些融化。
真是何等美味啊。
不過過去一個月戒食的慣性還在,我就只吃三口就算了。
想起過去一吃就是兩球、三球的日子,真是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