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12:12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
你看過《今夜一起為愛鼓掌》嗎?這是亞洲第一部性治療影集,今天(9 月15日)晚上9點,播出第五集!
《男人的憂傷只有屌知道》作者梁秀眉,是這個劇集的性治療顧問,但是在討論到自慰工作坊的劇本時,編劇和導演一致覺得演出專業的語氣和內容實在太難了,不如就讓梁秀眉自己上場!今天第五集就是她上場了!
2.
認識秀眉這幾年 ,深刻地體認到她在性治療投入的關懷熱情、專業研究,以及推廣的決心。
梁秀眉說,從十年前開始,台灣的社會就已經從過往大都是老公在抱怨老婆不和他做愛,轉化為幾乎都是女性在抱怨老公不和她做愛。
「有了A片的加持,男人打手槍比和老婆做愛還開心。做愛還需要顧及對方的感受,看片打手槍有效率又開心,只動手不用運動全身,射精完放鬆又不累。加上性工作者多樣化、外籍性工作者便宜又年輕,有方便的交友,約炮比以往容易,這年代的性選擇變多了,老婆獨守空閏的抱怨也比以往多更多。」她解釋。
但是,男人也有許多過去男人不曾遇過的新壓力和新挑戰。這是梁秀眉感到同情,也成為推動她成為性治療師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梁秀眉認為臺灣進入需要「性智慧」的階段:「過去,許多人看重性在婚姻中的合法保障,但現在,隨著婚姻觀念的變化,人們更加看重性的享受和自由。這種轉變同時也意味著人們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性教育和性健康知識,更需要擁有『性智慧』,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和傷害。」
為什麼我們社會對「性智慧」的認識還不足?
「性在房間裡,只是性;但出了房間,牽扯到的是社會觀感與性別期待與關係裡的義務、責任。如何平衡與拿捏,需要智慧,而智慧需要在『經驗』中產生,性別需要交流理解而不是對立。沒有交流就不會有經驗,但性議題太過敏感,根本沒有學習與『試錯』的條件,延伸出許多悲劇與衡突。」
都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到底有多麼不足?
梁秀眉說:雖然各種社交媒體和約砲工具前所未有的發達,但是「現代的男男女女大多在愛慾漂流、情海浮沉,想找個港口靠岸,似乎越來越難。」
對女人來說,「愈來愈多人了解到,你以為是和對方談戀愛結婚,其實你是在跟他的過往人生、原生家庭交往。」
對男人來說,「男人遇到各種人生難題,寧可忍耐也不想面對,直到屌不能隨心所欲了,他才會坐在我前面,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
4.
性治療的需求雖然不斷增加,但是梁秀眉也觀察到性治療走向資本化的現象日益明顯。
因為與性治療相關的需求私密,醫病之間資訊不對等的情況格外嚴重,加上需要的專業與相關設備特殊,健保支付又有諸多限制,所以應運而生的許多民間自辦機機,不是收費高昂,就是良莠不齊。
而梁秀眉寫書,參與戲劇節目的製作,甚至親身上場演出,都是希望能從更接近大眾的立場來推動「性智慧」越來越普及。
祝秀眉的努力越來越見進展,也歡迎大家今晚9點收看節目:
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Us Without Sex
壹壹影業製作,楊𧙗寧監製、曾馨儀執行製作
→每週日晚間21:00――連播 二集
八大戲劇台
MyVideo
愛奇藝國際版
聯結見留言區
梁秀眉
2024年9月14日,21:53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M 漫畫與小說
1.
趁著這個周末比較空閒,又有窗外的雨聲助興,我賴在床上看完了《潮浪群雄》的三部曲。
畫這三本漫畫,耗費了小莊四年多的時間。如他自己在第三集序言裡所說:「作為一個稍有年紀的大叔,除了要擔憂大環境的變化對生計帶來的挑戰之外,還有因為久坐常常造成的痠痛,視力減退,血糖飆升等健康問題」……
此外,他還要追問自己:這部以臺灣上世紀80年代電影新浪潮為主題的作品,對年輕人來說會不會太老了?會不會有世代的隔閡?加上網路世代紙本漫畫成本飆漲、銷量下滑,一本本超過五百元的全彩漫畫是否還有生存的空間?
其實,小莊沒問,我還可以替他再加問一個問題:有關臺灣電影新浪潮,當事人的小野自己就寫過至少兩本書,還有蕭菊貞拍過一部紀錄片,到底為什麼還需要讀小莊用漫畫來呈現的這個故事?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潮浪群雄》裡找到,尤其在一口氣讀完的過程裡找到。
2.
小莊把綜觀的時代氛圍和微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用漫畫說故事的功力,在他之前的《80年代事件簿》裡就大展身手;這次《潮浪群雄》三部曲又更上層樓。
用漫畫來呈現前後八年時間的事情,小莊至少做到了四點:
用圖像來表現那個國民黨威權體制下的時代氛圍,讓人在容易體會一種真實的同時,又方便進行想像。
用流暢的分鏡,他把多軸並行的故事化繁為簡,整理得行雲流水,一頁頁讀下去欲罷不能。
用漫畫來呈現事件,一個跨頁或連續幾個跨頁安排的大小分鏡,把事件的戲劇性張力放大到飽滿。
用漫畫來人物,生動的地方讓人不時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不能不好奇為什麼不是攝影卻能如此維妙維肖。
3.
小莊願意花四年多時間做這件事的理由,他也寫在序裡:
「所謂『太老了』、『沒人看過』、『不曉得這些人是誰』正是創作 《潮浪群雄》的起心動念,1980年代的「台灣電影新浪潮」是讓世界各國真正 可以透過電影來認識台灣的開始,也影響了後世整個台灣電影的走向。」
他也描述了自己的心境:
「諸多的挑戰,讓我這幾年一直處於腹背受敵的狀態,除了得儘速把計畫完成,以免消耗太多資源,還得思索如何幫助出版社別賠了老本,想起來心情很像小野老師當年夾在中影與創作者之間,越來越能理解書中這些理想青年逆風的壓力。」
可能因為他體會到那些壓力有多大,小莊在呈現當年那些青年如何逆風而上的勇氣和創意上,也完全發揮了漫畫所能呈現的魅力。
謝謝小莊這四年多時間的付出。
現在就跟我瀏覽一些我拍下的精彩畫面吧。
莊永新 大辣粉絲團dala pub










2024年9月13日,22:12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精神上的不朽。」
三十六歲就去世,死後超過一甲子被人刻意遺忘的黃土水,終究證明自己的先知。
黃土水(1895-1930)是第一位留學日本學習美術的臺灣學生,也是第一次有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藝術家(前後共入選過四次!),被譽為「點亮臺灣現代美術曙光的天才」。
黃土水留下來的雕塑作品雖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深深體現著他所說的:「雖然講藝術無國境的差別,佇任何所在攏會當創作,毋過終其尾猶是會懷念家⼰出世的⼟地。咱臺灣是美麗的島嶼,閣較予⼈懷念。」
他英年早逝,二戰之後臺灣又因為在國民黨主政之下對本土意識的壓抑,所以黃土水這個名字就長期湮沒於種種政治禁忌之中。直到近四年來北師美術館和國立臺灣美術館接續三場展覽,才讓許多臺灣人再度或首度認識這位活躍於百年前的藝術先驅,也重新被他所留下來的雕塑作品所震撼。其中〈甘露水〉得以重見天日的過程和背後的故事,尤其震動人心。
去年黃郁欽創作了「日治時代臺灣人物」繪本系列第一本書:《兩撇喙鬚醫生——賴和》。《寂寞的天才—黃土水》則是黃郁欽的最新著作。
黃郁欽說他有感於百年來重要的臺灣人物,史料佚失多,傳承傳頌少,使得當代臺灣人、新生臺灣學子都不熟悉我們自己的先人和我們自己的歷史。因此他創作本系列皆以臺文書寫,同時附上臺語朗讀音檔以及全書華文翻譯。不管成人、兒童,或親子共讀,都是非常適合的讀物,可以一窺黃土水雖短但璀燦動人的一生。
此外,在美術畫面表現上,為呼應黃土水的雕塑家身分,作者全書採用採拼貼技法來組織畫面。塊狀的紙張顏色,剪貼的樸拙邊緣和線條——這些拼貼的畫作經過照相掃描後,不管是人物或是場景,邊緣多了一點陰影,更具立體感,讓全書視覺上呈現不同於手繪的趣味。
黃郁欽表示:「繪本是許多孩童認識這個世界最初的方式,我希望透過繪本讓孩子們對這些臺灣歷史人物留下印象,開啟他們的好奇心,進而對這些人物有更深入的認識。」
他說也說,「我希望讀者不限於兒童,也包括所有還沒機會認識他們的人,大家一起重新建構屬於臺灣的歷史和文化精神。」
是臺灣人,攏應該知影黃土水是啥人;做伙來用這塊土地的語言來認捌黃土水!
—————————
《寂寞的天才──黃土水》各地新書分享會
💁♂️ 主 講 »» 黃郁欽
#宜蘭場|9/14(六)14:30-16:00
地 點|嶼伴書間(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二段335號2F)
報 名|https://reurl.cc/OrvDZD
#新北場|9/21(六)15:00-16:00
地 點|誠品生活新店4F光合廣場(新北市新店區中興路三段70號4F)
報 名|https://reurl.cc/oy7453
#新竹場|9/22(日)14:30-16:00
地 點|故事畔(新竹縣竹北市勝利十二街276號1樓)
報 名|https://reurl.cc/RezDpg
#高雄場|10/05(六)16:00-17:30
地 點|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高雄市苓雅區林南街16號)
報 名|建置中,敬請期待
#臺中場|10/19(六)14:30-16:00
地 點|梓書房(臺中市西區福人街89號)
報 名|建置中,敬請期待
黃郁欽
2024年9月11日,20:28
A 工作B 閱讀C 出版L 人物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今天金鼎獎頒獎,感謝評審對《種子和風》、《有蚱蜢跳》的肯定,得以❝ 榮獲圖書插畫獎 ❞
大大恭喜王妤璇和吳睿哲!也感謝楊士毅對《種子和風》的共同參與!
┈ ┈ ┈ ┈ ┈ ┈┈ ┈┈ ┈ ┈ ┈ ┈ ┈
🌱《種子和風》#王妤璇 得獎感言金句:
┈ ┈ ┈ ┈ ┈ ┈┈ ┈┈ ┈ ┈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曾經在探尋自我意念,身旁也會出現相伴旅程的其他角色,所以當我看見這文本的時候,也看到了一部份的自己。」
「跟著故事的發展,我試著用顏色以及造型來表達情感的流轉,書中可以看見隨著種子它的心境轉換、色彩是會不斷流動的,初期會有豐富多變的地景,也有幽暗的情感轉折,最後透過成長理解呈現出溫暖開朗的色調。」
「這對於繪畫創作者來說,是很大的肯定。」
┈ ┈ ┈ ┈ ┈ ┈┈ ┈┈ ┈ ┈ ┈ ┈ ┈┈
🦗《有蚱蜢跳》#吳睿哲 得獎感言金句:
┈ ┈ ┈ ┈ ┈ ┈┈ ┈┈ ┈ ┈ ┈ ┈ ┈┈
「我從小到大身長在一個喜歡分類與定義的社會,但我認為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我很感謝每一個向我回饋的讀者,看懂的或看不懂的都好。」
「身為一個作者,我的工作就是把話說出來,交棒給讀者把話接下去。」
「在這個快速嘈雜的年代,能用自己的步調做一本書,是很不容易的。」
✰…✰…✰…✰…✰…✰…✰…✰…✰…✰
期盼大家都能持續透過閱讀,支持臺灣優秀的創作者✨✨✨
※ 圖片截自第48屆金鼎獎頒獎典禮 Live直播
🎖️📖 金鼎獎|#金鼎獎|#有蚱蜢跳|#種子和風|#大塊文化|#image3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