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用關注細節的心,專注5%的關鍵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鳥、駱駝、鯨魚——這3種動物可以說明一個人的職涯,這是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所提出的想法:

還是社會新鮮人的時候,就像剛剛被孵出的小鳥。

小鳥的機會,在於尚未被環境、習慣、條件而制約,各種可能都在自己的雙翼之下發生——可以成為侯鳥,隨著季節變化周遊;可以成為 海鳥,在海天之際翱翔;或是想成為家鳥,棲息在人類居家的屋簷下。小鳥的困擾,在於有太多新奇的選擇。

在工作崗位上累積了一段時間的經驗,後來成為中階經理人,新進人員依賴你、上司信任你;同時,可能因為成家的關係,已經不能像小 鳥一般任意飛翔,你有工作與家庭的責任要扛,就像一隻在茫茫沙漠裡行走的駱駝。上司,像是沙漠中頭頂的烈日;屬下,像是腳下火燙 的沙子。兩相煎熬。而你只能忍辱負重地行走。

後來,成為一名高階經理人,必須成為高層決策者,從駱駝變成鯨魚,一下子從枯燥無際的沙漠躍入廣闊的大海——長風萬里、海天無垠 ,眼界與境界,都大不相同。可是,你必須接受海洋的所有一切,無論晴空如洗或狂風暴雨,都是你的日子。最重要的是,你永遠前進, 沒有停歇。身為鯨魚,沒有上岸休息的權力。

郝明義以3種動物貼切點出職涯心聲,與他自己在出版界已有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經驗不無關係。

Keep reading

眼光精準 點子不斷 郝明義創造出版界驚奇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作者:彭蕙仙

在未開出版社前他曾出版過《EQ》一書而轟動武林,之後他創辦了大塊出版,捧紅了幾米,並且在執掌書展基金會後,將逐漸模糊的台北國際書展拼出一條路來。

在台灣的出版界,大塊出版集團董事長郝明義是個傳奇人物,不單單是他的重度殘疾,使得他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是視覺焦點,更因為他旺 盛的精力、精準的出版眼光,以及與國際出版界豐沛的人脈與視野,使得他成為國內出版人之中,與國際出版界接軌最成功的人之一;他 執掌書展基金會、努力為定位逐漸模糊的台北國際書展拼出一條路來,箇中辛苦,只能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我不去想『不可能 』,只想著『有什麼可以做的?』」 Keep reading

郝明義的108天醫院歷險記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前言:要名人說出自己家人生病的隱私,甚而一再曝露自己做錯的事與情感的波動,並不容易。

但大塊文化董事長/網路與書發行人郝明義卻自揭底牌,因為期待大家來「看看我們對醫病關係所形成的那個難以控制的漩渦,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他說。

Keep reading

2005金石堂年度出版風雲人物:郝明義從不惑到知天命的十年出版故事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1996年,郝明義獲選為「年度出版風雲人物」,那年他四十歲,該年<出版情報特刊>描述他獲知此事時的反應:只見他謙虛地說「 很意外,也很高興。」然後溢出淺淺的笑。 獲選原因主要是肯定郝明義擔任時報文化總經理「陸續開發許多出版新路線……不僅提升了時報文化公司的形象,在實際營運上,也在一 片不景氣聲中屢創佳績。承辦第五屆台北國際書展……辦得有聲有色,不僅參展國家之多是歷屆少有,規模之大也已躍居為亞洲第一大、 世界第四大的書展……郝明義實謂功不可沒。」 Keep reading

中國時報《2005焦點人物》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丁文玲 / 2006.01.02

新年伊始,回顧過往一年閱讀圈裡的大事小事,事事都攸關著來年閱讀的環境……

繼前年籌組書展基金會,去年郝明義關心分級制、向政府建言重視出版產業,持續多方奔走,熱情承擔出版的公共事務,「台灣出版界太 缺乏這種人了」,這是其他出版人給他的評語……郝明義早已是台灣出版界重量級的出版人,他在出版的每一個職務上,都有開創性的表現,讀者熟知的包括:任職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時 期推出【NEXT】書系,打造超級暢銷書《EQ》;入駐台灣商務印書館,再以【OPEN】書系,翻新老字號出版社的新門面;其後 自創大塊文化公司,【TO】書系的口碑、加上《交換日記》、幾米的成功外銷亞洲各國,以及《潛水鐘與蝴蝶》、《最後十四堂星期二 的課》等長銷書、《網路與書》的雜誌書新型態,都是郝明義與其工作團隊亮眼的成績。

Keep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