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善用公司這所學校

A 工作

有人說:「社會是一所大學。」意思是:我們在社會上可以學習的事情很多,可以活到老,學到老。

我倒更想說:「公司就是一所大學。」

我們太多事情,都不是從學校,或課本學來的。我們上班的公司,或者單位,才是我們進入社會後,另一所大學。

如果說學校教我們的是一些理論的知識,那公司這所大學教我們的就是應用的知識。如果說課本上講的是一些經典的知識,那公司這所大學教我們的就是最尖端的知識。如果說求學過程我們吸收的是基礎知識,那麼就職過程我們吸收的就是各行各業實戰的知識,以及經驗。

我們在學校裡所學的,本來就和就職時要運用的有一定的差距,等網路出現後,這種差距就更明顯了——因為網路世界帶動的知識的創造及應用的速度,又遠非學校教科書改編的速度所能相比。

這得有兩個認識。

第一個認識:離開校門後,是另一場學習的開始。

第二個認識:就職,不只是為了賺得一份薪水,也是為了進行另一場學習。

所以,我們如何善加利用公司這所大學,也就成為很重要的課題。

一個公司的老闆,就像是一所大學的校長。各個部門,像是不同的系所。高階主管,像是系所的院長、主任,或名師。中階主管,像是講師或助教。所以,面試的時候,公司要對你的所長有所了解,你也要對公司這所大學的師資與資源有所了解。

進公司之前,你對公司這家公司的了解越多,越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進這所大學。你越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進這所大學,其實,你被錄取的機率越大。

進了公司之後,你可以學習的就更多了。公司裡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是學校的校訓,你可以用來判斷這所學校重視哪些基本功,或是工作倫理。

你自己主要工作的部門,是你的主修課系。你工作上要經常接觸、協調的部門,是你應該旁聽或輔修的課系。你的頂頭上司,是你的指導教授。你頂頭上司評估成績的喜惡與標準,是你功課可能當掉或過關的指標。

任何學校裡,都有受歡迎的老師與不受歡迎的老師。有滿腹經綸但不善於講課的老師,有內容深刻又非常會教學生的老師,也有沒有什麼內容又喜歡修理學生的老師。公司裡的主管也是如此。所以,有時候,要懂得學會如何轉系。

公司裡的同事,就像同學。而任何學校裡,同學之間的互相激勵與競爭,是求學最強的動力。所以,看看周邊的同事如何,也有助於你了解自己能在這所學校裡學到些什麼。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為什麼有些事情在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理由,就更清楚了。求職的時候,如果只注意薪資的高低(有時候還只是一些零頭的差別)來決定要選哪一家公司,你就知道有多麼荒謬了。

你還在求學,何況這所學校又還不收你學費,更付你薪資呢。

—-摘自《工作DNA》

 

Comments

Previous
當我們在基層的時候 — 三十歲之前不要計較的事情
Next
小螺絲釘的光芒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