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麥隆的另一個故事

A 工作

卡麥隆,當年拍過一部電影《無底洞》。

這是一部主要在海底發展的故事,沒有特別賣座。在他的作品裡,被視為比較黯淡的一部。一直到後來,《魔鬼終結者續集》問世,忽然有人發現了《無底洞》的作用;《無底洞》裡水柱凝成的人形,正是《魔鬼終結者續集》那個T-2000機器人的預演。換句話說,《無底洞》是為《魔鬼終結者續集》一些技術在做暖場。

今天,當然我們會發現,《無底洞》的作用不僅如此。

如果未曾在海裡拍過《無底洞》,卡麥隆今天調動《鐵達尼號》的身手不會這麼靈活。

工作是需要延續的。

工作也需要執著。

其實,《無底洞》還給了卡麥隆一個刺激。

在卡麥隆的心中,《無底洞》講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是沒有人買帳。大家把它當科幻片看了。後來,他拍了一部《魔鬼大帝:真實謊言》,又認為自己要講的是一個愛情故事(還記得那個情報員和他太太的故事吧?)但是大家又不買帳,把它當動作片看了。

所以,他覺得自己終究得拍一部大家公認的愛情故事。

《鐵達尼號》也就這樣出來了。

以卡麥隆而言,他不需要再向別人證實什麼,但他必須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這種交代,固然表現在態度上,也要表現在細節上。

電影裡的鐵達尼號,是一艘只建了半邊的鐵達尼。由於在碼頭上出航的時候,這半邊船的方向和歷史上的實際狀況不符,所以必須用電腦將方向翻轉過來。

結果,拍這幕戲的時候,為了翻轉方向的一致,連每件行李標籤上的字,他們都故意倒著寫,以便翻轉過來後是正的。

那麼大一個畫面裡面,行李標籤上的字是什麼方向,根本是鏡頭裡看不出來的。但卡麥隆就是要這麼拍。

我們看《鐵達尼號》的時候,為其中特效的逼真而驚嘆。但如果只顧得討論電腦和科技如何製造出特效,而忽略追求特效的根本精神,那可真是見樹而不見林。

連續兩次談卡麥隆,是因為想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實現,很多人也都說自己不計名利,但是往往理想實現的條件還沒有一撇時,就先急著保護自己綠豆大的利益,即使自己的「理想」因而束之高閣也在所不惜;往往事情的進展才不過才邁出了小小的一步,就以為功成名就,先忙著享受果實,即使自己的「理想」因而七折八扣終至化為泡影也樂在其中。

我們可以比照卡麥隆的情況,想想自己是不是真正有那麼大的理想,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大決心,是不是真有自己的執著,是不是按部就班地延續擴展自己的事業,又是不是真的那麼一絲不苟地執行。

—-摘自《工作DNA》

 

Comments

Previous
鐵達尼號之外
Next
宇宙旅行與烘焙機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