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的條件
A 工作
黑澤明當然也是個高手。
他去世那天,我正好在東京,讀到一段如此對他的論定:「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富士山、藝妓和櫻花。從他開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時候,是黑澤明、新力和本田。」
這段話說得真切,毫無溢美。
以一人之力,可以抽刀斷水,把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發展階段予以區隔,這種身手,非同凡響。
這一點令人感觸良多。
今天的台灣,仍然是一個以產業與經濟發展掛帥的社會。這樣的社會裡,科技與管理,理所當然被視為最主要的課題;文化與藝術工作,上焉者被視為餘事,下焉者被視為小事。然而,是否必然就當如此?我們可以拿日本和黑澤明的例子來比對一下。日本的產業與經濟之強勢,起碼不會輸過我們吧。強若日本,黑澤明的地位可以如此論定,文化、藝術之發展可以被視為要事、大事,我們的認知有多少問題,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十一世紀雖然到來,但二十一世紀究竟應該是何種面貌,仍然是大家的話題。
新的世紀,會有許多面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定是網路的發展。
網路,是很科技的東西。所以,相對於科技的網路,二十一世紀也必定需要同等重要的人文內容。
將近六十年前,黑澤明有個故事可以印證這一點。
當年,黑澤明去電影劇組應徵工作。這個時候,他沒有任何和電影相關的工作經驗。在電影還是一個相當新興而且重要媒體的年代,他這點十分吃虧。
然而,當時的導演還是錄取了他。原因是:「他雖然沒接觸過電影,但是他接觸過很多文學、藝術和音樂。」
幸好有這位導演沒有囿於一些技術層面的門檻,讓我們目睹了一代電影大師的出現(後知後覺的人,當然還可以發現黑澤明少年時代受過的劍道訓練,在他日後電影中的作用)。
六十年前,這位導演就電影時代而對人才所下的判斷依據,和六十年後我們進入網路時代對人才的判斷依據,沒有什麼差別。
如同電影,網路也只是一種載具。沒有內容,載具是空洞的。沒有人文,科技的發展是單調而無意義的。
文化工作者自勉。
—-摘自《工作DNA》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