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的掌控
A 工作
方法之後,要注意的就是慣性。
慣性,就是指我們碰上某種狀況時,習慣性的思考與應對之道。
某些人長期不得意,處於失敗的逆境,一定有其方法上慣性的原因。
某些人長期無往不利,處於成功的順境,也一定有其方法上慣性的原因。
造成失敗的慣性要打破,否則,永遠不知如何脫離這個反覆的漩渦。打破一個慣性之後,前後思考的困難才可能迎刃而解。
造就成功的慣性也要打破,否則,世事沒有一成不變,總有時候碰上前所未見的問題及狀況。不打破慣性,不是容易為人所趁,就是不免故步自封,難免栽上一個跟頭。何況,就算沒有別人的挑戰,每次利用同樣的方法都能保證同樣的成功,又有什麼得意可言?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開始改變慣性,也就是開始改變命運。
命運,因為個性而形成。個性,則因為習慣而形成。所以,改變慣性,就是改變個性的第一步。改變個性,則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臨事之際,很多人不求思考、觀察、改變自己的慣性與個性,而只求神問鬼,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我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難移」,也可以解釋為「慣性難移」。禪宗大師講破嘴皮的,也不過就是打破慣性。由此可見,這是件多麼艱難而不可能的事。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從工作中思考這個問題,倒有些比較容易著力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很容易把慣性與個性混為一談,不思改變,也不求改變。在工作中,由於有成敗的焦點與壓力,我們必須把慣性當作一個獨立的課題來思考。
一個工作者,最終挑戰的,就是自己。挑戰自己的最後一關,就是自己的慣性。
挑戰慣性的時候,有高低兩個標準可以衡量。
低標準,就是破除自己身不由己,總是眼睜睜看著問題一再重演的慣性。
高標準,就是維持住自己一貫成功的行事慣性,卻又能每次變化手段與面貌,難以為別人預測。
我很佩服電影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他真是一個永遠挑戰自己慣性的人。他拍的電影從古代戰爭,到科幻,到十九世紀的故事,到史蒂芬.金的小說,到越戰,從沒有重複過自己成功的方法與模式。庫柏力克一定非常敏銳地觀察自己的慣性,並且隨時打破。
我也很佩服披頭四。他們的音樂總是讓人從第一個音符就聽得出是他們的作品。而每首音樂又有獨特而新奇的生命。慣性的高標準,在披頭四手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摘自《工作DNA》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