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氣魄
A 工作
談策略,不能不談氣魄。策略可以形成氣魄,氣魄也決定策略。
氣魄,首先和我們對待人的態度有關。
在上班族的世界裡,人際互動是最頻繁的,最緊要的。因此我們注重溝通,強調EQ,相信厚黑學,最終,則瞄準「出人頭地」,所謂「成長就是要踩別人的頭上去」。
然而,人際關係這種我勝你負,成王敗寇的信念,固然是一種氣魄,卻只是凸顯其銳利,卻有失於厚實。
對於人的氣魄,我看過最好的一個說法,是弘一大師的一句話:「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這裡,可以把「古人」稍加廣義的引伸,就是把所有還活於當世,但是卻在事業領域裡卓然有成的領袖人物也包括在內;「今人」,則包括所有和自己仍然在同一水準和層次上努力的同輩。
可以讓今人和同輩,表示我們有充分的信心。不讓古人和先賢,則表示我們有充分的決心。
氣魄,又和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有關。
今天我們在商業世界裡最強調的就是時間。機會在稍瞬即逝,世界在急劇變動,我們一再告訴自己,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成功的人就是要懂得創造機會。
然而,對待時間這種志在必得的信念,固然是一種氣魄,卻只是凸顯氣魄之線性,卻有失於全面。
對於時間,我照著弘一大師的說法,想出了這麼一種觀點:「不讓機會是謂有識,不讓時間是謂無度。」
機會來時,我們當然一定要掌握,否則稱不上見識;機會還沒到來時,我們則必須聽從時間的聲音來等待,否則只有徒亂章法,事倍功半。
很多事情,一定要靠時間的沉澱,光靠機會,光靠急進,是沒有用的。
對於時間常聽到的另一種說法,是「爭一時,也要爭千秋」。表面上看來這也是氣魄十足。其實,只能說蠻氣十足。一時和千秋是兩回事。如同我們可以選擇在山腳看一番風景,也可以選擇在山頂看一番風景,但不可能同時要又在山腳看,又在山頂看。
當然有人看過山腳也看過山頂的風景,但那還是時間給他的禮物,讓他有了個拾級而上,山上山下,風光一覽而盡的過程。光是逗留在山腳下,卻又要力爭一時又千秋的人,那只是他還沒仰頭,沒看到山勢的巍然與嫵媚。
而我們對人的態度,會左右我們對時間的態度。我們對時間的態度,又會回頭左右我們對人的態度。
—-摘自《工作DNA》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