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堂事件原由、處理之道,以及台灣出版產業面對的課題

C 出版

由於「台灣出版業者通路秩序聯盟」目前並沒有自己的網站,因此本報告內容除了提供各出版,雜誌公協會等於其網站張貼,並發送電子報之外,也張貼於執筆者個人的網站上.

本報告歡迎引用、張貼、轉寄

=================================================================

金石堂事件原由、處理之道

以及台灣出版產業面對的課題

 

台灣出版業者通路秩序聯盟

聯經、時報、遠流、皇冠、尖端、台視文化、三采、大塊文化、天下文化、天下雜誌、九歌、大雁、共和國集團、晨星集團、高寶集團

執筆人:郝明義
2007年8月22日

【歡迎引用、張貼、轉寄】
本文網址:http://www.rexhow.com/?p=337
引用網址:http://www.rexhow.com/wp-trackback.php?p=337

=================================================================

前言

2007年7月底經銷商凌域傳出倒閉事件之後,由於凌域指出受金石堂不按合約付款所拖累,是導致其週轉不靈的原因,因而引爆出版業界對金石堂展開一波波「攤牌」行動,先有代表近五百家出版社的十六家經銷商暫停供貨,發出通牒要求金石堂必須從八月二十日起開立的支票就符合合約規定;再有代表天下遠見、天下雜誌及大塊文化的大和經銷商暫停供貨,要求釐清雙方對存貨庫存的差異。各種話題不斷,有如野火而起。

這段時間,媒體報導眾多。各方報導中,固然有真實的話題,但也摻雜了一些模糊焦點的話題。各種因素混雜在一起,一方面火勢越來越大,難以停息,另一方面也不容易使當事幾方聚焦討論問題,因而八月六日有一些出版社共同聚會,討論金石堂的問題,會中交換彼此面對金石堂的困擾及問題所在,並定於八月十日擴大邀請同業繼續討論。該日,與會的十五家出版社決議組成「台灣出版業者通路秩序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共同具名對金石堂發出信函,主要表達以下希望:

一,對於產業上下游的交易往來,我們尊重市場供需力量的現實規則,但也相信尊重承諾、遵守合約是一切交易之本。

二,金石堂所希望推廣的「銷結制」,應照其原先承諾的不同於「月結制」的配套措施一併施行。不遵守原先承諾的條件而行「銷結制」,是造成諸多混亂的根由。

三,「月結制」為台灣出版生態的重要成因,應尊重其存在的需要。但出版業者不論採「月結制」或「銷結制」與金石堂簽約,其實際來往應回歸合約,雙方權利義務以合約中所定為準。視合約如無物,隨時自行改變應付帳款之金額與帳期,違背任何行業的交易原則。因此,我們認為解決紛爭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之計,就是回歸合約行事。

聯盟推派王榮文、林載爵、莫昭平、郝明義四人為代表,與金石堂展開談判。
由於談判過程中發現金石堂對一些情況的說明,與聯盟成員開會時之談論有出入,聯盟代表基於
一, 了解金石堂所言是否事實,
二, 了解金石堂在談判中所提方案是否足以符合上游業者的需求,
三, 了解其籌措金額之額度是否足以弭平延長票期的差距,
四, 也為了金石堂日後改善行事的根據,

乃於8月17日至19日,針對聯盟十五家成員,以及十六家經銷商,做了書面具名調查。

本報告一方面基於聯盟成員及其他許多出版業者長期對金石堂之共同印象,一方面基於此次調查結果,而做成。
另,基於對全體出版同業說明的立場,因此在此公布這份方案、整個事情的過程,以及我們的觀察分析與建議。

我們希望這份報告可以有以下作用:

一, 說明這次金石堂事件之起因
二, 對金石堂提出直接而有意義的建議
三, 為台灣出版產業共同面對的問題提出一些探討的議題,進而能開啟大家的討論,以及對未來之發展產生一些共識。

如此,則這次事件將深具意義。

================================================================= 

Part 1 一桶汽油+一根火柴+一個放大鏡

──這次危機是怎麼爆發的

一、 一桶汽油  金石堂的長期問題癥結

1. 由於金石堂早期的成功發展,出版業及經銷商競相爭取,使金石堂站上一個談判及索取有利交易條件的強勢位置。
弱肉強食,本來是商業世界的本質,但是金石堂在這個強勢位置上逐漸走得過頭。所謂過頭者,有三:

1). 利用(尤其小型)出版社或經銷商易於被各個擊破的弱點,壓迫性降低交易條件之後,再以此為「範例」要求其他業者跟從。不從者易於遭受種種扞格之苦。

2). 刻意移植成衣業零售通路的交易模式,希望以「銷結制」來取代「月結制」。推動過程中,先以「銷結制」的交易條件優於「月結制」為號召,但逐漸變質為行「銷結制」之實,卻採等同於「月結制」,甚至有些情況劣於「月結制」的交易條件。

3). 對於以上,由於出版業與通路業者之敢怒不敢言,而金石堂也總能達成其要求之後,逐漸將其壓迫性姿態由簽訂合約之前的談判,延伸到簽訂合約之後的執行──習於片面解釋合約內容,行事逐步違約而不顧。自保留款、開票日、票期,而至存貨核對或提供報表,越來越逸出合約行事,終致聯盟成員給他們信中所謂「視合約如無物」的地步。

2. 基於以上,近年來,出版業者與經銷商日益有一種印象,認為金石堂「過份重視怎麼從上游出版社與經銷商身上賺取利得,結果卻疏忽了經營書店的本質」。

金石堂重視交易條件對自己有利的出版社和書,大過於就書論書應有的重視,對採購、陳列、退貨的政策都造成偏差影響,自微細而擴大,是其逐漸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金石堂為了調整收支,為求節省成本,採取越來越多便宜行事的手段,造成許多人才流失,店員培訓有待提升的現象,是其逐漸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二。

如果說近年來金石堂業績有下滑與消費者流失的現象,上游業者普遍認為與這些因素有關。

3. 業績一旦有下滑,金石堂為了改善收支現金(或者加上其他原因),更加重視管控支付給上游業者的貨款,於是採取種種手段──其中有合乎合約的(譬如以大量退書來調節應付帳款),但也有不顧其是否違約的。
這些作法可能是短期有用的「急藥」,但是在長期卻有後遺症。

後遺症有三:

1). 金石堂在保留款、開票日、票期,而至存貨核對或提供報表,在種種技術面上增設違背合約內容的重重障礙之後,造成上游各家業者要虛耗大量時間與人力和金石堂交涉枝枝節節的障礙細節,疲於奔命,視每個月一次領票為畏途。即使許多人也逐漸只能接受,繼續來往,但也只能越來越保守地來往,各種活動,也寧少不多。上游業者如此面對一個書店,不是經營上的好事。

2). 這麼多繁雜而不符合約的障礙設計,對金石堂本身也另有傷害──習慣於使用這些障礙設計來思考問題之後,反而一直迴避「如何改善書店經營」這個根本課題,造成惡性循環。

3). 即使是合乎合約的大量退書,一旦不是就書論書的退,而是用來調節應付帳款的工具時,就如同進書不是就書論書的進,而是談判交易條件的工具,會進一步加劇金石堂迴避「如何改善書店經營」這個根本課題。

4. 為什麼多年來上游業者會一致坐視金石堂由強勢的談判者一路演變為不遵守約定的違約者?

台灣沒有有實力的出版同業組織可以跟金石堂談判,只能由各出版社與經銷商各自面對。而這個過程中,小出版社,以及代表小出版社的經銷商,和一些與金石堂直接來往,較具規模的出版社相比,遭遇有不同,面對問題的立場也有不同。

小出版社及經銷商,對金石堂違約行事之承受力比較差,同時也容易比較早屈服(因而累積的不滿也就更大)。

有規模的出版社則一方面在財務上的承受力比較強,另一方面大多只求明哲保身,在亂局中只求盡量爭取金石堂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所以沒有人願意面對問題,也沒有人想自找麻煩。

另外有些時候,即使有些上游同業想要聚集討論如何面對金石堂的問題,金石堂總是會及早得知訊息,個別「召見談話」,造成噤聲效果。

金石堂消除了別人對他「嗆聲」的可能,但也造成了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能對金石堂提出坦白建言的氛圍。長期下來,金石堂不覺其非,並不足為奇。

5. 種種無從正面對金石堂提出的種種建議與批評,以及長期而來的「敢怒不敢言」情緒,一律轉入地下流傳。金石堂為何不按合約行事的積怨與猜測,製造了各方對其財務能力的懷疑與耳語,也更加重坊間談論金石堂的負面印象。
金石堂就是這樣給自己累積也製造了越來越多的一桶汽油。問題的引爆,只等一根火柴。

二、 凌域事件,是一根火柴。

凌域的週轉不靈、倒閉事件,自己本身有其長期累積的經營上的問題,以及由其往來出版社傳出來之種種其他問題,金石堂對凌域倒閉事件有其影響,但不應是唯一因素。

但凌域在倒閉事件之後,很技巧地把金石堂違約行事的焦點突顯出來,一舉引爆各方長期對金石堂的不滿與耳語,把本來應該追究或探討凌域這個經銷商的經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倒閉,各界應該如何幫助其旗下出版社善後的種種議題,移轉到如何抵制金石堂,以及「銷結制」與「月結制」之爭的話題上了。

偏偏金石堂在凌域事件後,給出版界的公開信中,主要的聲明是鼓勵出版社與金石堂直接來往,形同主張出版社繞開經銷商的存在,對經銷商有火上加油的作用,於是,經銷商爆發生死存亡的危機意識,一致團結起來,提出他們的要求,並紛紛採取自保的動作。

媒體開始報導之後,出現一個放大鏡的作用。
各方媒體的報導中,固然有真實的話題,但也摻雜了一些模糊焦點的話題。各種因素混雜在一起,越燒越大,難以停息。

對於這次事件,金石堂屢屢猜測背後另有主導者。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有這麼大的能力能主導什麼。只是第一根火柴點燃了汽油之後,汽油本身就成了不斷引爆的新火種。

================================================================= 

Part 2不要分成多處火災處理,必須要有三支水龍頭

──與金石堂的談判過程,以及對其之建議

<金石堂對聯盟提出的方案>

聯盟與金石堂第一次正式會談為八月十三日。
聯盟代表向金石堂表示,此次前來談判,有一個立場:絕不是光為聯盟成員而談,金石堂的回應,必須考慮到包括所有出版同業,當然包括十六家經銷商在內。
該次會議最大的進展是,金石堂終於承認其支付上游業者的支票票期,平均較合約所定延長了四十天到五十天的時間,對於其他事項,則一律聲稱均依合約行事。

金石堂表示為了解決問題,提出以下方案:

  1. 金石堂將另行籌措一筆資金,用來消弭未依合約開立票期的時間差距。自2007年12 月份起的帳款(即2008年1 月底起領的支票),一律恢復正常開立;2007年12月之前的各月帳款票期,則分月平均縮短延後票期,直至正常。
  2. 金石堂尊重出版社與經銷商自行選擇「月結制」或「銷結制」的交易模式。
  3. 金石堂同意以上方案適用於所有出版同業。

<聯盟對金石堂方案所做的調查及回應>

聯盟代表為了確實了解金石堂所言是否事實,所提方案是否足以符合上游業者的需求,其籌措金額之額度是否足以弭平延長票期的差距,同時也為了金石堂日後改善行事的根據,因此於8月17日至19日,針對聯盟十五家成員,以及十六家經銷商,做了書面具名調查。
其結果擇要如下:

  1. 金石堂違約延長票期的時間長度,一個月至三個月不等,以兩個月左右為最
    常見。倒沒有外面傳說的延長八個月以上的情況。
  2. 除了票期違約延後之外,開票日違約延後之情況,以平均約2至3週為最多見。
  3. 月結制之下,金石堂片面增加保留款之情況,出版社與經銷商都有發生。嚴重程度不一。
  4. 月結制之下,金石堂每月片面決定結算金額的狀況,多發生在經銷商的部份。
  5. 存貨核對或提供報表未依約行事,或雙方對存貨認知差異過大,也是很多上游業者認為紛爭所在。(有人可以拿到進銷存三種項目俱全的明細,有人拿到其中一或兩種項目的明細,也有人完全拿不到任何明細。)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聯盟成員在8月17日開會加以討論,以八票對五票做成決議回應如下:

  1. 同意金石堂以其籌措的資金,按其所提時間弭平違約延後票期的部份。
  2. 其他部份,明列「開票日」、「結帳金額」、「保留款」、「存貨核對或提供報表」四條均須「即時回歸合約行事」。
  3. 歡迎金石堂尊重出版社與經銷商自行選擇「月結制」或「銷結制」的交易模式。
  4. 以上方案應適用於所有願意接受之出版同業。
  5. 聯盟並不為金石堂背書。尤其十六家經銷商對金石堂票期恢復正常之要求,與金石堂的方案相差甚大。基於建議金石堂救火不能將火災分為多處,所以希望金石堂需要謹慎看待各方的要求。

聯盟以上回應,先行知會十六家經銷商,並訂於8月22日早上正式回覆金石堂。8月21日下午聯盟成員再度開會,授權由發言人郝明義決定如何發佈本報告,及相關新聞內容。
十六家經銷商則於8月21日早上開會討論如何因應,並於當天下午將他們新調整後的要求傳真給金石堂。

<8月22日之發展>

8月21日傍晚,聯盟各代表接到十六家經銷商的傳真,得知周傳芳總經理已經書面簽認十六家經銷商之要求。其中意義最具重大者有二:

  1. 金石堂同意給十六家經銷商的票期恢復正常時間為2007年11月起的帳款(即2007年12 月底起領的支票),較諸給予聯盟的方案,時間提早一個月。
  2. 未來各經銷商更新合約時,一律自「銷結制」轉為「月結制」。

八月二十二日早上,聯盟四位代表會見金石堂周正剛董事長與周傳芳總經理。會上,四位代表轉達的重點如下:

  1. 轉達8月17日會議的決議。
  2. 由於得知金石堂已經同意十六家經銷商的票期恢復正常時間較諸給聯盟之提案提早一個月,所以不論是為了顯示金石堂解決問題的誠意,抑或救火不能將火災分為多處,解決問題的方案應該一體適用才不致再造紛爭,希望金石堂能考慮,是否比照給予十六家經銷商的條件,也將票期恢復正常時間提前一個月。

金石堂兩位周先生表示有其為難之處。
聯盟四位代表再度請他們考慮,為表示誠意也為建立大家對他們的信心,是否值得如此分開來差別處理。
兩位周先生再度表示他們已經考慮過,堅持原意。
聯盟四位代表善盡提醒義務後,因並未經聯盟全體成員授權是否堅持金石堂應改為與十六家經銷商一致的條件,所以結束會談。

同日下午,聯盟由林載爵與郝明義兩位代表舉行記者會說明過程,先以新聞稿摘要說明報告內容。金石堂周正剛董事長並親自到場確認其提案。

該日記者會現場,聯盟由於只有兩位代表到場,將因為金石堂提供不同於經銷商的票期恢復條件,而需要回頭再向全體成員報告、討論。

十六家經銷商的代表,表示因為金石堂已經完全同意他們的條件,所以將恢復供貨。
代表二十家出版社的大和,則與金石堂就金石堂的存貨金額之認知,產生最大爭議。

大和由於自行盤點估計在金石堂的存貨有八百多萬元,而金石堂主張實際存貨有二千萬元。雙方差異達一千萬元以上,所以就如何澄清這個差異而爭執不下。

大和希望金石堂主張如果金石堂說法屬實,確實有二千萬元存貨,就全數退清,雙方釐清多退少補之歸屬,再行重新往來。如果確實是大和應該償還金石堂金額,則其代理之天下雜誌、天下遠見、大塊等出版社,可共同保證大和之履行。

金石堂則主張其大和存貨雖然有二千萬元,但至多退貨一千萬元,其餘一千萬元不退貨,寧以支付七月及八月帳款,結清差額。

由於「存貨核對或提供報表」這一條,本來就是聯盟日後追蹤考核金石堂是否遵守承諾的要點之一,因而大和與金石堂的存貨金額之爭,勢必將列為聯盟下次會議之追蹤考核議題。

也因為如此,目前已可確定大和所代理的天下雜誌、天下遠見、大塊文化、早安財經、心靈工坊等二十家出版社的書籍,一時不會重新出現在金石堂書店,並可能全面撤架。

<對金石堂解決之道的究極建議>

先前聯盟即已經決議將定期也緊急視情況而追蹤金石堂是否遵守此次承諾,並據此採取一致行動。
因此對於金石堂解決問題之道,聯盟的究極建議是:
不要分成多處火災處理,必須要有三支水龍頭

「不要分成多處火災處理」,意思是說:
金石堂提出的方案,最好同時解決「聯盟」、「十六家經銷商」及大和等多方的主張,否則,即使其中一個單方面同意,而其他方不同意,火災還是會經由放大鏡而繼續燃燒。

「必須要有三支水龍頭」,意思是說,希望金石堂了解,他們所提出的方案,應該是最低限而不是最上限的改善行動。

事實上,金石堂的當務之急有三:

  1. 改善財務調度
  2. 改善大家對金石堂的信心(與印象)
  3. 改善經營體質

三者改善必須同時並進,缺一不可。
目前金石堂籌措資金來消弭違約延票的問題,可以看作是其「改善財務調度」的措施。然而,在當務之急的三件事情中,這解決的只是第一件而已。

然而,就長期而言,金石堂想從根本上解決財務調度的問題,事實上一定關聯到是否可以「改善大家對金石堂的信心(與印象)」,並「改善經營體質」。否則,不免頭痛醫頭,難以根除火災的災苗。

<聯盟對各界的說明與呼籲>

聯盟能言的部份已言,我們不便越俎代庖,對金石堂再提出什麼建議,但希望借此機會向各界說明幾點我們的希望:

一,我們以聯盟的名義公開發表這份文件,是希望金石堂了解這是一個業者普遍的心聲。今天的金石堂處在一個必須大破大立的改革階段,同業都在期待金石堂以真正的誠意與決心來宣示他們如何改革。金石堂曾經首先以連鎖店的模式為台灣出版界開創新局,我們誠心誠意地希望金石堂能在改革之後,與我們共生共榮,再展新頁。

二,這段時間已經有出版社與經銷商因為與金石堂發生紛擾,而停止對金石堂供貨。接下來紛爭沒有完全澄清的期間,可能仍有出版社或經銷商持續停止供貨,並採取更進一步的做法。像大和經銷商,及其代理之二十家出版社,即為一例。這些過程想必對許多作者及讀者產生相當困擾。我們希望作者與讀者在了解這次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後,能予以諒解。並給予出版業上下游共同思考如何解決長久問題之計。

三, 我們希望不論上游的出版業者、中游的經銷業者、下游的零售通路業者,能經由這次事件之後,痛定思痛,彼此共同充分面對現實,共同討論如何解決出版業目前面對的長期以及短期各種問題。我們應該已經清楚地體會到:只有大家共同面對問題,才有可能大家共同解決問題;不面對問題,不共同面對問題,問題就永遠沒法解決,也無從獲得週全的解決之道。

=================================================================

Part 3未來台灣出版產業上、中、下游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從金石堂事件開始而應有的探討

金石堂這次事件所呈現的,固然有其個別的特殊起因與背景,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出目前台灣出版同業面臨的一些共同困境及挑戰。

歷經解嚴之後,整個1990年代的黃金階段的蓬勃發展後,台灣出版產業自六、七年前呈現日益萎縮的走勢,以及萎縮中市場秩序日益混亂的局面。

擴張中的產業,大家共同創造更大的大餅,上中下游之間,相互協力之處多。
但是萎縮中的產業,是一個縮小(或至少停滯不前)的餅,上中下游之間,相互爭食這塊大餅的摩擦與矛盾,則屬必然。我們如何看待彼此所置身的這塊餅,如何把餅共同向外拓展,是我們要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傳統上游業者與書店之間的月結制來往方式,由於台灣新書出版量持續高踞不下,書店的消化不良,難以應付,因而急於引入新的交易模式,諸如「銷結制」以及更徹底的「寄售制」。

從金石堂的例子可以看到,一旦上中下游的溝通不夠充分,沒有交易的配套措施,沒有對產業生態的整體思考、辯論,大家沒有相當的共識,最後反而一不小心就不但無所前進,反而退回原地。(8月21日金石堂同意所有經銷商同採「月結制」交易模式。)如何形成產業公開的討論、辯論,而為台灣的出版產業找出一種合適的交易模式出路,是我們要面對的第二個挑戰。

在激烈的生存壓力下,在美其名曰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體制下,台灣出版產業上中下游近年來都在展開折扣戰。網路書店的通路新興之後,好處是台灣多了新的通路,不利之處,則是加深各大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之競爭,讓折扣戰進一步火熱化。

這一方面令夾處其中的出版業者與經銷商動輒得咎,另一方面出版業者與經銷業者為求自覓出路,開發書店之外的各種直銷通路(包括自己經營的網站),以折扣行之,則又進一步激發與書店通路之摩擦,並且也混亂了市場秩序。產業上中下游如何經過討論,而從折扣混亂了的市場中新建一種秩序,則又是我們要面對的第三個挑戰。

目前書市所顯示的巨量退書,固然是嚴重的問題,需要探討如何面對解決,但同樣重要的,或甚至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造成這種結果之原因。從上游的出版業者,到中游的經銷業者,到下游的書店,各方如何從頭檢討自己的經營觀念與模式,擺脫過去將近二十年榮景階段的習慣性思維,從頭建立新的工作觀念與方法,是我們要面對的第四個挑戰。

這四樣挑戰,沒有一樣是好解決的。也沒有一樣是好談的。目前我們沒有任何答案。有的答案只是一個,只有大家共同面對問題,才有可能大家共同解決問題;不面對問題,不共同面對問題,問題就永遠沒法解決,也無從獲得週全的解決之道。

由通路秩序,可以想到交通秩序之例。
交通秩序要得以維持,必須大小型交通工具皆有其自尊自重自律之道。否則,大型交通工具仗其體積之龐然而橫衝直撞,固然會造成巨災,小型交通工具一味貪圖便利,依恃其機靈而任意穿梭,同樣會混亂秩序,造成連環車禍,難以收拾。

越是在一個混亂的時刻,越需要每一個人的自持──不論其上中下游,不論其規模之大小。
對於我們要展開的討論與辯論,對於我們要面對的諸多挑戰,這是云乎「秩序」時所必須不能忘記的。

Comments

Previous
我的818 懺情記–兼給宏達電的一封公開信
Next
熊在草地上拉出來的花朵–給寶比的六封信之一
  • 一个大陆的出版从业者,看到台湾同业如何应对这样的事件,以及如此客观、透明、绵密的公告和讨论,真是百感杂陈。

  • 回4, 囝先生小姐,
    就事論事, 您無法正面就事理提出不同見解, 酸諷別人”扣帽子批鬥”, 實來自長久以來無法理性討論事理, 正面面對嚴肅問題的文化根源.

    回 Rex,
    當一個社群, 無法以妥適的方式討論自身的合理生活秩序, 那麼, 也許永遠只能停留在炒短線, 貪小便宜, 混亂且上不了檯面的野蠻社群. 野蠻社群看似自由, 卻完全沒有品質與秩序; 這樣的自由徒具形式, 不僅不是文明社會追求的目標, 更不值得有尊嚴的人在其中過活.

    敝人作為一位與書業無關的純粹愛書人, 讚賞書業近日的理性討論與透明行事, 在此向您與整體台灣書業致敬. 長遠來看, 金石堂事件正是契機, 在台灣書業一盤散沙, 缺乏同業理性討論的習慣裡, 導入平等自由清明的討論風氣. 衷心期許這份動力能長久持續下去…

    祝福 具有理性思辯能力的台灣書業

  • 親愛的”囝”先生/女士

    請容我說一句,既然要留言,就好好說說您所了解的事情原貌,及對這篇報告的感想;否則真的可以不必浪費網頁空頁。原執筆者花了這麼長的功夫整理這起出版界的重大爭議,您一句話,沒理由沒實據地評論,如果這只是滿足您個人的留言快感,我也不便有何異議;但若您真有什麼高見,還請說出此事其間的門道,我這個「外行」的行內工作者非常期待您的說法。

  • 近期報導.某兩大廠牌~五月花及舒潔無法各自在家樂福及大潤發上架銷售
    這就是商業模式.
    在拉鋸中謀求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是常見的.
    書市何嚐不是這樣
    郝先生個人的意見.我不置可否.
    但是.個人對此一事件的看法.是上游出版業對下游通路的反撲.
    不過~~聯盟的形成未必不是件好事.只是原來的出版業同業公會就不知做何功能了
    我個人覺得誠品.博客來.新學友.墊腳石.諾貝爾.展書堂.摩爾.金石堂…等出版通路也應該形成聯盟.形成一個採購平台.
    屆時若是再度發生類似事件
    殊不知出版聯盟會做何處理了.
    只能說~~
    金石堂太不會談判了

  • to 人:

    你有看過全文嗎?
    在商業談判中,拉鋸當然是常見的。問題是談判結束之後,雙方就得照約行事,金石堂並不是不會談判反而是太會談判了,可以在合約簽訂之後,還繼續處在談判的狀態當中,而不去理會當初合約中所議定好之條件。這才是問題的所在。而郝先生在「金石堂事件原由、處理之道,以及台灣出版產業面對的課題」一文中其實也已經很清楚的點出整個事件的重心。

  • TO~ARTHUR
    我有很仔細的看完全文.但我仍對某些觀點不表贊同.但是否為指出重心.或者是轉移話題.那就是個人的看法了
    另外.針對大和.我有不同的看法.
    1.大和的業務至金石堂自行盤點??金石堂方是不可能讓大和前去現場盤點.800萬這個數字是如何產生.我感到不解.用目測的??用推算的??我都覺得不對.而且一家經銷商未經允許而到書店進行盤點作業.是不被允許.據說金石堂方己經要求將大和經銷的書籍全部退回了.屆時是800萬還是2000萬就會水落石出了
    2.金石堂和大和之間的業務是採月結.扣除保留款1000萬後.其他的庫存在法理上是屬於金石堂的.金石堂退與不退是屬金石堂的權利 .大和應無可置喙.
    3.此事爭端源起淩域.事出銷結制.大和和金石堂之間為採月結制.在帳務上亦屬OK.而大和此次出來批評金石堂.個人認為不妥.而郝先生所屬的大塊出版集團.書籍亦交由大和負責經銷.在針對大和和金石堂的爭端上.立場易惹爭議.

    另外針對文載以下提出看法~
    金石堂重視交易條件對自己有利的出版社和書,大過於就書論書應有的重視,對採購、陳列、退貨的政策都造成偏差影響,自微細而擴大,是其逐漸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金石堂為了調整收支,為求節省成本,採取越來越多便宜行事的手段,造成許多人才流失,店員培訓有待提升的現象,是其逐漸失去吸引力的原因之二。
    ~~
    1.重視對自己交易有利的出版社和書~~在商業模式下.這是正常的而合理的.在客觀條件相同.主觀條件一方有利的情況下.選擇有利的一方.是正常的。

    2.造成許多人才流失,店員培訓有待提升~~書店業的薪資所得不高是眾所皆知的.人員流動大各書店亦然.針對這一點我不感認同.各大經銷商最感到痛苦.莫不過於人員的流動大.這是整個中游和下游共同的問題.不應僅針對金石堂
    經過這次的事件.我對郝先生有點失望了.想去年.我還有參與過他的演講會.個人覺得很有意義.但時至今日.才了解到.什麼叫~不能以面目識人~了

  • to 人:
    對我來說,不照合約行事是相對嚴重的事,這是商業道德的問題,也是商業交易中很根本的一塊。按照金石堂的作法,合約似乎只是它用來約束弱勢出版社或是經銷商的工具,因為通路的強勢,他可以片面違反合約的規範,對於上游出版業而言,保障何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雙方面合作愉快的話,凌域事件之後,何以會跳出這麼多家出版社願意聯合起來跟金石堂談這件事?又為什麼當大和要退出金石堂的時候,其他出版社像是天下等也都願意同進退,金石堂就這麼顧人怨?
    至於大和的事,如果按照金石堂這樣的作法,我並不覺得你說的月結制會像字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不曉得其中是不是又有什麼自訂的規則、但書,因此我無法就此做出任何的判斷。還有一點是我不太了解的,金石堂要是真的這麼委屈的話,又為什麼從新聞上幾乎看不到他任何的反駁。

  • to~arthur
    這件事情所衍生的見解.每個人均不相同.我個人也不覺得您的看法有錯.畢竟每個的思想就是最珍貴不過的東西了.
    金石堂不依合約行事.那是金石堂方的錯誤.我個人也覺得不妥.應按合約行事
    但是.這不代表我認同大和的某些做法.天下文化.大塊文化…等大和旗下的出版社對大和的支持.我也是覺得那是情義相挺.值得尊敬.我還是認為此次的事件源自於淩域.事出銷結.金石堂和大和之間的帳務往來是採月結方式.在我的認知上.月結和銷結是兩碼子事.大和此次跳出來表達對金石堂的不滿.實在很難令人不啟疑竇.郝先生原本超然的地位.也因為大和的捲入.而讓他的立場惹上非議.
    大和在圖書中盤這一個領域上.一直都是優等生.口碑一直都很好.但是就因為他是優等生.就認為他的一些做為是合情合理.我不表認同.大和所經銷的書籍.在出貨的折扣上.一直都是相對於其他的經銷商是高的.但是大和所經營的政大書城.本版書及外版書的折扣.相信在業界大家都是知道的低.
    此次大和去金石堂盤點.800萬這個數字的產生.我一直都是感到懷疑的.只有一句~業務前去架上盤點~.一般的盤點.都是很慎重其事.學過會計的都知道.800萬和2000萬相差1200萬.之間的差異不謂不小.此時金石堂己經決定對大和清盤.這個方式的確是讓這個羅生門水落石出最好的方式.不過.我個人認為金石堂體係內的大和庫存應該是1500萬.如果問我如何得出.我是去金石堂架上盤點的~~笑
    另外提出一個事件.我自己是最近才得知這個事情.我個人覺得大和有點扯了.~~大和的某業務自行前去金石堂書店宜蘭某分店盤點.在未告知金石堂方及該分店的情況下.就直接在該分店進行所謂的盤點.這種舉動.是尊重人家嗎??這種舉動.就像法國人跑來台灣登玉山.卻把玉山主峰的石碑搬走相同的行徑.不管此次事件是否為大和高層的授意.怎麼看都是不妥且不尊重人家.
    另外大和說要經營大和特約書店網.全台有80家.我看了一下名單.新竹古今系統.台中諾貝爾系.高雄個體戶系統.這些系統.本來就存在.我個人並不覺得有把通路變多.把市場做大.
    我個人對大和是沒有什麼意見.對郝先生本人也是很尊敬.但是這一次.看到大和對金石堂的抱怨與所謂的期望.我真的覺得看不下去.我針對的點是月結和銷結本質上就是不同.及大和本身的做為.個人跟大和沒有業務往來.也不是所謂的大和特約經銷網.只是純粹看不下去.
    另外附上大和所經營的三家政大書城的折扣表.相較之下.就知道誰在破壞實體書店的價格了~這還不包 括有做書展的特價哦~~
    政大書城
    【75折】

    商周 麥田 紅色 臉譜 貓頭鷹 馬可孛羅 經濟新潮社
    圓神 方智 究竟 如何 先覺
    天下 遠見 小異 大塊 大辣 網路與書
    時報 九歌 天培 健行 爾雅 洪範 大地
    智庫 武陵 揚智 立緒 遠景
    遠流(有例外) 實學社 允晨
    晨星 大田 太雅 好讀 匡邦 (這區好像都是旅遊書)
    原木 積木 橡樹林 布克 春光
    水晶 高寶 高希集團 精美
    叩應集團
    希代 新手父母

    【8折】

    九章 人人 凡異 大鴻/金楓 女書店
    巴比倫 水牛 世茂 世潮 宇田 自然風
    左岸 幼獅 未來書城 印刻 早安財經 安娜貝爾
    貝塔 裡仁 易博士 韋柏(有例外) 唐山 高點
    商務(限本版) 商智 寂天 幾何 華城 新自然主義
    新雨 稻田 學習 聯經 藍鯨 二魚文化 海鴿 商訊
    心靈工坊 戶外生活 風格者 洪健全 寰宇 天鏡 風車※
    未知館&太陽氏 林鬱★ 漂亮家居 時報外版 Smart致富
    三思堂 上澤社 大地地理 小知堂 中國生產力 水雲齋
    台視文化 台灣先智 平安 玉山社 生命潛能 宇河 志文
    李敖出版社 星月 皇冠 時周 格林 琉璃光 草根/新地
    財訊 常民/原民 常春籐 張老師 野鵝 雲龍 奧林 奧修
    新苗 業強 正中 風行 喬木 財經傳訊 凱信 易富 知英
    民生報 三采 漢宇國際 知識流 知書房 昭明 人本自然
    智言館 高談 精英

    【85折】

    木馬 時英 瑞昇 橘子 三民(有例外書) 三悅 三聯 千華
    大新 中華書局 五南(有例外書) 天肯 心理 文經社
    文鶴(有例外) 北星 巨流(有例外) 巨暉 弘智 永然
    田園城市 字辭典 尖端 行遍天下 志一/漢威 典藏 旺文社
    東大 信誼 美加 洪葉(有例外) 台灣角川 東販
    益群/聯廣 雄獅 視傳文化 來來(有例外)★ 西遊記
    大安 第一 學生 保成 致良(有例外) 風雲論壇 時英
    書林(有例外) 桂冠 亞太 商鼎 國文天地 國語日報
    淑馨 眾文 野人 頂淵 麥格羅希爾 覆文 智勝 渡假
    萬卷樓 群學★ 遊目族 道聲 頂茂(有例外) 遠東 稻鄉
    學林(有例外) 螢火蟲★(錦德) 藝術家 知音 東展★
    大境 大眾雨晨 腳丫 統一◇ 蓋亞 商務代理書 柿子
    大原 元照(有例外)

    【9折】

    大家說英語 空中英語 彭蒙蕙英語 鄭丁旺會計學◎ 證期會
    金融研訓院 書林原文書 Discovery DVD 大陸簡明英漢字典
    學富 雙葉(有例外) 新陸(有例外) 中央◎ 証業◎ 華泰

  • 出版社和經銷商和金石堂之間為了存貨差異而吵翻的,根本不是大和的個案,前幾年農學社和金石堂斷絕來往,走上法庭就是為了吵存貨,後來詹宏志先生一怒之下把城邦所有的書從金石堂下架,後來城邦改為不和金石堂直接來往而使用凌域,也是為了存貨。

    金石堂報告裡,那些出版社和十六家經銷商的調查,「存貨核對或提供報表」還是許多人的共同問題,所以列為依合約行事的要求之一,我覺得大和提出要求澄清存貨是太應該了。金石堂不想想這麼多人都在為存貨問題而對他們有質疑自己有什麼問題,總是別人一提出要求就要懷疑別人的用心,就寧可斷絕來往打官司,這種心態才有問題。

    我再又仔細看過一遍金石堂報告,郝先生的立場沒有任何問題。他寫到的金石堂與大和的爭執,只是在敘述8月22日的過程,把出版社的聯盟、十六家經銷商、大和三方與金石堂談判的立場和差異點都做了敘述。我認為除非金石堂周董事長出面舉證,指出郝先生敘述的過程有錯誤,否則他執筆報告的超然立場沒有任何問題。我非常為郝先生能執筆寫這篇報告而鼓掌。和我看他的那一百零八天裡談醫藥問題的感覺相同,能這麼寫事情,需要同時具備勇氣和冷靜。

  • 還記得四年前到日本東京逛書店時,頓時想立即變成日本人的想法,因為國民水
    準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文化道德也不一樣,非常羨慕日本人有許多書店可逛,
    光是東京就有很多頗具規模和歷史的書店,例如:丸善、八重洲、紀伊國屋‧‧
    ‧等,尤其是來到書的殿堂,都是真心的愛書人,絕不會做出損毀書籍或將書本
    胡亂放置的事,在那裡你聽不到任何人大聲喧嘩,也絕不會有人拿著手機高談闊
    論;在那裡你看不到任何人會一屁股坐在書上或櫃子上,也絕不會有小孩嬉戲吵
    鬧還夾雜著父母親的責駡聲,舉手投足皆是文明人應該具備,却也是台灣社會所
    缺乏的自我要求。

    日本書店唯一讓我感覺不妥的地方,就是過度包裝,在收銀台結完帳後,書店人
    員會把你所買的書籍,一本一本用包書紙包起來,像包書套一樣的包裝,若你買
    了十本也就如數包裝十本,天哪!真是太浪費了,現在已是提倡環保的年代,應
    該要帶購物袋買書才是,怎麼還如此奢侈,犠牲這麼多的樹?

    我也曾嚮往《古書屋女主人》作者的生活,和興趣相投的老公開書店,讓自己的
    小孩也能沈浸書香世界,但理想總與實際不同,因為經營書店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事,日本出版社只有日販和東販兩家,為維護書籍的價格水準,出版社和書店絕
    不打折,反觀台灣書業却因出版社、書店、網路各通路間大打折扣戰,上演互相
    殘殺的戲碼,養成讓讀者仰賴打折才買書的習慣,唉!自小買書看書的我,從不
    認為價格是買書的唯一考量,只要是有幫助的書或是值得收藏的書,都可以是買
    書的參考,怎會單以價格來衡量書的價值呢?書籍的價值往往是遠勝於價格之上
    ,況且書的價格也有一定的標準,取決於紙質和頁數及印刷的不同,那麼,為何
    又要打折來貶低書籍呢?

    書店是要長期經營的文化事業,若缺乏懂書又愛書的從業人員,是非常辛苦的,
    可往往來書店面試的大學生,只為了圖一份兼差的工作,並不是真的喜歡看書,
    頂多只是看看雜誌罷了!連《少年維特的煩惱》也會誤以為是《少年維『持』的
    煩惱》,如此的大學生不禁讓人憂心每況愈下的社會水準,而在教導他成為優秀
    的書店人員之前,大學生早已準備要跳槽了,畢竟書店不是令人稱羨的賺錢事業
    ,若只想靠書店養家活口,的確有其困難之處,那麼,為何還要繼續書店的工作
    呢?只因對書的熱情及對工作的成就感遠超過微薄的薪資,唉!有時候,覺得自
    己真是儍氣得可以。

    即使單純的喜愛書,也會因商業行為而變調,我只是個小小的書店從業人員,也
    是個渴望有好書可看甚至可買的讀者,面對出版社、供應商、書店之間各大老闆
    的爭吵,我認為,最終受害的仍是讀者,因為大家都是站在對自己有利的立場去
    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就是人性也是最真實的台灣社會,姑且不論台灣書業究竟怎
    麼了?畢竟問題的發生絕不是只有單方面的錯,歸究其原因應該大家都有錯,更
    要想辦法團結解決問題才是。

    身為第一線的書店從業人員,我們直接面對的是讀者,當讀者一進門就問折扣,
    甚至說:『其他書店有折扣,你們為什麼沒打折?』,或者說:『我直接找出版
    社購買的折扣比在你們書店買還便宜,我為什麼要在這裡買?』,就算心裡又氣
    又恨甚至淌血,仍然得笑臉迎人,簡直快發瘋了!當讀者要買書,我們急著處理
    訂單,却遇上『無要無緊』(請以台語發音)的出版社、供應商,交書的時間延遲
    了,即使是出版社、供應商的錯,我們仍然得承擔責任,因為讀者只看到我們,
    要駡也是對我們開駡,難道只有書店要提升人員素質?出版社、供應商就不需要
    提升嗎?

    無論出版社、供應商、書店的大老闆如何解決事情,但願你們能稍微為自己的員
    工和廣大的讀者想一想,別因為你們之間的協定,澆息了我們對工作的熱情,甚
    至讓讀者看不到也買不到書,好比醫療體系內藥商、醫院、醫師的關係,最終受
    苦的是病患和家屬,又如同兩國打仗,最終受難的是兩國人民,不是嗎?

  • 我覺得「人」似乎沒有真正看懂郝先生所寫的報告
    個人認為郝先生寫的非常客觀公正,甚至很客氣
    讓人相當佩服

    凌域只是導火線,一根點燃汽油的火柴
    金石堂事件如今已經不能只談銷結或月結
    多年來累積的種種問題才是讓這場大火不斷蔓延的原因
    因此,大和要求金石堂結清雙方存貨與帳款完全合情合理
    (任何時候要求這件事都合情合理,無論是銷結還是月結)

    800萬和2000萬的數字哪裡來,誰對誰錯,沒有人知道
    但大和也說了,真有兩千萬,請退兩千萬的書給我
    金石堂只肯退一千萬的書,另加一千萬的票款
    其中心理與原因頗值得思考
    而且,同樣的存貨數字認知差異問題,好幾年來也發生在別的經銷商與出版社
    不是只有大和

  • to~YO
    我的認知上.月結和銷結是兩碼子事.大和此次跳出來表達對金石堂的不滿.實在很難令人不啟疑竇.郝先生原本超然的地位.也因為大和的捲入.而讓他的立場惹上非議.
    ~~我所針對的是大和和金石堂的紛爭.因郝先生的出版社由大和所經銷.在該事件中有瓜田李下之嫌.
    庫存的紛爭等金石堂退貨回大和後.答案就會呼之欲出了.
    大和在金石堂的保留款為1000萬.金石堂在法理上的確是只需退1000萬的庫存回去就可以了.其他的庫存是視為金石堂的資產.大和要求退回2000萬.這種行為就像是~~
    我欠你500元.但你要求我還你1000元.反正你就先還我1000元.到時候我再還你500元一樣的道理.
    大和和金石堂再演變下去.大不了就是”金石堂和農學事件”的翻版.

  • 回樓上的人,
    日本的書店,
    你只要跟他說你不要包他就不會幫你包喔!
    所以你應該主動說你不需要(指著包裝紙說no就好),不然回家拆了包裝就更浪費紙了

  • Pingback: nextel ringtones
  • hihi:
    我經營一個將近四十年的出版社 傳承自我父親 其實 臺灣圖書市場應該被放棄 讀者沒有讀書風氣 更沒風骨 各位有到租書店租書就是抹殺出版市場 請問租書合法嗎 有像租影片這樣繳納出版權資金嗎 沒有吧 請問先進國家那一國有像臺灣這樣多的租書店 如果租一本書也像租影片一樣 70 80 元 請問有人租嗎 請各位發言的人先捫心自問 有沒有這份心意再發言好嗎 我們出版界是有風骨的 別說甚麼商業手法 是你們抹殺了臺灣出版市場 郝先生 我很敬重你 但是 有遠見的人都知道臺灣出版業十年之內必將消失 何必兢兢業業 為這些佔盡便宜還反來指責出版業者的人出一份心力 就讓這行業從台灣消失 讓世界各國引以為鑑 相關產業(裝訂 印刷 打字 …)早已勢微之時 我們出版業又何忍置身事外 應該從舞台離開時候到了

  • 我從沒租過任何一本書,自己也買了上萬本書,價值幾百萬。不過台灣出版品讓我失望。一大堆的錯誤,與低劣的翻譯品質,與其昂貴的價錢,絕不相稱。台灣出版業確實如此繼續下去,只會自取滅亡。但是我沒抹殺台灣出版市場,我想我向出版社繳了那麼多錢,應該有資格說幾句吧。連《科學人》這種雜誌都要犯如下錯誤,怎麼會有人覺得台灣出版市場都是讀者搞壞的呢?
    【2008年2月號】 出現位置:126頁內文第一段第一行
    更正為:
    「每年至少奪走五億人性命」,改為
    「每年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
    http://sa.ylib.com/buglist/Default.asp?YearMonth=200802
    這種錯誤很科學嗎?虧王榮文還好意思說要大家做什麼科學人!

  • 就是有這種人,毀滅台灣出版市場的是台灣的出版人自己,不要不會生蛋,怪東怪西的…看看大陸最近那個告易中天《品三國》的維權律師吧,如果在台灣,他就爽翻了,每天都有可以告的對象,每天都可以告贏,因為有那麼多的出版品的品質如此低落,甚至比易中天三十幾個字的錯誤還要多上幾倍。還好意思說什麼。枉費出版做了那麼久,還幾代傳承。連圖書館這種不用付錢的看免錢的地方,一個出版人會不清楚嗎?在牽拖下去,只會讓人更失望,更看不起罷了…

  • 有時候文化水準的低落 由網路的回應可見 請問 機車 一年花多少錢購買圖書 知道臺灣每人一年平均購書金額是多少嗎 很可悲的包含雜誌跟報紙是一千多元 其他先進國家每個公民是多少 您知道嗎 沒有文化政策的國家不外如是 日本的財團甚至有出版業 請教 機車 全國最大的出版商的營業額是在諸多企業排名第幾 更請教 機車 一年去圖書館幾次 知道臺灣的著作權法有多大的漏洞嗎 出版業消失之後 還有圖書館的存在嗎 對於這樣的論述請不要說出來令人啼笑皆非 看免錢的用語都說出口 唉 令人莞爾 就是有以井窺天的識野 才培養出這樣的人才 順便回應一下 車 請問一下你的住處有多大 可知上萬本書 價值幾百萬的書 有多大空間 有時候誇張是件好事 但是這樣子又太誇張了些 另外 書中錯誤有是必然 只能盡可能校對 請問閣下寫東西不會有錯嗎 更何況是科學跟長篇論述 狹隘的心胸正是我們的悲哀

  • 首先,我完全贊同你的那句話:「有時候文化水準的低落 由網路的回應可見」因為我正是這樣看你的。
    其次,我跟車是同一個人。我一起回答。其他人花多少錢買書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你想知道自己去查,我個人一年花五六萬買書,不然你以為怎麼買到幾百萬的。再者,我既然買的起幾百萬的書,我想你只要還有點常識,就能知道我的房間大概有多大。我個人房間就有一百多坪,其他的就不計算,免得嚇死你。而這是誰跟你說是誇飾法的!!!何況枉費你還是家傳出版,連上萬本書怎麼在小房間裡擺也不知道,未免貽笑大方。我曾經在外租房子時,只用了五坪的房間就放了三千本書儘管擠的水洩不通,但就是能放,何況我還有一百多坪……
    看免錢就看免錢,你有更文雅的用語就請說,別在那邊自以為高雅。簡直可笑。從你怎麼罵人,就應證了你的文化水準,這我是可以諒解的。
    台灣市場本就小,你只要還有一點常識就知道出版業的產值絕不可能跟那些大企業去比,不過當然我能體諒你,一個文化水準低落的人,怎麼可能知道太多,怎麼可能客觀的看待所有事情呢!
    什麼叫做書中有錯誤是必然,那麼那些沒有錯誤的是怎樣?這讓我想起成龍的名言:「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好像如果你沒犯這種錯就不是男人一樣。就是你這種低劣的處事態度,才會造成出版品的水準跟著低劣。
    寫東西會不會錯是一回事,如果因為大家寫東西都會錯,於是出版品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大搖大擺、冠冕堂皇的出一大堆錯,那還需要編輯嗎?閣下的出版社養的都是那些會出一大堆錯誤的沒水準編輯嗎?真的話,千萬不要告訴我是哪一家,不然以後絕不買你們家這種水準的書籍。
    什麼叫做「更何況是科學跟長篇論述」,難道你從來不知道外國期刊的審核是有多嚴格的嗎?以致於你居然認為「更何況是科學」的就會有錯誤嗎?為什麼是科學的反而會有錯誤呢?閣下文化水準之低落,由此可見。何況短篇論述呢?又是誰告訴你我說的是長篇論述呢?說到底,真正心胸狹隘的是閣下啊。別再回了,真的,別再讓人噴飯了,現在的景氣差,應該讓大家有辦法把飯吃下去才是。

  • 補充一句,從閣下的回應,可以推知,你大概覺得把「每年至少奪走五億人性命」錯翻為「每年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乃是希鬆平常之事,難道閣下的編輯們都是這種水準嗎?好了,夠了,真的不要告訴我你們出版社的名稱。像這種可以貽笑國際的翻譯笑話,閣下都還覺得正常已極,台灣的出版業怎麼會有出路呢!……

  • 機車的留言真得很機車
    >有遠見的人都知道臺灣出版業十年之內必將消失 何必兢兢業業
    這句話讓人看了就生氣,你說話非得這麼諷刺嗎?
    罵出租店卻不罵圖書館,想法也很偏頗

    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動輒400頁的書偶有沒有校正的錯字,只要數量不太多,個人覺得可以體諒。書籍出版品質自然有的出版社好,有的出版社差。想必你一生中多少也不小心犯過一些錯誤,對別人的錯誤仁慈點吧!

  • 我再機車一下。請問solo,如果你花七八百塊買一個電子產品,譬如電話好了,結果回家發現通話品質有雜聲,妳也會以這種態度對待那個賣電話的嗎?
    人犯錯那是人的事情,今天一家出版社就是一家小企業,一間公司,公司出版什麼他們要負責,要對他們的品質負責。如果因為人都會犯錯,於是就用這一點來容納所有錯誤,未免有點「不知類」了。
    何況像《科學人》這種有指標性的讀物,還蟬聯五屆金鼎獎,再加上犯的是這麼荒謬的錯誤,難道錯誤不分大小,都該原諒嗎?如果你賣的電話根本不能打呢?妳要不要退,妳會不會罵?那句翻譯錯誤還是文章一開頭的第一句話,而這是翻譯還不是寫文章喔!這種嚴重的翻譯謬誤,跟錯幾個字是一樣的東西嗎?還是說想搞齊頭式平等呢?因此凡是出版社不管出什麼荒謬的錯誤,都應該被原諒嗎?以及如果出版社一本三四百頁的書有一兩百個大小錯誤,這樣也該被原諒嗎?
    如果你花錢買任何東西,不管買到什麼瑕疵品,妳都很仁慈的將就著用,那麼到時妳再來告訴我什麼叫做仁慈吧。如果你買LV,結果發現上面破了一個洞,妳會不會罵,會不會退。《科學人》不是普通刊物,不是什麼八卦雜誌,可以瞎掰胡扯!如果妳覺得都應該仁慈的話,那麼對那些貪官污吏的貪污,妳也該仁慈的,畢竟每個人都會犯錯不是嗎?如果這樣的話,天下還真的太平了喔。

  • 為什麼要吵這個問題呢?
    如果吵架有點價值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共同的結論
    那兩位從不同的出發點評論一個現象 豈可能會有共同看法?

  • ra,少來這套了好嗎?
    別想因此把對錯是非給模糊了。按照你的說法,好像兩個人講的都對的似的,玩這種東西,就省省吧。
    而且我絕沒想要跟誰得出什麼共同的結論,多謝指教。但省省吧。

  • 同意機車的話。
    別告訴我出版品品質有多好,我不相信(點「渣」看連結吧)。
    把你認為沒錯的抽掉,還是很誇張吧?
    有哪家出版社沒有包含在裡面嗎?
    可能有,因為我沒看到那家出版社的書。

    引用:「吃燒餅哪有不掉芝麻的,動輒400頁的書偶有沒有校正的錯字,只要數量不太多,個人覺得可以體諒。書籍出版品質自然有的出版社好,有的出版社差。想必你一生中多少也不小心犯過一些錯誤,對別人的錯誤仁慈點吧!」

    請問,是偶有嗎?

    也許出版社認為,校對這種事,交給編輯來做就好,不必讓專業的人來校。
    於是就造成了,在我眼裡,只有少數幾家出版社做的書夠水準。
    就舉皇冠吧,皇冠的書幾乎都有固定的人在校對,所以品質還不錯。
    其他出版社呢,讓編輯校,結果就是慘。
    但我也知道,一定還是會有人大聲的說:「我家的書不差。」

    「有遠見的人都知道臺灣出版業十年之內必將消失」→這句話不會是真的吧?

    我寧願相信,十年之內的出書程序,在經過一番徹底修正後,能做出真正「品質好」的書。

  • 如果一個人可以堅持自己的謬誤 而硬說是真實的存在 著實令人可悲 一年買五六萬 買幾百萬要多少年 可以校正其中的錯誤嗎 為什麼人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 而是要一再辯稱 一百多坪的房子自然很大 那請問一下閣下食衣住行都在那解決 有時候 真的覺得在說話時不知修飾 仍然又說出更多的錯誤 這樣不管是求學問 或是做人的道理都只是強詞奪理 請問幾歲開始買五六萬的書 機車今年又是貴庚 也許閣下有錢些 但未必有很多 看這樣的回應的論述 就能明白心胸狹隘到何種地步 那裡有可能有多大的成就 對出版品的不了解更是錯誤百出 並不是說錯誤可以原諒 而是作者 譯者 校對者 打字者 印刷者 都不相同 閣下如果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小心翼翼嗎 教育水準的低落由此可見 出版品不是外行的人可以通盤了解的 正如出版人也不盡然了解電子業一般 消費者買東西是絕對有檢驗的權力 但閣下從未買過瑕疵品嗎 有時候 真不知要如何跟這樣的人溝通 祝閣下在百坪大的房子中 坐擁幾百萬的圖書愉快 真的

  • 出版物有錯、別、漏字就是不應該。我曾任報社新聞編譯,目前的工作是數位娛樂出版編譯,了解編輯校對工作的確困難繁瑣。但是如果認為錯誤不可避免、無可厚非,那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說法。現在的書籍出版社可以把心思花在精美的裝禎、成群的名人推薦,甚至製作 book MV,賣力行銷,的確是一種進步。但是只要當中有錯、別、漏字,或是可查證而未查證的謬誤資訊,就是不尊重讀者、不尊重專業的瑕疵品。以我作為讀者的感覺,這樣的書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無雙,看了你的留言,真是為令尊感到悲哀。
    明明就是自己錯,不僅自己不承認,還想化名來硬凹,接著又說都是別人的錯,反正自己就是沒錯啦,啊不然你想怎樣是吧。怎麼台灣出版業會出現這種敗類啊。教育真是失敗。
    你說我錯,然後指出一大堆可笑的指證。這樣的指證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我今年貴庚,既然不知道我貴庚,用每年買五六萬去除幾百萬,也能多少知道我買了多久的書。這是常識啊,天,看你幾則留言,連常識都沒有。如果不是你父親留給你產業繼承,你以為以你這種程度可以當老闆嗎?
    閣下先是不知道我貴庚,於是就說用五六萬買到幾百萬不可能。上萬本書平均以每本二百塊計算就有二百萬了,除以六萬,也知道我至少買了三十幾年的書了。連這個都不知道,你國小怎麼畢業的。
    閣下非但不先自省,還先搞栽贓,說別人在胡說,請問你是哪位啊。調查局還是什麼?什麼叫做「也許閣下有錢些 但未必有很多」,請問你是怎麼得出的?為什麼我有錢就未必有很多,這是什麼邏輯?為什麼心胸狹隘就不能有成就,何況如果要眾網友投票,恐怕認為閣下心胸狹隘的居多,而非在下。
    什麼就做「對出版品的不了解更是錯誤百出」真是一句話都不會說,你既然說我錯誤百出,倒是指出幾個來讓大家開開眼界、笑一下,不然請停止抹黑。連身處網路,隱身埋名都還如此不認錯,閣下在真實世界一定很悽慘吧,難怪有如此偏激的言論,將出版業的衰落全部怪在你的衣食父母身上也就是我以及那些買你那低水準出版社出的書的讀者們。
    「並不是說錯誤可以原諒 而是作者 譯者 校對者 打字者 印刷者 都不相同 閣下如果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小心翼翼嗎 」明明自己前面的話就將那些錯誤不當一回事,現在又說「並不是說錯誤可以原諒」,何其反覆如此之快!而「閣下如果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時時刻刻都小心翼翼嗎」如果大家都不能就別開公司了吧。按照你的說法,那些電子產業的產品也要經手很多公司,譬如機殼誰製造、軟體誰寫、設計誰做、誰來賣,按照閣下可悲的說法,難道這些人都不能時時刻刻小心翼翼嗎?都要拿出一些品質爛到不行的東西出來騙錢嗎?閣下不去講究方法,不去要求其他人的品質,居然在此說「難道這些人都不能時時刻刻小心翼翼嗎」(應該是「都能」),豈不可笑。
    真的,我希望你根本是個假貨,我實在難以將那些值得令人尊敬的文化人或者出版家跟你這種不明是非、不講道理,只會用栽贓抹黑的手段污衊別人同時又不具常識的人聯想在一起。真的,夠了,別再回了,令人做噁。

  • 這裡這麼熱鬧啊…科科…我也來湊一下熱鬧…科科
    首先,我不同易機車的兩點說明,
    一、你說若網友投票可能會覺得無雙比較心胸狹隘,我不認為如此,因為我覺得像無雙這種人是心胸寬大之徒。這有幾點可以證明,首先他覺得沒有人可以時時刻刻小心翼翼的,而且人都會犯錯,我們不該因此去怪罪他們,即使我們付錢買他家的東西。雖然你提的科學人應該跟他沒關係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不過譬如假設我是跟他合作的印刷廠,就算我用錯了紙張、裁切亂七八糟、墨水印的模糊都沒關係,反正人都會犯錯,所以跟無雙合作很愉快,他心胸寬大。如果是他養的編輯那就更爽了…科科…作者來稿我隨便抽樣校個幾頁就行,反正大家都會犯錯嘛!連上面那種錯誤的翻譯都可以是平常的不關痛癢的事情了,作者來稿錯幾十個字跟錯二十個字、錯一百個字有什麼差別,所以隨便校就好了。反正人都會犯錯,而且他心胸那麼寬大,也覺得這沒什麼…更重要的是,他也不會小心翼翼的去看我校過的書…科科…所以我不贊同機車你的這點看法
    二、你說無雙是假貨,我首先反對。你憑什麼說人家是假貨,他一定是真的。因為我就買過那種裁切亂七八糟、墨水印製模糊、封面用色突兀、標題與頁碼對不起來、翻譯離譜的爛書,而且可以肯定這一定是他家出的。因為就算我犯了錯,錯認為是他家出的,反正大家都會犯錯,他又心胸寬大,一定不會在意
    所以機車我嚴厲譴責你,你應該多學著放寬心胸,忍受品質低劣到爛這種地步的書籍,並學習用慈悲心去體諒這些靠賣這種品質低劣的書籍生存的書商…科科…畢竟開出版社又不是賣LV,XX出版社也不是鴻海,不用搞的那麼嚴格,頂多你不要買就是,別亂罵人…科科…而且你不能再說他是假貨,因為他頂多就是爛貨而已…科科
    不過當然,雖然我不同易你的兩點意見,但我一定打死也不再買他家的書…因為我既沒有你這麼多錢,更寧願把錢拿去餵狗,也不願拿去買爛貨…科科…所以也請你別回覆我…科科

  • 真對不起.這陣子我忙於希望地圖,每天能不中斷阿鼻劍的連載,就已經花了很多精神,所以較疏於看大家彼此的討論.
    昨天看過一遍之後,我建議,大家是否給我個面子,這件事情就談到這裡.大家對台灣的出版,都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不必因為一些激動的言詞,而難以進行下一步的討論.拜託.多謝.

  • 我把希望地圖忙過選舉之後,就會寫一篇”讓我們來迎接書店及出版業的下一個黃金時代”(類似的標題),歡迎大家指教.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