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拉圖來看台灣閱讀文化的進程
B 閱讀C 出版F 文化相關
*本文同時刊載於 2008.10.03 中國時報
一九八七年台灣「解嚴」之後,社會的閱讀環境與氛圍,有一段時間的發展十分蓬勃。主要原因有幾個:第一,「解嚴」之後,伴隨「補課」而來的閱讀需求,補過去因為有種種禁忌而沒能接觸的作家與作品等。第二,經濟有所成長,不論是出版產業還是讀者個人,口袋都有實力支持一些新的嘗試。第三,連鎖書店興起,形成新的通路平台,使社會上急漲的閱讀「供給」與「需求」曲線,有了交會之處,相互激盪之地。時間過去了二十年。來到二○○八,今天在台灣談到「出版」、「閱讀」,很可能最常聽到的,都是和「低迷」相關的形容詞。為什麼會如此?這裡面涉及的問題,有一個是全球性的,另一個則是非常在地的。全球性的問題,是閱讀內容的創作、編輯、生產、發行、零售,每個環節都爆發變革,紙本書籍閱讀需求面臨的壓縮與轉換。感嘆閱讀今昔之不同,讀者需求之發生變化,是全世界各地都在發出的聲音。
但是台灣也有只屬於自己的在地問題。那就是我們社會的閱讀文化,有一個自己的進程問題。怎麼描述這個進程,我從柏拉圖那兒找到一些參考。
柏拉圖在《會飲篇》之中,借蘇格拉底之口,說明了愛情可以如何由兒女之情一路提升為對宇宙真理之美的認知。「柏拉圖式的愛情」,正是說他的這種昇華理論:「先從人世間個別的美的事物開始,逐漸提升到最高境界的美,好像升梯,逐步上進」,而這個進程,是這樣的:「從一個美形體到兩個美形體,從兩個美形體到全體的美形體;再從美形體到美的行為制度,從美的行為制度到美的學問知識,最後再從各種美的學問知識一直到只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徹悟美的本體。」
從柏拉圖的說法,讓我聯想到,一個人的閱讀需求,也有個進程,也可以分為七道階梯。
第一道 關心、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一個人更美好。因此,會熱中於閱讀如何使自己健康、美麗,如何充實自己求學、考試、工作、理財的Knowhow,以及有關個人勵志的主題。第二道 開始關心、思考如何讓自己與所愛的人,共同更美好。因此,會尋找有關愛情、婚姻、親子教育、溝通、心理、居家這些主題來閱讀。
第三道 開始欣賞抽象的美好。因此,尋找藝術、繪畫、攝影、設計、建築、音樂等主題來閱讀。 第四道 開始懂得思考並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以及制度之下可以並存的多元行為之美好。因此,(在自己專業之外)開始對政治、社會、法律、經濟、倫理這些題目感起興趣。也開始願意欣賞與自己主張、理念、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的行為之美。
第五道 開始懂得欣賞多元知識相互激盪之美好。在自己始終擅長、專研的知識領域之外,至少能再深入專研另一個知識領域,並且體會到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相互激盪、相互滋生的美好。 第六道 開始體會站在巨人肩膀上創作之美好。自己可以對知識的創造有所貢獻。第七道 體會到知識的終極之美。
一個人的閱讀需求的進程如此,一個社會的閱讀文化的形成,也可以分這麼七道階梯的進程來看。(系列三之一)
1 Comment
啊,對這樣的進程有點驚訝呢。
個人以為柏拉圖的愛情,是因為愛情,人類才學會欣賞容納他人,個體加入了他人的意念,像是本來只用單眼看世界,因為愛情而張開雙眼,領會和感動的事物不只是實體,也延伸到抽象無界限的。
而寫作,是作家有源源不斷想傾訴的慾望;讀者閱讀是遇到思想高度接近、或被敘事方式親切有趣的文字吸引。個人閱讀的目的從來不在「關心、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一個人更美好。」,而是從中獲得傾聽、想像的樂趣,多元知識相互激盪或自己變得更美好只是剛好附送的,或則說,閱讀像是進入抽象的藝術感官層次,被感動才會持續,而不是因為實質需要。
衷心為追求知識而讀書的讀者(而非學者、研究者之類或工作需要)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離開學校後閱讀的胃口已經被教科書搞到食之無味呢?
受教育的目的之一可能是為了追求知識,學校提供環境資源,讓人接觸同一智識程度的人相互切磋,但是閱讀則超越了知識高度的限制,精彩的書可能是童話,也可能是洛克的思想。譬如目前收入最高的作者J.K羅琳,她的讀者恐怕不是為了成為巫師或讓自己更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