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5 月 25 日,10:12

P 隨筆

【烘鴨與 AI 下圍棋有什麼不同?】

少年時候,有一個樂趣是下圍棋。每天研究定石、死活,找人廝殺,同學裡有三、四位在下,固然可以切磋,走在街上也可以找人挑戰一盤。不斷惦記著認證自己棋力的進步,確實是不亦樂乎。

來台灣之後,這個樂趣就中斷了。但是下圍棋那種全盤布局,逐地纏鬥的感受和樂趣,終生不會忘記。所以後來成為王銘琬的出版者之後,覺得自己又和圍棋有了一種聯結,很高興。

最近我們出的新版《新棋紀樂園》,是王銘琬棋道的核心精神之作。這幾年AI 下圍棋的威力,這幾天 AI 圍棋的新聞,為全球注目。趙治勳是日本史上獲得最多頭銜的棋士,2016年11月他以2勝1敗擊敗日本製圍棋AI的DeepZengo後,記者問他「DeepZengo下的像誰呢?」趙治勳毫不猶豫地說「像王銘琬!」而這次趙治勳為新版寫推薦語的時候,更講了一句:「在AI 之前就有王銘琬,在王銘琬之後才有 AI。」

到底怎麼說呢?

我看王銘琬的書,理解有兩方面。

第一點,王銘琬認為,圍棋致勝的唯一方法,就是「從寬廣方面壓迫對方」(壓),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開創比對方大的有利空間」(空)。這就是他主張「空壓戰法」的核心精神。而 AI 下圍棋,正是呼應這個精神。

第二點,因為圍棋的勝負是最後計算雙方的目數(空間數),所以傳統的圍棋,重視每一步棋影響的大小目數,因此下久了就會有(配合自己重視下棋影響目數的)流派。但是AI 下圍棋,重視的是影響全局勝負的概率,而不是計算其影響的目數。換句話說,AI 同時也就打破了任何偏好,任何流派。

後面第二點我還要好好琢磨,但第一點卻是可以立即有所體會。空壓法,根本不是只用於圍棋,而可以用到實際人生、生活。

對了,這些怎麼和烤鴨有關呢?

這要和王銘琬先生的寫法有關了。《新棋紀樂園》開天、闢地兩篇兩本書,都是一個腦子裡不斷在想好吃東西的老師,和一名偶爾聽錯名詞的跟班的對話。所以呢,當然「空壓戰法」就有變成「烘鴨戰法」的時候了。

當然,說到這裡,趙治勳為什麼會講「在AI 之前就有王銘琬,在王銘琬之後才有 AI」,也就很明白了。哪有一本教你下圍棋的書,劈頭就先講烘鴨,講著圍棋又不斷地講蛋糕講吃的呢?這也真是打破了圍棋書的所有流派。

看來真的該再下圍棋了。等王銘琬回來,我要賴著他下一盤。棋盤旁邊還要擺上一盤最近吃到很美味的核桃蛋糕。

這次新版《新棋紀樂園》的開天篇和闢地篇兩本書的封面都設計得很突出。結合了 2001 太空漫遊的氛圍。所以我又聯想到:是否下著棋,吃著蛋糕,就有了進入太空的感覺,所以比較容易使用「空壓法」呢?

相關閱讀:

圍棋宛如宇宙 讓AI探索不完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forum/20170524/1124630

圍棋是溝通人類與AI的橋梁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104754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7 年 5 月 24 日,20:28

P 隨筆

【新紀錄與新話題】

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今天,中華民國的大法官讓台灣首開亞洲最先承認同性婚姻的紀錄。Very proud of it.

也謝謝祈家威鍥而不捨的努力。

不過,剛才又看到一則新聞:

「已經打到第九局,又從第一局重新開始?」總統要政院提同婚法案 段宜康、尤美女不認同
http://www.storm.mg/article/272003

看來又有新的注意事項。

2017年5月24日,台灣在人權紀錄上再度榮登亞洲之光,司法院憲法法庭下午四點在數萬民眾熱切等待下,宣布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有違憲法,…
STORM.MG|作者:風傳媒

2017 年 5 月 23 日,21:39

P 隨筆

【吹響2018波隆那書展號角】

今天台北書展基金會舉行波隆那書展「台灣繪本美術館」展後分享會,出席的出版人和插畫家有五十人,空前熱烈。

我做了開場白之後,鄒駿昇、柯倩華做了報告,然後是台灣麥克的宗玉印主編、版權經紀公司大前文化的李若蘭也做了分享。大家反應、互動熱烈,從四點半一直開到快七點才結束。

宗玉印主編除了代表她的作者李政霖報告參展心得外,也分享她自己的心得。其中她提到一點,說看了我在波隆那熬夜趕做出來的網上插畫家作品展,她回來後靠著圖檔找到了適合合作的插畫家。我因為先走沒聽到這一段,後來倩華轉告我,很開心。

我自己講的事情裡,有兩點比較重要:

1. 2018年波隆那書展的主題國是中國。我們希望台灣所有的創作者和出版人都及早準備,在明年的波隆那書展好好展現我們的光芒。

2. 中國的展位原先也在亞洲的29館台灣館附近,今年已經轉到26館。今年我們「台灣繪本美術館」誤打誤撞,在25館找到了精華位置,為了明年應對中國的強勢出擊,我代表(出國差旅的)趙政岷董事長宣布:台北書展基金會明年為了善用好不容易得來的25館展位來服務台灣的創作者和業者,明年將續辦「台灣繪本美術館」!

請大家準備這個盛會!我們大家一起吹響號角,拿出最精華的作品去2018波隆那書展!

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大家坐著

2017 年 5 月 23 日,07:42

P 隨筆

【原來中華民國是這樣不見的】

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後,說他在回習近平的信裡把「九二共識 一中各表」原湯原汁地講了一遍。

看新聞,但由於電文最後標示的日期是「106(2017)年5月20日」,所以 林濁水 抓住這一點表示:「吳敦義不是說他向習近平提了一中各表嗎?看看他押的日期,(2017)年前面的106是什麼呢?不是應該是中華民國106年嗎?106前面的『中華民國』怎麼失蹤了?中華民國失都失蹤了,怎麼表啊?」

我本來以為這是吳敦義的發明,但剛才從另一篇新聞裡看歷年國民黨黨主席發給中共總書記的信,原來首開紀錄的馬英九主席,是他第一封去的信裡就把「中華民國」失蹤了,日期押了個101(2012)/1/15。此後的朱立倫、洪秀柱都一路如此,不見「中華民國」。吳敦義也不過有樣學樣。

之前看馬英九政府的官員到中國大陸去,發言中避「中華民國」如涉雷區,原本以為是他們自覺到人家地盤,當面不願或不敢「失禮」。現在看這些國民黨主席連從台北發一封正式的信,都從一開始就把「中華民國」變失蹤,那還真的是不能不令人好奇他們講的「一中各表」是表到哪裡去。

相關新聞:

林濁水嗆吳敦義 中華民國失蹤了怎麼各表?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478888

細數國共賀電史 遣詞用字都藏了啥玄機?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3/2476842…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2017 年 5 月 22 日,20:36

P 隨筆

【開始在國語日報寫專欄了】

三月的時候,我接到國語日報邀請寫一個每周的專欄。時間配合不上,後來決定改為兩周一次。國語日報說這個專欄的目標讀者的年齡在十五歲左右,我就把專欄名稱定為「如果我十五歲」。

會想到寫這個專欄的原因,我寫在第一篇<奇妙的那一年>裡:

「長久以來我認為:不論生理年齡如何,我的心中一直住著十八歲的自己。但現在發現,高中畢業的十八歲,其實已經太老氣了。十八歲,只是在延續十五歲時候想的事、做的事。

「是十五歲,在那個即將從初中畢業,邁進高中的當口,最奇妙。回頭看,童年已經遠去;往前看,即將開始老成。只有在那十五歲的當口,才是真正的青春。港口的旭日。

「這是我今年才想起的事情。

「所以我想仔細體會十五歲那一年對我的意義,也好奇如果有機會重過那一年,可以做或不做哪些事。」

第一篇在5月11日刊出,上星期收到紙本報紙,結果因為太忙,一直沒看。今天才拍照貼出來。

第二篇在5月25日刊登。有興趣的人再請留意。

我自己呢,剛才發現明天又是要交第三篇稿的日子。所以今晚又得趕稿了。啊~~~

不論怎麼說,很榮幸有機會在國語日報上跟十五歲的讀者見面。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