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21:08

P 隨筆
欣葉的店很多,近年來我常去的一家在大直。
這家店除了菜單和其他店有些不同之外,即使同樣的菜名,吃起來也就是不一樣。譬如刈包。
這家店還有個特點,就是店名在「欣葉」之後加了「鐘菜」兩個字。全欣葉集團裡僅此一家。
因為這家店連拿了多年米其林一星,我本來以為是某一位特別有貢獻的主廚姓鐘,所以讓這家店冠其名。但後來發現不是。「鐘菜」確實是冠了他們一位工作同仁鐘雅玲的姓,但她不是主廚,而是做外場出身,做了四十六年後當上副董事長。
當主廚能做到讓老闆願意給餐廳冠姓,都很不容易;做外場服務人員能一路做到欣葉願意讓這家店冠上她的姓,當然非同一般。
我沒見過鐘副董。但是常去吃,認識了一位黃麗姝經理。麗姝也是做外場,從十幾歲就進入欣葉,也跟鐘雅玲工作很久,所以從這家店成立後就來這裡。
和她聊得比較多了之後,我比較可以體會即使是不進廚房的外場服務人員,如果願意用心了解菜色、體會客人的口味,再多跟師傅之間討論,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讓餐廳提供客人不同的飲食經驗,甚至可能開發出獨具一格的菜色。
去年黃麗姝因為要照顧家裡退休了。但這一年來我每次去,還是有很愉快的經驗。現場同仁提供的服務,仍然在禮貌和親切之間有一個令人自在的分寸。
今天特別的是,我看到外場一個戴著口罩的女孩子以前比較沒印象,就問她是否剛來。她說已經來五年了。我看她眉宇之間很年輕的樣子,她跟我說,她十八歲就來工作了。
這種服務的傳承真不簡單。
照片裡是今天點的菜:蒜炒小魚、蘆筍炒竹筍、花生豬腳,刈包。可以吃得很親民。
這家店因為平易近人又美味,現在是我最常招待外國朋友的餐廳之一。

Comments

Previous
2025年8月16日23:08
Next
2025年8月17日22:14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