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4 月 11 日,21:17

P 隨筆

上報這一篇寫得著實。開場就把情況講得很透徹,結尾更值得大家一讀:

『在台灣政府著力點有限之下,李凈瑜似乎想以一己之力對抗中國這龐然巨獸,所以有人笑她像唐吉軻德,如果這是站在儘速營救李明哲的立場也罷。但如果冷嘲熱諷說些風涼話,甚而開始有人自以為是地揣測其中是否有任何政治動機者,就顯得人格卑下了。在這個案件裡,未經正當法律程序被捕的李明哲毫無疑問是個受害者,面對受害者的處境,外界不去質疑加害者的動機與行徑,卻自以為是地揣測被害者有什麼算計,還指稱這是要「破壞兩岸關係」,這不就是中國希望的台灣人反應嗎?

『我們不是李明哲,無法理解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從事人權工作,是要保有多堅強的毅力與承擔多大的風險;我們也不是李凈瑜,不知道在面對丈夫渺無音訊的此刻,以這樣的方式控訴中國政府,需要有多少的勇氣並承擔多大的壓力。但至少我們都是台灣人,在同胞落難之際,即便無法給予實質的幫助,也能保持我們的同情與憐憫,讓落難者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面對中國這個黑暗巨獸,李凈瑜似乎又傻又天真;但如果對人性與尊嚴仍有期待,所有台灣人都應該毫不猶豫地站在李凈瑜身邊。』

一個台灣的人權工作者在中國被捉了,十天半個月沒有消息。家屬很焦急,出面召開記者會協尋;但他們不敢多說……
UPMEDIA.MG

2017 年 4 月 9 日,21:30

P 隨筆

【一起逛逛 Salaborsa 公共圖書館】

4月4日下午,為了瞭解「台灣繪本美術館」書籍和畫作要捐贈的 Salaborsa 公共圖書館,我們提早離開展場去參觀,並且很高興得知這個圖書館每天開到夜裡八點鐘。

這個圖書館就位在波隆那中心的海神廣場上。雖然當作波隆那的主要公共圖書館是很晚期的事,但這個地方開發使用的歷史最早上溯公元前2世紀,是當地人聚集各種活動之處。

這裡最早是木造,當過市政廳也當過法院,到第7世紀時破敗不堪使用,一直荒廢到13世紀,才在羅馬時代的廢墟上重建。之後曾經是植物園,也用來當作訓練軍隊的基地。

今天大家所看到使用鑄鐵打造的主廳,是19世紀末期建的。當時是因為要建股票交易所,受巴黎的啟發而來。地下一些明亮的空間則是1920年代所改造。

而Salaborsa 拆開來,Sala 是「Hall」(大廳)的意思,Borsa 是「Bag」(包)或「Stock Exchange」(股票交易所)的意思。

二戰之後,這裡仍然是市民活動的主要場所,打籃球、拳擊,看木偶戲,都來這裡。

1980年代末,波隆那進行一些都市更新計劃,正式賦與 Salaborsa新任務,使之成為重要文化地標。保留外觀外,內部再做了翻修。

2001年起,這裡成為波隆那的公共圖書館,特別強調其數位與多媒體等特色,還有與當代文化相關的收藏。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波隆那所有的圖書館都有一個特地為兒童及少年準備的館區,而我們那天主要參觀的也是相關的三個區。Salaborsa 藏書30萬冊,其中7萬冊是兒童及少年閱讀的。

現在就來逛逛這個圖書館吧。

相關資訊:
http://www.bibliotecasalaborsa.it/docum…/general_information

http://www.bibliotechebologna.it/istituzionebibliot…/…/68968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戶外
還有 27 張

2017 年 4 月 8 日,13:14

P 隨筆

終於,紐約時間的周六清晨一點,在喝了半瓶紐西蘭白酒Cloudy Bay,也吃了一大塊Blue Cheese+ 一條杏仁巧克力之後,一陣陣倦意襲來,從臉部到全身都處於麻麻軟軟的狀態。這就是微醺狀態吧。

這也是前無來人,後無追兵的時刻。就好好睡一覺了。

謝謝大家這一陣子的關注。周末愉快。

2017 年 4 月 7 日,21:44

P 隨筆

【這一天三十個小時的四月六日】

很準確地,我是從四月六日凌晨十二點醒來,開始工作的。波隆那住的那家飯店Wifi 很慢,所以希望夜裡大家都睡了看能不能快些。

這樣我一路忙了八個多小時,終於戰戰競競地盯著電腦把一篇「台灣繪本美術館 Online—Publishers」的文章貼上了臉書。差點要歡呼。接著就是收行李,去展場。因為今天是波隆那書展的最後一天,而早上十點鐘還有一場把這次Museum of the Fantastic 所有展品捐贈給波隆那當地圖書館的儀式。

可接下來真夠亂了。

首先是:發現FB那篇文章雖然貼成功了,我自己的手機上也看得到,但是轉發給任何人都看不到。任何人上我的臉書也看不到,成了一篇失蹤的貼文。但這本來就是我計劃在十點之前完成的工作,一下子成了壓在心頭的石頭。

再來到了會場發現直播捐贈儀式有問題。昨天試過用我們從台灣租來的行動無線網路可以直播,所以通知台北的媒體,但今天卻試了好久都一直斷線,所以只好喊卡。

不過等波隆那書展主席Elena Pasoli 和Salaborsa公共圖書館的Nicoletta Gramantieri 都到了之後,心情就開朗了。要開開心心地進行捐贈啊。

捐贈過程,台北書展基金會後來有發一篇新聞稿,細節我就不多說了。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bookfairfoundation/posts/1928429860714254

不過有些印象很深的段落還是記一下。

Elena說:我跟她講要捐給波隆那的單位而不是義大利的其他地方,讓她覺得我對她們家鄉、友誼的重視,覺得很溫暖。因為她們辦波隆那書展,固然是要促成大家的商業交易,但更重要的是建立partnership、friendship,所以她很開心。

Nicoletta Gramantieri 在儀式開始之前則告訴我,十分榮幸有機會接受這次捐贈,等他們展出的時候,會寄照片給我們。

捐贈的時候,Page選了李瑾倫一張名為「For You」的畫作當作插畫家區的代表,介紹瑾倫的特色,並說要把我們的愛留在波隆那。這個區共30位畫家136張作品。

柯倩華則選了幾米的《地下鐵》當作出版社區的代表。她解釋幾米的國際知名度以及對許多人的啟發的時候,坐在台下的Nicoletta 說她早就知道幾米,說她很喜歡幾米的作品。出版社區共18家出版社61本書。Nicolletta 知道每本書都有介紹的書籤,非常高興。

結束後,我跟Elena說:請她自己從畫作裡挑選,送她當禮物。Elena說那太難選了。她在兩面牆之間跑來跑去了一會兒,最後選了薛慧瑩的畫作 My Enemy’s Cherry Tree 第二號。

這樣,我送走了她們之後,自己也去趕飛機回紐約。

來的時候,從紐約就誤點,結果到了慕尼黑的時候趕不上轉機,所以為了等下一班機,再加上義大利的飛機也誤點,總共多花了五個小時。

這次回去,我心裡就犯嘀咕。現在從波隆那過去,萬一誤點錯過,下一班從慕尼黑飛紐約的班機可不會只等幾個小時。

結果,還真被我料中了。從波隆那就晚飛,等抵達慕尼黑,已經是去紐約班機的登機的時間了。而機場來幫我推輪椅的人還偏偏晚到十五分鐘。我在急,那些義大利空中小姐都笑著跟我說:「別擔心啦。他們一定會等你的啊。」

接我的人終於來了。但是看來是生手,並且今天不是走空橋而是要搭小巴,所以再用一個特別的擔架把我抬下飛機,再換坐我的輪椅搭一輛小巴。

這個小巴裡已經放了四五台輪椅。他們把我真的相當於五花大綁地固定好,就開車了。但是他們只固定我,卻沒固定那些輪椅,結果是那些輪椅東倒西歪地壓到我身上來。

車子開了一會兒又掉頭,原來他們忘了要先去另一個地方驗護照。這又耽誤了一陣。最後終於停車,要下來了。我看他們只顧得推我,卻沒帶剛才那個特別的擔架,就提醒他們一聲:你們不帶那個嗎?

他們哦了一聲,接著一個人趕回去開車門,可開的不是裝輪椅地方的後門,而是前座側門,拿下了我的電腦包。我的電腦包本來都總是掛在輪椅後頭把手上,他們剛才把我五花大綁的時候拿下來放在前邊,我也都忘了。

結果因為我提醒他們去拿擔架,反而誤打誤撞提醒他們拿了電腦包。

接下來一路狂奔,終於在最後一秒趕上了飛機。我一路在想:「天啊,如果剛才把電腦包忘在那輛車上,那我到底是要上還是不上這班飛機啊。」

記得來的時候,德航在慕尼黑的人就笑著跟我說,這裡離義大利很近,所以有些工作人員都有義大利人的習性。

我不知道今天這些人又到底是哪裡的人,但不論如何,想到他們最後能把我的電腦包想起來,想到剛在義大利度過豐盛的一個書展,有Elena 帶給我們那麼多溫暖的回憶,我就好好地感謝那兩位生手先生,也給了他們多一些小費。

這樣緊張一陣子,我都完全忘了一直失蹤的那則FB 貼文的事。上了飛機,也沒有別的辦法,機上可以上網,也是奇慢,就老老實實地看看電影,小睡了一下。

因為紐約和波隆那有六小時時差,所以一回到紐約,我趕快上網呼救等等。但過沒多久就覺得沒救,乾脆重來一遍。這一來,真是含淚又含笑。

想到八小時辛苦的結果泡湯,是含淚;但是在波隆那貼一張圖花我兩分鐘,到紐約卻只花一秒鐘,又讓我含笑。所以很快地完成64張貼圖,也儲存成草稿,接著就開始加圖說。但這時FB 在Save 地方跳出一個小視窗,提醒說一篇文章只能貼42張圖,所以我要加的圖說加不進去。

我奇怪這個提醒怎麼現在才來,難怪那一篇失蹤,但畢竟解決了心頭疑惑。所以就寬心老老實實地把文章切成兩篇,重新再重貼一次。

這樣一路工作到半夜,突然發現,噢,四月六日我過了一個二十四小時+六小時共三十小時的一天啊。

真是難忘的一天。

當然,這也是難忘的一次書展。感謝所有從各方面協助的人。

2017 年 4 月 7 日,17:55

P 隨筆

【台灣繪本美術館 Online—Publishers 】之二(含淚又含笑重貼)

含淚又含笑的原因,請看上一篇結尾處的說明。總之,因為FB限制一篇文章只能貼最多42張圖,【台灣繪本美術館 Online—Publishers 】必須要分成兩篇文章。這裡是第二篇。上一篇介紹了這個區域的31本書。這一篇介紹30本書。

也請補看上一篇的前言,可以對這個區域有更多一些了解。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1518636731503860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
圖像裡可能有1 人、站立和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1 人、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還有 29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