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4 月 3 日,14:44

P 隨筆

【開幕之前的寧靜】

昨天下午去展場,看了一遍整建好的「台灣繪本美術館」。

工程執行團隊很精細地實踐了Page 的設計。尤其每一幅畫的畫框,都做出了Page所希望的燙金效果。使得每一幅畫都如同原作般散發著不可抗拒的魅力。

每次書展的展館設計與建館,我覺得都像是劇場的表演藝術。唯一的差別,是觀眾和讀者參與現場的互動。這次的感受又特別深刻。

昨天我們仔細地打掃、整理過每一個角落,準備迎接今天書展的開幕,讓「台灣繪本美術館」在國際正式亮相。

這是工作。這是儀式。這也是對這次所有參展出版品與畫作發出燦爛光芒的祈願。

昨晚回來也是癱倒就睡。現在貼出來,接著就要去會場正式開始了。請大家幫我們加油。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5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2017 年 4 月 2 日,21:04

P 隨筆

【把世界當小說來讀】

這本書的副標應該是「把世界當小說來讀」。這是我看完《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想到的。

朱宥勳這本新書,在我離開台北之前還沒入庫。因為急著讀,就請同事帶了一本來波隆那給我,今天趁著凌晨起來就因為時差沒法入睡,一口氣讀完。

和我原先期待的內容有些不同,但是一本拿上手放不下的書,也是一本和「聰明」有關的書。

朱宥勳在講小說該怎麼讀、小說該怎麼寫,不過是用近年來台灣社會許多話題事件來當案例。所以他同時也是在帶引讀者把這些事件當小說來讀,用小說寫作的角度來思考這些事件可以發展的方向。

因為他舉的案例跳躍、跨躍的領域幅度很大,性質差異很大,但他卻能善用如他所說的「轉場」技法整合得渾然一體,所以這本書寫得很聰明。

另一方面,正如朱宥勳所說,他之所以會有寫作這本書的動機,是因為服替代役的時候觀察蔡英文選舉行程而體會到世界可以當小說來讀,也需要當小說來讀。所以這是一本希望讀者能「聰明」的書——對各種新聞事件與人物能保持「耳聰目明」的書。不論那事件是「高雄大寮監獄事件」還是「世上最幸福」廣告影片。

朱宥勳在結尾的地方推薦一些要讀的書。其中《超棒小說這樣寫》那本書,有一段話給過我啟發。

詹姆斯.傅瑞在書裡說,動人的故事是「有意思的人物,經歷一連串有因果關聯的事件,產生了改變」。我從這一句話聯想到:既然好看的小說可以如此安排,那麼想要自己有個精彩的人生也可以如此安排。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設法面對或參與一些有關聯的事件,讓自己的言行與個性產生改變。

可能是因為有過這樣的想法,所以我是完全同意朱宥勳所說的世界可以當小說來讀,也需要當小說來讀。

推薦這一本《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

附帶一說,讀到<第十章—真實與與虛構>的案例二「為什麼作文裡都是阿公阿嬤」的時候,正好在吃橘子,噴了床單一大塊。

圖像裡可能有臥室和室內

2017 年 4 月 1 日,20:35

P 隨筆

【富者與師母】

朴槿惠終於成了階下囚。

這次韓國貴如總統,富如三星總裁都遭到拘留,民主的力量、司法的力量彰現,把國家往前再推動一步。

但是要說韓國政商之間的鑽弄權力和貪腐勾結會因而匿跡,則可能還太樂觀。

韓國政商糾結的現象,除了和二戰之後朴正熙軍政結合經濟發展的體制有關,我認為還跟他們兩項文化因素有關。

第一是社會過於強烈的尊卑意識。韓國社會裡不只有強烈的長幼有序意識,也有強烈的身分尊卑意識。

過去封建時代,這種身分尊卑意識是以「兩班」(士宦)「常奴」(僕從)來劃分。今天時代不同,民主社會沒有士宦階級了,但是「兩班」、「常奴」這種身分之別的意識仍然存在於很深層。

一方面,日常對話裡,講誰誰誰「兩班」就是相當於尊稱他一聲「先生」,講「常奴」就是罵他混蛋。

另一方面,士宦階級雖然沒有了,但是有權的人和有錢的人卻替而代之地成為社會尊貴階級的象徵。韓文的「부자」來自漢字「富者」,就是我們「富翁」的意思。財富象徵身分,雖然舉世皆然,但是在韓國「부자」的尊貴象徵和優越意識都格外強烈。因此韓國的「부자」之頤指氣使,不同一般。前幾年大韓航空千金小姐在飛機上鬧出來的「花生事件」,可以略窺一二。

正因為權力與財富在韓國社會強烈的尊卑意識中有這麼大的擴散效果,所以韓國的政商勾結,以及對財富的鑽營也就格外強烈。

第二是師母文化。

韓國的董事長夫人、貴夫人等,都泛稱為「師母」。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之下,韓國女人最嚮往的是相夫教子。過去有謂,韓國女人的一生志願,是小時候讀最好的幼稚園、小學,再讀名門中學,再讀梨花女大,然後嫁給三士。三士是陸士、辯護士、醫士。其中陸士就是陸軍軍官,因為有幾任總統都是軍人出身,因此陸士得以名列三士。

然而,在韓國社會強烈的尊卑意識投射下,「師母」很容易也跟著膨脹。一旦當上了「師母」,妻以夫貴,貴了就有權力,就可能作怪。所以韓國師母的顧盼自「雄」,睥睨一切,很有傳統。韓國的政商糾結,師母在其中有重要的媒合作用。

盧武鉉前總統是個例子。盧武鉉出身清寒,並且曾經是維護人權的律師。所以當年他就任總統的時候,被稱為「平民總統」,也被寄以厚望,希望他可以打破這些黑暗的傳統。然而,盧武鉉終究沒躲過他自己的太太也成了一個擅權師母,以權弄錢的宿命。這也是他在離任之後深感自疚,最後選擇自殺的原因。

這麼看的話,朴槿惠這次之如此引起公憤的理由就很清楚了。

一是因為她所寵信倚賴的崔順實,其本身的所作所為,把以上所說的「富者」和「師母」兩種文化現象的惡形惡狀都最大化了。

二是因為韓國人曾經因為相信朴槿惠所說她三無(無父無夫無子),沒有拖累,可能打破傳統政商糾結的窠臼,但沒想到她是另一種三無(無能無責任無氣力),放任崔順實膽大妄為到如此地步,讓大家深覺遭到背叛。

在韓國的民主和司法力量都取得重大勝利之後,現在很期待看他們如何調整社會尊卑意識與「富者」和「師母」文化之間的關係。

照片是3月30日早上朴槿惠走進首爾地方法院。取自韓國 http://hani.co.kr/ 新聞網站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
 

2017 年 3 月 30 日,22:49

P 隨筆

【台灣繪本美術館之誕生】

0.
去年十二月,台北書展基金會沒有得到2017年波隆那書展台灣館標案之後,我向董事會的決策小組提出一個建議,那就是由書展基金會繼續自行參展,籌建一個新的主題館。

這個提案的出發點有兩個。主要的是:台灣的出版品和作家要在國際上受到注目,圖像和繪本是一個重要的出口。書展基金會經營波隆那這個兒童圖書展已經十年,對如何服務業者和作者已經累積了難得的經驗,就此中斷太可惜。

一般營利的公司,拿不到標案,不會自己掏腰包做這種事,但是書展基金會本來就是非營利機構,目的就是服務出版同業。在一個我們意識到台灣參加波隆那書展應該求新求變的關鍵時刻,由民間另組一個新的主題館為同業服務,值得一試。

決策小組聽了之後一致支持,後來在董事會上討論,基於基金會團隊正忙於準備國際書展,就授權給我來負責進行這個專案。

1.
我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展位。

過去十年,波隆那書展的台灣館都是由書展基金會預訂展位。波隆那書展當局規定已經預定的展位不能放棄,也不能另行轉讓他人。

我和波隆那書展主席 Elena Pasoli 相識多年,就趕緊聯絡她。折騰了一陣,她想出一個方案,可以為我們的新館找到展位,也讓台灣館這次的得標者得以使用我們預定的展位。

接著Elena問我:「你希望你們的新展位在什麼位置?和台灣館在同一個展館嗎?希望近一點還是遠一點?」

過去台灣館的位置一直在亞洲業者為主的第29館的左上角。我回答Elena說:我們是要做一個新的嘗試,不希望給人台灣館鬧雙胞,或者打對台的印象,所以不論在哪裡,前題是不要在29館。此外,如果能位於不同展館,我們也可以讓台灣的童書及插畫作品被更多人看見,擴大台灣業者與創作者曝光的機會。

跟董事會成員討論後,青林的林訓民董事建議我去問問25館或26館是否可能。25館是英美出版社的大本營,26館主要是歐洲許多出版社。

一方面因為這兩個館都是熱門館,一方面因為台灣館應該在亞洲,所以過去都無法申請。

我跟Elena說了後,她說這次可以特別考慮,但是25和26館都太多人要,希望不大。所以如果我們堅持不要在29館,安排我們在30館比較容易。

我說30館太遠僻了,請她務必幫忙爭取25或26館。

Elena說她會盡力,但請我們等待。

我本來以為這是等個兩三天的事。開始的時候每天打電話問她,到了第四天,這位講起話來洋溢著義大利人那種熱情的Elena 提醒我等待就是要耐心地等待。我也就做了最壞的打算,不再去吵她了。

時間過去了將近兩個星期。然後,就在耶誕節前兩天的一個下午,我打開電腦看到Elena一封來信:Rex, 你看看這個展位還滿意嗎?

我一看,是在第25館。不但在25館,還是在心臟地帶,一個三角窗展位,左右各有八米長度面臨主走道。
我們的隣居都是英美出版重鎮。左後方是 Scholastics,前方是Walker,右方是Quarto Group。

義大利人真的是會帶給人驚喜。這是她送給台灣出版同業的耶誕禮物吧。

我只能回答她:我難以表達對你的感激。
(各館及我們的相關位置請看附件。)

2.
現在第二個挑戰來了。

一下子有了這樣一個過去可望不可及的展位,到底要怎麼規劃才能把這個展位的地緣價值發揮到最大?怎樣才能把台灣出版品與創作者做最耀目的展出?

幸好,這段時間我已經就如何籌建這個主題館,以及規劃其內容和活動等,先開始請教童書及繪本界的專家柯倩華,彼此有些共識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次既然由民間籌建一個主題館,那就應該大破大立,拿出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做法,設定一些新的目標。

所以一等展位確定,我們新的挑戰來臨,柯倩華提出找鄒駿昇(Page)當策展人的建議。這個建議馬上就得到當時已經直接、間接參與討論本案的所有人全票同意。

一個間歇飄著細雨的下午,我第一次見到Page。Page聽了我的說明後,很慷慨地立馬同意接下這個任務。

「既然是這個情況,那我們就把自己當作是受邀當波隆那書展主題國(Guest of Honor)來辦這個展館吧。」

Page 說話不快,不時會有一兩個地方有重音。但他講的這段話不需要重音也揮發出百分之百的豪氣。

3.
接下來幾天,我們很快地確定了這次主題館的展出內容。

第一,過去的台灣館,為了兼顧各個面向的需求,展館規劃為八個區。這次我們民間做,主要只集中在三個區:出版社區 Publishers, 插畫家區 Illustrators, 會談區 Meeting Place.
這麼集中火力的原因,就是要全力推介台灣最具國際市場光亮與潛力的童書與繪本出版品,以及創作者。

第二,過去參加台灣館,按出版社收費。每家繳參展費,分配到一塊區域,自己決定在展位上的展出內容。這次我們按出版品件數收費。有意參展的出版社提出報名的出版品,由評選小組就具有國際版權銷售可能的標準選出參展件數,再按件收費。評選小組並且可以主動邀展。最後出版品的展出方式與空間,由主辦方統一規劃,如此對於展覽內容整體質量與視覺傳達效果會有更好的掌握。

第三,這次的插畫家區,開放給台灣一些雖然還沒有書籍出版品,但是有強烈風格的個人創作者來申請,以便把他們向國際介紹。評選小組也可以主動邀請一些有書籍出版的創作者參展。本區完全免費。
這項前所未有的創新作法,不僅會突出台灣圖像藝術的優秀創作人才,也有助於國內外童書出版者與這些創作人才有更多的連結與合作。

主題館出版社區入選書籍的評選小組,由柯倩華擔任召集人,評選成員有宋珮、鄒駿昇、林幸萩三位。
插畫家區入選作品的評選小組,由鄒駿昇擔任召集人,評選成員有柯倩華、宋珮、林幸萩三位。

我們這個辦法公布後,得到熱烈迴響。

出版社區共有18家出版社、109本書籍報名。評選小組評選加上主動邀展之後,最後展出的合計18家出版社,61本作品。

插畫家區共有119位插畫家、753件作品報名。評選小組評選加上主動邀展之後,最後展出的合計30位插畫家,122件作品。

詳細內容可參閱書展基金會2017波隆那主題館專頁。

4.
我們這次主題館的名稱,原來訂為「台灣圖像森林」。Page在實際規劃與設計後,改名為 Museum of the Fantastic: Taiwan Publishers and Illustrators. 中文名則定為「台灣繪本美術館」。

這和Page的設計概念有關。

如Page 所說,他接下這個任務,是因為想達到我們自辦主題國的目標。因此他考慮我們展位的四周都是國際頂尖的童書與繪本出版集團,必須奇兵突圍。

「我們四周的這些大出版社一定都是精銳盡出,大推各種強力作品,鋒芒畢露。」Page 給我看他第一次設計圖的時候解釋,「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要在那裡忽然看到一個可以令人安靜下來又受吸引的地方。」

所以他把整個主題館設計為一個美術館的風格和氛圍。展館如我們徵展的內容,主要就分三個區。

大型圓環的區域是出版社入選書籍的展示區。
兩大面牆是插畫家入選作品的展示區。
後方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是會談區。

我們所有工作成員都立刻被Page的這個設計「迷住」(可以用這個形容詞吧),董事會決策小組也一致同意。此後可以說沒有任何修改。

Page 真是出手神準。

請大家看一下他的設計圖,相信可以同意我的形容。

而伴隨主題館的設計,Page也負責了展覽手冊、展出書籍作品的引導書籤、插畫家作品的引導目錄。

最後,他還特地設計了現場工作人員搭配整體環境氛圍的制服。

「這是整體專業的一部份。」Page說,「我們要讓國際出版界的大咖知道我們是玩真的。」

5.
這次我們參加波隆那書展,除了要做一個風格突出的「台灣繪本美術館」之外,另外一個重點是遴選「國際出版品計劃」。

柯倩華認為,台灣童書繪本要提昇國際競爭力、銷售國際版權,如果能藉由參與國際書展的機會,與具有豐富國際市場經驗的專家有更深入的諮詢交流,應會有更好的助益。

因此柯倩華提議做一個「國際出版品計劃」。

這個計劃邀請台灣童書及繪本創作者或出版業者,提出各自正在發想或進行中的出版計劃,由一個評選小組從中遴選具有國際市場發展潛力的作品 。

入選計劃的創作者和編輯,可以免費參加波隆那書展,同時讓我們聘請的兩位國際顧問提供創作與出版的建議與諮詢協助。明年台北國際書展期間,我們再邀請這兩位顧問來為這些入選計劃做追蹤的諮詢服務。

這個國際出版品計劃的評選小組,由柯倩華擔任召集人,評選成員有宋珮、劉鳳芯。

這個計劃也得到熱烈迴響。報名件數共有57件,最後入選3件。

而我們聘請到的兩位國際顧問是:法國Actes Sud出版社藝術總監Kamy Pakdel,以及法國Hongfei-Cultures(鴻飛出版社)的葉俊良總編輯。

詳細內容也請參閱書展基金會2017波隆那主題館專頁。

6.
這次「台灣繪本美術館」完全由民間籌建,因為根據各種特別條件的匯聚,我們相信一定可以做出有別於位在29館的台灣館的風格,達到一些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們在確認展位位置之後,立即向文化部說明,邀請文化部當協辦單位。

不論政府或民間,我們都在為台灣的出版業者和創作者努力服務。何況台北書展基金會過去累積的波隆那書展的經驗和資源,主要因為承辦台灣館而來。

所以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外界誤以為台灣館在鬧雙胞或打對台。我們希望國際看到的,是在文化部的主辦與協辦之下,台灣這兩個座落於不同位置,相距甚遠的館,是在分進合擊。

非常感謝文化部同意,也提供我們相應的協助。

也要感謝中華電信與楨德圖書的贊助。

中華電信的鄭優董事長是我在中國時報時期的老友。所以在他上任的第一天,我就不揣冒昧地寫了一信請他給我一個簡報的機會。
鄭優聽了簡報後就請他們同仁聯絡,討論出了贊助方案。

楨德圖書的羅賴堂董事長,則是過去就默默行善地支持了一些插畫家去參加波隆那書展。這次我去找他,也是二話沒說就同意贊助。

最後則是感謝基金會趙政岷董事長、董事會決策小組及全體董監事的支持,以及柯倩華、Page及各個評選小組成員,還有全體工作同仁的參與。
因為有台北書展基金會的發動,又找到不同單位、個人出錢出力的共同支持,所以我們這次不但沒有分散文化部台灣館的資源,還為台灣童書及繪本出版者、創作者提供了更多資源。

沒有大家的合作,我四個月前的那個想法也不過就是一個歸於泡影的狂想,更不可能有這麼多事前料想不到的美好發展。

2017年波隆那書展即將在4月3日開幕了。在此為大家簡報這次「台灣繪本美術館」誕生的經過,也請大家共同為台灣童書及繪本出版業者、創作者走向國際集氣、加油!

請大家繼續關注台北書展基金會2017波隆那主題館專頁。
https://www.taiwan-bologna.com/news/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鄭問走了

P 隨筆

我是3月25日晚上來到紐約,台北時間26日中午。

出發之前沒幾天,大辣的黃健和去找過鄭問,談好把他的作品集中出版的計劃。那幾天我正在忙公司還有波隆那書展的事,所以除了請阿和代為問候之外,也跟鄭問說好等我這趟出國回來之後,再找他好好一聚。

因此,當我在紐約的27日下午一點,看到一位素不相識的網友給我私訊說鄭問過世的時候,直覺這不知又哪來的惡作劇。

上網搜尋一下新聞,沒有任何鄭問的消息後,更覺得這不可能。但我還是試著打了電話給阿和,不過台北是半夜,電話沒通。

這樣,雖然說是相信惡作劇,但我整個下午還是心神不寧,一直在等台北時間天亮,好再多找幾個人查證一下,也直接打到鄭問家裡看看。

好不容易熬到七點多,仍然找不到可以查證的人。八點多,我乾脆直接打到鄭問家及鄭問太太的手機上,也都沒人接。

這時,我叫他別惡作劇的那位網友又來訊。說他是鄭問的遠親,而他是從鄭問侄子那裡聽說的。我聯絡到那位侄子,他說是聽他媽媽說的。也就在同時,阿和也傳來了鄭問家另一支電話號碼。

鄭太太接了電話。

一聽她說話的聲音,我準備了一個下午該怎麼求證的開場白都不必用了。事情真的發生了。

鄭太太說:鄭問到26日凌晨還在畫畫。3點10分的時候心肌梗塞,叫救護車送到慈濟醫院,急救40分鐘之後就走了。

下午腦中盤旋著,越來越強的那個聲音:「鄭問,你不能開這種玩笑啊,不能就這樣走啊」突然斷了線。

算算時間,鄭問是在我飛紐約的半途就走了。我離開台北前約好的一聚,永遠沒機會實現了。

那個聲音斷了線。太多事情斷了線。

我能想的和能說的也斷了線。

目前,我只能先為鄭問送行。黃健和會和鄭太太討論告別式相關事宜,等安排好之後再跟大家奉報。

在那之前,我選了一張鄭問的圖,讓我們一起懷念他為台灣的漫畫,以及台灣與國際的讀者所做的一切。這是2012年鄭問在安古蘭漫畫展台灣館設館時所繪的「勿生小像」。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