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17 年 3 月 19 日,20:30

P 隨筆

幾個月來,每天在手機上打開紐約時報,最上方的頭條都是川普相關的新聞。今天不是。

搖滾樂的先行者,John Lennon説「搖滾樂如果有另一個名字,那就是 Chuck Berry」的主角,在昨天過世了,享年90。

看看這位啓迪貓王和披頭四的人物在1958年的演唱,哪是「生猛」所能形容。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文字

2017 年 3 月 17 日,22:36

P 隨筆

【拐杖的回憶】

立法委員王榮璋在行政院摔了一跤,右小腿骨折的新聞,勾起我對拐杖的許多回憶。

身障者拄拐杖,尤其比較上年紀之後,真是兩難。不拄,沒有運動。拄了,容易摔跤。

我是到2000年左右都拄拐杖,但是那年冬天摔了一跤,拐杖正打傷手指,只得暫坐輪椅。

人世的事,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拄拐杖轉坐輪椅很容易,但是等坐了一陣子輪椅後要再回頭拄拐杖,可就難了。

過去不覺得,現在越來越懷念起枴杖。
讓我按著時間序列倒帶的話,拐杖有些很難忘的回憶。

1992年左右,第一次去波隆那書展,結束後,有一天跟導遊去了個地方。記得是一座橋。橋很長不說,遊覽車放下我們之後不知為什麼停到很遠很遠之外。

那天太陽很大,我揮動著雙枴前行,越來越熱,越來越累,手酸得快抬不起來。我咬著牙硬撐,繼續揮著拐杖前進,全身不僅是大汗淋漓,後來是熱氣騰騰。幾乎要再也動不了的時候,我雙手再揮動幾下,卻突然開始逐漸有力氣了。

我再繼續走,汗流得更多,但開始覺得舒暢。最後,簡直覺得可以走到世界盡頭。到了遊覽車那裡還想再多走些多好啊。

倒帶到大學的時候,我還可以拄著拐杖雙腿騰空前行,走個二三十步不成問題。碰到小水窪,我就蜻蜓點水似地過去。原地也可以使用兩隻拐杖來盪鞦韆。

倒帶到中學時期,就更猛了。在馬路上摔倒的話,即使是我自己一個人,也能在摔倒的當地自己收拾拐杖爬起來。韓國冬天街上很多冰,但絲毫阻止不了我使用雙拐行走。

但今天想起來,我自己都要驚嘆,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我怎麼能拄著拐杖一路攀登幾十到上百個石階。釜山是丘陵山城。到處是階梯。有的是水泥舖的,有的是石頭拚起來的。我就拄著拐杖在這些階梯上上下下。

最近回去看看那些階梯,實在覺得很不可思議。釜山是倚山而建。那些石階都很陡,四、五十度。以前我自己上上下下那些石階的時候,不時會有人盯著看。

當時我心裡嘀咕:沒看過拄拐杖的人嗎?這些人到底看什麼?

可現在我懂了。

拄拐杖走路的人不少見,可是一個毛頭不知死活,拄著拐杖在那麼多又陡又高的石階上逐步攀沿,實在是一幅詭異又危險的景像吧。拐杖在石頭拼成的台階上稍微打滑一下,我摔下來就不只是哪裡骨折了。那會是結結實實的「一頭摔死」。

而我竟然跑了那麼多石階都平安活著。
還能在今天回顧這一切,還能感慨。

感謝諸佛菩薩的護佑。

2017 年 3 月 16 日,21:19

P 隨筆

【收納了八十箱之後的失望+開心】

為了找那兩袋資料,今天到倉庫裡儲放我資料的地方收納。

前後五個小時,清理了十幾年來累積的八十個箱子,仍然找不到。不過,趁機扔掉其實不需要留的東西三十個箱子。

所以,今天的收納仍然是一方面因為找不到東西而失望,一方面又因為把這麼多箱子收拾整齊,現在每個箱子裝什麼都很清楚了而開心。

這張照片是拆到還剩三個左右的時候拍的。覺得有種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的感覺。

問題是:那兩袋資料到底去哪裡了?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2017 年 3 月 14 日,19:58

P 隨筆

【這是什麼層次的問題】

今天早上和朋友聊天,談到少子化造成學生人數劇減之後,很多中學生畢業後又直接出國留學現象的嚴重。

下午和一位很優秀的高三學生交談,他說自己班上27位同學中有7位要出國讀大學。7位之中又有4位是去對岸讀。

我們的生育率低到全球第一,本身已經是國安問題。加上這些現象,不知該算是什麼層次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