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12:43
G 政府與政治
1.
對於這次大罷免結果,罷團和志工千萬不必自責,或覺得自己努力不夠。
大罷免的成敗,本來就不是看三十一席總數必得達成幾分之幾,而只是看一些關鍵的席次。
而第一階段之所以連一席都罷不了,我認為主要責任在民進黨犯了八個字的錯誤:「昧於事實」、「驕兵必敗」。
這次大罷免主要是由民間發動起來,正因為由民間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創意發動,所以達成史無前例,傳統政黨難以想像的三十一席罷免成案。
在這次大罷免行動中,民進黨如果謙虛地認清這個事實,就該好好扮演「助攻」、「協助」的角色,幫助罷團在最後階段進行民間志工沒有經驗的各種精算,達成罷免關鍵席次的目標。
但民進黨沒有。也正因為昧於事實,等看到罷團締造的一片大好情勢之後,到投票前夕可以看到有人開始搶功、妄言。
民進黨沒有演好「助攻」的角色,當然也不知道自己另有「主攻」的任務。
民進黨的「主攻」任務裡,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向人民解釋清楚:如果當真大罷免成功,如果當真之後民進黨又重新在立法院過半,到底會如何節制自己的權力。
民進黨不該忘記:2024大選,人民之所以沒像前兩屆讓民進黨在立法院單獨過半,本來就是看到過去他們在立法院有些蠻橫的問題,所以希望另有制衡的力量。現在藍白兩黨變本加厲地加碼惡搞、破壞,使得很多人願意考慮支持大罷免成案;但也一定有人心有疑慮:如果大罷免成功,萬一民進黨也又不知節制呢?
身為執政黨,民進黨在大罷免行動中應該主動、積極澄清這些疑問。但可惜沒有。
726第一階段一些關鍵選區惜敗,甚至一席都沒能罷成,和民進黨的「昧於事實」與「驕兵必敗」有莫大的關係。第一階段如此,第二階段當然也受影響。
罷團和志工不必因為民進黨犯的錯誤而自責。
2.
也不必因為動搖不了許多國民黨鐵桿選區而沮喪。
國民黨這次能倖免於一席都沒有被罷,一方面是受益於前述民進黨所犯的錯誤,一方面也可歸因於八個字:「困獸之鬥」、「不擇手段」。
「困獸之鬥」,是他們深知這次如果真的失去過半席次,將是沒頂之災,所以竭進一切所能掙扎。
「不擇手段」有許多例子。我想特別提一下他們725 在凱道的集會。
國民黨必須聯合民眾黨和柯文哲的支持者,是可以想像的。但是之前他們一起辦活動,國民黨還會在乎自己的「主場優勢」,而那一天他們卻把開場讓給一個人上去就代表民眾黨高喊釋放柯文哲;接著讓那些當過總統、當過大學校長的人跟在一個讚美共產黨連中國人都會肉麻的人後頭魚貫上場。
只因為要聯結民眾黨,連這種出賣政黨原則和政黨靈魂的事都會做,國民黨的「困獸之鬥」、「不擇手段」也就可知。
會場上他們的支持者會侃侃而談「偽造文書」是小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也就不足為奇。
國民黨雖然挺過了這次大罷免,但是他們也形同承認了一個事實:光憑國民黨自己已經無法對抗民進黨,他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討好民眾黨。
對於一個動搖自己政黨原則,不惜出賣靈魂的政黨,不必感到沮喪。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政黨,是必然沒落的。只是要小心。因為困獸之鬥、不擇手段,本來就很危險。
3.
最後,我想跟所有民間罷團的成員,參與的志工、接機超人道謝。
從過去半年多時間看到各位所完成的,不只有
全球前所未有的三十一立委罷免連署的紀錄;
大量之前任何社會運動都沒參加過的素人蛻變為各種行動達人;
激發或引發許多不談政治的人或隱藏立場的人挺身而出(尤其許多藍軍);
更有對自己國家、社會的熱愛,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行動創意;
還有面對各種仇視、嘲諷、謾罵的平靜與寬容。
這些都給臺灣政治打開了新的篇章。
接下來我們確實還有巨大的挑戰。
藍白兩黨各種惡法的加速發明與闖關、民進黨面對時代變動的遲鈍與惰性、中共對臺灣更加緊切的滲透和破壞,都需要大家清醒地觀察、監督、防備。
我從各位身上感受到激勵,體會到自己要加強的學習,也相信我們一定會走出光明的未來。
再次感謝大家。
大罷免,大成功!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