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2 月 18 日,21:58

P 隨筆
2022年2月18日 /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6天前
【烏克蘭發生的事】
從2021年2月21日俄羅斯宣布要在烏克蘭邊境配置3,000傘兵進行「大規模演習」之後,歷經一年時間的擴增,到2022年2月中旬,已經在烏克蘭邊境,陸、海布下12萬大軍。但俄羅斯始終堅持他們只是演習。
2022年2月14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索伊古宣布南部和西部戰區的演習已經結束,軍隊即將撤軍,回防原屬基地。
2月16日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反駁俄羅斯的說法,指出俄軍不但沒撤回反而更加集結。同日俄羅斯外交部也反擊,說西方一直在誇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危機,是患了「反俄羅斯歇斯底里症」(anti-Russian hysteria)。
2月18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主席米索拉說她沒法相信俄羅斯在撤軍的說法。
當天,美國總統拜登更正式宣布他相信普丁已經決心入侵烏克蘭。當時,還有人說他危言聳聽。
【臺灣應該學到的事】
一直在你國家四周軍演、騷擾你領土的國家,到他準備好動手的前一刻,都會說他們想要和平,你想要備戰是歇斯底里,是你在挑釁。
保持防備和警戒,絕不是挑釁。是保護自己安全的必要措施。

2023 年 2 月 16 日,23:22

P 隨筆
這兩天思索,就紅塵裡的人間佛法而言,星雲大師說「識得人我關係處,一花一葉一如來」,真是講到了最關鍵的要點。
檢討起自己,過去我是自以為是的「不識人我關係處,一花一葉一如來」。
從「不識」到「識得」,有得用功了。
(圖是今天畫了 一隻名叫 Rex 的猴子。#aigenerated )

2023 年 2 月 15 日,22:25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遷徙者》是一個無聲的故事,一群動物被迫離開家園,踏上旅程,也是當今世界真實上演的故事。
近兩年來,這本書授權17種語言、18國版本。今年出版臺灣版。
這本無字的繪本以具有張力的動人圖象講述了一群動物的旅程:牠們必須離開森林,穿梭在暗夜森林裡,牠們不得不犧牲事物、放棄親人、跨越邊界;原本繽紛的生命力,也逐漸褪色。然而,途中牠們一起煮飯、取暖,縱使生命與死亡一路相隨,牠們仍然照顧彼此,一同生存、前行。路途的艱辛,讓森林彷彿一片荒蕪的沙漠般,看不見盡頭。這群遷徙者最終能否看見希望呢?
本書作者,秘魯作家Issa Watanabe表示:「我的第一張圖是在看完瑞典攝影師麥奈斯・威門(Magnus Wennman)一系列作品之後所畫的,那系列攝影作品拍攝一群敘利亞小孩睡在森林中臨時搭建的帳篷裡。小孩的眼神不僅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悲傷,更反映出他們當下感受到的恐懼。他們失去家園,遭受戰爭的暴行,忍受極度的貧窮;他們經歷失去父母和手足的痛苦,被暴力摧殘、找不到任何安慰且無助。
「而我,除了畫畫還能做什麼呢?至少試著——透過繪畫——到達那座森林?慢慢地,圖畫一張接著一張引導著我,沒有預期要怎麼畫,我彷彿同行繪出了一條路。這條路花了我將近兩年的時間,因為無論我如何往前推進,旅程卻沒有終點:才走過一座沙漠,彷彿又出現另一個;每一次歇息之後,新的海難又再出現。我應該繼續領航行駛,但是,許多次我卻迷了路。最後我終於了解,無論是在森林、海洋或是沙漠中,在樹林間、波浪上,或是沙礫上都沒有畫好的路。但是,憑著意志和希望,依然要向前走。」
獲獎紀錄:
★ 2021年法國童書權威獎項女巫獎(Prix Sorcieres)
★ 2020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插畫展入圍
★ 2020 White Raven 白烏鴉獎入圍
★ 美國《Kirkus Reviews》評為2020最佳圖書。
★ 榮獲Catalunya-Spain書商獎(Llibreter Prize)

2023 年 2 月 13 日,20:59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安靜和享受之間的引動
1.
書籍美術設計,可以比喻為建築設計。
設計一棟房子,要考慮居住者或使用者的需求,和四周環境的搭配,然後結構、建材、樓層、隔間、裝潢、外觀等等。
設計一本書,要考慮創作者的內容,和閱讀者的感受,然後要考慮開本尺寸、印刷條件、裝訂條件、內文版型、篇章區隔、封面、腰帶。
所以,出色的書籍設計和建築設計是相通的。書,就像房子一樣,充滿從結構到門窗所有細節的巧思。
一棟建築,可以帶給人像是閱讀一本書的收穫。一本書,也可以帶給像是觀賞一棟建築的玩味。
最後,兩者都不能為設計而設計,不能炫技,而必須展現並保留給參與者的空間。
書籍的參與者,尤其還包含了內容的創作者和讀者兩端。
在書籍的建築設計裡,必須讓創作者和讀者有最自在的相會。
兩者的挑戰都很大,而設計書籍的人,應該是比設計建築的人更幸福一些。
設計建築,要整合的立場、團隊、意見太多。設計書籍,則往往可以獨自在安靜的燈下完成。
最重要的是,設計書籍的機會要比建築多太多,連帶可以探索的樂趣也多很多。
2.
楊啟巽顯然是很享受這些樂趣。
他善用了書籍美術設計者特有的機會,嘗試了從圖像到文字、從文學到戲劇、從小說到食譜的各種門類,形成一個繽紛的光譜。
有的書,他也接受封面設計,像是進行了裝潢設計;但更多的書,他都在進行完整的建案,整體裝幀設計。
看他設計的一本本書,像是在看一棟棟風格不同的建築。即使從平面上,也可以感受到建築師想讓人體會的空間、光影、穿透的感覺。
各棟建築的業主要求的風格雖然不同,他還維持了可以貫穿其中的自己美學主張,並且這個主張又能展現書籍創作者的位置,留給讀者願意親近的空間。
而他一定是非常享受這個過程的。因為如果不享受,是做不到這些事的。
3.
許多設計者的工作室都是安靜的。
但是回憶認識他的這麼多年,以及去他工作室的經驗,啟巽和他的繆思女神美春,加兩隻狗,加他愛玩的Switch,合起來挺豐富的畫面,卻總讓我想到他在燈下另有一種不同的安靜。
我很好奇他作品裡透露出的那些享受,和他的安靜之間是什麼關聯,怎麼互相引動的。
起碼我看他的設計,是有那種體會的。
—————-
啟巽邀請一些人為他的新書寫序,我也寫了一篇如上。
年後,很高興我們終於把《素直設計:楊啟巽作品集》裝訂完成,趕在書展的周末熱騰騰地送到會場。
那天新書分享會的座談開始之前,他一直說緊張。但實際開始之後,侃侃而談,坦誠地說明了一些設計的構想起源和發展過程,熱情地和讀者互動。結束後也為排隊的讀者簽名。
錯過座談的人,請不要錯過這本書
楊啟巽邀請一些人為他的新書《素直設計:楊啟巽作品集》寫序,我也寫了一篇。

 

每本書的設計,他都說明構想。

 

這兩本封面設計的說明在下方。

 

2月4日在書展上有一場新書分享會。大辣總編輯黃健和主持,楊啟巽和允晨發行人廖志峰對談。

 

那天新書分享會的座談開始之前,楊啟巽一直說緊張。但實際開始之後,侃侃而談,坦誠地說明了一些設計的構想起源和發展過程,熱情地和讀者互動。

 

拿著熱騰騰剛從裝訂廠運來的書。

 

熱情排隊的讀者之一。

 

熱情排隊的讀者之二。

 

素直設計Book Design  博客來:https://bit.ly/3W7huum  誠品:https://bit.ly/3iF6xCC  金石堂:https://bit.ly/3ZlXpn3  讀冊:https://bit.ly/3CN4W4w  MOMO:https://bit.ly/3CH3vV8  大塊:https://bit.ly/3Gq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