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 31 日,23:46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明亮的一天!忙碌的一天!開心的一天!
這應該是今年所有參展者、參觀者的共同心聲。
雖然是第一天專業日,並且也不是假日,但第一天看到進場的讀者人數,不只比去年2022年多出許多,比疫情之前的2019應該也只多不少。
今天在會場上拍的照片,就請大家看一看!
波蘭館非常精彩,我明天再來詳細說明。

























2023 年 1 月 31 日,21:00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旅行有多少種?
為了在忙碌的工作、緊繃的情緒中放鬆?
為了告別已經成為禁錮牢籠的城市?
為了壯遊?
或是因為自我懷疑與茫然?
在華語流行音樂界行走多年,為許多熱門歌曲譜詞、知名藝人企劃的黃婷,是為了告別愛情。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出走。
為了能說走就走,放棄了穩定的工作。
為了忘記一個人,一次又一次,試圖逃得更遠。」
而黃婷一次次走遠,去攀登聖母峰基地營、漂流加拿大育空河、遠赴南極看企鵝看冰山、鐵路橫越西伯利亞,有了四段極地之旅。
七年之後,她沈澱風乾,梳理出一大片屬於自己的風景,寫出《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這本書。
五月天瑪莎看了書之後,為這本書寫了一篇文章,說那是用壯闊的儀式封存重要的回憶,也趁著這次書展來和黃婷對談旅行中一個關鍵的重點:「迷途中唯一的導航 ,是對自己誠實」。
歡迎大家參加,並且能找到自己的旅行之路。
2/1(三)
時間:16:45-17:4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迷途中唯一的導航 ,是對自己誠實——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新書分享會
講者:黃婷(音樂人、作者)、五月天 瑪莎 (音樂人)
2023 年 1 月 30 日,23:05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我決定要離開這個地方了
不是因為恐懼
而是害怕自己將來不再懂得恐懼
收拾行李時我掉了很多東西
只留著最珍貴的……
然而,我還是決定把行李埋在地上
到了我離開的那天
朋友都來和我道別
我決定用走路的方法離開
因為我根本沒有目的地
沿路我一直計算著距離
已經是第一百三十二棵樹了
一直走著,沒想到我竟然哭了起來
但每次我只流一滴眼淚
我等地上的眼淚乾了
才繼續走
就這樣走了二萬三千九百八十六棵樹的距離
直到我不再流淚
我知道我終於離開了
我高興我終於離開了
……
……
這如詩的文字,是香港漫畫家黃照達(Justin Wong)寫的,配合他的作品《那城》。
《那城》的源起是:2020年疫情開始不久,他決定創作一個名為「這城」的插圖系列,每星期把香港的政治新聞串連起來,用圖像描繪其時的社會面貌,在《明報》的周日版連載。『直至2020年7月,港版國安法通過之後,人民躁動不安,社會不同層面都充斥著白色恐怖。為了避免為報館帶來麻煩,我決定把「這城」易名為「那城」,由明刀明槍的政治漫畫改為以個人感受出發的圖文故事。』
只是這樣還不足黃照達自保。到2021年,他因為遭到舉發,倉促間緊急離開香港,移居倫敦,「那城」系列漫畫就此成為他在香港這片土地上的道別之作,他對香港的思念之作。
黃照達創作的原動力,是圖像與設計的風格和創意,也是因為他的文字。
他的漫畫風格深受美國漫畫家克里斯.衛爾(Chris Ware)影響,擅長用平面設計、幾何排列的形式來構思版面。
所以雖然是在講述政治議題,但並不鋒利批判,而是以抽象簡約的圖像寓意、玩味實驗的畫面構圖,以及相搭配的文字,嘗試用較多空間讓讀者思考。
然而,讀他的文字,顯然又絕不只是和圖像搭配的作用而已。
歷史上許多人在最深的傷痛之後,寫出來最美的詩。
詩人總是手術刀般剜出自己心底的情緒,卻種植成窗台的風景;
總是讓你剛看到他傾瀉而出的淚水,倏忽轉為潺潺溪流。
黃照達的文字,顯然又給了歷史一個新的實證。
——-
是在去年的台北書展後,香港在台的作家鄧小樺引介我們認識並出版了黃照達的這本《那城》。
這次台北書展,我們請小樺來談黃照達的這本書。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