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1 月 28 日,23:20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那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土地。」
這是一句在臺灣會常聽到的話。
當然,自古至今,每當一個國家想要擴張其版圖,要侵攻某地的時候,都會講這種話。
然而真要細數到底是哪一個國家最愛講此話,把此話講得最徹底,執行得最徹底,非俄羅斯莫屬。
今天俄羅斯是全世界領土最廣大的國家,就地球上人類可居住的地理面積來說,他們一個國家就佔了八分之一。
而他們掌握這麼大領土的時間,不過是五、六百年的事;而他們在崛起過程裡之所以能東征西伐,擴展出這麼大的版圖,其中有一個旗號就是「收回自古屬於俄國的土地」。
2.
今天我們熟知的俄羅斯,是由莫斯科大公國而俄羅斯沙皇國而俄羅斯帝國,再歷經蘇聯時期而來。
而莫斯科大公國由東北歐一個邊陲之地站上歷史舞台的焦點,是從1480年反抗金帳汗國,結束汗國在當地200年統治開始的。
1480年,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葉。但就在接下來短短幾百年間,這個晚近才新受注目的國家,卻經由一系列君王的前後接續,把帝國一路膨漲成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世界各個不同地區在某些時期都會出現拓建龐大帝國版圖的雄主。亞歷山大、圖拉真、唐太宗、成吉斯汗、康雍乾、拿破崙…….但是俄羅斯持續數百年的領土擴張始終不斷,直到2018年普丁在俄羅斯地理協會發表講話,還會說「俄羅斯沒有國界,只有地平線!」不能不說特別。
聞一先生寫的《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就是講俄羅斯一系列君王,到底是怎麼發展出擴張領土的雄心、方向、目標和行動,形成了他們民族的信念。
這不是俄羅斯通史,但是他以對俄羅斯歷史的畢生研究,以俄羅斯如何收集土地為主軸,寫出了一部結合帝王、戰爭、拓荒、地理及冒險的歷史書。
3.
這本書是歷史書,也是故事書。
請看一段聞一怎麼寫彼得大帝如何知道白令海峽的經過:
「(炮事衙門的主管)布留斯還是一個特別喜好收集中國「稀罕物件」的人。據瞭解他的人記載,他有整整一屋子的中國『稀罕物件』。儘管如此,布留斯苦於不清楚這個『中國』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地方,他多方打探也毫無結果。他渴求尋找到一條能從俄國通往日本,再去那個神祕莫測的『中國』的道路。傳兵衛的到來讓布留斯精神大振,就私下要把傳兵衛永遠地扣留在俄國,作為尋找這條道路之用。………
「彼得所以聽從了布留斯的建議,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的目光盯住了遙遠的太平洋。自他聽過傳兵衛的講述後,一個神祕的地名—— 『阿尼安海峽』令他無法平靜。十七世紀中期,『新土地發現者』的先驅傑日尼奧夫曾提到過這個海峽,說是這海峽將俄國所在的大陸與海那邊的大陸隔離了開來,但是他並未能到達。自那以後『阿尼安海峽』的神話和吸引力就隨著眾多哥薩克的探險足跡不斷擴大和蔓延開來。在準備與瑞典重新開戰和戰爭進行之中,彼得也一直沒有忘記這個『阿尼安海峽』,沒有忘記遙遠東方的海上窗口的『打開』。」
4.
俄羅斯擴張領土有幾個方向和主張,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以往西伯利亞的拓荒、探險為代表,主張「這些土地不在俄羅斯的疆界之內是歷史的最大不公」 。
另一個就是往瑞典、波蘭等地的擴張,主張「那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土地」。
從這個角度看,特別能體會俄羅斯和烏克蘭之爭的核心癥結。因為他們爭搶的是「基輔羅斯」的正統,以及話語權。也就是公元882年起留里克王朝到1240年金帳汗國征服基輔這將近400年歷史的正統和話語權。
烏克蘭認為他們立足基輔,本就是正統的繼承者,莫斯科不過是當時偏遠地區的遠房親戚;莫斯科在逐退蒙古人之後,則認為自己才是基輔羅斯的繼承者,一路把自己升級為大俄羅斯、烏克蘭是小俄羅斯。也因而當然一直有許多人會時至今日仍然把烏克蘭當作「自古屬於俄國的土地」,非要拿回不可。
這一段雙方各有理由、各有背景的歷史,說來糾纏不清,但是在嚴一的兩本書裡可以看出清楚的脈絡。
一本是前述《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一本是《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之前有一篇介紹烏克蘭這本書的貼文聯結請看留言區。)
《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裡講了(包括但不僅止於)帝俄時代兩國的恩怨情仇,《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則從帝俄覆滅後,為什麼像挪威可以獨立,烏克蘭卻不得,反而要再加入蘇聯的源起,把近代兩國繼續糾結的前因後果,透過大量史料梳理清楚,並回敘過去歷史的關聯。
兩本書合起來讀,可以對俄羅斯「收回自古屬於俄國的土地」這個主張到底對世界,以及對烏克蘭有什麼影響,有不同的體會。
而澤倫斯基的《我們如此相信》裡,許多篇演說,又從二十一世紀此刻的角度,以實際正在進行的情況,對這些影響加以印證。
5.
這次台北國際書展,有兩場演講和這幾本書有關。歡迎大家聆聽。
2/1(三)
時間:13:00 – 14:00
地點:藍沙龍
講題:膨脹的帝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糾結——�《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與《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
講者:洪美蘭(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2/2(四)
時間:13:00 – 14:00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從澤倫斯基看和平的要件,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講者:苗博雅 (臺北市議員)、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2023 年 1 月 27 日,23:08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鏡子》來了。
Suzy Lee的「邊界三部曲」也終於出齊了。
Suzy Lee從首爾大學藝術系畢業後,去倫敦坎伯韋爾藝術學院(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進修書籍藝術(Book Art)。
2002年,她帶著碩士學位畢業作,一本概念和形式都奇異的手工樣品書,隻身前往波隆那書展。經過六家出版社的拒絕後,Corraini接受出版。當年28歲的她也就以這本書在歐洲,乃至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大放異彩。那本書就是《愛麗絲幻遊奇境》。
《愛麗絲幻遊奇境》有多麼前衛,即使在她的母國,也直到2015年才出版韓文版,可見一般。現在為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收進Artist’s Book Collection。
我是在2019年才得知這本書,看到之後大受震撼,就馬上決定引進臺灣。
2.
而真正讓Suzy Lee奠定國際大作家地位的,則是她的「邊界三部曲」。
Suzy Lee一直探索書籍藝術化的前沿,她在2003年發表《鏡子》、2008年《海浪》、2010年《影子》三本書。Suzy Lee 說:「這三本書共享了同樣的概念,就是書的『裝訂線』可以做為幻想與現實的邊界。」也因此,三本書合起來被稱為「邊界三部曲」。
三部曲的情節,是一個小女孩分別和她成長過程中遭遇的鏡子、海浪和影子嬉戲。都用黑色和另一個顏色相搭配:《鏡子》橘、《海浪》藍、《影子》黃。
三本書的尺寸都相同,但翻閱方式卻分別爲《鏡子》直式左右翻、《海浪》橫式左右翻、《影子》橫式上下翻。
而Suzy Lee環繞也貫穿三本書創作核心的,就是書的裝訂線部位,也就是左右頁(或上下頁)之間所謂的「書溝」。
裝訂線的書溝,本來是書之所以成書之必要一環。但是在繪本(或其他圖像)書,尤其遇到跨頁滿版圖時,這條書溝卻成了一道忌諱之線。
畫家擔心自己構圖的精彩核心,尤其人像如果正好落到這個部位,會支離破碎,陷入黑溝。
而Suzy Lee在「邊界三部曲」的三本書卻利用這大家忌緯的書溝部位奔騰其創意。
繪本研究專家東華大學藍劍虹教授如此說明她的革新和突破:
「在首次運用的《鏡子》中,兩位鏡像般的人物可以『躲入』其間和隱匿消失,之後『穿越』此一區域,兩人交換位置(版面)。藉由兩邊頁面與書溝的處理巧妙呈現『鏡像神經元』的發現: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恰如銅板的兩面:一面是自我,另一面是他人。更很好地展示了精神分析中鏡像階段的愛恨狀態:從最早的興高采烈到後來出現的攻擊性。整體揭露腦內的心理劇場:所謂真實自我亦是一模擬之物,就如《紅樓夢》所言:『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迷幻時刻⋯⋯」
而《鏡子》如此,《海浪》、《影子》也如是。只是遊戲的方式由直式左右,而橫式左右、橫式上下。
3.
「邊界三部曲」的三本書不管對閱讀、繪本創作或是書籍設計,都有里程碑的影響。2016年Suzy Lee首次被提名安徒生大獎之後,2022年第二次被就獲得大獎肯定。
藍劍虹教授說:「此三部曲非常成功地將原本是盲點的中間書溝區域,使之真正成為書籍版面的中央舞台,一舉轉化提升成書籍設計藝術上的耀眼位階。Suzy Lee 作為書籍藝術家,卓然當之無愧。」
Suzy Lee自己接受訪的時候則說:「出現在『邊界三部曲』裡的小女孩不見得是同一個人,卻共享了同樣的特質——一個孩子的好奇、勇敢和無窮的精力。我並不是說自己就是那樣的人,不過那些特質都是我想保有的。我非常喜愛繪本這個文類,因為它永遠都面對著孩子,永遠在對孩子說話。」
我們出版「邊界三部曲」的時候,先出版了《海浪》和《影子》,現在出版了《鏡子》,終於三部曲完整了。
「邊界三部曲」擁有能夠為讀者的知覺打開新通道、為腦中的認知開啟新次元的神妙能力。不管是孩子或是成人,是繪本讀者、創作者或設計師,Suzy Lee「邊界三部曲」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經典傑作。
這次台北書展,也有一場柯倩華教授談Suzy Lee 「邊界三部曲」的講座,也歡迎參加。
2月4日星期六
時間:16:00-17: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現實與幻想的界線——書籍藝術家Suzy Lee的邊界三部曲
講者:柯倩華 (繪本評論及教學研究者)
繪本研究專家東華大學藍劍虹教授如此說明Suzy Lee 的革新和突破: 「在首次運用的《鏡子》中,兩位鏡像般的人物可以『躲入』其間和隱匿消失,之後『穿越』此一區域,兩人交換位置(版面)。藉由兩邊頁面與書溝的處理巧妙呈現『鏡像神經元』的發現:自我與他人的關係恰如銅板的兩面:一面是自我,另一面是他人。更很好地展示了精神分析中鏡像階段的愛恨狀態:從最早的興高采烈到後來出現的攻擊性。整體揭露腦內的心理劇場:所謂真實自我亦是一模擬之物,就如《紅樓夢》所言:『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迷幻時刻⋯⋯」

 

我們出版「邊界三部曲」的時候,先出版了《海浪》和《影子》,現在出版了《鏡子》,終於三部曲完整了。

 

 

「邊界三部曲」的三本書不管對閱讀、繪本創作或是書籍設計,都有里程碑的影響。2016年Suzy Lee首次被提名安徒生大獎之後,2022年第二次被就獲得大獎肯定,當之無愧。 藍劍虹教授說:「此三部曲非常成功地將原本是盲點的中間書溝區域,使之真正成為書籍版面的中央舞台,一舉轉化提升成書籍設計藝術上的耀眼位階。Suzy Lee 作為書籍藝術家,卓然當之無愧。」 「邊界三部曲」擁有能夠為讀者的知覺打開新通道、為腦中的認知開啟新次元的神妙能力。不管是孩子或是成人,是繪本讀者、創作者或設計師,Suzy Lee「邊界三部曲」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經典傑作。

 

2002年,Suzy Lee 帶著碩士學位畢業作,一本概念和形式都奇異的手工樣品書,隻身前往波隆那書展。經過六家出版社的拒絕後,Corraini接受出版。當年28歲的她也就以這本書在歐洲,乃至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大放異彩。那本書就是《愛麗絲幻遊奇境》。 《愛麗絲幻遊奇境》有多麼前衛,即使在她的母國,也直到2015年才出版韓文版,可見一般。現在為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收進Artist’s Book Collection。

 

 

2023 年 1 月 26 日,22:23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這是一本適合大人和小孩一起讀的書,當然,也適合送給小孩當禮物的書。
「大人們最開始都是小孩的超級英雄,大人們無所不能,大人們可以完成一切小孩無法完成的。
「到了某一天,小孩突然發現,事實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樣,大人跟小孩一樣脆弱,大人跟小孩一樣需要被保護,大人跟小孩一樣需要被好好安頓。」
幾米曾經以《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來嘲諷大人與小孩間的矛盾。到了《超級沒用的大人》就更進一步,他拆穿了大人超級沒用,所以小孩們只好靠著自己與想像出來的空氣朋友彼此支援,來面對這個大人們需要被小孩拯救的世界。
書裡有小孩的喧嘩、嘲諷,也有孤獨和勇氣,以及很溫暖的撫慰。
我挑了三則和大家分享。
《超級沒用的大人》是獻給所有帶領我們前進的超級英雄小孩。
2.
和這本書同時出版的,有《相親相愛聯絡簿》。
這是幾米用精美插圖設計的家庭親子聯絡簿,是親子間塗鴉與溝通的情感交流記事本。讓大人與小孩間的溝通,經由幾米的畫作陪伴,有柔情與可愛的潤滑,使溝通順暢。
這是聯絡簿和手記的通用設計,可供個人使用或親子間共同使用,當作家庭內的交換日記。
3.
每年台北書展期間,都是幾米和讀者見面溝通的時間。每次他都會說簽書簽得很累,聽到讀者述說對他作品的感情,心情都激動,甚至落淚。但每次書展,他還是把簽名會當作他一年一度重要的活動。
疫情期間,台北書展停辦了兩年,這次書展是睽違三年後,幾米再次在書展上和讀者見面。
我們安排了兩場活動,請大家來和幾米見面。
2月4日星期六和2月5日星期日,兩天都是下午一點到三點半,在大塊文化沙龍。我們的展位是D523。
「大人們最開始都是小孩的超級英雄,大人們無所不能,大人們可以完成一切小孩無法完成的。 「到了某一天,小孩突然發現,事實不是他所想像的那樣,大人跟小孩一樣脆弱,大人跟小孩一樣需要被保護,大人跟小孩一樣需要被好好安頓。」

 

大人的眼睛通常只是裝飾品…..

 

他們是不是早早放棄他們曾經的夢想?

 

幸好,還有一個空氣朋友可以鼓舞…

 

《相親相愛聯絡簿》是幾米用精美插圖設計的家庭親子聯絡簿,是親子間塗鴉與溝通的情感交流記事本。讓大人與小孩間的溝通,經由幾米的畫作陪伴,有柔情與可愛的潤滑,使溝通順暢。 這是聯絡簿和手記的通用設計,可供個人使用或親子間共同使用,當作家庭內的交換日記。

 

《超級沒用的大人》與《相親相愛聯絡簿》的套書組,除了包含繪本與聯絡簿/手記本,可以同時擁有兩部幾米最新作品,還有「兔兔迎春納福」斗方春聯乙組(尺寸:邊長15公分。每組兩張),再加贈「甜言蜜語便條紙」乙組(尺寸:7×10公分。每組32張)。

 

 

2023 年 1 月 25 日,23:07

B 閱讀C 出版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1.
小時候在韓國居住,印象很深的有兩件事,一明一暗。
明的是過春節的時候,街上高舉著「農者天下之大本」直幡,頭戴花冠進行「四物遊戲」的隊伍。
暗的是街坊有時會請衣著奇特的女人來進行歌舞。女人戴著奇特的帽子,歌聲和動作都很神祕又奇異。華僑說那是「跳大神」的,小孩要離遠一點。
等長大一點,知道那些跳大神的叫「巫堂」,用中文來說,就是「巫女」。
再後來,又知道「巫堂」和「薩滿」信仰有關。但,也就止於此了。
直到讀了《神明在看著呢——我的巫女日記》。
2.
洪承喜顯然是很不一般的巫女。
她今年三十三歲,寫作、繪畫、跳舞,全身許多刺青,屢屢使用Tinder來談「該死的戀愛」,也承認自己是「性別酷兒」。她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IG,也公開坦白生命中的其他經歷。
《神明在看著呢》的好看,除了洪承喜個人生命成長的過程,如何從一個娘胎裡就和媽媽去基督教會的人,轉變成巫女的生命路程之外,我認為還有幾點。
第一,是她給「巫女」的重新定義。
「我認為,藝術家和巫女的職業並無區別,兩者皆是表現憾恨喜悅的職業。畫符與人分享、以舞散播喜悅、用言語文字溝通、為受壓迫的疏離存在解恨,巫女是這樣的人。」
第二,她以特別的角度解釋世界的現象,但不誇大「法力」或命運的注定。
她相信動植物和無生命的事物中也有「精靈」的存在,以及精靈的憾恨爆發出嘆息聲之後怎麼形成新冠病毒、懸浮微粒、氣候危機 。
但是,她對來找她算要不要離開家暴先生的女人會說:「您應該要去警察局,而不是算命館。」
她也不亂說凶卦:這「既是為了客人,其實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原因在於,身為巫女,我遇到的所有因緣和場面都是我的鏡子,客人的占卦也是我的占卦。…….幸虧有我經歷過的不幸,才能在內心深處聽見客人的不幸,一起尋找出路,我十分感謝。因此,對我來說,凶卦並不存在。」
第三,是她對女人的同理心。
「古時候,女性能夠閱讀與表達的職業並不多。唯獨娼妓與巫女能夠在男性面前說話、寫詩、畫畫、跳舞。話語的力量,用言語為自己發聲的力量,對於今日女性來說,也是迫切的需求。選擇成為巫女,是我不讓話語歇止的決心。愈用其他人的話語塡滿我的話語,愈可能對他們的話語產生共鳴。」
3.
最後,我要說一下這本書特別對我自己的啟發。
洪承喜說她之所以喜歡成為巫女,是因為「成為巫女之後,最棒的一點是能為某人眞誠祈禱。我喜歡這份可以包容與淨化眾生的職業。白天溫暖地擁抱人們,夜晚安安靜靜地禱告,這樣的日常生活很幸福。」
她在書裡很詳細地寫出了每天早上從四點起床之後,一直到晚上睡前,每個時段做的事,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
尤其,她解釋了為什麼每個人都有個「內在小孩」,以及每天需要撥出三十分鐘珍愛自己的時間,如同向內心的神靈祈禱一樣。
最後這一點 對我很新奇。我會好好應用。
5.
今天是年初四,許多商家開張、迎財神了。放假天數比較多的公司行號和上班族,也開始進入要準備迎接開工新衝刺的狀態了。
在這個時間點上,推薦大家讀這本書。
另外,洪承喜應邀參加今年臺北國際書展。
2月3日星期五的11點45分,會在主題廣場和演員鄧九雲有一場對談:《據說巫女跟演員的八字是一樣的》。
歡迎大家出席。
(左邊是「巫女在身邊」封面書衣版
右邊是「與神靈擦肩而過」封面書衣版,只在誠品通路。)

2023 年 1 月 24 日,21:08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今年臺北書展想要聽什麼演講嗎?請看一下大塊文化的活動一覽表。
我先把逐日的活動貼在這裡,方便大家過目。有個別說明的再另文來貼。
感謝所有講者的熱情參與和分享!
先請大家看要來參加哪些場次,期待和大家相見!
(大塊沙龍是在我們自己的展位上 D523。其他地點請查書展現場導覽)
====================
2/1(三)
時間:11:30 – 12: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最深的傷痛之後,寫出來最美的詩——黃照達的《那城》和香港
講者:鄧小樺(作家)、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
時間:13:00 – 14:00
地點:藍沙龍
講題:膨脹的帝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糾結——《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與《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
講者:洪美蘭(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
時間:14:30-15: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拼貼小歷史管窺大歷史:從辛波絲卡《拼貼人生》談起
講者:謝佩霓(資深藝評人、策展人)
——————
時間:16:45-17:4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迷途中唯一的導航 ,是對自己誠實——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新書分享會
講者:黃婷(音樂人、作者)、五月天 瑪莎 (音樂人)
====================
2/2(四)
時間:13:00 – 14:00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從澤倫斯基看和平的要件,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講者:苗博雅 (臺北市議員)、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
時間:15:30-16: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把文學史料讀成BL小說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沒收錄的軼事
講者:朱宥勳 (小說家、作者)
——————
時間:16:45-17:45
地點:黃沙龍
講題:我,「 X 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新浪潮——《黃心健XR 聖經》分享會
講者:黃心健 (數位藝術家、作者)
——————
時間:16:45-17: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我畫圖像小說,聊聊我們的台北生活 ——
從《暫時先這樣》到《彩虹公寓》
講者:陳沛珛 (漫畫家、作者)、Elainee藍尼 (漫畫家、作者)
====================
2/3(五)
時間:11:00-12: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時間,書寫者的手術刀:談安妮艾諾 ——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
講者:蔣亞妮 (作家)
——————
時間:11:45-12:4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據說巫女跟演員的八字是一樣的——
韓國巫女訪台《神明在看著呢》新書對談
講者:洪承喜(巫女、作者)、鄧九雲(演員、作家)
——————
時間:13:00 – 14:00
地點:紅沙龍
講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不知道的都叫樹》分享會
講者:古碧玲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作者)、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
時間:14:00-15: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庶民文化與影像生產:交陪美學之路 ——
《交陪美學論》分享會
講者:龔卓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作者)、沈昭良(攝影家、策展人)
——————
時間:14:15 – 15:1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海洋、垃圾與後疫情時代的生態視野:一則關於廢棄物的啟示錄——來自波蘭的《垃圾之書》
講者: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鳥類觀察家、作者)、
廖鴻基(作家、生態環境維護者)
——————
時間:15:30-16: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世界上最漆黑的「黑」,岸邊露伴在羅浮——
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
講者:黃健和(大辣文化總編輯)
——————
時間:16:45 – 17:45
地點:黃沙龍
講題:我們如何敘述世界?虛構的溫柔力量——
談波蘭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的作品
講者:謝佩霓(資深藝評人、策展人)
——————
時間:16:45-17: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我們都是愛滋關係人:第一本記錄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的生命故事——《愛人的樣子》主題座談
講者:小杜(熱線秘書長、訪談計畫負責人)
喀飛(熱線顧問、訪談計畫編輯)
——————
時間:18:00-19: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藝術家生的天才藝術家——
登曼波作品《父親的錄影帶》對談
講者:登曼波(攝影家、作者)、阿尼默(畫家)
——————
時間:19:15-20: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A片是如何拍攝的?來自AV經紀人的第一手情報——
《叫我AV經紀人》分享會
講者:Kenny(AV經紀人、作者)、管明美(AV女優)
——————
時間:20:30-21:30
地點:迷你沙龍
講題:臺灣第一位情色漫畫家遇見前八大小姐——從《九真陰經》到《手槍女王》
講者:麥人杰(漫畫家、作者)、手槍女王涼圓(作者)
====================
2/4 (六)
時間:10:15-11: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破解腎經蘊藏的終極生命力——
《經絡解密》講座
講者:沈邑穎 (臺北慈濟醫院醫師、作者)
——————
時間:11:30-12: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不好意思,我就是需要這麼久——
《修復事典》主題對談
講者:江佩津(作者)、吳曉樂(作家)
——————
時間:11:45 – 12:45
地點:藍沙龍
講題:《德叔寵物聯合國》新書分享暨動物明星見面會
講者:德叔(作者)
Carly、London、Millie(動物明星們)
——————
時間:13:00-15:30
地點:大塊沙龍
主題:幾米《超級沒用的大人》新書分享暨簽書會——
三年首見
講者:幾米(作者)
——————
時間:16:00-17: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現實與幻想的界線——書籍藝術家Suzy Lee的邊界三部曲
講者:柯倩華 (繪本評論及教學研究者)
——————
時間:17:15-18: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關於信念的消失與重塑——
《救生艇上的陌生人》新書分享會
講者:謝哲青(作家、媒體主持人)
——————
時間:18:30-19: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認識裝幀設計——
《素直設計:楊啟巽作品集》新書分享會
講者:楊啟巽(設計師、作者)、廖志峰(允晨出版發行人)、黃健和(大辣總編輯)
——————
時間:19:45-20: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無意義的意義——遁入前衛漫畫始祖「柘植義春」的異色世界
講者:黃鴻硯(Mangasick 副店長、文字工作者) 、黃崇凱(小說家)
====================
2/5(日)
時間:10:30-11:30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與漫畫家一起回首80年代 / 台灣電影新浪潮、和40年前的金馬獎——《潮浪群雄》系列
講者:小莊(漫畫家、作者)、陳懷恩(導演)
——————
時間:10:15-11: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劉君祖的易經世界:談新年情勢演變 ——
劉君祖作品系列
講者:劉君祖(易學、佛學研究者、作者)
——————
時間:11:30-12: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後疫情共存展望:解鎖長新冠與流行病科學——
從《長新冠自救手冊》談起
講者:姜冠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科醫師)
——————
時間:11:45 – 12:45
地點:藍沙龍
講題:從直播抖內到國防改革——
《阿共打來怎麼辦》的實務趨勢與演變
講者: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秉宥(王立第二戰研所企劃)
——————
時間:13:00-15:30
地點:大塊沙龍
主題:幾米《超級沒用的大人》第二場新書分享暨簽書會
講者:幾米(作者)
——————
時間:15:30-16:30
地點:迷你沙龍
講題:連導讀都是小說的一部分?!——《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的戰爭設想與文學設計
講者:朱宥勳(小說家、作者)、林運鴻(作家)
——————
時間:15:45-16: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從平家物語到犬王之卷,從小說到動畫——
從古川日出男到松本大洋
講者:月翔(日本文化研究者)
——————
時間:16:45-17:45
地點:紅沙龍
講題:屬於台灣的科幻想像:閻鐵花IP電影改編的國際可能性
講者:常勝(漫畫家、作者)、廖明毅(導演、電影工作者)
2/1(三) 時間:11:30 – 12: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最深的傷痛之後,寫出來最美的詩——
黃照達的《那城》和香港 講者:鄧小樺(作家)、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 時間:13:00 – 14:00 地點:藍沙龍 講題:膨脹的帝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糾結——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與《膨脹的帝國:俄羅斯土地收集史》 講者:洪美蘭(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 時間:14:30-15: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拼貼小歷史管窺大歷史:從辛波絲卡《拼貼人生》談起 講者:謝佩霓(資深藝評人、策展人) —————— 時間:16:45-17:4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迷途中唯一的導航 ,是對自己誠實—— 《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新書分享會 講者:黃婷(音樂人、作者)、五月天 瑪莎 (音樂人)

 

2/2(四) 時間:13:00 – 14:00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從澤倫斯基看和平的要件,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講者:苗博雅 (臺北市議員)、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 時間:15:30-16: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把文學史料讀成BL小說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沒收錄的軼事 講者:朱宥勳 (小說家、作者) —————— 時間:16:45-17:45 地點:黃沙龍 講題:我,「 X 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新浪潮——
《黃心健XR 聖經》分享會 講者:黃心健 (數位藝術家、作者) —————— 時間:16:45-17: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我畫圖像小說,聊聊我們的台北生活 —— 從《暫時先這樣》到《彩虹公寓》 講者:陳沛珛 (漫畫家、作者)、Elainee藍尼 (漫畫家、作者)

 

2/3(五)3之1 時間:11:00-12: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時間,書寫者的手術刀:談安妮艾諾 ——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 講者:蔣亞妮 (作家) —————— 時間:11:45-12:4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據說巫女跟演員的八字是一樣的—— 韓國巫女訪台《神明在看著呢》新書對談 講者:洪承喜(巫女、作者)、鄧九雲(演員、作家) —————— 時間:13:00 – 14:00 地點:紅沙龍 講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不知道的都叫樹》分享會 講者:古碧玲 (上下游副刊總編輯、作者)、胖胖樹王瑞閔(植物科普作家、插畫家) —————— 時間:14:00-15: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庶民文化與影像生產:交陪美學之路 —— 《交陪美學論》分享會 講者:龔卓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作者)、沈昭良(攝影家、策展人)

 

2/3(五)3之2 時間:14:15 – 15:15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海洋、垃圾與後疫情時代的生態視野:一則關於廢棄物的啟示錄——來自波蘭的《垃圾之書》 講者: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鳥類觀察家、作者)、 廖鴻基(作家、生態環境維護者) —————— 時間:15:30-16: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世界上最漆黑的「黑」,岸邊露伴在羅浮—— 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 講者:黃健和(大辣文化總編輯) —————— 時間:16:45 – 17:45 地點:黃沙龍 講題:我們如何敘述世界?虛構的溫柔力量—— 談波蘭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的作品 講者:謝佩霓(資深藝評人、策展人) —————— 時間:16:45-17: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我們都是愛滋關係人:第一本記錄愛滋感染者伴侶親友的生命故事——《愛人的樣子》主題座談 講者:小杜(熱線秘書長、訪談計畫負責人) 喀飛(熱線顧問、訪談計畫編輯)

 

2/3(五)3之3 時間:18:00-19: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藝術家生的天才藝術家—— 藝術家生的天才藝術家
登曼波作品《父親的錄影帶》對談 講者:登曼波(攝影家、作者)、阿尼默(畫家) —————— 時間:19:15-20: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A片是如何拍攝的?來自AV經紀人的第一手情報—— 《叫我AV經紀人》分享會 講者:Kenny(AV經紀人、作者)、管明美(AV女優) —————— 時間:20:30-21:30 地點:迷你沙龍 講題:臺灣第一位情色漫畫家遇見前八大小姐——
從《九真陰經》到《手槍女王》 講者:麥人杰(漫畫家、作者)、手槍女王涼圓(作者)

 

2/4 (六)2之1 時間:10:15-11: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破解腎經蘊藏的終極生命力—— 《經絡解密》講座 講者:沈邑穎 (臺北慈濟醫院醫師、作者) —————— 時間:11:30-12: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不好意思,我就是需要這麼久—— 《修復事典》主題對談 講者:江佩津(作者)、吳曉樂(作家) —————— 時間:11:45 – 12:45 地點:藍沙龍 講題:《德叔寵物聯合國》新書分享暨動物明星見面會 講者:德叔(作者) Carly、London、Millie(動物明星們) —————— 時間:13:00-15:30 地點:大塊沙龍 主題:幾米《超級沒用的大人》新書分享暨簽書會—— 三年首見 講者:幾米(作者)

 

2/4 (六)2之2 時間:16:00-17:0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現實與幻想的界線——書籍藝術家Suzy Lee的邊界三部曲 講者:柯倩華 (繪本評論及教學研究者) —————— 時間:17:15-18: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關於信念的消失與重塑—— 《救生艇上的陌生人》新書分享會 講者:謝哲青(作家、媒體主持人) —————— 時間:18:30-19: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認識裝幀設計—— 《素直設計:楊啟巽作品集》新書分享會 講者:楊啟巽(設計師、作者)、廖志峰(允晨出版發行人)、黃健和(大辣總編輯) —————— 時間:19:45-20: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無意義的意義——遁入前衛漫畫始祖「柘植義春」的異色世界 講者:黃鴻硯(Mangasick 副店長、文字工作者) 、黃崇凱(小說家)

 

2/5(日) 2之1 時間:10:30-11:30 地點:主題廣場 講題:與漫畫家一起回首80年代 / 台灣電影新浪潮、和40年前的金馬獎——《潮浪群雄》系列 講者:小莊(漫畫家、作者)、陳懷恩(導演) —————— 時間:10:15-11:1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劉君祖的易經世界:談新年情勢演變 —— 劉君祖作品系列 講者:劉君祖(易學、佛學研究者、作者) —————— 時間:11:30-12:30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後疫情共存展望:解鎖長新冠與流行病科學—— 從《長新冠自救手冊》談起 講者:姜冠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科醫師) —————— 時間:11:45 – 12:45 地點:藍沙龍 講題:從直播抖內到國防改革—— 《阿共打來怎麼辦》的實務趨勢與演變 講者: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秉宥(王立第二戰研所企劃)

 

2/5(日)2之2 時間:13:00-15:30 地點:大塊沙龍 主題:幾米《超級沒用的大人》第二場新書分享暨簽書會 講者:幾米(作者) —————— 時間:15:30-16:30 地點:迷你沙龍 講題:連導讀都是小說的一部分?!——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的戰爭設想與文學設計 講者:朱宥勳(小說家、作者)、林運鴻(作家) —————— 時間:15:45-16:45 地點:大塊沙龍 講題:從平家物語到犬王之卷,從小說到動畫—— 從古川日出男到松本大洋 講者:月翔(日本文化研究者) —————— 時間:16:45-17:45 地點:紅沙龍 
講題:屬於台灣的科幻想像:閻鐵花IP電影改編的國際可能性 講者:常勝(漫畫家、作者)、廖明毅(導演、電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