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o hero

2023 年 1 月 1 日,21:41

P 隨筆
1.
2023年開始了,我們終於要告別深受疫情影響的三年生活、工作經驗。
那,在這新年的開始,你希望自己具備什麼不同於過去的力量?
我希望具備「重構」(Refactoring)的力量。
2.
「重構」的說法,始於程式語言的寫作。如何不斷地調整程式的架構、順序,去除累贅,優化程式,並能加接新的功能。光看英文Re-factoring字面也知道,就是不斷地把一些因素重新調整。
站在2023年的起始點上,大家都需要重構的力量。
綜觀而言,疫情三年加世局諸多劇變,今天世界上的國際政治需要重構,臺灣自己國內政治、經濟也需要重構;企業面臨挑戰的經營策略和方法需要重構;微觀而言,每個人的工作觀念和技能需要重構,對自己、家庭所期許的幸福和快樂也需要重構。
置身在如此無常的世界,重構是重要的能力。
1月31日開始的臺北國際書展上,我們會說明「重構」的十二個面向,並邀請大家來共同參與。
今天先跟大家說一件今年我自己個人要實踐的「重構」。
3.
去年法蘭克福書展回來之後,我大約咳嗽了一個月。
不是COVID-19,不是感冒,沒有發燒。整個身體檢查了一遍,都沒有問題,最後才發現是有一天喝飲料嗆到的後遺症,總算解決了問題。
但也在這個過程裡,有一位醫生給了我一些運動的建議。他很愛騎自行車,所以也拿美國一位身障者騎平躺型自行車橫跨全國的公益壯舉來鼓勵我。
然後,在耶誕節過後的一天,這位醫生問我:「明年,你何不做一件激勵自己與人心的挑戰?挑戰台灣雙塔?」
4.
我馬上就覺得這真是個好主意。
我要做。
一方面是因為進入2023年,我的生理年齡雖然已經67歲,但我的心理年齡還是18歲。一方面也是因為為了讓心理年齡能繼續善加使用身體,我必須把生理機能鍛練得再更好一些。
我需要重構健康。
我和醫生討論的結果,是用至少六個月時間先來鍛練身體。
然後在今年2023年的秋天,來實踐雙塔之行。
除了先鍛練身體之外,我還要找到一輛適合平躺手搖的自行車。臺灣目前的手搖自行車不適合因為小兒痲痺而脊椎側彎的人長途使用。
我要評估到底是從國外買,還是看臺灣是否有廠商能支持開發這種車型。
雙塔之間大約五百公里,目前初估用五天時間完成。
我希望經由這趟雙塔之行的準備和完成,能讓我的健康和體能都進入一個新的狀態。也能對社會公益產生價值。
也希望喚起大家一同思考今年各自最想要重構的事情是什麼。
5.
一月一日向大家先報告到此。
請大家為我加油。
也祝大家所有的重構都能順利完成!

2023 年 1 月 1 日,06:44

P 隨筆
2023 新年快樂!
疫情過後,今年應該是生命重構、重構生命的一年!
祝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新出發!
重構生命要件,展現新的生命能量!

2022 年 12 月 30 日,22:53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許多經典之作是「傳說中的書」。
傳說中的書,就是那本書的書名大家很耳熟,也經常朗朗上口,但卻很少人讀過。或者,讀過但始終沒有讀完,總在開頭的地方打轉,多少年過去,一再原地徘徊。
就好像要攀登某座高山,每次下定決心,卻又總不免在山腳就止步。
普魯斯特的浩瀚七卷《追憶似水年華》,當然就是這樣的傳說中之書。
2.
2022年,在普魯斯特逝世一百周年,我們出版了洪藤月教授翻譯的《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
七卷本的巨著,只出第四卷,聽來有些奇異,但是有兩個對讀者很特別的理由。一個和閱讀的登山口有關,一個和版本有關。
繼續以前面許多經典著作像是難以攀登的山嶺為喻,其實,有時候換一個入山口可能就容易突破困局。
換一個入山口的線索,有時候是原作者自己留下來的。
達爾文寫的《物種起源》就是個代表。這樣一部提出物競天擇理論里程碑的巨著,先讀最後一章的總結,可能要比從第一章第一頁讀起更容易入山。(《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艾德勒就這麼建議。)
理性論述的書如此,一些意識流文學經典當然也可能如此。和《追憶似水年華》並稱的另一本意識流巨著《尤里西斯》,最早的中文版譯者金隄就是先譯第二章。意識流,抽刀斷水水更流是可能的。
而以《追憶似水年華》來說,因為皇皇七卷像是綿延的七座峻山高嶺,很多人總在第一卷就止步,難見山脈全貌。而洪藤月教授說她選擇第四卷來譯,「因為它處於關鍵位置,也因為它在普魯斯特心中是最為重要之標的作品,而且其重要性,可說超乎讀者所有的想像。說它處於關鍵的位置,因為類似山巒綿衍的七冊《追憶似水年華》是以《所多瑪與蛾摩拉》為中央主峰,前後各有三冊,一左一右的延續。說它是普魯斯特心中最重要之標的作品,因為《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核心主題『性別錯置』,是他一生的懸念。」
所以,從第四卷讓讀者先攻上《追憶似水年華》的主峰,有一個方便的登山口的理由。
3.
第二個和版本有關的理由是:洪藤月教授選擇了法國出版社Gallimard「七星文庫」版本,其中收錄了普魯斯特作品編纂總召集人Jean-Yves Tadié,及法蘭西文學院院士Antoine Compagnon 所編著的序言、大量注解、專檔文件、年代表等珍貴罕見的研究輔助資料。
洪教授說她翻譯這個版本,就好像被允許搭上一架私人直升機,「正駕駛是Jean-Yves Tadié,副駕駛是Antoine Compagnon。而我好像就是唯一的乘客,大開眼界,觀賞《追憶似水年華》的山脈綿延不斷地在我眼前開展。」
她說讀了這些序言、注解、專檔資料之後,「才有機會深刻認識到何謂隱藏式書寫,如何找到編織在普魯斯特一生大大小小作品中的性別錯置議題,將暗藏的符碼進行客觀詳實的取樣並加以適切解讀,果不其然,讀懂了《所多瑪與蛾摩拉》男男戀、女女戀的對偶關係之後,所有《追憶似水年華》中的情節佈局與腳本編排皆了然於心。正如普魯斯特在《所多瑪與蛾摩拉》中所寫的:所有的符碼,像是被攪亂次序的一堆字母,一旦字母的位子被擺正了,字義就再明顯不過了。任何人都會讀得懂了。《所多瑪與蛾摩拉》是一部最驚悚的性別錯置解碼圖。」
我們很高興協助洪教授取得了Gallimard 這個注解版本的獨家授權。
所以,從這個版本的第四卷開始閱讀,不但是方便的入山口,並且還有私人直升機的導引。
4.
這本書我們是今年十月出版的,到今天才寫這篇介紹文章,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忙,一方面也是因為忙著閱讀。
我也花了很多時間在讀注解。
讀注解除了洪教授所說的那些作用之外,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知道了英國具備哲學家、藝術評論家以及其他多種身分的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對普魯斯特的影響有多麼大。
雖然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的其他卷文內也曾提過拉斯金的名字,但是在這第四卷的注解裡一再看到拉斯金對他的影響,又看到普魯斯特翻譯過拉斯金的書,在他去世後寫了一系列文章,大感好奇。
我自己是深受拉斯金所寫的《給後來者言》所感動而出版過拉斯金這本書,所以就開始去追索普魯斯特和拉斯金的關係,又打開了一個我前所未知的天地。
也因為這一段追索,我對《追憶似水年華》是本什麼樣的書,及普魯斯特是怎麼寫出來的,有了新的體會。
5.
洪藤月教授為《追憶似水年華》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寫了一篇很長的導讀。
其中有個段落,她除了從學術、理論上探討普魯斯特的這本書該如何看待之外,也如此解釋:
「《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隸屬於每位讀者的作品,它變化多端,難以捉摸,且感人至深。…….普魯斯特令人讚嘆之處,在於他處心積慮的要把各種藝術連結於詩,把饒富詩意的圖像連結於文字,先在言談之中進行轉換,然後再形之於文學,使用文字來說出一幅幅的繪畫或一段段的音樂。『當觀看世界的願景改變了,被鍊淨了,變得更吻合於內心國度的回憶了,為了加以表達,自然而然的,音樂家會作出整體音質的改變,如同畫家調整他的顏色 。』」
很高興在2022年倒數時刻,寫好此文,邀請大家也來一起讀《追憶似水年華》,就從這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開始。

2022 年 12 月 29 日,19:59

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監院調查報告披露的事實顯示,如果新北市府消防局能夠配合中央消防署頒佈的指引,不自創「先找床再派車」的SOP;如果那輾轉的六通電話,能夠不一再重複要求去電者提供姓名個資;如果不要延誤那81分鐘,甚至在其中有單位積極介入,能讓救護車在半小時內抵達,那兩歲的恩恩是否可能躲掉這場橫禍?
『此外,如果新北市府高層不要瞎折騰,在報案中心演那場「新北很忙」的假戲給恩恩父親看;如果作為新北市大家長的侯友宜能夠明確咎責,懲處負有直接督導責任的新北消防與衛生局長;如果侯友宜在過去半年的任何時間,能夠承認疏失,誠摯向家屬表達歉意,那今天這場心碎父親告官求真相的憾事,是否得以避免?……
『犯錯的政治人物並不可怕,台灣人該警惕的是犯了錯卻不認錯的政客。只要侯友宜一天不道歉,這件事就沒有了結的一天,恩恩案也將與侯友宜未來的仕途如影隨行。』
UPMEDIA.MG
監察院針對恩恩案的調查報告出爐,只糾正,不彈劾,且糾正的部分不只新北市府,還包括中央的衛福部。有中央……

2022 年 12 月 25 日,22:48

F 文化相關O 活動與新聞報導P 隨筆
昨天在高美館看了兩個展覽。推薦大家不要錯過。
1.
一個是《X人稱—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這是黃心健第一次在台灣舉辦的大型回顧展覽,除了有他許多獲得國際大獎的VR系列作品,包括《登月》、《沙中房間》等六件之外,還有他的金屬雕塑太空人、3D掃描雕塑《血脈之線》,以及影像裝置《千眼之城》。
每次門票可以選一件VR作品體驗。
從黃心健的作品,不但可以體會他一再延伸並突破藝術創作的界線,由實體而虛擬實境的來回穿越;還有他的美學(與童心),以及他對生命和意識、對現代都市生活、對個人與集體、對環境生態以及人類宿命等議題的探討。
看他的創作說明,以《千眼之城》為例,更可以一窺一個創作者如何對自己身邊的一切保持敏感,並且如何使用數位及電腦語言等工具,從一些雜亂信號中提煉出訊息的過程。
可以看熱鬧,看壯觀;也可以看門道,可以思索。
2.
另一個是《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
皆川明的父母離異,高中畢業時不知未來要做什麼,但因為去漫遊了一趟歐洲,途中在巴黎時裝週有了打臨時工的經驗,回到日本決心讀服裝學院的夜間部。
他從這裡走上時裝設計之路,到1995年創立「minä 」(芬蘭語”我”)這個品牌,也是一路延伸、突破了「時裝」和「設計」的界線,把他的繪圖、紡織、設計、衣著、物件、美學、工作理念、人生哲學做了天衣無縫的整合。
而這次展覽的日文主題「つづく」,本身就是「永續」的意思。
展覽會場不時可以看到他的金句。代表性的一句:「最終我們只能表達我們自己,所只有繼續精進琢磨自我。」
展覽內容十分豐富,我就不多贅言。
有一區展出12件顧客買去的衣服。各自穿了3年到20年不等,寫下穿著的感受,十分動人。
有一幅「泳渡」的畫,以及把那幅畫做成同名主題的衣服,買者穿了19年。看她寫不同的人看到她穿這件衣服的稱讚,和她自己的感受,真是會感受到波光粼粼的九州海啊。
3.
之前來高美館,就感受到他們在無障礙的硬體上十分完整、周到,這次尤其感受到工作人員的軟體服務也是一流的。
還有,他們不只備有輪椅可以出借使用,還有兩台電動Scooter可以借。讓我大感驚喜。(並且刻意把Scooter 的速度調到了最低限。^^)
為高美館鼓鼓掌。
黃心健VR作品共有六件可以體驗,這是《登月》的區域。 每次門票可以選一件VR作品體驗。

 

 

minä perhonen/皆川明 つづく展的一區。這一區是他的設計+紡織品做的各式墊子。 「つづく」,有「永續」的意思。

 

 

黃心健的金屬雕塑。

 

 

3D掃描雕塑《血脈之線》。呈現DNA有關聯的兩人的關係。

 

 

《沙中的房間》裡的<舞蹈之房>有巨大的投影,投出來的影像就在大大小小地變化舞蹈。

 

 

皆川明展的另一區。左邊是他的各式時裝作品。右邊黃牆是他的「鈴鼓」系列紡織工藝的展示。

 

 

他的各式衣著、生活用品設計。

 

 

這一區有他的小圖,發想根源。

 

 

這一區有他的畫作。這一幅是「泳渡」。

 

 

有一區展出12件顧客買去的衣服。各自穿了3年到20年不等,寫下穿著的感受,十分動人。 這件衣服上就是「泳渡」的畫。買者穿了19年。看她寫不同的人看到她穿這件衣服的稱讚,和她自己的感受,真是會感受到波光粼粼的九州海啊。

 

 

高美館書店有黃心健和皆川明的書籍。 Laurie Anderson,是和黃心健合作多部作品的前衛藝術家,也有她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