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中國時報的兩則新聞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郝明義出走北京 建構國際平台

中國時報2009年1月20日,A10文化新聞版
林欣誼、何榮幸/專訪

常有驚人之舉的資深出版人、新任國策顧問郝明義,最近又做了件被視為「瘋狂」的大動作:走出台灣,建構台北、北京、紐約國際三角出版平台。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惡劣情勢下,郝明義反而樂觀跨步、開闢文化疆土,要將刺激轉化成重新出發的資源!

被譽為出版界「小巨人」的大塊文化出版公司創辦人郝明義,從北京奧運結束後的第二天起,便與妻小「移居」北京,開始每個月在北京住兩到三個星期、再回台灣一趟的新生活型態。

正當外界疑慮郝明義的兩岸布局究竟為何的時候,郝明義接受本報專訪時首度透露:「我在架構的,是一個台北、北京、紐約的三角出版平台!我想走出台灣,進入台灣出版業沒有嘗試過的國際出版世界。」

Keep reading

商業周刊:好奇、羞恥、自律和立場 郝明義終身練習的人生價值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郝明義小檔案

出生:民國45年

學歷: 台灣大學商學系

現職:大塊文化董事長

父親資歷:27年

張家毓攝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終其一生是個好奇的人,一輩子都因著好奇探索世界。面對兩個小孩逐步跨進另個人生階段,他與他們分享他的生命信仰。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十八歲隻身從韓國來台灣念大學,大學畢業後與朋友合夥創業失敗、面臨負債等一連串跌跌撞撞,終於在四十歲確立出版做為一生志業,創立大塊文化,陸續出版幾米繪本系列、葛林斯潘︽我們的新世界︾等書。

過去一年以來,郝明義的大兒子決定踏上音樂路,小兒子即將進入小學就讀,兩個小孩分別進入新的人生領域。面對兩個小孩各自摸索著不同的生命階段,郝明義也將累積至今的獨家探索心法,傳授給兩個小孩;以下是口述記要: Keep reading

6/5演講「我們的希望地圖」(中視全民大講堂)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全民大講堂】生命中不可缺席的一堂課/錄影訊息
中視「全民大講堂」規劃一系列不同的主題講座,邀請到台灣各界的翹楚精英,為大家呈現人生中最寶貴的經驗,希望能邀請您來現場和主講來賓一起分享心得,聆聽人生的智慧。全民大講堂 榮獲「2008年第一季優良電視節目」,誠摯歡迎團體報名參加!

日期:2008年6月5日(四)
時間:13:00~15:00
主題:我們的希望地圖
地點:中視新大樓B棚3樓〈原大樓隔壁〉,北市南港區重陽路118號
主講人:郝明義
主講人簡介:現任大塊文化董事長,與「網路與書」發行人。曾是台灣商務印書館與時報文化的總經理,因為一封致函中國時報的公開信,而讓出版界、新聞局重視台北國際書展的重要性,近期更致力推廣網路運動「我們的希望地圖」,彙整、轉換網路民眾的建言成一份施政建議清單,引起一股網路潮流。

(PS.同一天同地點,10:00~12:00為李連杰演講「做公益」,15:00~17:00為沈芯菱演講「草根台灣臉譜」)

※ 免費參加!因場地有限,請先電話報名登記,以方便安排座位
※ 以上為節目錄影日期,播出日期預計在6月底
※ 交通資訊:捷運昆陽站 轉公車551
(捷運站1號出口旁搭乘,標示為”往南軟園區”才能搭乘)
藍22、藍817請過馬路到對面搭乘

報名專線:(02)6636-0088
傳真:(02)6636-2088
聯絡: 0966226162 高小姐 bestvideo2007@yahoo.com.tw 

中視【全民大講堂】
百分百影視有限公司 製作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獨家贊助

中視頻道,週六早上10:00~11:00首播,周日早上9:00~10:00精采再現
臺北之音(廣播) Fm107.7,週六 早上 11:00,周日 晚上 21:00

5/28演講預告:希望的力量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泰山身心成長學苑 2008照亮心靈講座

找到意義,給自己力量

第二場
主題:希望的力量
講者: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日期: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時間:晚上7~9點
地點: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演講聽(地下二樓)
地址: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
洽詢:(02)2501-7722

*免費參加,18:00起自由入場,額滿或19:30後謝絕入場

康健雜誌:晨起,得到朝陽的祝福

O 活動與新聞報導

郝明義掌控了早晨,人生獲得調整,變得更自在、愉快、健康。

文.李瑟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是標準「晨型人」,每天早上三或四點就起床,做他喜歡做、想做的事,就是看書,什麼書都看,有段時間研究佛理,最近在讀《五代史》,「想寫武俠小說,」他小聲解釋了一下,看樣子不久他又會有作品問世了。

整個上午他都在家,可以專心做很多事與思考,下午一、兩點才進辦公室,然後回家吃晚餐,陪5歲兒子玩耍講故事,常講著講著就一起睡著了。9點睡就3點起床,若10點睡就4點起。

身為老闆卻只有下午在辦公室,變成同事們的工作也要有計劃、有效率,早早訂下來哪天要給他看封面、看合約等等。「你一定要把時間隔出來,再在這個大塊空間裡分一個個小塊,事情一樣做得完,」他很有自信地分享經驗,非常不同於一般企業人士「加班綿綿無絕期」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生活大約十年前開始,而在小兒子出生後完全實踐。以前他每天工作到半夜三、四點,毀了第一個婚姻,後來為了回到顧及自我與家庭生活而改變。

出乎意料也逐漸改善健康,從以前「每月一(感)冒」,現在幾乎不感冒。且身體奇妙地想要多食蔬果,進入吃「方便素」的型態。

而他也在本月推出主張「早起心身健康療法」的日本醫師稅所弘所著的《100天內變成晨型人》,推動這種新生活型態。

有效利用早飯前的時間

「晨起」比「早起」還要早,指的是5點以前,好處很多,從頭腦好、靈性高、胃腸好……一直到長壽。

稅所弘研究,每天早上5點鐘是人類頭腦最清楚的時刻,同樣睡八個小時,9點睡5點起,比12點睡8點起的人多了三個小時的黃金時刻,百日、千日累積下來,影響甚鉅。

因為這是使頭腦清晰的荷爾蒙活化的時間。腎上腺素與腎上腺類皮質素從天亮開始依序增加分泌,早上7~8點到高峰,相互作用增加精神與身體雙方的活動力。

很多人利用深夜做報告、唸書,以為夜晚比較能夠集中注意力。稅所弘認為,夜型人的注意力的確很高,但沒有持續性,而且時間愈晚、集中力愈低。如果在兩種荷爾蒙的分泌降低的時間從事腦力工作,效率是會下降的。

所以如果想要從事創意相關工作,或是希望有效率的學習,就要改成晨起。

除了頭腦清明,也會感受元氣,提高靈性。早上看朝陽,實際感受到太陽照耀生命的力量,找回遺忘已久的感性,自然而然受到大自然的賜予。

前日本文部大臣小杉隆,每天早上5點起床,慢跑或騎腳踏車上班,發現利用早上的時間思考,特別容易積極正面、往前看。所以每逢面臨迷惑事情,或是需要做重要決斷時,永遠選在早上思考。

早餐也會變得很美味。早早上床睡覺,沒有吃宵夜的必要,醒來時,肚子空空的,有充裕的胃口與時間,好好咀嚼與品味,對消化器官很好,並且使營養的吸收率提高。

稅所弘歸結,健康的人必是晨型人,反而常感冒、常請假的人大多是夜型。

晨型人也多長壽,日本百歲人瑞九成是晚上8點以前就寢,清晨4、5點起床,「百歲人瑞沒有夜貓子,」他說。

書中提出早起妙招:

起床時間以30分鐘為單位,慢慢改變習慣,如果平常習慣把鬧鐘設定在7:30,就改成7:00,持續一、兩週後再提早到6:30,逐步往前提早。

活用三個鬧鐘,並且在聲音最大的鬧鐘下方,寫著當天預定要做的事。

多按摩幫助成為晨型人的穴道:合谷、風池、腎俞、三陰交、足三里。

從春夏開始改變習慣,體溫溫差不會太大,容易起得來。

這幾天正是春夏交接時,最適合改變作息型態,邀你一起來追求改變。

 (本文刊登於2008 年5月號的《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