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 隨筆

2024 年 6 月 27 日,22:16

B 閱讀C 出版P 隨筆
1.
臺灣處在中共的三彈威脅之下。
第一彈是砲彈。第二彈是銀彈。第三彈是煙霧彈。
砲彈是打你。銀彈是買你。煙霧彈是騙你。
而打你不如買你,買你不如騙你。
2.
煙霧彈至少有三重作用。
一是因為煙霧,讓你看不清敵人的攻擊方向,產生錯覺。
二是因為煙霧,讓你在分不清東南西北中自己互相開火。
三是因為煙霧,讓你覺得烏煙瘴氣,乾脆自己躲起來不出聲比較安全。
三重作用都是認知戰,都是癱瘓我們的防衛能力。
3.
如果我們接受認知戰也是戰爭,那麼就該知道
A. 認知戰的戰場到底發生在哪裡,何時發生
B. 攻擊者的分類有哪些
C. 認知戰的武器有哪些
D. 攻擊目標有哪些
E. 因此我們該如何防禦、反擊
F. 需要解析哪些重要戰役來汲取經驗與教訓
《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這本書,就是回答以上這些和認知戰有關的核心課題。
台灣民主實驗室專門研究資訊操作的機制,並觀察監控技術和數位威權擴張所帶來的民主威脅,創辦人及常務理事沈伯洋、執行長吳銘軒與台灣民主實驗室的同仁們,這次以最簡易明瞭的筆法、清楚問答的方式,快速幫讀者爬梳資訊操弄的相關議題。

Keep reading

2024 年 6 月 24 日,10:12

G 政府與政治N 談論過的新聞與文章P 隨筆
1.
A 憲改是一回事。
B 國會改革是一回事。
C 經過完整立法程序加強立委職權是一回事。
D 破壞立法程序,擴大充滿爭議的立委職權又是另一回事。
這裡面,D1「破壞立法程序」是問題的主,D2「擴大充滿爭議的立委職權」是次。
這次大法官釋憲,應該首先解釋是否「破壞立法程序」。
2.
破壞立法程序的事,2014年國民黨在強行通過服貿協議的時候出過「半分忠」事件,結果引爆太陽花運動。
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強行通過勞基法修法的時候出過「一分瑩」事件;2017年民進黨強行通過前瞻條例的時候出過「二十瑩」事件,還有少了落日條款也強硬不理。
因為民進黨曾經有過的先例,這次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破壞立法程序,強壓通過立委擴大職權的修法,不但藍白兩軍的支持者對破壞程序這件事毫不在意,甚至覺得是報了一箭之仇;連一些中立的人也認為這又不是沒發生過的事,或甚至覺得是民進黨的報應。
但「破壞立法程序」的程度還是有別。
拿民進黨強行通過前瞻條例的情況和這次藍白兩黨強行通過立院職權修法的情況相比,前者給立法程序造成的破壞如果比喻為撞車,這次的破壞就是以壓路機碾壓。而他們之所以敢如此破壞,是因為基本心態已經是相信可以「先立法,再說明」。

Keep reading